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2700000033

第33章 敬酒封官

意识到自己的失言,李潜脑筋急转几圈,立刻想了个说辞,道:“其实在下并未读过这些书,是师父背诵给在下听的。”李潜这话也没全部撒谎,因为梅宗际当初教李潜和牛弼时,的确是靠记忆默写了孙子兵法。只是,李潜怕再失言,略去了默写这个环节。

柴勇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背诵的,那就说的通了。书籍虽然珍贵,但只要看过,记在脑子里并不难。由于书籍稀罕,柴勇也经常将看过书努力记在脑子里。现在柴勇还闲暇时还从记忆里搜寻以前看过的书来反复背诵。一来消磨时间,二来仔细品读增长知识,三来也锻炼一下脑筋。

柴勇点点头,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道:“你继续说。”

李潜见柴勇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心中暗松一口气。他知道古人读书与现代人不同。现代人因书籍繁多,加上电视、网络等媒体,信息接受量大,很难全都记住看过听过的东西,特别是书籍,基本上看过就忘,根本记不住。而古人因接触到的信息量小,反而对接触到的信息印象极为深刻。特别是因为很难有机会读书,所以背书已经成为读书人的一种习惯。

李潜快步跟上柴勇道:“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下的师父在向在下背诵这段时曾说过,所谓知己知彼,不仅仅是要知道对方的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到对方可能采取的计划。当日,在下就想到,咱们既然能从俘虏嘴里知道吐谷浑大军的位置,吐谷浑的贼酋也一定能从逃回去的斥候那里猜到咱们的大致位置。所以,在下才会对将军说那些话。”

柴勇听到李潜说的话,陷入了思索。

李潜说完,忽然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试想,孙子兵法不是本普及性读物,看过的人少,能看懂的更少,能提出独特见解的少之又少。这不恰恰说明了他师父不是普通人吗?若柴勇追问他师父是谁?什么出身?他该怎么说?难道要向柴勇和盘托出,说自己是李轨之子?他师父至今还被朝廷通缉,那他岂不是找死?

好在柴勇虽然在思索,但脚下依然未停。很快两人便走到了马车前。李潜看到柴绍已经命人将席子移到了刚才两名侍姬跳舞的地方,席子上还放着张矮几,几案上摆着一壶酒还几样点心,柴绍正坐席子上饮酒。

李潜连忙低声提醒道:“将军,咱们到了。”

柴勇闻言从思索中惊醒,看到柴绍,连忙趋步上前拜道:“禀国公,李潜已带到。”

李潜趋步上前拜道:“李潜拜见国公。”

柴绍微笑着点点头,道:“李潜,刚才见你救治伤兵的法子很是新奇,不知为何要用针缝伤口?”

李潜便将缝合伤口有助于伤口愈合的道理说了一遍。柴绍听了,点点头道:“这办法倒也有些道理,不知效果究竟如何?”

李潜道:“这法子以前在下曾在猎物上试过,效果很好。前两日在下还用这个法子给何火长以及另外八名受伤的袍泽用过。效果若何,您派人到驿站一看便知。”对于急救,李潜还是有些自信的。

柴绍点点头,道:“明日柴某便派人去看。若这法子真有效果,柴某希望你能将法子写出来。”柴绍顿了顿,又道:“你放心,柴某不会贪墨你的功劳,上奏时会向陛下言明是你所创。”

李潜立刻激动了。虽然他对皇权没有打心眼里敬畏,但若真能将名字上达天听,那对他日后的前途将有难以估量的好处。于是李潜连忙道:“多谢国公栽培。在下定会按照您的吩咐,尽快把法子详细写出来。”

柴绍点点头,道:“若此法真有效果,对我大唐来说将是无价之宝。柴某这些年来南征北战,深知老兵对军队的重要。每每看到很多老兵因小伤而致残,甚至因伤致死,柴某就无比心痛。”

李潜听了心有同感。老兵因为有临战经验所以对阵时不会胆怯。而新兵没有经验,一旦临战必然胆怯,往往会腿脚发软,茫然无措,不能听从指挥,给敌人可乘之机,进而影响大军士气,甚至发生溃逃。特别是指挥系统非常落后的古代,一旦大军士气低落或者发生溃逃,惨败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古代两军对战时阵后设督战队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士兵溃逃,必要时还会以就地斩杀等血腥手段威慑士卒。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役,除了天气、地势、主将的决策等因素外,军队中新兵多,士气低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柴绍招手叫李潜过来,指着几案对面道:“座。”

李潜听了立刻又激动又惶恐,道:“国公面前岂有在下的座位?在下万万不敢。”

柴绍一笑,道:“坐下又何妨?今日你立下大功,柴某得好好感谢你。”

李潜连忙摇头道:“蒙国公不弃收留我兄弟二人,我兄弟二人肝脑涂地也无以回报。为国公尽责乃是我兄弟二人的本分,在下怎敢居功在国公面前放肆?”

柴绍见状,亲手斟了一杯酒,起身端着酒杯过来,道:“你既然不肯坐,那柴某只好站起来敬你了。”

李潜更是惶恐,连忙长揖拜谢,之后双手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递还酒杯,长揖再拜。

柴绍接过酒杯递给柴勇,对李潜道:“你虽跟随我不久,但我能看得出来,你才干非常。我决定任命你做亲兵营的旅率。你可愿意?”

李潜倒还没觉得这个官有多大。他知道军队的编成制度。每10人为一火,设火长;每5火为一队,设队正;每两队为一旅,设旅率;每两旅为一团,设校尉。算起来旅率手底下才管100个人,换到后世也不过是个小连长而已。算不得什么大官。但周围其他人却皆已色变,惊讶地望着柴绍,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其实李潜根本不知道。柴绍是右骁卫大将军,他的亲兵营也属于右骁卫,按照律法,诸卫旅率的官阶是从六品上。李潜不过是个白身,一步就到了从六品上,这种提升速度着实让人大吃一惊。不过,若李潜的老子是朝廷高官,这种提升倒也不算什么。依照朝廷律法,公爵以下,卫官以上的官员之子可担任千牛备身,这个官职属于正六品下,不过这官职属于恩官,是朝廷笼络高官的一种手段。比如柴绍、马三宝等人的儿子,若愿从军,一入军队便可担任千牛备身。

李潜拜谢道:“只要能追随国公,在下当小兵也愿意。”

柴绍莞尔一笑,道:“那就这么定了。至于牛弼,他也当个旅率吧。”

李潜再次拜谢,道:“在下替牛弼谢国公。”

柴绍点点头,对转头柴勇道:“柴勇,你安排一下。”

柴勇连忙应下,然后对李潜道:“恭喜李旅率。李旅率年纪轻轻就做了六品官,日后定然前程远大。等咱们回去了,你可要办个烧尾宴哟。”烧尾宴(注*)乃是新官举办的庆贺宴席,与后世不同的是,烧尾宴不是别人办酒宴为其祝贺,而是被提拔的人用来招待贺客的宴席。

李潜一下子懵了。六品官?!原来旅率的官这么大。他还以为旅率是个八品九品的小官呢。以前在佑川驿馆,见到七品县令徐方平,他就羡慕的不得了。自己现在竟然比他还高了一品。其实,他哪里知道,文官清贵,而且徐方平又是进士出身,只要没什么差错,几年就升起来了。而武官则不同,干的都是脑袋别在裤腰上的勾当,莫说是六品,即便是三品大将,若战败了也性命难保。所以,历朝历代对给武官的品级都很大方。不过,撤起官来也决不手软,任他三品武将,只要战败,说撤就撤。而文官则不同,若不是罪大恶极或者得罪了皇帝,一般不会降职。当然,派系倾轧得另说。所以,综合起来看,文官是个安稳差事,武将是个危险职业。

李潜还没反应过来,其他亲兵纷纷拱手祝贺道:“恭喜李旅率,贺喜李旅率。”

李潜反应过来,连忙还礼没口子地道:“同喜,同喜。”

正说着,马三宝从远处走过来,向柴绍回禀道:“禀国公,骑兵已准备就绪,准备吃了饭就出发。”

柴绍点点头,道:“好,传令即刻埋锅造饭。”

看到马三宝,李潜忽然想起什么,向柴绍躬身道:“禀国公,在下想跟随马将军追剿吐谷浑贼子。”

柴绍想了想,道:“也好。三宝,我已任命李潜为旅率,你安排一下,让他好好学学骑战之法。”

李潜大喜,拜谢道:“多谢国公。”

马三宝听了更是喜不自禁,笑道:“末将明白。国公,是不是把牛弼也让末将带着?”

柴绍听了,摇头道:“牛弼就不必去了。他的弓已经坏了,跟你去也发挥不出优势。”

马三宝有些失望,点点头道:“也好,那家伙的骑战还不如李潜,还是先练练,等练好了再上阵。那末将就先去准备了。”

李潜也赶紧拜别李潜,跟着马三宝一同回去。马三宝在路上先恭喜了李潜一番,然后道:“骑战不同步战,射术虽然对骑战有帮助,但骑战更多的要靠近身作战。你的骑战水平本将军也听说了,还需磨练。这次国公也说了,只是让你见识下骑战,所以,你要跟在本将军身后,仔细学习,不可鲁莽,明白吗?”

注*

据史料记载,烧尾宴起源于唐中宗景龙年间,最早发端于韦巨源,到开元年间便停了。但老萧认为,任何一种流行都不可能毫无征兆的出现。在唐中宗以前,肯定也有类似于烧尾宴的宴会存在,只是没有韦巨源所办的烧尾宴那么盛大那么夸张而已。所以,便将烧尾宴提前了。若有不当,还请指正。

同类推荐
  • 春秋无义战(下)

    春秋无义战(下)

    弭兵之议终结了晋楚的对峙,却无法消弭战争。复兴的齐国顽强地阻击晋国的中原霸权,内乱不断的晋国风雨飘摇。吴王阖闾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捣破楚都,改写南方霸业版图,然而却意料地败在名不见经传的勾践之手。越王勾践大起大落,大落后又大起,以“卧薪尝胆”的坚忍,终于搭上霸业的最后班车……
  • 霸权之锦绣行

    霸权之锦绣行

    这是虚拟的四国争霸,但能从中国历史中寻觅到蛛丝马迹。非穿越,不宫斗,有的只是群雄争霸,儿女情长,阴谋诡计。庞大的古代战争场面,权臣间的争权夺利,帝皇的心机与胸襟,江湖间的血雨腥风。究竟四国中谁是最后的霸主?谁最终统一神州?为江山,为美人,为权势……
  • 下南洋

    下南洋

    昌丰号安然无恙的回来了,震惊的不仅是福清港的跑船客们,还有福清城里漆红大门的程家。程大当家的人虽然没回来,但是手信却是按时的递送到程子珣手中,信就像是刚出炉的山芋,烫的程子珣想放又舍不得放。眼瞅着就是年了,福州府还是没有撑过年,大批大批的人挤在福清港等待着昌丰号的出船,准备轰轰烈烈地下南洋……
  •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本书由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共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多为军事政治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历代朝代的兴衰更替,重现著名战役的金戈铁马,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也有对著名历史人物精彩的点评。在文化史上,《资治通鉴》不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本书精选《资治通鉴》中著名篇章,为使情节更完整、故事更生动,在合理翻译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加工,能帮助读者更了解我国的历史,获得阅读上的快感。
  • 长袍与牢骚

    长袍与牢骚

    民国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时代,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本书聚焦普通教科书上看不到的人与事,被遮蔽与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本书分三编。上编“社会思想”介绍了林森、张澜、张君劢、胡适等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们致力于推动现代中国的转型,其情切切,其心拳拳。中编“文化传奇”讲述了成舍我、夏衍、柳亚子、张伯驹等人的风骨铮铮,蕴藉风流。下编“时代变迁”讨论了物理学家饶毓泰、新闻人杨刚、地方绅士牛友兰等人的坎坷命运,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热门推荐
  • 打造女性:女性未来10大魅力与风采的立体打造

    打造女性:女性未来10大魅力与风采的立体打造

    提升现代女性生存质量,争做与时俱进的新女性“提升现代女性生存质量书系”旨在推动现代女性与时俱进,提升女性的整体生存质量,把广大女性都塑造成新世纪的新女性。在当今中外的政坛、商业、学术、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中都有许多出类拔萃的新女性,如杨澜、靳羽西、巩俐、撒切尔夫人、赖斯、菲奥里纳……她们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智慧、功绩、举止、美丽等,谱写了新女性的新篇章,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的无限风采和魅力。
  • 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她苏小小最大的愿望,就是顶着皇后的名号去相公楼里泡小倌。而她传说中的皇帝夫君常常为此气得咬牙切齿。苏小小才不管,皇帝又怎样?最后还不是乖乖地仰望天空深情呼喊:“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 意乱相逢时

    意乱相逢时

    杜悦是一家外资加工企业普通的质检工人,她卖力工作,憧憬着与心爱的人一起买房成家,结婚生子。可是一夜之间,她爱的人变成了自己室友的男友……许晖是这家外资企业的外方管理人员(新加坡人),因为妻子的原因,刚刚离婚不久。杜悦与许晖就这样不期而遇了,两个刚刚尝过爱情苦果的人,还会相信爱情吗?还能找到属于他们的未来吗?两个被爱情“抛弃”的灵魂,看不到未来的爱恋,终被真情挽救。
  • 蝶恋迷城

    蝶恋迷城

    一起起匪夷所思的夺命案,一桩桩百思莫解的寻宝迷局,一步步颤然惊心的深宫乱斗。她是女法医,直属于皇帝的新机营探案专员,与男侦探闹剧连连,冥冥之中却有萦萦旧思围乱,他,到底还是那个他吗?女法医!男侦探!小催眠师!京城神骗!一起起匪夷所思的夺命案,新机营四人能否经受重重考验?
  • 铁血王朝

    铁血王朝

    民族大学学生和田,痴迷于转轮大法,崇拜成吉思汗蒙古铁骑,横扫天下,阴差阳错之下穿越到末代皇帝元顺帝,魂魄断续,一会是现代版成吉思汗,一会又成了懦弱的鲁班天子,啼笑皆非之下,万众期盼之下,竟然成就了一番大业,多瑙河畔、南洋诸岛、亚美利加、大海洋时代的梦想逐步实践。
  •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

    《幸福心计学:改变命运就要从心修炼》编辑推荐:在与人生和命运较量的过程中,光有勇气和坚强是不够的,还需要高明的处世方略,更需要精明的手段和心计。心计不是阴谋,不是为达到目的而使用手段,而是做人做事时所需的技巧,让你待人接物更圆融,轻松行走社会不跌倒。是人们为达到成功而采取的策略,是大师先哲们的处世智慧。它既能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为自己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
  • 愿君星辰大海

    愿君星辰大海

    这是一场爱情的豪赌,赢了吗?她不知道,她唯一知道的,与他打下这个赌,是她今生最正确的决定!他是娱乐圈佛系明星,却是最认真演戏的演员,他说,他是演员,他最大的梦想是演出好的作品,他曾经节目中的女友标准被粉丝印刷成册,直到遇见了那个令他所有原则都崩塌的人。他说,顾夫人,遇见你,正好。此书绝对甜宠,欢迎入坑!
  • 七夕

    七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法般的冒险

    魔法般的冒险

    可可和千韩来到地球找安安和小爱,还有淑欣,她们就一起去找花仙精灵王,一起来期待她们的华丽冒险
  •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