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200000188

第188章 风起青萍末

“真当进了这个圈子才知道,有些时候不是上情不能下达,也不是朝廷闭目塞听无视民间疾苦,而是……”江为清左右看了看,确定四下无人之后才继续说到:“直说了吧,你这情况其实陛下也早有旨意……”

原来张韬满世界的设立皇庄,是怕民间无主之地太多,若不出手干预,必然导致残存的士绅大户与各路豪强据为己有,尤其是受打击较小的浙、楚等阉党余孽。所以干脆都变成皇庄的产业,还能安置一些流民,尤其是张韬还熟知土地集中使用的各种好处。

他也考虑过,如果土地的原主人逃难回来了怎么办,最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已经收缴的土地是不会退回去的,但是可以用内帑出资赎买,或是签署租赁协议,原地主租给皇庄使用便可。

政策是制定了,可是到现在也没听说哪里有人执行了,地方上都觉得张韬只是嘴上说说,既然都已经是皇家的东西了,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找皇帝要东西?就算有,那也得变成没有!谁会傻乎乎的真的遵照执行,反正那些儒林大佬的土地都已经发还完毕了。

张皇帝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原以为下边会大量反馈与原地主协商失败,对方非要拿回自己的使用权,但没想到不仅没有这些麻烦,甚至连一个索要土地的人都没有,这个反常的状况引起了他的注意,所以类似锦衣卫一般的组织开始运转了起来。

林逸的这个同窗,恰好就是这些暗卫中的一员,他投靠张韬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至北伐之前,能让一个读书人放弃功名做这种没有光明的工作,可见张皇帝的情报能力有多出众,当他接到上线的指示被唤醒之后,无巧不成书的是自己这同窗逃难回来了。

江为清心想,这回的任务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找到了突破口,虽然作为一个基层情报人员,他多少也知道一些地方上的事情,但是没有真凭实据是不能上报的,正好自己这位同窗大难不死,而且还契合了所有的条件,他倒要看看这种官司打到地方的衙门里,究竟会有什么结果!

其实江为清会成为情报系统的暗探,也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他原先作为林逸的同窗,但是家境不如林逸。所以生活的压力他比林童生领教的更多,也就更清楚官场的黑暗。虽说京城周边的文风不盛,没有江南东林那样盘根错节的利益网。但是乡试、府试等关卡上,没有一定的背景还是要受到不少潜规则影响的,而他就是这种潜规则的受害者。

所以他早就憎恨前明那腐朽的官场文化,同时为了生计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让他和死读书的林逸不一样,早早就断定明朝必亡,于是在看到张韬有一方霸主的苗头之后,果断的就投奔了过去。但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没能在军种混出什么名堂,后来因为在地方上也没有什么名气,十分符合特工不能显眼的特点,便被情报部门相中,北伐成功之后作为暗桩派往了自己的老家,作为此地情报网的小头目混进了衙门。

经过了革@命@主@义@军队的教育之后,他对于自己究竟要为谁而战以及革命的真意,其实是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的,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儒家的忠君思想,对于自己辅佐的这位“明君”,他可说是毫无怨言的执行着每一条上线传达的命令。而最近一次的大动作,就是提供了明顺帝朱慈烺在位期间,本地官吏之间的黑材料,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本以为是自己心腹的书吏、师爷、家丁、小厮,其实是张韬暗探的景象,所以说东林党输得不冤。

抱着对官@员@腐@败@的那种憎恨之情,自打接到新命令之后,就一直猜测着如果真的有苦主前来讨要土地,衙门里会有什么反应,没想到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眼见着林逸的眼神中恢复了一丝希望,他不由得也有些恻隐:“其实当今陛下早就有过谕旨……”

把早已存在的政策这么一说,林逸不由得诧异起来:“贤弟所说可是当真?”

“千真万确!”

“那……”林逸思索着自己的措辞,一时有些犹豫。

江为清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问到:“你可是奇怪为什么民间没有风声?”

林逸点了点头:“我原以为这地是被哪个外戚、军头给占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如此曲折。”

“你哪里知道啊……”江为清只能叹了口气。

原来圣旨下达之后,这种牵扯到百姓的事情按照规矩是要发榜公示的,但是正因为许多官员有着各种各样的考虑,有的压根就没有张贴告示,而有的虽然公示了,却语焉不详没说出具体的处理方案,这怎么能不让原先的地主们嘀咕,毕竟在江南一些地方,打着没收犯官财产的名义被侵吞的土地可不在少数。

张韬对于这帮人的贪婪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但苦于证据不足且没有一个引爆火药桶的导火索,这才命令情报部门暗中取证。而作为近在咫尺的江为清来说,他对圣意的揣摩可以说是准确的,所以他压抑着自己兴奋的心情怂恿林逸。

只见他情真意切的看着对方:“贤兄不要犹豫了,若是过了追索期,你这祖传的地可就真的和你没有关系了,再说衙门里有我支应着,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贤弟的好意愚兄是明白的,只是……”思想上挣扎了一番之后,他还是说道:“这已经成为了皇家的田产,为兄要是上门讨要,岂不是自寻死路?”

听到这里江为清沉吟了一下,然后严肃的反问到:“哥哥,你说当今天子自起兵之日算起,到如今可有一件毁约食言之事?”

这句话问的林逸是张口结舌,不由得一行热泪涌出,想当初要是听从了这位真龙天子的金玉良言,自己何尝落得个妻离子散的境地?再一想反正如今也是孓然一身,如果拿不回自己的地,早晚也是个落魄而死,早死晚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到此处他一拍自己的大腿:“既然如此,愚兄就全仰仗贤弟了!”

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一个堪比洪武年间空印案的大案子即将诞生,因为当时的天津知府的确没打算判还土地,这倒不是他有意贪污,而是因为他不敢触怒皇权,自作聪明的认为皇帝的诏书就是说说而已做个样子,当真把皇庄拆出一块地还给人家,那不是聪明的为官之道。

当时这位天津府的知府大人虽然同情林逸,但却没有受理他的诉求,只是自作主张的说可以为林逸安排在府学之中,一来能混个温饱,二来也好备战科考,万一能金榜题名也就不愁土地的问题了。

这位知府的逻辑其实挺清楚的,那就是既不得罪皇家,又给林逸找个出路免得他又生事端,同时还能落个照顾读书人的名声,再说北方人口锐减,就算是矬子里边拔将军,林逸也该能混个秀才甚至是举人了。

这本是一箭多雕的好主意,可惜他并不知道在自己的身边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件事,更不知道有多少个奏本已经递到了张皇帝的案头。但是那时正值东海海战爆发,张韬为了稳定后方,暂时不能掀起一场全国严@打运动,可这不代表他会放任不管。

于是江为清接到了上线的密令,让他将这件事透露给了一个有前明背景的御史言官,本来正愁没有嘴炮可打的言官阵营立即就像打了鸡血一般上书请命,言称皇庄的设置是贻害无穷的苛政,应以此为戒废除皇庄还地于民……

结果还没等他们将舆论造起来,张皇帝直接下旨申斥处罚了那个知府,责令其遵旨办理此事。于是林逸在自己同窗的“指点”下,以自己所属的土地入股皇庄,每年除保底的地租之外,还有部分分红奖励。

本来正准备在土地问题上和皇帝赤膊相拼的江南士林们,一下子就哑火了。这事情是他们捅出来的,只是没先到皇帝干净利落的就处理了此事,并且还按照自己圣旨中承诺的那样,承认原先土地的所有权,并且开创性的让皇家成了佃户!

结果那些炮制出来的各种流言还没传播开就被扼杀了,江南的儒林反倒是偃旗息鼓绝口不提这个案件,反正皇帝没打算动手我们也默契的不说话,坚决不能让南方的中小地主们知道还有这种操作方式。否则都跑到皇庄去入股,他们这些大地主可就藏不住了。

但事情的发展总是和期望的不一样,有些人越是想淡化此事,信息反倒是传播的越快,没过几个月,大江南北纷纷冒出一堆曾经是小地主的原告,有凭有据的指出现在某处皇庄,或是某个朝廷重臣持有的土地,是利用战争非法占有的。一时间各类讨要财产的诉讼几乎成了社会上的热议话题。

先不去管张韬怎么布局,只说当林逸从一脸无奈的知府手中接过那张重新登记的地契时,早已被现实摧残到麻木的中年大叔忍不住跪倒在地痛哭不止。他曾想过很多种结局,但最好的也无非是皇帝象征性的给他点银子,算是购买了这块地。即便是在做梦的时候,都没想过能从皇帝手中拿回地契。

虽说现在等于是将土地又租给了皇庄,但本来就是个光杆司令的他就算要回土地也耕种不了,照样需要寻找佃户,现在反倒是省去了这个烦恼,租给谁不是租,租给皇帝不仅听上去够威风,还不用担心收益问题。尤其是租金保底这一项,让受够了天灾的北方地主们心痒难耐。

因为缺乏人手的原因,林逸还可以选则在皇庄之中寻一份差事,这样每个月还能再得一笔工资,但是老童生拒绝了,生活有了依靠之后,他的功名之心又活泛了起来。只是当他从书斋中拿到新的科考提纲的时候,就别提他的表情有多精彩了。

至于林逸如何掰着指头学习阿拉伯数字这件事暂且不说,只说当姜田代表着中华朝第一次出使日本的时候。终于解决了外患的张韬又想起了这个案子,本就急于推进改革的他新仇旧恨一起算,趁着姜田不在身边啰嗦来了个快刀斩乱麻,凡私占他人土地的在职官员,一律追究刑事责任,至于像天津知府那样没做到秉公执法的,则是贬官降级或是罚奉调职等处理。

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他动了重新设立直辖市的念头,在自己的身边选一个政治过硬的人,亲手建立一个全新的执政体系,一来是作为试验寻找问题,二来也能展示新政的优秀之处,就这么一来二去没了知府的天津干脆升级成了省级行政单位,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位市长。

话说这位新市长上任之后,执政的动作不可谓不大,到处都是大搞建设的场面,城市外围还建立起一座座作坊式的小工厂,市面上原先那些地痞无赖之类的也收起了爪牙,不敢在这位有着御赐金枪的市长面前撒野。至于现在已经衣食无忧的林逸来说,除了感叹新朝新气象之外,他对于走仕途的心思反倒是更加强烈了。

这件事说起来也很搞笑,正所谓饱暖思**,林童生倒是没急着纳妾娶妻,只是新的科考题目让他犯了难,自己以前学的四书五经所占的分量直线下降,就是一直练习的八股文也没了用武之地。本来江为清还打算引荐他也进入衙门当个书吏,结果新市长的一纸公告给他浇了一盆凉水。

公告中明确指出今后衙役、吏员等原先不在编的公职人员,今后都属于朝廷认可的直属雇员,有机会可以升任更高的职位。但今后若想进入“体制内”,必须先进行文化考核,而准入条件中的一条就是拥有秀才以上的功名。

这简直是要了林逸的老命,他要是能考中秀才,家境又怎么会败落的这么快,而要考取现在的秀才,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但他还是不死心,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林童生总算是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张皇帝说的事情,能理解的要执行,不能理解的一样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所以当他知道了天津卫改为直辖市,自己的家乡也被划归到天津的行政区划当中的时候,他便知道这里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局,而公务员培训班招生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哪怕他并没有秀才的功名,依然打起了精神想挤进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中去。

但是招生简章上说的明白,只有秀才以上的身份才能报名,而且考试合格之后,才可以进入衙门当一个小吏,至于秀才以下的学历,则暂不考虑。

这让很多和林逸心思相同的童生们抓耳挠腮,欲入此门而不得其法,于是三五成群的聚在招生处周围的茶馆等地,打探着最新的消息。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儒生的虚伪一面,历史上明朝那些有名的青年才俊、饱学鸿儒们,在国仇家恨之下还能投敌卖国的有多少就不说了,甚至有那么几个名声显赫的爱惜羽毛自己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却督促着自家子弟出仕为官,生怕自己的不合作行为影响了现实的利益,康熙就是知道他们的真实嘴脸,才有事没事就开个恩科,勾引得他们欲仙欲死、欲罢不能。

重新再看这段历史,真正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儒生,反倒是少数。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此话诚不欺人。

老童生林逸真的是为了私利而活络了仕途的心思?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经历,林逸发现书中记载的开国盛世就在眼前。文人心中的那点小心思就是金榜题名,可这又是为了什么?往大了说是要安邦定国,一展胸中抱负。往小了说则是光耀门楣名利双收。想当初他的父亲也是穷其一生追求着这件事。

可是想归想,学历不够是个硬伤,此时的林逸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会死读书的呆子,拿定了主意之后,他又去找自己的老同学。江为清见他来找自己,便知道是为何而来,但该装傻的时候还是要装傻的。

“兄台家中都安置妥当了?怎么今日得闲来找小弟闲聊?”

林逸自打被发还了地契,并补发了一年的租金之后,又回到了自己的祖屋,面对早已坍塌的残垣断壁,想起自己的亲人不由得潸然泪下。一顿痛哭之后,收拾起自己老屋的一块砖头权当纪念,回到城中买了一间小院子,也算是安顿了下来,当初搬家之后还曾招待江为清到家中饮酒答谢。

所以今日江为清问他安置情况,也不算是突兀。但林逸现在哪还有心情闲扯,只得深作一揖:“贤弟莫要取笑了,愚兄可是诚心前来求教!”

见他言辞恳切,江为清也严肃了起来:“兄长如此急切,那小弟有一事不得不问。”

“贤弟但讲无妨。”

江为清整理了一下袍袖,面无表情的说:“请兄台直言不讳的告诉在下,为何要放弃科考而转投浊流?”

同类推荐
  • 抗日援朝1592(上)

    抗日援朝1592(上)

    史上最彪悍的抗日战争,大明帝国最后的绝唱!这是决定东亚三百年格局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赢得最漂亮的抗日战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日本实际统治者太阁丰臣秀吉,挟统一日本之威,悍然发动针对朝鲜和明朝的侵略战争。应朝鲜国王李昖的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派名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血战,在朝鲜半岛拉开了帷幕……本书再现的正是这一段尘封已久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日本一代枭雄丰臣秀吉历经艰辛奠定的基业,在这场战争中分崩离析,最终落入德川家康之手,书中写出了两位枭雄的明争暗斗、权术阴谋。
  •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

    《追昔抚今》的书名“追昔抚今”并不是通常说的“抚今追昔”的笔误。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复兴的基础是五千年的辉煌。复兴人人有责,这就要求人人懂历史、爱历史。遗憾的是,如今有的中国人,对中国历史所知不多,还说:“都什么年代了!”“追昔抚今”这个书名,把“追昔”换到前面,有意突出“追昔”,是友情提醒,更是郑重呼吁:“追昔抚今”还有一层意思,便是从“追昔”入手,把落脚点实实在在地放在“抚今”,强调昔为今用,不致读史写史沦为空谈。具体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合乎逻辑而不牵强附会地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时代前进中释放正能量。
  • 逍遥县令

    逍遥县令

    北方异族虎视眈眈,南方农民起义不断,风雨飘摇的大齐迎来了一位穿越者墨谦。你当你的皇帝文治武功安天下,我当我的县令逍遥快活。唐诗宋词,信手拈来;太极八卦,不在话下。武林盟主,我的兼职;大齐王爷,拿来玩玩。我是县令,进了我的地,你得听我的!
  • 三国之熙皇

    三国之熙皇

    我为袁绍二子,袁熙。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英雄无悔,枭雄无泪,乱世之中,唯有兵戈才能赢得尊严,唯有冷血才能取得胜利,这天下只能有一个声音。“关羽,降还是不降”“某不降”“好,明日午时推出斩首,孤没有曹操的耐心”袁熙在众位大臣惊讶,敬佩,畏惧的目光之中离开了牢房。
  • 金雕

    金雕

    辅弼无分先主后主,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谤誉青史公自论;干城何辩往日今日,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评。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他经历了灭门、逃难、为匪、从军,最终得以拨云见日。在痛苦与折磨之中,苦苦坚守着哪怕付出一生也要实现的承诺。他们死了,我还活着,真不知道,这到底是痛苦,还是幸福。
热门推荐
  • 梅香长醉

    梅香长醉

    我去过人生三千,喝了无数酒,却不及你这一处梅香绵绵使人长醉……
  • 如果这是宋史(新版套装全5册)

    如果这是宋史(新版套装全5册)

    乱世是一只万花筒,能变幻出任何意想不到的东西。军阀郭威在家人尽被屠戳后登上了人世间至高无上的皇位宝座;柴荣众叛亲离濒临绝境却开始了自己百战百胜、波澜壮阔的一生;赵匡胤穷极无聊受尽白眼选择离家出走,没有任何人看好他的前景,几年之后居然轮到他来设计新一代帝国的蓝图。阴差阳错,期间历史的进程只要稍微正常一点点,就绝不是这个结果。而这些,也导致了新帝国的不一样。身为军人的开国皇帝却压抑军队;拥有一生不败的战绩,却在历代所有开国皇帝中创造出拓地速度垫底的纪录;站在支离破碎的土地上,却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 绝命追逃

    绝命追逃

    一段段故事背后,是一个个人性的拷问,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还民众一个安全的社会
  • 人力资源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人力资源部管理制度范本大全

    本书是“企业规范化管理制度范本大全”丛书之一,由“时代光华管理培训研究中心”整体策划完成。由中国商学院MBA成就奖获得者李晶编著。本书立足中国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将枯燥的理论简单化、流程化、制度化,对人力资源部门管理的相关制度、流程、管理表格、文案等进行了介绍。本书囊括了几乎所有的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以及相关管理表格。
  • 公主,我想把你宠上天

    公主,我想把你宠上天

    最美好的事不外乎我喜欢着你,而你也在注视着我,互宠的故事
  • 时代巨擘

    时代巨擘

    遮天公司,一手遮天!穿越1973年,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为哈佛大学同学!“盖茨,跟哥一起辍学吧,咱们把微软公司建立起来,哥以后带你去纳斯达克敲钟!!!”穿越1973年,和乔布斯成为雅达利游戏公司同事!“乔布斯,跟哥一起辞职吧,咱们把苹果公司建立起来,哥以后也带你去纳斯达克敲钟!!!”PS:已有两百万字完结小说《硅谷大帝》,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支持一下。
  • 宅女的洞天福地

    宅女的洞天福地

    回家看望父母的乐悠从奶奶留下的首饰盒里找到一个玻璃壶。玻璃壶里有个神奇的空间,水甜草绿空气好,俨然是个洞天福地。宅在家里种种草弄弄花,养养小鱼逗逗宠物,有了空间什么都不缺。身体健康,天然养颜,延年益寿——连带着一系列的变化。乐悠发现她的世界越来越宽广,过去那些只能YY的故事变成了现实,而她正是那个女主角。
  • 白狐

    白狐

    县太爷葛云鹏从猎人手中救下周身雪白的狐狸,白狐似乎想表达满腹感激之情,从喉咙间发出柔和的低鸣声。不久葛云鹏又收留了一位卖身葬父的白吟霜,她能诗善曲、能断是非,更绝的是,她有一对和白狐一模一样的眼神......杨柳青青、画梅记、白狐......总括狐、鬼、侠记、及儿女之情的六篇传奇,是琼瑶有心且唯一,以古老中国为背景的小说集。
  • 良人

    良人

    一个是备受冷落的富家千金,一个是举世无双的商业鬼才,她冷漠沉静,在处心积虑的阴谋算计中谨慎存活,他睿智卓越,在世人赞叹称羡的目光中掌控一切。她不愿嫁,他不愿娶,却最终无奈走到了一起,是天意注定,还是前世相许?如果有选择,她会忘得干干净净,他却笃定她不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