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200000152

第152章 职业化军队

中华这边各路密探出动深入日本与台湾,希望能获得一些实质性的情报,而对方也在这么干。别忘了至少名义上台湾的小朝廷还是有一支密谍部队的,更别提只要大陆这边没有断绝贸易往来,很多间谍都能以商人的身份轻易的登陆。这种时候很容易发生一些谍战故事里的内容,各种侦查与反侦察是此起彼伏,只是由于张韬不管怎么说也是受过二十世纪军士训练的人,在培养间谍的手段上必然比那些海盗出身的人高上一筹。

台湾与日本的间谍或者说是商人其实最关心的不是军事设施,那种地方轻易是不能靠近的。他们更想通过朝廷对海外贸易的态度来断定战争的可能性。因为按照以前的习惯来说,一旦中原朝廷认定某个政权为不受欢迎的人之后,必然要举起贸易制裁的大旗来拒绝经贸往来。因为从古至今中国出口的商品都属于高附加值的不可替代商品,所以这招一直都很好使。但是让他们奇怪的是,至今为止天津港的海关一直没有拒绝哪家的商人上岸,或者说只要你缴纳足额的关税,没有运输违禁商品,那么不管是谁都能来此贸易。

就在人们猜测这个新建立的中原朝廷,同前明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对海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之时,一个并不新鲜的新鲜事首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城各大茶馆里的说书先生都要捧着一张纸看半天,然后今天的评书完结之后可能还会和大家聊一聊纸上的文章,这张纸就是后来称为报纸的东西。说它不新鲜是因为很早就有邸报的存在了,只是那种报纸更像是中央内部动态,除了达官显贵之外很少能流落到民间。而说它新鲜则是因为这份名为《中华时报》的报纸乃是第一份面向普通民众发行的报纸,并且考虑到大多数人并不识字,首批的发行方式竟然是以内部赠送的形式分发给了京城各大茶馆戏楼。可是别看他面向群众,但其内容从它的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绝对是一份代表政府的官方报纸,所以其登载的时事新闻,也肯定都是官方希望大家了解的东西。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份报纸的出现,就是为了给东征日本与台湾进行造势,必然对他们攻击外交船队的行为大加批判,可是等看到这份报纸之后,上边竟然只是对这件事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我方使节船队遭遇日本、台湾联合海盗的袭击,对此我国已派遣使者出使日本表示严重谴责,如日方无法给予我满意的答复,我国将保留进一步维护海路安全的行动。”

这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对这种外交辞令一头雾水。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聪明人绝对没有这种疑问,熟悉官场潜规则的人都明白,战与不战是不能从这一篇报道上看出端倪的,唯一能决定战争与和平的是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显然很多人并不看好中国的海军,否则报纸上也不会对这次袭击的伤亡情况语焉不详。不少人都将其看成是朝廷用来吓唬人的手段。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东海那么远的事情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倒是报纸上的一篇宣布郑成功病逝的讣告让人唏嘘,这份讣告恰恰是朝廷发表并且附上了这位民族英雄的生平事迹,除了充分表扬了其为国为民勇于抗争外来侵略者,并率兵收复台湾的英雄事迹之外,也提到了他冥顽不灵不愿归附祖国的错误。不过皇帝陛下本着敬重英雄的原则维持两岸通商,并没有对其进行赶尽杀绝的围剿,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本是一家两岸同胞能冰释前嫌重归大统。可惜郑氏福薄早早夭亡,其继任者似乎并没有体谅中华皇帝的苦心,报纸上以官方的口吻郑重警告对方,若能卸甲归降还可看在郑成功的面子上保其荣华富贵,若是一意孤行朝廷也不在乎和台湾恩断义绝!

应该说这份讣告加社评的威力远远大于对日本的谴责,通过社评很多人这才知道原来北伐时皇帝张韬还曾经和郑成功称兄道弟,直到后来建立中华朝这才分道扬镳。不过无论是郑成功还是张韬,都认为虽然双方政见不合但毕竟都是华夏子孙没必要搞得势不两立,这才相安无事了一段时间。只是这郑成功一死,郑家的子孙似乎不再想好好过日子了,竟然伙同日本的海盗来打劫中华使者的船队,皇帝在惋惜一代英雄陨落之时也在警告他的儿子,以前不打你不是我不能打,而是看在你爹的面子上不想打而已,你小子要是自己找死,我就顺手连你一块收拾。

可以说一份报纸,仅仅是四张八开的版面,因为不是双面印刷其实内容并不多,但是却在民间很好的起到了煽动舆论的作用,不仅为出兵讨伐日本与台湾留下了舆论基础,同时还警告了一些妄图里应外合的人。至于要不要惩戒日本的问题,别说是中国的百姓就连官员们都不是太在乎,反正也没说是日本政府在和我们对抗,最多也就是再一次扫除倭寇而已。除此之外,很多对于新政的解读也夹杂在各期的报纸之中,随着这些官方的讲解越来越多,那些在民间煽动@反@政@府情绪的人也越来越难,况且当百姓发现新政的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在保护弱势的普通群众时,谁要是再胡说八道的歪曲事实,都有可能被人直接暴打一顿。

“书中记载,仓颉造字之后,天下鬼神痛哭。我以前一直不明白鬼神哭什么,现在我终于理解了,有了文字鬼神难以惑乱视听,如今有了报纸,宵小也再难蛊惑百姓!”吴远眼看着姜田将一个装裱起来的镜框挂在了墙上,里边正是第一期的《中华时报》:“先生此举当真是釜底抽薪之计!”

摆放完镜框的姜田回头看了看吴远:“釜底抽薪?难道别人不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吗?政治课上我不是说了嘛,舆论战只能是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复杂,不可能用一种手段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刘宝铠因为脑袋里的神经比较粗,所以直接说道:“怎会被人盗学去?朝廷不让别人印刷报纸不就行了!”

吴远听了只得苦笑一下,替姜田做出了解答:“没有报纸之前文人们还能抄写揭帖传些流言蜚语呢,再说天下若只有一家报纸,除非你能永远不犯错误,否则必然会失信于人,届时就算你说的都是真话,又有几人相信?”

姜田点点头说道:“正是这个道理,今天太子不在,咱们也能说点大逆不道的话,你们两个随我一起去皇庄查看一番,路上再和你们细说。”

其实这份报纸的创办人并不是姜田,只是因为姜田发明的滚筒式印刷机效率很高,这才有了能让张韬发型报纸的可能性,否则仅凭着排列好的铅板一张张人力印刷,一晚上的功夫也印不了几千份。这也是张韬为什么一直没有办报纸的原因之一。至于文章的内容以及双方的谍战情况,这些都不是姜田要操行的事情,他现在唯一的个任务就是在战争开始之前,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后勤保障体系。而确保后勤的关键就是要调集足够的物资,并能以最高的效率运抵前线。今天因为张环去参观报社,所以很罕见的没有来烦姜田,于是姜大人决定趁这个机会赶紧跑一趟京郊的皇庄,将前一段时间确定的几种战斗口粮敲定。

随着马车吱扭扭的奔出城门,姜田确定四下没有外人之后,这才开口说到:“都说这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这民心怎么得?仅仅是小恩小惠吗?以前咱们一直在防民,朝廷怕百姓过多的了解官场与国策,本以为愚民便可长治久安,可实际呢?不懂得政治的百姓最起码还懂得吃饱饭与饿肚子的区别吧,于是当一个朝廷不能让大多数人吃饱饭的时候,就是他失民心的开始。可是我们不妨想一想,北伐时陛下在江南课税并不手软,怎么百姓反倒没有造反?”

姜田要不是怕泄露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其实很想说一说中国抗战的例子,当百姓们自己还吃不饱饭的时候,为什么还会不惜牺牲生命来支持八路军敌后游击?为什么在国@民@党手中一触即溃的败兵,到了共@产@党手中就能在朝鲜和美国人拼刺刀?共@产@党的@政@委真的是在洗@脑吗?洗@脑要是真的这么管用怎么蒋介石不用?为什么美国人不用?日本的鬼子兵被洗@脑的够彻底了吧?怎么没能在东北挡住红军越过黑龙江?怎么没能阻止美国人收复一个个岛屿?所以说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中国人被骗了,恰恰是在当时,所有接触过共@产@党的人都变得比以前更聪明了,因为他们学会了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知道了在国家利益面前,若不牺牲一些小我,怎么能完成祖国复兴的大业?为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多少人牺牲了自己来成全这个伟大的事业。所以说姜田之所以不反对张韬开设政治课,也正是看到了愚民不如教化万民的这个道理。报纸就是张韬借姜田的帮助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武器。

车上的两人听了姜田解释全都默不作声,他们不是不懂得煽动舆论的厉害,只是勋戚的身份让他们只能和朝廷绑定在一起,谁要是触碰了舆论这根红线,都会被扣上意图造反的大帽子。但是正向姜田所说的,若是普通百姓的政治觉悟提高那么一个层次,那么蛊惑百姓造反的难度就大大增加,相反对朝廷的执政水平也要求更高,因为老百姓不如以前那么好骗了。

“说到底,你们将来都将是国家决策层,属于朝廷中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无论是你们还是太子,在我看来都算是比较理想的接班人,但是你们顶着一个勋戚贵族的帽子,就很容易让后世萧规曹随的只在贵族中选取接班人,那么你们谁能保证自己子孙就一定还保持着足够的智商来治理国家?”姜田说着说着就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就比如你刘家世代是军户,到了你爷爷那辈依然还能拉出一票精悍的骑兵,可是谁能保证等到你孙子那辈人,经过长时间的和平奢侈的生活,他们还能上马作战?”

刘宝铠抬眼看看姜田不过他没敢反驳,因为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整个明朝世袭武职的军户们,除了极少数的例子比如戚继光,大多数的家族都没能再出几个顶用的将才。他刘宝铠可没那么大的信心,保证自己的子子孙孙都是英雄好汉。

想事情比色@狼深远的吴远皱眉说道:“难道说这就是您力主军事改革的原因?”

“对!”姜田点点头:“陆军势力过大而且利益盘根错节,我暂时不好下手。但是海军不同,这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型兵种,也是中华实力最弱的军种,不仅便于我进行改革,同时也能落实军事职业化制度。”

“职业化?现在的军队不是一种职业吗?”对军事方面的事情,还是刘宝铠更敏感一些。

姜田神秘的一笑:“此职业非彼职业,以后谁要是想当军官,先要经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不合格的甭想当官。”

色@狼和吴远互相对视了一眼,明白了自己又听见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杯酒释兵权啊!谁说皇帝念旧就不动这些功勋卓著的老家伙了,很显然只是比朱元璋吃相好看点罢了。虽然看出了他们的想法,但是姜田并没有说破,有时候让他们敬畏总比讲大道理要强得多,因为就算你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为了一己私利,也很难说这些人会不会接受你的劝诫。相反他们只要知道自己无法反抗或是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对外宣传上,还是要说另外一套冠冕堂皇的大道理。

部队职业军官专业化的好处有很多,总结到一起其实只有一条道理,那就是建立严格的标准,选拔出一群不是庸才的人来管理指挥军队。指望诞生一个军事奇才还不如让部队少一点纸上谈兵的白痴,只要指挥员不犯下严重的错误,那么战争必然会进入比拼国力的僵持阶段,而以现在的情况看,至少在一两百年里没人能和中国拼国力。只要这次的跨海作战能按照姜田的构想完成改革,那么中国海军就会成为世界上最职业也是最专业的军队,必然在今后的海上争霸中展露出超越时代的战斗力。等马车驶入皇庄的道路,两边的农田中总有些正在劳作的人抬起头来注视着他们,想知道这是哪里的官员前来视察,如果是皇家派来的钦差要不要出来迎接一下。这些人中姜田就看到不少苏家的女眷,考虑到这些人原先还是养尊处优的官员家眷,现在能脚踏实地的用劳作来换取温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至于她们是不是满意现在的待遇,这一点姜田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那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不知大人驾到,草民有失远迎……”一个六十多的老头早早的就站在村子入口,看见姜田的马车之后赶紧跪在路边。

姜田被这个时代常见的景象搞得有些疲惫,就算自己多次重申不用跪拜,可是这些天生惧怕官家的普通百姓还是本着礼多人不怪的心思,每次都要搞得自己好像多享受他们磕头一样。姜田走下马车低头看看依旧觉着屁股跪在那里的老人:“下次你再跪着迎接我,我就奏明当今陛下给你们皇庄加税!”

还是这句话管用,吓得那个老人赶紧爬了起来:“小老儿知错了,还望大人高抬贵手……”

见他还要啰嗦,姜田赶紧摆了摆手:“让你准备的东西都怎么样了?”

“老儿已经备下,这就引大人前往查看!”

皇庄里准备的东西就是粮食,只是这不同于以往的征粮,首先这是花钱购买皇庄去年种植的新作物,其次这些粮食并不是简单的装包运走,而是要求皇庄进行一些预处理,如果他们的成果还算令人满意,那么将会有更多的订单,说不定仅仅依靠给军队加工食品就能建立起这个时代的食品工业。

来到一处宽敞的院落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堆放在墙根底下的一片酒坛子,每个坛子上都被贴了不一样的标签,当然这里面装的绝对不是酒。然后就是一群在此工作的女工齐刷刷的向他们道万福行礼,而就在这个时候,姜田一看就看见了人群中的苏玉娘,她也看见了姜田等人,只是当眼光扫向吴远的时候,神情明显有些慌乱,躲到一边之后还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粗布衣衫。

同类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三国之王者荣耀系统

    三国之王者荣耀系统

    地球少年穿梭到修仙大陆,死后又应至宝穿梭到三国,偶获王者荣耀系统,却发现三国变样了,本想天天过日子的他却一次次的被系统任务给打扰。
  • 贞观太上皇

    贞观太上皇

    李源穿越了成了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看着已经年迈不堪的身躯,他悲痛不堪;看着床上娇滴滴的妃嫔,他不胜腰力;......于是,他决定做点正当事情,比如造反。可是意外的金手指觉醒了,“恭喜发明一架纸飞机,获得一天寿命。”望着千古一帝的李二,他决定从孙子辈开始造反,劳资要熬死你,可是谁知熬着熬着,熬了一个大唐工业帝国! 群:扣扣,九四九七零八七九三。
  • 背水行歌

    背水行歌

    大虞九十七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李牧之横扫安西道;唐东川灭倭邪马台;黄眉公把酒小昆山。孙瀚海,孙瀚海……,孙超孙瀚海,大虞九十七年萧山县县试案首孙超……,折柳者,绣衣卫,射雕者,等待孙超的岂止是科举、武道,更多的是背水而行。
热门推荐
  • 大平原

    大平原

    高建群著的《大平原》讲述陕西渭河平原上一个传奇之家三代人历经种种苦难与爱恨情仇,在顽强求生存的同时捍卫自己的尊严。在本世纪的城市化浪潮中,这个村庄被纳入开发区,结束了上千年的乡村文明。在这块土地上,继而涌现出了在商业化生存法则中继续奋斗的新一代弄潮儿。该书犹如一部关中平原的《百年孤独》式的家族史。高建群,当代重要的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6年以《边防线上》踏入文坛,1987年以《遥远的白房子》引起文坛强烈轰动。
  • 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

    本书是作者历经两年的潜心创作,在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文言文、白话文和网络语言相结合,用400多个警营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表现了人民警察机智、幽默、乐观和忠诚的职业特质。本书以普通人的视角和“另类”的表达,成为近年来公安文学创作中接地气、书警魂、悦警心的佳作,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好评。作者简介:王健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是全国公安文联会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学员。多年来,王健坚持以独特的眼光观察警营生活,并透过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文学思考,其作品写出了公安民警的人生百味。
  • 半个蚕茧包含的历史风云

    半个蚕茧包含的历史风云

    山西运城市东北二十来公里的夏县西阴村,原是一个偏僻的村落,却因李济先生1926年的一次考古发掘而驰誉世界。当年,李济经过一个半月的辛苦发掘,终于认定这个西阴村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遗址,遗存中虽未见金属器具,却在众多陶片与石器遗物中找到半个蚕茧,并看到平整的人工切割痕。后来经专家的鉴定,那半个蚕茧确是一种家蚕的茧,因此证明了中国人在史前新石器时代已懂得养蚕抽丝。而那半个在华夏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蚕茧,却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 葆光录

    葆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 寄永道士

    寄永道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拿幸福当筹码

    我拿幸福当筹码

    我不是个好女人,一心只想算计他倾家荡产。他也不是善男,能打压我时绝不手软。直到那天,老公因为他的心肝流产将我打得头破血流,他如从天而降,“真丢人!”我抹开脸上的血丝笑,“你又算什么东西?”他一脚踹飞我老公,扭头吼我,“我是你的东西,所以,请好好的依靠我!”一刻,明知他不爱我,我却控制不住心跳。这场蓄谋已久的交易,他用金钱做赌注,我拿幸福当筹码。你们说,我有没有赢的可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皇纪

    神皇纪

    兽皇山中生死历练,帝国学院展露头角,大陆精英联赛折得桂冠。小人物陈潇一步步成神,被美女调戏、吃豆腐,那叫一个羞啊!要命的是他还深深的爱上这个调戏他的美女,泥足深陷。美女被抓他寝食难安,美女被觊觎,他想杀人,小人物终能抱得美人归?
  • 中国城市品牌突围:兼论以人为本的城市品牌观

    中国城市品牌突围:兼论以人为本的城市品牌观

    在全球化、民主化趋势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冲击下,品牌战略已成为中国各城市获得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就目前而言,真正通过品牌运作而获得成功的城市为数不多。城市品牌的问题和出路何在?本书秉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此进行了探索。
  • 神寂异世

    神寂异世

    魔法与斗气存在的世界,虚幻的神明成了至高无上的信仰追求。林浩踏入了这个世界,惊艳的魔法绚烂的斗技,不过这个世界还是拒绝了他,魔法被禁斗气被废,自此一部“混沌决”横空出世”,与这个世界说的文明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