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9700000014

第14章 孙武(3)

出征之前,吴王阖闾与孙武一起探讨了有关军事问题。吴王认真地问孙武:“这次作战是在双方互相争夺地方,争地作战,谁占领了它,就对谁有利。现在敌人已先占据了争地,凭据着险要保全有利态势,简练兵卒,或者出击作战,或者坚守不出,都很便利,而我军去主动进攻,要拿下这块争地该怎么办?”孙武自信地回答:“这个微臣早已仔细考虑过了,对于在争地作战,其作战方法是先要懂得能让地才能得地,一味强求反而会失去它。既然敌人已占据了争地,就要慎重行事,不要去强攻。可以引军佯走,大张旗鼓,向敌军战略要害之地迅猛进军,一方面拖曳柴草,扬起尘土来迷惑敌军的视听,另一方面分兵把我精锐部队秘密潜伏在敌增援部队必经之路上。敌人见我军攻打他的要害之地必然要离开争地前去救援,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占领争地。总之,敌军想要占领的地方,我们不妨先让给他,敌军要放弃的地方,我们就去夺取它。这就是争夺战场主动权的方法,是获得全胜的战法。”(杜佑:《通典》,引孙子佚文)由于战前孙武谋划得十分周密,准备十分充分,所以这次吴肄楚攻克养城之战进行得很顺利。战争首先是从讨伐在夷城(今安徽省毫县东南)的徐君章禹开始的。因为吴国上次灭掉徐国的时候,徐君章禹剪断了头发,带着他夫人迎接吴王,表示诚心降服,吴王阖闾也宽待了徐君,不想徐君是诈降,寻个机会逃到了楚国,楚国就筑夷城给徐君,让他与吴对抗。孙武首先从伐夷开始就师出有名了。孙武作战从开始就隐蔽了吴军最终要攻克养城、擒杀二公子的战役企图,达到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效果。“伐夷”是佯动,目的是混淆楚军视听,使之无法判断吴军的真正企图。

孙武率领吴军以急行军速度横渡江淮等巨大河川,向西北奔袭夷城,吸引了楚军的注意力,拔掉了将来要攻打养成的障碍,这样就避免了将来在攻养城时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孙武估计在养城的二公子已有防备,楚军还没有疲惫。所以,又调转兵锋,向南长驱500余里,渡过淮水,疾“侵潜、六”(潜,今安徽省霍山县南。六,今安徽省六安县北)(《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果然这招迫使楚国出兵前来救援,当楚军左司马沈尹戌率军驰援抵达潜、六地区的时候,吴军扭头就走,耽于机动,不肯与楚军正面冲突。楚军看到潜城已残破不利防守,遂迂潜城守备力量于南风(今安徽省霍山县北)。在这同时,吴军另一支人马已溯淮而上,“日夜不处,倍道兼行”(《孙子兵法·军争篇》),舟行数百里直扑楚国要邑弦地(今河南省息县南),把弦邑团团包围,摆出一副要攻占弦邑的架势,引诱楚军前来救援,再把楚军调动出来。当楚军在左司马戌、右司马稽领兵救援弦邑刚刚抵达豫章地区的时候,吴军第二支军队见达到目的,于是整军而还。在战役行动中,吴军两支军队训练有素,出色完成了孙武的战役部署。楚军在极短的时间里两次被调出老巢,辗转数百里,处处扑空,劳而无获,将士沮丧,军力疲惫。孙武见“敌人开阖”便号令三军实施战役突袭,以“脱兔”般动作,一举攻陷养城,擒杀二公子,达到了“敌人不及拒”的效果,用最少的代价,获得了此次战役巨大胜利。

孙武初试兵锋,充分显示了杰出军事家的指挥才能,威震三军。吴王阖闾见政治异己已被剪除掉,王权的潜在威胁已消除,又在这次疲楚之战中处处主动,打出了吴军气概,当孙武凯旋的时候,吴王阖闾急切地问孙武和伍子胥:“是不是乘此役之胜,长驱直入,一举攻下楚都郢城?”孙武恭敬地回答:“大王,我军这次行动虽获全胜,只是使楚疲惫了,并没有消灭其主力,我军相对来说也感到疲劳,还要休整一番,静待时变,不可急于求成,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吴王于是命令全军将士继续经武整军。

这次战役,是孙武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他出色地实践了“疲楚误楚”战略,以机动作战和突击作战相结合的作战手段,取得了战争的全胜。

吴王阖闾即位以来,在对外战争中采取两次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行动。一是控制钟吾国,伐灭徐国。吴王阖闾攻伐这两个小国决不仅仅是为了惩罚他们私下放了二公子;主要是因为这两国所处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两国地处淮水下游北岸,很早就依附于楚国,特别是徐国勾结楚国对抗吴国已有长达70余年的历史,是楚国从侧背威胁吴国的最重要的据点。如果吴军西进伐楚,两国可以轻而易举地南下切断吴军的后路。二是克养之役,与第一次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它除了为吴王阖闾扫清了争夺王权的隐患外,还廓清了楚国在淮水中下游用以“扜吴”的势力,完成了吴王阖闾破楚战略布局的第二大行动。完成这两步行动后,君臣进行了反复谋议,要击败楚国,先要解除越国。

越国传说是夏禹的后裔所建,大禹当年治理水患来到南方,曾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活动,召集诸侯“乃大会计治国之道”,所以此地名为会稽。大禹在这里“因传国政,休养万民”,他死后也安葬在会稽山。夏禹的后代少康即位时,把自己的庶子无余封在这里,以免夏禹陵庙的祭祀中断。无余就建立了国家,名为“于越”,无余是越国的始祖。越国起初和吴国都依附于楚国,自吴王寿梦叛楚以后,越国的地位也逐渐上升,成为楚国在吴国身后的重要盟国。吴王余祭四年(公元前544年),吴国开始伐越,战争结束后,吴军俘虏了大量越军。吴王余祭让俘虏做了吴宫守门人,并负责看守船只。当吴王余祭视察船只的时候,被守船人刺杀(《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越两国自此以后成了“仇雠敌战之国”。(《国语·越语》)越国的力量也是在不断地壮大,先后在公元前537年、公元前518年从楚伐吴。到了吴王阖闾时,正好是越国无余的二十余世子允常在位。史载“允常之时,与吴王阖闾战而相怨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国这时的疆域已“南至句无(今浙江省诸暨县),北至御儿(今浙江余杭县),东至于鄞(今浙江奉化县),西至于姑蔑(今浙江衢县)”(《国语·越语》)。广运数百里,国都于会稽,已蔚为南方大国。面临着越国的崛起,吴王阖闾即位之初,就命令伍子胥在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修筑阖闾王城。王城的设计施工重点在于防御越国。“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吴越春秋》卷第四)。“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把东面的城门堵死,就是为防备越国的进攻。吴王阖闾决定主动出击,给越军以重创。为了使自己发动战争师出有名,阖闾采取先礼后兵的手法,在阖闾五年(公元前510年)夏,派使臣去越国进行谈判,表示希望越国能够跟从吴国一道讨伐楚国。越王允常接见吴国的使臣,对使臣说道:“你们吴国不遵守从前与楚国订立的盟约,现在又抛弃进贡于你的越国,打算消灭与之交往亲近的友邦,鄙国不能从命。”吴王阖闾听到使臣的报告后打算用兵。不巧,这一年岁星在越国上头,按照当时观念是不利吴国进攻越国。面对天命的挑战,吴王阖闾多少也开始犹豫起来,孙武这时挺身而出,以其千古兵家的魄力力劝阖闾用兵,以解除将来伐楚的后顾之忧。孙武说:“自古英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将帅,之所以战而胜人,功业超众,是因为他们能首先对敌情了如指掌,这叫‘先知’。而先知不可以求神问鬼,不可以用相像的事物来比附猜测,也不可以用日月星辰运行度数去验证,必须依靠人的自身力量去努力深入地了解敌情。”孙武的话打动了吴王阖闾的心,他解除了疑虑。于是吴军全线出击,杀入越国境内,打败越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吴王阖闾从越国回兵后,又加紧修固了城池,增强守备力量,尽量把越国北上犯吴的威胁减少到最小程度。吴王曾就此问题专门与孙武一起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问孙武:“将来我军攻打楚国,越国趁我空虚,侵犯我国,我们就得在本土进行抵抗。在本土作战,按照将军兵法所言属于‘散地’,这种情况下作战,士卒顾家,应该坚守不出,不与敌军较量。但是如果敌军进攻我小城,掠夺我田野上粮食牲畜,不让我们出去打柴拾草,堵塞我交通要道,待我消耗殆尽,再发动攻击,这该采取什么方略呢?”孙武说:“如果敌军真的敢于来犯,深入到我都城的话,那么在他们背后将有许多我们的城邑。这时敌军由于远离本土,土兵往往把军队看做了自己的家,他们会心志专一,舍生忘死,勇于战斗。而我们的士兵处在本土,留恋故乡,往往不愿死战,常常抱有求生的欲望;用这样的军队排列战阵,战阵一定不会坚固;用这样的军队发动进攻,战斗一定不会获胜。最好的办法是集结军队,积聚粮食,储备布帛,保城备险,同时派遣轻装快速部队出奇兵切断敌军的后勤补给线。敌军挑战我军坚守不出,粮食等后勤物资又运不上来,到郊外抢掠又一无所获,敌军将士困顿饥馁。我军借机以小利诱使敌军按照我们的预先计划行动,就可以打败敌军。”孙武经过精辟分析,虑解除了吴王阖闾的忧,于是吴军倾其全力与楚争霸东南,爆发了有名豫章之战。豫章地区大致起自今安徽省霍丘、六安、霍山诸县之间,西经河南省光山、固始二县,抵河南省信阳市及湖北省应山县东北一带。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扫清淮水北岸和江水南岸两方面楚国用以牵制吴国进攻的势力以后,吴国来自侧面和背后的威胁即已解除,而大别山以东江淮之间广大的豫章地区则成了吴伐楚国的正面屏障,吴国要想深入楚国腹地,就必须廓清豫章地区的楚国的势力,为吴军前进基地。

战争的起因是从桐国(在今安徽桐城县北)背叛楚国开始的。在豫章地区,除了潜、六等国已相继被楚国吃掉,沦为楚国边邑之外,在南近江水一带还残存着群舒和桐国等几个小诸侯国。这些小国虽独立,却饱受楚国残暴剥削和压迫,受尽凌辱。吴国利用这些小国的不满展开了强大的外交攻势,首先分化桐国,使之背叛楚国,接着争取舒鸠国。舒鸠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很早以前就被楚国吞灭了,舒鸠人对楚国充满了仇恨,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报仇雪恨。这次吴国派人前来,舒鸠人十分高兴。吴国使臣说出了他们的计谋,舒鸠人言听计从,派人逛骗楚国君臣说:“据可靠消息,吴国现在已十分惧怕楚国了,如果这时贵国出兵攻打吴国,吴国会用替楚国去讨伐叛逆桐国的办法来讨好楚国,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千万不可错过了。”楚国君臣听后,认为既然情报可靠,又不用楚国去直接出兵讨伐桐国,还能使吴国惧怕自己,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赶快出兵伐吴。吴王阖闾七年(公元前508年)楚国发兵伐吴。吴军团间惑敌,引蛇出洞。

吴军因利诱敌,潜师待时。这年秋天,在楚国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囊瓦率领下贸然出动。到达豫章地区以后,就把大军驻扎下了,静观吴军的伐桐行动。在前线担任此次战役指挥任务的孙武看到楚军果然中计。孙武采取“卑而骄之”的计谋,作出真的好像害怕楚军而去讨好的样子,把吴国水军调往豫章南部的江水水面上,摆出要替楚国讨伐桐国的架势,继续迷惑楚军;又采取迅速采取实质性的行动,秘密将吴军主力——陆军,调豫章地区中段的巢城附近集结,等待战机。来到豫章的楚军探知吴军战船摆满桐国以南的江面,就驻扎下来静候“佳音”,从秋天一直等到了冬天,几个月过去了,仍没见吴军伐桐的“捷报”,楚军内部开始怨声载道,上下矛盾加剧,整个军心涣散,戒备懈怠。孙武抓住战机,指挥吴军主力以闪电般动作突然进抵豫章,向士气低落的楚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楚军被打得措手不及,阵脚顿时大乱,吴军乘势把楚军打得大败,吴军大获全胜。吴王阖闾听到前线传来的捷报,即刻派人告诉孙武和伍子胥说:“寡人想乘楚国现在面临的危机,借我军挟胜之势,一举攻入郢城。不拿下楚国的都城,二位爱卿就不算成功!”接到吴王的旨意,孙武和伍子胥仔细进行了一番谋议认为时机还不成熟,还没到非入郢不可的时候,应适可而止。可以挟此胜之余威,继续扩大成果。孙武调转正在追击楚兵的大军,出其不意,杀到巢城(今安徽省淮南市南),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巢城,活捉了巢城守将公子繁。把公子繁带回了吴国充当人质。巢城是楚国在大别山以东江淮流域的最后一座军事重镇,至此这一地区的楚国力量全部被肃清,吴军取得了豫章之战的全部胜利。

孙武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孙武以“伐兵”(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指导思想,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成功地运用了相敌、问敌、诱敌、骄敌、诈敌、动敌、因敌等富有孙武思想一举控制了吴楚必争之江淮流域的豫章地区,从而打开了通往楚国的天然屏障——大别山的东大门,使吴国最终完成了破楚入郢的战略部署。

吴王阖闾即位以来,选贤任能,特别擢拔像孙武、伍子胥等的文臣武将,前后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即已完成了与楚进行大决战的战略部署。但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战争的最后胜利,仍是摆在吴国君臣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类推荐
  •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互联网”时代,江湖烽烟四起,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山软件董事长雷军终于在不惑之年领悟到了“顺势而为”的重要性,并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站在风口上重新开始,从0到1,创造了小米神话。“雷布斯”成功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使得小米公司估值5年翻了300多倍,成为全球商业史上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作为互联网和创业圈风口浪尖上的人物,雷军的投资和创业经历一直备受关注。本书通过对雷军及雷系企业成长史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为你诠释为什么小米自面世以来,每一款产品的投放,都能引起米粉的尖叫和轰动;为什么金山一夜之间濒临倒闭又能绝处逢生;为了打造小米生态圈,雷军做了哪些布局?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百万宝刀不老)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 )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康有为评传(国学大师丛书)

    本书是一部从思想学术角度描述康有为一生的传记。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藩篱;“貌孔心夷”的“今文学家”;一个先知的悲剧。
  •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陆小曼新传:一句诺言,一生一场恋

    她是一代才女,在与王赓、徐志摩和翁瑞午的情爱纠葛中,在繁华奢靡歌舞升平的舞台上,她用生命进行着绝艳的演出。也许是上苍的眷顾,陆小曼不仅生得倾国倾城,还多才多艺。用现代的的眼光看陆小曼,她是一个极具勇气、毫不伪饰、敢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真女子,而绝不是什么“祸水”。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卞昆冈》五幕话剧。她谙昆曲,也能演皮黄,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文字修饰能力。她长于油画,还会弹钢琴,被胡适誉为“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热门推荐
  • 一意共你行

    一意共你行

    对于陆卷尔而说,青春的尴尬就是第一次军训集合的时候从背包里掉了只袜子,而更糗的是这一幕还被丁未看到。少女的心思在开始是紫色的秘密,到后来就疯长成了无名的幽怨。尤其当陆卷尔被两个男子包围的时候。左手青梅竹马,右手青年才俊——原来爱情给我们的第一道难题并不是你该选择谁,而是,伤害谁?
  • 相府嫡女重生记

    相府嫡女重生记

    普通的中医院大夫李丽,临时想给男友一个惊喜,却有惊无喜,发现男友劈腿后精神恍惚遭遇车祸,灵魂穿越到了类似于大唐的时空,丞相府已出嫁皇室三王爷的嫡王妃高芙蓉,李丽穿来接收的却是在被陷害因善妒王爷侧妃顾思宁肚里的孩子使之流产,面临的是王爷几次要无情的休离芙蓉,高芙蓉本身胆小怕事,让人冤枉致死,李丽接收了高芙蓉的所有记忆与委屈,作为现代女性真是忍无可忍,既然上天让她代高芙蓉活下去,那她就有仇报,有冤伸冤,精彩生活随之而来。。。。。。。。
  • 我从十岁就开挂

    我从十岁就开挂

    【新书发布,《极品天骄太子爷》请大家多多支持】我叫段牙,生在西南小山村里,本来以为会像父辈那样一辈子浑浑噩噩就过了。可是……我到底是谁?
  • 落花浓墨尘

    落花浓墨尘

    落于现世不自拔,花瓣纷纷请自珍。浓情一生为谁话?墨迹横走千万篇。尘间挣扎无人言。我把我的幻想告诉你,你把你的秘密悄悄告诉我。默默许下一个约定,期待十年后会实现。今天的我默默无闻,明朝的我天南海北。呵呵,开玩笑。我的故事不多求,只求你喜欢。
  • 如果当时不放手

    如果当时不放手

    落跑新郎归来,青梅竹马出现,巫方园的世界一下变得热闹起来。陈年往事被翻出,新欢绯闻曝头条,她立刻成为了记者们追逐的对象。
  • 前妻不可欺

    前妻不可欺

    为保儿子,她百般算计,重返恶魔身边,笑靥如花,只为盗取他的优良基因……目的达到,她摇身一变,带球携子成为首屈一指的集团继承者!算旧账、玩前夫,直叫他措手不及:陆总,前妻好欺么?
  • 重生之农女学霸

    重生之农女学霸

    重回家乡小村庄,在学校当学霸,放假回家种种田,不忘挣些钱,总之,不枉青春重走一回。
  • Before He Fee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6)

    Before He Fee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6)

    From Blake Pierce, bestselling author of ONCE GONE (a #1 bestseller with over 900 five star reviews), comes book #6 in the heart-pounding Mackenzie White mystery series.In BEFORE HE FEE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6), FBI special agent Mackenzie White is stunned to be assigned a case with victims matching no profile she has ever seen: shockingly, all of the victims are blind.Does this mean that the killer himself is blind, too?Plunged into the subculture of the blind, Mackenzie struggles to understand, finding herself out of her element as she crisscrosses the state, racing from group homes to private houses, interviewing caretakers, librarians, experts and psychologists.And yet, despite the best minds in the country, Mackenzie seems unable to prevent the spree of killings.Has she finally met her match?
  • 金子的声音

    金子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归庐谭往录

    归庐谭往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