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700000014

第14章 对科学的探秘(1)

是谁驱使地球在运动

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太阳落到地平面下面,天就黑了。也有人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嵌在天幕上,由于天幕不停地转动才引起太阳东升和西落。现在,人们已经明白:每隔24小时经历的一次白天和黑夜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在围绕地轴自转的同时,地球又在一个椭圆形远轨道上环绕太阳公转,带来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使人类及万物繁衍生息。那么是什么力量驱使地球如此永不停息地运动?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旋转,这是它们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但要真正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地球和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因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产生与太阳系的形成密切相关。

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是由古代的原始星云形成的。原始星云是非常稀薄的大片气体云,因受到某种扰动影响,再加上引力的作用而向中心收缩。经过漫长的演化,中心部分物质的气温越来越高,密度也越来越大,最后达到了可以引发热核反应的程度,从而演变成了太阳。太阳周围的残余气体,慢慢形成了一个旋转的盘状气体层,经过收缩、碰撞等复杂的过程,在气体层中凝聚成固体颗粒、微行星、原始行星,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太阳系天体。

大家知道,如果要测量物体直线运动的快慢,应该用速度来表示,但是如何来衡量物体旋转的状况呢?有一种办法就是用“角动量”。一个绕定点转动的物体,它的角动量就是质量乘以速度,再乘以该物体与定点的距离。物理学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角动量守恒定律,就是说,一个转动的物体,只要不受外力作用,它的角动量就不会因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一个芭蕾舞演员,当他在旋转的时候突然把手臂收起来(质心与定点的距离变小),他的旋转速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加快,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角动量不变。这一定律在地球自转速度的产生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始星云原本就带有角动量,在形成太阳系之后,它的角动量仍然不会损失,但已经发生了重新分布,各个星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都从原始星云中得到了各自的角动量。由于角动量守恒,行星在收缩的过程中转速也将越来越快。地球也是这样,它获得的角动量主要分配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地月系统的相互绕转以及地球的自转中。

我们很容易产生错觉,常常以为地球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否则每一日的长短也会改变。物理学家牛顿就这样认为,他把宇宙天体的运动看成是上好发条的钟,认为它们的运行准确无误。而实际上地球的运动也是在变化的,而且非常不稳定。有人研究“古生物钟”时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逐年变慢。距今4.4亿年前的晚奥陶纪,地球公转一个周期需要412天;而到了4.2亿年前的中志留纪,每年只有400天;到了3.7亿年前的中泥盆纪,一年为398天;到了1亿年前的晚石炭纪,每年大约是385天;到了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每年是376天;而现在一年是365.25天。科学家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的结果。在地球上,面向月球及其相反方向的海面会因潮汐力而发生涨潮现象,面向月球一侧的涨潮是因月球的引力大于离心力之故,而相反一侧则是因为离心力大于引力的缘故。当发生潮汐时,海水与海底产生摩擦,使得海面发生变化需要一段时间,因而对地球的自转产生牵制作用。这种牵制力会使地球自转减慢。

由于人类发明了石英钟,便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时间。通过一系列观测和研究发现,在一年内,地球自转存在着时快时慢的周期性变化:春季自转比较缓慢,秋季则加快。科学家认为,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与地球上大气和冰的季节性变化有关。另外,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如重元素下沉,轻元素上浮等,都会影响到地球的自转速度。

除此之外,地球公转也不是匀速运动。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最远点与最近点相差大约500万千米的距离。当地球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离太阳近的时候,受太阳引力的作用就会加强,速度也就变快。由近日点到远日点时则相反,地球的运行速度会减慢。

另外,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并不是垂直的,地轴也并不是稳定的,而是像陀螺一样在地球轨道面上作圆锥状旋转。地轴的两端也不是始终指向天空中的某一个方向,而是围绕着一点不规则地画圆。地轴指向的不规则,是地球运动所造成的。

由此可知,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包括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并不只是简单的线速或角速运动。

地球还同太阳系一起围绕银河系运动,并随着银河系在宇宙中飞驰。地球在宇宙中运动不息,这种奔波可能在它形成时便开始了。地球仍然在运动着,它的加速、减速与太阳、月亮以及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引力有关。那么,地球最初是怎么运动起来的呢?是否存在所谓的第一推动力呢?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惯性定律:一个运动的物体,只要不再受到外力的作用,惯性就会使它保持着原来的速度和方向一直运动下去。后来,物理学家牛顿在发现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曾用他后半生的全部精力来研究和探索第一推动力。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上帝设计并塑造了这完美的宇宙运动机制,且给予了第一次动力,使它们运动起来,但这显然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

那么,地球运动的能量又从何而来?假如地球运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话,那么它是“永动机”吗?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答案。

地球内部的奥秘

一直以来,人们力图探寻地球内部的奥秘。18世纪,人们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后发现:地球内部的平均密度为5.52克/厘米3,而地球表面岩石的平均密度是2.67克/厘米3,两者相差1倍多。这说明地球内部一定存在着重物质。

19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开始大规模地探索地球内部的奥秘。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地震仪测量发现,每当发生巨大地震时,受到强烈冲击的地下岩石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且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传播速度较慢。由此可知,随着所通过物厨陛质的变化,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1909年10月8日,萨格勒布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南斯拉夫的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经过研究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面下33千米处发生了折射现象,于是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正是地壳和地壳下面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在一次地震中,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又发现在地表下面2900千米处,纵波的传播突然急剧变慢,横波则完全消失了,这说明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纪念他们,将以上两个不同的界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地球内部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分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圈层。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指从地面到莫霍面之间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高低不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远比海洋部分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甚至厚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仅有6千米。

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从莫霍面以下到古登堡面以上的一层固体物质。这一层的主要成分是铁镁的硅酸盐类,其含量由上而下逐渐增加。这一层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深度为从地下5~70千米以下到地下2900千米以上,从莫霍面到1000千米深处是上地幔,地下50~250千米是上地幔顶部,这里存在一个软流层,岩浆可能就是发源于此。地下1000~2900千米深处是下地幔,其温度、压力和密度都比上地幔大,物质状态可能不再是固体,而是可塑性固体。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里层。1936年,丹麦地质学家莱曼通过对地核中传播的地震波速度的测量,发现地核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在2900~5000千米深处,物质状态接近液体。内核又叫“铁镍核心”,在5000千米以下深处,其温度、压力和密度更高了,物质成分近似于铁镍陨石。

美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的模拟试验后发现:地核温度从内到外温度逐渐降低,地球中心的温度大约是6880℃;内外核相交面的温度是6590℃,略低于地球中心;外核与地幔的相交面的温度更低,是4780℃。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地球内核的压力极大,每6.5平方厘米为2200万千克,是海平面的地球大气压的330万倍。

近年来,借助大型计算机,研究人员从地面上3000个监测站收集到了大量的地震观察情报,并对之进行了综合分析,描成一张总图,结果发现:地核表面布满“山头”和凹凸不平的地带,结构与海洋相似,充满了低密度流体。

20世纪90年代,在中欧的一个小城温迪施埃中巴赤,人们钻探出了一个直径22厘米、深14千米的世界上最深的洞。这个地区地理情况十分特殊,这里的岩石有30千米厚,并向地表突出。历史上古老的欧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在这里相互碰撞,彼此推挤和啮合。正是由于这种地理情况的存在,地质学家们打算用管状的、中空的特殊钻孔器旋出岩心,把这些岩心提取上来,但这次努力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经过多次的失败,人们不得不暂时承认,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地球内部的情景。但是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人类能够揭开地球内部的奥秘。

氧气探秘

氧是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以气体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合成物——氧气是地球上大多数生命进行各种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之一。不过,也有人担心氧气会被耗尽,那么,这种担心是不是真的像“杞人忧天”那样毫无根据呢?

在空气中氧气占21%,我们和其他生物呼吸空气中的氧,释放出二氧化碳,即体内废气。一个健康的成人每天大约需吸入500升的氧气,呼出约400升的二氧化碳;除人类外大部分其他生物同样也吸收氧而释放二氧化碳。通常,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不变的。一般二氧化碳含量为百万分之三,但是生产的发展使煤、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燃料被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逐年增加。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公布了一份报告统计,100年前全世界每年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仅为9600万吨,而目前则达到50亿吨,预计在最近10年将递增到80亿吨,增长速度惊人。

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担心了。1898年,英国物理学家凯尔文曾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这种情况十分让人担心。地球上的氧气500年后将全部被消耗光,只剩下日益增多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增多的直接后果是地球的“温室效应”。同时,它还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据科学家预测,如果南极大陆的冰川因高温而融化,其增加的水量则可使美国的摩天大楼淹没20层,并淹没掉荷兰等一些地势较低的国家,使它们不复存在。那时的陆地面积很可能只占地表面积的5%~10%。在更为狭小的陆地上将生存全世界60亿~70亿的人口,人类恐怕也会逐渐灭绝。

那些和凯尔文一样担心氧气将会被耗尽的人们,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事实上,除了绿色植物在消耗二氧化碳外,科学家们还发现在二氧化碳和水的作用下,岩石中所含的碳酸钙会变成酸式碳酸钙,这种形式的碳酸钙可以溶解在水中。据分析,每年由于岩石风化耗掉大约40亿~70亿吨二氧化碳,这些风化的岩石随着江河流入大海,它再与石灰化合并重新形成石灰石,并以新的岩石的形式沉入海底。

当然不必担心氧气会被耗尽的主要理由是,地球上生长着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绿色植物。世界上大量的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排出氧气。据科学家们实验分析,三棵大桉树每天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一个人每天所呼出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一些人乐观地认为,地球不会变成二氧化碳的世界,但二氧化碳的含量也会略有增加。各国科学家积极探索一些新途径,希望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尽可能将其再生利用,但是却没有更好的方法增加氧气的生成。专家们认为,减少森林面积的流失、保护绿色植物就是人类最好的保护氧气的方法。这些大量的绿色植物生产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氧气被消耗殆尽的话,将会出现多么恐怖的场景。而地球上的氧气是否真的会耗尽,则取决于人类的努力程度。如果人类不加克制地乱砍乱伐林木,破坏生态平衡,势必会造成氧气生成机制的阻碍,那么我们真的可能会在某一天面临缺乏氧气的危机。反之,若人类能未雨绸缪,尽早地采取相应措施,就有可能避免氧气被耗尽的窘境。一切都取决于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

大陆漂移探秘

在世界地图被绘制出来之前,几乎没有人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星球的海陆分布状况产生过疑问,人们对大陆形状的兴趣产生于第一张世界地图产生之后。在对现有海陆分布情况做出解释的各种学说中,“大陆漂移说”影响最大,也最具争议。那么,“大陆漂移说”到底成不成立呢?

麦卡托是一名荷兰学者,他于16世纪末结合人类长期积累的地理资料,依据地理大发现,绘制出人类第一张世界地图。由此,人们对地球表面的基本地理状况有了比较准确的了解,许多人还因此对大陆状况产生了兴趣。科学家在19世纪末发现了一种蚯蚓,叫做“正蚯蚓”,它在欧亚大陆与美洲东海岸广泛分布,但在美洲西部却没有。这显然说明,正蚯蚓很可能是从大西洋彼岸的欧亚大陆“迁徙”到了美洲东海岸。这一发现令当时的许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魏格纳是一名德国气象学家,1910年,30岁的他曾因病住院。有一天他躺在床上出神,床对面墙上有一幅世界地图。突然他从地图上获得了某种灵感,发觉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非常吻合,他还发现非洲一边的海岸线与南美洲一边的海岸线看上去就像一张被撕成两半的报纸,凹凸相对。他认为美洲与非洲原来是连在一起的,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并没有深究。

同类推荐
  • 闪电寻心·女巫的秘密

    闪电寻心·女巫的秘密

    原本守望在金色麦田里的、没有生命的稻草人,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被一道闪电击中了,它由此获得了生命。老猴子阿西给他取名闪电。在与猴子的相处中,闪电意识到自己缺少一颗心,生命并不完整,因此踏上寻心之旅。随着稻草人的找寻,闪电在寻找心的旅途中,路过了森林、橡树农场、樱花庄园、噬魂谷、翡翠王国、魔法森林,结识了猴子阿西、失去妈妈的小狐狸小绒球、寻找妈妈的小男孩诺奇、找寻主人的精灵嗡嗡、被继母卖掉的女孩米雪等各种各样的好朋友,不仅收获了友情,还懂得了在勇气和担当。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基督山伯爵(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基督山伯爵(青少版)

    主人公唐泰斯原先是正直单纯的水手,由于遭到别人的陷害,在与心爱的人结婚的那一天,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一下子被关进了黑牢。在暗无天日的黑牢里,唐泰斯万念俱灰,绝望的他想到了死亡,想用死亡来结束这一切。然而唐泰斯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懦弱,他知道“踌躇令强者止步不前,障碍令弱者不敢动弹”,“人总得有所冒险才行”,他及时抓住了机会,在恩人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生。十四年的牢狱之灾结束了,唐泰斯变成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的复仇。
  • 魔术不难(走进魔术世界)

    魔术不难(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魔术不难》就是抱着这个让你成为小小表演者的目的来编排的,力求内容广泛,语言浅显易懂,让你一学就会。相信聪明的你在仔细地阅读完《走进魔术世界:魔术不难》后,定会成为人人称羡的表演者。
  • 兽王·宠兽大赛

    兽王·宠兽大赛

    神鹰城初试牛刀的兰虎在二年级开学后迎来了七大洲八大新人类学校联合组织的宠兽大赛,只有排名各校前十名的学生才能参加,而本来不够参赛资格的兰虎却因为兽王的特殊身份而意外受到破格邀请。七大洲八大新人类学校强者云集,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兰虎不得不开始特殊强化训练。一个月的魔鬼式训练,终于使他掌握了校长传授的绝技,修为也突飞猛进,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大赛面纱层层揭开,为了夺得宠兽大赛的桂冠,八十位新人类顶尖高手各显神通。究竟谁能够勇闯三关,摘取无上的荣誉?年龄最小的兰虎能否如愿夺取“风之无形”神剑?隐藏在暗中的敌人到底是谁?……
  • 认不得的童年照

    认不得的童年照

    如果蝴蝶、草蛉、金龟子、椰子蟹、比目鱼、啄木鸟、熊猫等动物有成长相册,你可能会怀疑它们的童年照被弄错了。的确,它们从小到大,变化实在太大了。你想知道这些动物从小到大都会经历哪些变化吗?《认不得的童年照》一书将为你展现动物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奇妙变化,带你感受动物发育的神奇。
热门推荐
  • 独尊天下

    独尊天下

    修士之路,逆天而行,练己身、破生死、掌轮回,方能证道不朽!少年林叶,魂穿九州,得神秘玉蝶,修无上宝术,繁华盛景,谁主一世浮沉。
  • 茶余饭后(民间幽默笑话集)

    茶余饭后(民间幽默笑话集)

    笑话在古今民间文学中都大量存在。为了给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并使之读后内心发笑、精神受益、心灵得到陶冶,编者从古今笑话中精选了一些优秀篇章,根据现代人口味作适当修改,并根据国内外笑话分类学的方法,主要从便于读者阅读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类。
  • 金科玉律(全集)

    金科玉律(全集)

    本书以通俗易懂和优美生动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一百多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的定律、效应和法则等金科玉律,每个定律由详尽的定律阐释、发人深思的启示、精彩的案例分析点评以及实用的管理方法组成,涉及内容之广,涵盖了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它如同为我们领航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宛心泪

    宛心泪

    她,禀性冷淡,从不多说一个字,多行一步路。因为她说,与其做错了让别人耻笑,不如不说不做的好。她,绝顶聪明,眉眼间洞察一切,也漠视一切。因为她说,与其太明白了遭人记恨,不如不看不问的好。她是宛心.是皇帝身边最淡薄的女人。是太医心中最爱慕的女人。是谋臣口中最敬重的女人。是敌皇眼中最碍事的女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平静一生,然后清白的死去。可是最终,她还是难逃情缘的魔障。皇帝说:难道你是真的不曾相信过我吗?太医说:难道你的心中始终不曾有我吗?谋臣说:难道你不曾为我的鲜血动容吗?敌皇说:难道你不能为你的国家牺牲吗?她不答,因为她无法做答,夙命,难以逾越的夙命,最终要把她引向何处?※※※※※※※※※※沁※※※※※※※※※※※※※※※※※※※※沁※※※※※※※※※※推荐沁的其他几本长篇:《冷酷将军邪娘子》(连载中:架空轻松文)《弃后要出墙》(连载中:穿越小白文)《景云谣》(已完成:穿越历史文)《极品皇后》(已完成:穿越小白文)《后宫冷》(已完成:后宫虐情文)《宛心泪》(已完成:古代悲情文)《宛如雪》(已完成:古代虐情文)《玻璃花》(已完成:现代青春文)《玉妃》(已完成:古代后宫文)以上的文希望亲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号入坐~喜欢的话就投上票票或者帮沁拉个人气!谢谢亲们!《宛心泪》视频:?pstyle=1
  • 物语聊斋

    物语聊斋

    龙笛,传说中的龙骨所做,驭众蛇,偶然被一少年所得……这本不是简单的升级打怪的小说,后面越来越好看,希望大家喜欢!
  • 蓝色聚宝盆

    蓝色聚宝盆

    《少年科学院书库(第2辑):蓝色聚宝盆》由海洋的形成;大海的颜色;台风传奇;恐怖海啸;深海探险的先锋;海妖与超级乌贼;“黑烟囱”的秘密;神秘的海底冷泉;寻找“外星海洋”;海洋科考大事记;海底粮仓;无边的药房;无限矿藏;海洋运输;向海洋要淡水;海水种植;海藻变生物燃料;海洋吸收二氧化碳;海洋发电;海洋栖居等构成。
  • 快穿之恶毒女配的拯救计划

    快穿之恶毒女配的拯救计划

    “我不就是去爬了个山吗?为啥要让我接这种东西?老天爷啊,你对我太不公平了。”姜纤纤仰望着空间内的天花板感叹道,某系统:……赶紧接任务去!不小心被系统砸到莫名其妙开始做任务的姜纤纤表示自己真的很慌。那个男主你应该去找女主,为啥要来找我这个女配?
  • 唱道真言

    唱道真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悦读MOOK(第十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