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0400000071

第71章 【】好吧,我就是那只猴子……

(0070)

由于吴承恩在里面描写到了一个专门修道不理朝政的国王,似乎有映射嘉靖皇帝的嫌疑。此外,书里又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等大逆不道的语句,因此,在成书以后,西游记一直被列为禁书,禁止传播的。一直到了万历年间,私底下才慢慢的开禁了。嗯,准确的说来,也不是开禁,是没有人管。

万历的怠政,那是出了名的,这位皇帝老儿,连任命官员这样的大事,都懒得去管。空缺的官员,他也根本懒得弥补。吏部送来的官员递补名单,他就是压着不批,直接摆在案头上发霉。结果,造成万历后期,全国居然有超过一半的职位是空缺的。

中央六部本应该有六个尚书,十二个侍郎,事实上,只有两个尚书和五个侍郎,其他的十一个职位都是空缺的。最悲催的工部,既没有尚书,也没有侍郎,就两个员外郎在挑担子。朝廷尚且如此,地方就更加不用说了。据说有的县,甚至只有两三个正式在编的官员,其他的全部都是临时工。

既然没有官员来管事,老百姓自然是放羊了。万历时期,可以说是明朝文化和经济都发展得最快的时期。海外贸易迅速发展,大量的银子流入,东南沿海大部分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足的。所谓饱暖思**,在吃饱穿暖以后,自然有一点点的文化需求了。各种各样的【春】【宫】书籍又或者是图画,广泛流传。后世看到的很多H类古书,都是在这段时期写出来的。

西游记的插图版故事书,也是民间流传得最多的,毕竟,一般的老百姓,最喜欢听的,就是这些妖魔鬼怪的故事。【春】【宫】类的图画,是登不上台面的。很多说书人,也喜欢将西游记作为主要的故事,到处传扬。在很多大城镇,在比较大的茶楼里面,一般都有说书人常驻的。这些说书人,每天只赚几个茶水钱,在文化传播方面,却是产生了不小的作用。

不过在威镇堡,就没有这样的说书人。这里毕竟是军户的地头,说书人基本上不会到这里来的。以军户们的悲催经济,也消费不起茶楼之类的。至于书籍,威镇堡就更少了。整个大明朝,一万个军户里面,认字的估计不超过十个。估计,在眼下的威镇堡,有机会看到插图版西游记的人,恐怕就是冬子一个了。

以冬子的文化水平,文字肯定是看不懂的,漫画也只能是看懂一点。他甚至连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到底是谁,都搞不懂,就是看到这个打那个,那个打这个,打来打去,一塌糊涂。想要从里面学到一点东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徐兴夏就坐下来,为他从头到尾,解释整个西游记的故事。

“这个是孙悟空……”

“这个是猪八戒……”

“这个是沙和尚……”

“这个是白龙马……”

“这个是唐僧……”

徐兴夏慢慢的一一的详细的解说。

在外面玩耍吃酥麻糖的妞妞和大囡、小囡,听到徐兴夏在讲故事,也都跑进来了。三个小女娃,排成队蹲在地上,一边吃着酥麻糖,一边听徐兴夏讲故事,神情不知道有多么的专注。在她们看来,这大概也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以前从来没有过。

当徐兴夏讲到猴子学会七十二变的时候,三个小女娃,都显得十分的好奇,一副大惊小怪的表情。当徐兴夏讲到天兵天将前来围攻花果山的时候,三个小女娃明显紧张得,连呼吸都急促起来了。当徐兴夏讲到猴子打败了天兵天将以后,她们又显得十分的高兴,就连大囡和小囡,脸上都露出了会意的微笑。这么简单易懂的故事,她们当然是听得清楚明白的。

冬子和妞妞,一点都不觉得,为什么自己的哥哥会知道那么多。仿佛自己的哥哥,本来就是知道那么多似的。就好像是哥哥的箭术,突然在某一天,就变得如此的神奇了。他知道西游记的故事,一点都不奇怪。至于大囡和小囡,已经完全被故事着迷了,完全不吭声,只有四只小眼珠在不断的滚动。

妞妞忽然恍然大悟的叫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徐兴夏纳闷的问道:“妞妞,你知道了什么?”

妞妞指着徐兴夏说道:“哥哥是猴子!”

徐兴夏疑惑的说道:“我是猴子?”

妞妞一本正经的说道:“哥哥就是猴子!哥哥的本事那么大,只有猴子才有那么大的本事!鞑子就是天兵天将,他们都被哥哥打败了!噢,哥哥是猴子!哥哥是猴子!”

徐兴夏哭笑不得的说道:“妞妞,哥哥不是猴子……”

妞妞坚定不移的说道:“不,哥哥就是猴子!”

徐兴夏无力的反击:“我不是猴子……”

妞妞坚决的说道:“就是,就是!”

徐兴夏只好无语,举手投降。

……

西游记的故事,毕竟太长,徐兴夏讲了很久,也才讲到大闹天宫,太上老君还没有出场呢。这时候,已经是吃晚饭的时候了。王氏对大闹天宫的故事,也颇感兴趣,一边听,一边准备晚饭。晚饭准备好了以后,就进来叫大家出来。大家这才依依不舍的散去了。妞妞还缠着徐兴夏,晚饭以后还要继续讲故事,徐兴夏含笑答应了。

晚上吃的是面条,王氏做的香喷喷的臊子面。臊子面是陇东、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历史悠久,尤以陕西岐山臊子面最为著名。在宁夏镇的军户里面,有很多祖先都是从陕西搬迁过来的,臊子面自然也就跟着传过来了。很多军户家里,逢年过节,又或者是有什么喜事的话,都会做点臊子面来吃的。

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大师傅做出来的臊子面,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一般的家庭,当然做不到这一点。不过,所谓熟能生巧,只要多做几次,水平也不会太差的。

以前,徐家做的臊子面,都是素臊子,没有肉的。今天做的则是肉臊子,里面放了不少的羊肉,都是切成了四方块的。冬子和妞妞,还有大囡、小囡都是长身体的时候,王氏自然要照顾好四个小娃的营养需要。至于徐兴夏,今晚则是沾光的性质。他这个年纪,倒是比较适合牛角墩大鱼大肉的生活。

吃面的时候,王氏似乎想起了什么,随口问了句:“夏儿,卫学的事情,你打听了没有?冬子什么时候去上学?”

本来,对于冬子上学的事情,王氏一直都没有想过。以前,徐家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后来,徐兴夏提出这个建议,她和老伴商量以后,越想越觉得不错,送冬子去上学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了。这娃娃要是不上学,以后的确很难有出息。

那些达官贵人,可都是读书人出身。想要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进士的身份是必须的。军户们要是不读书,只能是做武官。就算做到武官的极致,那也是只能做到总兵官。想要再进一步,成为尚书、侍郎、巡抚、总督、总理、总制什么的,就根本不可能了。而就算是正一品的武官,在文官的面前,也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徐兴夏有点愧疚的说道:“我还忙着呢,我马上找人打听。”

王氏温柔的说道:“倒也不急。你要是没有时间,娘托人打听吧。”

徐兴夏第一时间想到王启年。这件事,要王启年出马,问题应该是不大的。和王启年接触了几次以后,徐兴夏发现,这个王启年,的确是个万事通,似乎什么事情都知道一点。卫学的事情,拜托在他的身上,肯定是没错的。他便摇摇头,缓缓的说道:“没关系,我托人去了解吧,应该很快就有消息的。”

王氏就没有其他意见了。她将自己碗里的羊肉,都一块一块的挑出来,放入大囡和小囡的碗里。两个小娃也不客气,只要是给来的,都扒拉起来吃掉了。她们年纪太小,这样的反应,纯属正常。徐福庆看王氏的碗里光光的,都没有肉,又将自己的一半羊肉,都分在王氏的碗里,另外一半,则分给了冬子和妞妞。

徐兴夏忍不住说道:“爹,娘,你下次就多放一点肉吧。你看,都分给了孩子们,你们自己都吃不上了。”

王氏笑着说道:“我有这些就够了。汤里面可是有太多的油水呢。有这些油水就足够了。她们还没长大呢,要多吃一些。你在牛角墩有肉吃,娘就不管你了。”

徐兴夏只好摇摇头,埋头吃面。其实,他也明白,就算放再多的肉,做父母的,也肯定会有这样的动作的。这纯粹是为人父母的自然反应。或许,自己以后做了父母,也会这样吧。想起前世的父母,徐兴夏又忍不住有些黯然神伤,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希望他们过得还好吧。

【有推荐票的兄弟,请给我几张,谢谢!希望这周的推荐票,能够冲破五千大关!谢谢大家的支持!】

同类推荐
  •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从“文明演变”的视角观察从远古至当代的世界历史进程,以时间为序,分五编叙述了农业文明在东方的兴起,蛮族入侵引起的文化交流,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孕育,欠发达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的各种尝试,以及高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变迁。围绕着经济条件,政治组织、道德传统和文化艺术四个重心,《世界史》呈现了一幅关于人类各主要文明产生、发展、传播和交流的丰富多彩的画面。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本书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热门推荐
  • 漫话幽默谈吐

    漫话幽默谈吐

    本书分为幽默素质和幽默随笔二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调节、神经放松、颠倒逻辑、歪曲推理、自我调侃、哥们儿真逗、文人幽默逸事等。
  • 倔傲老公:朝拜我的裙摆

    倔傲老公:朝拜我的裙摆

    他一把抱住她:“你就是点点,为什么不承认?当年你明明说过不恨我,还会等我领完奖带你回家照顾,为什么我回来了你却不在?”他抱得那样用力那样猛,任她怎么样挣脱也挣不了,后台其他演员的窍窍私语声渐渐转为安静,所有人秉息凝神,看着这场舞台中央明目张胆的耍流氓……
  • 玉泉子

    玉泉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外科枢要

    外科枢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路上,放下他

    在路上,放下他

    有很多故事正在或已经发生:鼓浪屿,苏州,九寨沟,乌镇,阳朔,杭州,大理,凤凰,丽江……这些地方连起来就像是一幅情感纪念地图。他和她,也许就是现实中的你我。行走于人生和风景的人们啊,那些不能如愿的爱,是否还潜藏在心里,只能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吃对了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

    本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第一章对孩子益智饮食新观念的介绍;第二章对益智主食的推荐;第三章提出合理搭配水果有益智力之说;第四章提出了四季饮食以及相关食品搭配的方案;第五章主要针对“如何躲避损脑食品”。
  •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重点论述了历代的丁忧制度。例如,秦朝为了强化对人民的精神禁锢,曾号令天下臣民一律戴重孝为天子守丧三年等。而丁忧制度真正普及开来,是在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成为国家正统思想之后。如在唐代法律中,丁忧制度被加以确认,形成了对官员丁忧行为的礼制和法制层面的双重约束。而到了清朝又施行了满汉不同的丁忧制度。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4小说

    24小说

    小说所需要勾勒、描述、呈现和保留的,恰恰走这两样东西:时间和历史。无论面目模糊,或清晰,时间在现实中文字中的形态,最终将达戍契中。作家穿透其间,将液态的、流动的时间国化,之后做戌时间的“切片”。那些时间的切片,像走一把扑克牌。或者做另外的想象,它们就像走“标本”。一只蝴蝶,一片树叶可以制成标本。那么,一块时间,一段历史,应该也可以。切片也好,杯本也好,我现在说的是书籍。好的书籍,试图拥有并保留所在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