登陆注册
1978700000016

第16章 来客

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小冬打从那次进宫后就再没出过门。不过她在家里过得也不闷,有沈家姐妹相陪,赵吕和沈静也一下了学就过来。而且,王府有一座大花房,虽然时已隆冬,里面却还是百花齐放,别说牡丹芍药茉莉海棠这些花都不同季,可偏偏却都能在花房里同时开花吐蕊。用乳娘胡氏的话来说:“王爷旁的又不爱,看着些花草也是怡情养性的。再说,三十个花匠分作三班看护,再养不好花,那要他们做什么用。”

红绫也笑着说:“旁人府上都养戏子歌伎,咱们府上养花,人家养了耳朵,咱们养了眼睛。”

胡氏摇头说:“你知道什么,人多了是非就多,纷纷杂杂扯不清。哪儿有花儿草儿的省心。”

对!小冬举双手双脚赞成。

那些家养的戏子也好,歌女也好,也就等同于家妓,生死买卖都掌握在家主手中,可是一家之中肯定不止一个男人,老老少少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一团烂糊纠葛不清,

幸而她老爹安王爷不好这口。

安王府里头人口简单,安王死了两任妻子,现在身边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妾,一个是明夫人,另外两个都是婢女出身,一个姓程,和明夫人一样是宫中所赐,但是却没有夫人名份。一个是先头沈王妃的侍女,姓刘。这两个人在府里跟隐形人一样,小冬只在安王那里见过她们一回,还因为她们行了礼就退下了,连正脸儿都没看清楚。不过她们倒是送过东西过来,一套衣服和两双鞋,说都是亲手做的。不过胡氏笑着收下来,转脸儿就撂到一边儿去,还叮咛红绫红英说,外头人送的衣裳,饭食,甭管是谁做的谁送的,一概不能用。

小冬常见的,只有胡氏对她笑呵呵温柔爱怜的样子,乍一见她的冷脸,还真是不习惯。

不过胡氏一转过脸来,冷厉立刻不翼而飞,笑得又是一副护雏母鸡的样。

母亲去世,小冬也难过,可是并不是那么深刻。

因为对她来讲,这辈子实际上的母亲,应该是胡氏才对。而且,胡氏对她也没有半点保留,没有人的时候,胡氏都是小声喊她的名字,象所有母亲喊自己的孩子一样亲热。只在有旁人的时候,才称她郡主。

至于不吃别人给的东西,不穿别人经手的衣裳,小冬倒是可以理解。别说皇宫王府,就是寻常富户人家,后宅里的争斗手段也不少,她以前在小说里电视里可没少看。

不出门小冬也有消遣。

她可以写字。

对,就是写字。

赵吕教她的,从最简单的天地人开始教起,这些和后世的字差别不大,小冬当然一学就会。学生如此给面子,当老师的自然教起来倍儿有劲头,没教几天,赵吕赫然发现自家妹妹已经学会了上百字了,那叫一个意意洋洋。赵大世子认为,妹妹认识这么多字,一方面当然是自家妹妹是好胚子,聪明。另一方面当然是他教得好,教得妙,才能有这样的丰硕成果。

小冬认字是快,可是写字却不行了,套句话说,那是笔走龙蛇啊——

横是弯的,竖是曲的,嗯,要说有如龙蛇的话,倒有些委屈龙蛇了,好吧,那就笔走蚯蚓好了。不过谁都不在意。才这么丁点儿大的孩子,能识字就不错了,能写更是难得,至于好看难看,那有什么关系?一来她还小,刚学刚练。二来,她是女子,又不求考状元当才子,谁还来指摘她的字不成?

赵吕却是得意到不行:“妹妹就是聪明,象我。将来呀,肯定是个大大的才女。”

小冬只是笑。

就算她聪明,那也是象安王或是象她娘,赵吕就是排队也轮不上号。

不过小冬虽然字写不好,用得可是上品的纸墨。那纸是上等青竹纸,墨是宫坊制的松烟墨。小冬一开始还觉得自己这么烂的字糟蹋了好东西,后来才明白,这笔啊墨啊也是她做为郡主的份例。

这份例不光是每年的银米,衣裳,吃食,也包括了这些纸笔墨在内。甚至她还比赵吕的份例多出一份:脂粉和首饰。

虽然她年纪还小用不着,可是朝廷就是这么规定的,绝没有说因为她年纪小,给她的米就要打个对折,胭脂就扣下不给这事。

别说小冬是安王唯一的女儿,正经嫡出上了玉碟的郡主,又受宠爱,就是破落到了每月只领十两银的远支宗室,内府也绝不会扣他这一份钱。

她那些用不着的脂粉,胡氏分了给沈家姐妹用,但是那些宫花簪环之类却一件不送。小冬起先觉得她是不是觉得脂粉白放着会过期过废,不送人留着也没意思,而簪环之类比较值钱,所以才不送与亲戚用。

结果有天红绫和小丫环说起来她才知道,这些宫制东西,随便戴不得,怎么戴,戴什么样的,都有讲究。不说头上戴的,就是身上穿的也是一样,什么能绣什么不能绣,连花边儿扣子都错不得。

小冬写字时,两手的袖口扎了起来免得蘸到了墨汁。

“来,看,拿笔是这样的……喏,拿稳,来,先写个一字。”

小冬动作僵硬,从来没感觉一枝笔有这么重。

一笔落下去,扭扭弯弯的,象只丑陋的黑虫子爬在洁白的纸上。

赵吕忍着笑:“嗯,写得不错。”

什么叫睁着眼说瞎话,这就是活脱的例证。

小冬把笔一搁,赵吕忙赔笑:“真的,写的真的不错。来,小妹,再写一个。”

“不写了。”

真是……这个一她还能不会写啊?只不过是用不惯这软软的毛笔而已。

一旁磨墨的赵吕的书僮小唐笑吟吟地说:“世子爷上了一阵子学堂,就能给咱郡主当起师傅来了,这学堂可真没白上。”

赵吕平时待人和气,身边的小厮丫鬟都不怕他。倒是在旁做针线的赵吕的乳娘齐氏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小唐一下子就蔫了,气焰顿消,低下头去老老实实磨墨。

小冬把赵吕的手一推:“我自己会写。”

赵吕笑呵呵地拢着手站到一边:“好,小妹最聪明,来来,你写吧。”

小冬也很想象赵吕教她的那样握笔,可惜笔杆太滑太硬太沉——这是一套又风雅又奢侈地玉笔,一盒五枝,不知是谁家送的一套生辰礼。

看着好看,拿来写字还不如街上五文十文一枝的便宜货呢。

她颤颤巍巍又划了一横。这次比刚才好多了,不象蚯蚓了——唔,象条扁担。

赵吕眉开眼笑,连声夸赞:“写得好!写得太好了!”

小唐把脸扭到了一边去,世子爷是人见人夸的聪明才子,又文武双全,可是这逢迎拍马夸赞人的本事就太差了,这夸的多假啊……连他都听不下去。

小冬把笔一放:“不写了。”

“好好,不写了。今天太阳好,咱们去园子里玩儿吧?我陪你去看鱼?”反正赵吕今天休假不去上学,有的是功夫慢慢在家陪妹妹。

小唐看着世子爷象捧宝贝一样带着郡主出去,看看自己磨的一池子墨,再看看那只写了两根蚯蚓和扁担就被弃在一旁的豪奢玉笔,愣了一会儿神,才利索地卷起袖子收拾起书案来。

他刚把写了字的笔细细淘涮干净,水里清得没有半点墨痕,外头有人说话。

“小唐哥,世子可在屋里?”

小唐把玉笔收进盒中,应了一声:“在。”

他推门出来,外头站的那人是内院副管事朱勇。朱勇都快三十的人了,比小唐大了不知多少,却客客气气称他一声小唐哥。

“世子不在,陪郡主去后面园子里了。”小唐问:“朱管事,有什么事情?”

朱勇说:“罗将军家的两位公子来了,说想拜见世子。”

小唐奇怪地问:“世子与罗将军家的两位不熟啊,在学堂不过点点头就算的,他们来做什么?”

朱勇知道小唐虽然机灵,但年纪还小,这里头的事儿不太懂。安王是皇帝的同胞弟弟,又很受皇帝信重,旁人想巴结,可惜安王性子冷淡,为人清高,并不爱与这些人应酬,他们巴结不上。若是想走内宅路线,连着两位安王妃都过世了,也走不通。那当然要另想办法。

“这也不算什么,这快到年关了——我琢磨,说不定过两天还有哪家千金来想见郡主呢。”

小唐摇头不信:“郡主还是小孩子,旁人见她做什么?”

“你信不信?不信咱们打个赌。”朱勇拍拍他肩膀:“你以为沈家少爷小姐来做什么的?”

小唐眨眨眼,有几分明白,只是还没想透。

“难道兴他们来,就不兴旁人来了?”朱勇说:“你或是自己去,或是叫人传话,禀告世子一声,虽然没什么深交,可是旁人既然上了门,总不好见都不见。”

小唐答应了一声,他年纪也不算大,还不用避讳。

一路走他一路琢磨。

朱勇说的意思他当然明白了——能跟世子攀上关系,那是多大的福份。别人不说,就拿他小唐自己来说,以前在王府里谁知道他是哪根葱?可是因为世子挑书僮时喜欢他手脚伶俐挑了他,现在府里谁见他不是一脸笑模样?

前头就是世子同郡主了,正带着人在亭子上喂鱼。小唐振奋精神,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小冬抬起头来,他们俩刚才应该是在喂鱼,但不知道为什么,拌好的鱼食渣儿竟然沾在脸上了。小唐忙低下头去:“世子,郡主。”

“嗯,什么事?”

赵吕抬起头来,果不其然,他脸上也沾着鱼食。

“罗将军家罗骁、罗渭两位公子求见世子。”

“咦?谁?”

赵吕不记得不能怪他,他在学里和这两位就没说过话。小唐做书僮的却不能失礼,这两人他自然记得,而且印象还挺深。这两兄弟向来跟一个人儿似的,出入都在一起,且个子又高肩膀又宽,两兄弟往门口一站,跟堵墙一样,连风都不透,绰号双门板,小唐就算想印象不深刻也不行。

“就是……”小唐压低声音:“门板兄弟……”

赵吕恍然大悟:“原来是他们——可他们来做什么?”

小唐寻思,肯定是来抱您世子爷的粗腿呗。可话到嘴边变成:“想是因为得了一天学假,来寻世子玩耍吧。”

赵吕说:“我和他们又不熟。”

小冬好奇地问:“门板兄弟?”

赵吕一心讨好妹妹,笑着说:“这兄弟俩是将门出身,长得五大三粗,身如门板,以前他俩一起进门,被学里的人看到了,说‘有此二人,何需门扇’,所以后来都管他们叫门板兄弟,他们也不在意。”他顿了下:“妹妹要是好奇,我叫他们进来好了,你也见见。”

同类推荐
  • 宫妃记

    宫妃记

    这是一个主子干了坏事,被主子拿来顶锅的小宫女,勾搭了皇帝,最后将主子反炮灰了的故事。
  • 嚣张女贼,请自重!

    嚣张女贼,请自重!

    江湖快报①:震惊!已死女贼竟重现江湖,请各位美男看管好自己的宝物!江湖快报②:绝色男童常伴左右,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女贼!江湖快报③:女贼再创新高,不要碧莲当众调戏锦衣卫首领!江湖快报④:普天同庆,大快人心,不要碧莲的女贼锒铛入狱!……前方不要碧莲女贼出没,请及时躲避!
  • 幻黛之红楼情劫

    幻黛之红楼情劫

    (引言)花月春风浮生梦短,一生一世一对璧人。血染江山万里如画,黛颦红袖笑看征尘。玉笛横吹,奏响八音引丹凤;银袍劲舞,挥动长剑斩邪佞。黛颦添香,撩乱溶心锁春梦;红袖拂琴,惊碎青岚余芳魂。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那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重新排演一段荡气回肠的红楼梦!林黛玉貌若天仙,古今无双,胜西施之柔,夺貂蝉之媚,如此旷世佳人,怎能芳华早逝,弃读者于不顾?且看林黛玉在《幻黛》中如何解读郎情妾意,如何挥洒快意恩仇!郑重承诺:没有NP,温馨小虐,绝不烂尾,保证质量。推荐红楼好文:雨若菲彤《红楼之玉溶潇湘》燕歌《红楼之水草缘》飒岚《红楼之水梦情缘》玉冰焰《黛玉新说》步行街《红楼之溶宠玉心》龙游《红楼之玉倾天下》天边天蓝《红楼梦中梦红楼》心若芷萱《梦红楼之痴心宠玉》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荷处是人家~172701817,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作者朋友加入交流!
  • 陌守城瑰

    陌守城瑰

    一场战乱,新皇登基。风月国里,右相权倾朝野,新皇怕他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就逼迫他们承认是帝国的叛徒。一个小女娃逃了出来,长大之后展开浓烈的复仇计划。
  • 下嫁公主不如妾:斗夫

    下嫁公主不如妾:斗夫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如果不爱,那便倾尽一生,斗下去。冷宫公主下嫁状元,他说她不配,固执的将她拒之门外。是天定姻缘还是命中劫难。三天上青楼两天不归家,婆婆要纳妾,公公要休她,小妾要逼她,斗夫斗妾斗婆婆,铁腕乾坤,公主闹革命,绵羊急了也变狼,她从来不是善类!
热门推荐
  • 千年恋续:重逢只为爱你

    千年恋续:重逢只为爱你

    身为刑侦警察的萧清睿被领导当作卧底,打算打入帝天集团内部调查案件,却阴差阳错地当了帝天执行总裁的弟弟李煊扬的助理。这个李煊扬,也是来头不小,是个大红大紫的明星。卧底警察萧清睿会和大明星老板李煊扬擦出怎样的火花?此文是千年恋:吸血公主寻爱之旅的续集,且看菁菁与威武怎样在现代重逢......
  • 凤凰之谜

    凤凰之谜

    一段奇异的经历,改变一生的命运。一对忠诚的朋友,演绎一生的友情。冥婚,血龙棺,凤凰神血,凤凰之胆……他们经历各种离奇事件,接触无数神秘之物,共同探险地底世界,无人深谷,揭开那流传千年的传说
  • 词综

    词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起信论疏笔削记

    起信论疏笔削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国之不死

    帝国之不死

    凯文帝国二千三百年,八月十五日。阳光微微倾洒着亮光,红色的赤炎草轻轻在风中摆动着枝叶,一下一下仿佛永不停歇。古德躺在塌边,年老的脸上满是病重中的苍白,他吃力地张开眼睛,眼前是一片朦朦胧胧的白色,耳边传来医疗组不停忙碌的呼喊声:“肝脏出血,心脏功能慢慢减弱,快,快准备药剂!”他的妻子洛菲尔在床边发出撕心裂肺的哭泣声,他只觉得被吵得头疼,下一刻想说话时溢出唇边的却是克制不住地咳嗽。青龙在他的手腕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昭示着主人的生命即将枯竭:“将军,您即将死去,可需要我为您治疗?”他只是疲惫地摇了摇头。
  • 四书韵对

    四书韵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Oregon Trail

    The Oregon Trai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节约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节约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对资源的善待,是对环境的保护。节约的行为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滴点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本书提倡的节约方法,包含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可以解决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小麻烦,还为您打造出绿色健康的生活模式。主要包括:食品在清洗、烹饪、保存的过程中的节约;家用电器的使用中的节约;生活中的变废为宝等。
  • 我们的最后

    我们的最后

    家庭不幸,邻家大哥哥呵护有加,长大后在于男神,邻家哥哥也再遇娃娃亲,阴差阳错,四人终究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

    本书是一部以儒家经典和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秩序为研究中心的政治哲学类著作。作者认为,中国的治理之道呈现在儒家十三经当中,构建今日中国优良治理秩序,须立足于中国经验,探究中国治理之道,会通中西,温故知新。作者从《论语》、《孟子》、《礼记》、《尚书》、《周易》中择取十章进行疏解,并运用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理论,从天下之大义、人心之趋向、君子养成之道、启蒙之道、客观规则之道、仁本宪政之道、健全的财政之道、治国平天下之大道、革命之道、华夏—中国之秩序想象等十方面进行阐述,从儒家的政治理论和经验中探究合理的现代治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