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200000055

第55章 第二次上朝

姜田在满朝文武面前闪亮登场之后整整十五天,又一次大朝会即将开始,万般不情愿之下姜田也无奈的早早起床,不过这次多了个心眼在去午门的路上就先吃了点东西垫垫肚子。来到午门之后,依旧有很多官员已经站在这里了,这就是住宅距离远近的区别了,那些住在小时雍坊的官员不仅来的比较从容,而且时间上还有很多弹性,完全不必像姜田那样急忙赶路。不过别看他已经算是官场中的一员,可是今天依旧不能融入到那些人当中去,看他们三五成群的打着招呼聊天,就他一个孤家寡人站在湿冷的空气中。原先那些准备和他攀交情的帝党都只是远远的作个揖并不靠近,就连上次主动凑过来的兵部右侍郎梁范都远远地待着。

其实吧这也不能怪那些帝党,十五天前姜田还只是一个可能会成为官员的秀才,可是今天就已经变成了二品大员,并且上次他被皇帝留到了宫中落锁才出来,这期间俩人说了什么谁都不知道,只有傻子才相信他们是在叙旧。联系到传出在君前议政时,姜田曾用张居正力压诸位大佬,这下那些传统官员不敢和他过多牵连,而帝党则是吃不准皇帝的想法,再说除了一些有军功的武将之外也没有能在品级上和人家搭话的人,就这样官场新人的姜大人还是那样站在一边无人问津。

“姜大人来的早啊!”正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穿铠甲的武夫走了过来:“看来家住的远也挡不住您勤政为国的忠心啊!”

姜田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值班的刘均定,其实以他的爵位,平时不来凑这个热闹也是可以的。但是每逢初一、十五的大朝之日,他这个一直占着位置的爵爷怎么也得露一面,再说这个时候是观察朝堂动态的好时机,只要略微用眼睛扫视一圈,就能看出很多平时难以把握的朝廷动态。他今天就是在观察了姜田半天之后,才决定现身聊上几句,一开口便是向礼部发难。

姜田也听出来他话里有话,家住的远完全是因为礼部尚书胡敬一,不愿意给他找一套房子,所以刘均定这话等于是在公然的向儒家官员挑战。

“原来是刘老将军,晚辈这厢有礼了……”说着姜田赶紧一躬到底。

刘均定心想你还是那么机灵,在这种场合不称呼我为爵爷,也不称呼我为大人,随随便便的说一句刘老将军还自称晚辈,这是给那些墙头草听得吗?你若不是于科学上有大用处,要是放在朝堂之中岂不会搅得那些酸儒们寝食难安!收回这些心思后刘均定很惬意的受了姜田的一拜:“姜大人不必多礼,此乃百官朝觐之处,我今日只是负责维持宫中安全,并无什么将军。说起来治理国家还是要靠你们这些文官呀……”

“岂敢、岂敢!若没有陛下运筹帷幄,三军将士效命,我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又岂能来此议政?这天下虽初见平靖,可还离不开前辈您这等开国重臣……”

这一老一小互相拍着马屁,原本还窃窃私语的官员们都不说话了,全都盯着他们看。不少人心中都暗自琢磨,难道说这新近的太子少保已经投靠到武将那边了吗?其实就算没有今天这番表演,他们依然会认为姜田与勋戚们瓜葛不小,且不说那刘宝铠有事没事就对姜田以哥哥相称,就是单看假太子吴远对姜田的态度都能让人引申出不少想法,况且国家新立,武将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还无人能及,这个皇家的师弟若是不和勋戚们搞好关系也不行啊。

姜田也知道刘老头主动找他的含义,这就是想在实力上彻底压制住那些传统官员,别看六部衙门很多职位都被从龙派的帝党人员所把持,但是里边还是有不少闻名全国的大儒坐镇,这些人若是登高一呼,必然导致全国的儒生群起响应,皇帝倒是不怕这些家伙造反,只是很多本来能推行下去的政策被这些人没事瞎搅和,岂不是严重的拖累国家复兴的计划?所以坐上皇位没多久的张韬还没有主动的同他们撕破脸。此刻就是双方互相博弈争取政治资本的时候。

眼看着时辰到了,百官开始按照自己的品级、职位排好队伍,这下姜田又为难了。上次他上朝,还是个没有官职的百姓,所以自然而然的站在队伍的末尾。可是这次不同了,他不仅已经有了官职,而且还身兼三个职务,他应该站在哪里呢?其实这里还有个规矩,那就是站在本部门领导的身后,要命的是这三个职务的直接上司都没有上朝,宋老头因为年龄的关系准予在家睡觉,张乾身为一个亲王,本该是百官之首。但是他还兼管着京畿防务,非有重大军情也可不上朝参政。俩领导都不在,可要和科学院的那些小官们挤一挤吧,自己这大红的公服站在那群“青”、“绿”的官员中间……就是你愿意人家还不敢呢。

看出他的为难,刘均定也不好就这么拍拍屁股走人,所以上前说到:“姜大人可是为不知站在哪里发愁?”

“前辈慧眼如炬,下官正为此事为难。”

刘老头假装的思索了一下:“按说你是二品官员,理应和六部尚书同级。可是你的职位却相去甚远显然不能站在他们身后,然科学院虽然挂着院名,级别上却等同于朝廷第七个部,所以我看你便站在六部侍郎之后吧!”

若是某个大内侍卫不知好歹的瞎出主意,这些官员能骂死这个不长眼的家伙,可刘老头不仅是个御前侍卫,同时人家还有着一品公爵的爵位。在武将圈子里都算是响当当的人物,所以他随便的将科学院升格为第七个部门,还真没有人敢当面反驳。最多是有几个胆大的背后写奏折参他一个妄议朝政。听了他的话,就算那些官员再不情愿,也得给姜田让出一个位置,这下科学院这个新衙门算是风光了,直接压制住了大理寺、鸿胪寺之类的行政级别,变成了重要性仅次于六部的存在。这也算是刚才陪刘老头演戏的一种回报。哪怕事后因为其他衙门反对而重新排序,至少今天这个面子算是给足了。

官员之中不少铁杆的守旧派恨得牙根痒痒,他们都知道一个刘均定就已经不好对付了,更何况这个老头的背后其实是军方的代表人物——冀王!但是他们也没灰心,自古开国之君对能征善战的亲戚最为忌惮,以宽容著称的李世民还是在宰了亲兄弟之后才成事的。所以他们相信只要等下去,皇帝自然会和这个亲弟弟逐渐疏远,到时候就是儒家重新翻身控制朝政的机会,且看那时这个儒家的叛徒如何猖狂。

这次由于是跟着六部走的,所以姜田没有站在殿外,而是成了大殿中能听见内容的一员,但是他今天没有准备任何奏本,完全就是来打酱油的。所以当太监喊到:“有本早奏无本退朝!”的时候,他在心中就期盼着朝会早点结束。省的杵在这里浪费时间。

可是让他失望的事情发生了,内阁首辅宁焦出班跪倒,大声说道:“臣恳求陛下准开恩科!”

好么,一上来就是重磅炸弹。殿中的官员全都屏息凝神的看着皇帝,只要他稍显犹豫,就会有不少人跟着复议,造成一种群情汹汹的样子。

皇帝没等他们将戏演足就呵呵一笑:“宁焦啊,你今年已经是五十有六了吧?”

刚想站出来逼宫的官员全都下意识的缩回了脚,他们怎么觉得皇帝的反应有点诡异。

宁首辅心中也是暗叫一声不好,本来这种犯上的事应该是底下那些喽啰们干的,然后他再推波助澜才对,可是如今很多衙门里是帝党与儒党杂处,没有一个衙门能全力支持自己,再加上不少士林中人对他施加压力让其带头恢复科考,所以他不得不亲自上阵。心中想着就算皇帝不准也最多就是被批评两句,反而能在儒生中树立威望。可皇帝没有回答同意或是不同意,上来就问自己的年龄是什么意思?

“微臣……今年刚好五十六岁。”

“五十六,按说年龄也不算小了,能爬到首辅的位置不容易啊!”

这话一出,老头的冷汗就下来了,别看内阁好像是权利极大,那是前明而不是中华朝,这个皇帝不仅精力充沛权利欲还很旺盛。你就算是德高望重他不用你还不行吗?反正缺了你朝廷也不会瘫痪。听这话的意思很可能是要丢乌纱了。

哪知道皇帝话头一转:“你才五十六岁,浙江老家就有良田一千余亩,族中子弟多在你开的私塾中念书,若是让他们来考八股,那些寒门苦读,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穷孩子怎么会是对手?到时候你的族中若是再出几个科道清流,那田产地业的岂不是要占满浙江省?”

静!出奇的安静!满朝文武竟然连一个晃动身形的人都没有,好像这些人都是泥塑的一动不动,但是姜田却好像看见了台风过境后一片狼藉的景象,不论是不是帝党,对于皇帝能随随便便就报出一个官员的家庭情况,他们心中的恐惧那是从眼神中无限的流露出来,天底下有哪个皇帝可以让群臣如此惧怕?很多人都想起了历史上锦衣卫的缔造者朱元璋。

“臣……”宁焦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说话都有点不利索:“微臣……微臣的家业皆属世代先祖积累而成……微臣年老体衰恳请乞骸骨……”

五十六岁的内阁首辅,绝对算是少壮派。可是他发现自己还是乖乖的辞职吧,别看皇帝没问那些田产是怎么来的,但是他绝对相信龙椅上的人比他这个地主知道的还清楚,那些为了避税而投效的农民们,可没有义务给这些内情保密。

“诶!”皇帝还是乐呵呵的样子,可惜没人敢盯着他的脸:“你才五十六而已,离告老还差的远呢,内阁里若是没有你这个首辅怎么成?至于你所奏之事,朕自有分寸。”

宁焦晃晃悠悠的站起身形回到了朝臣中间,看上去五十多岁的人犹如七八十一般老态龙钟。自古大臣请辞天家都要再三挽留这是惯例,也有些自命不凡的人仗着朝廷离不开自己有事没事就玩辞职,可今天所有人都相信宁大人是真的想回去种田了,能让一个处于政治生涯顶峰的内阁首辅萌生退意,咱们这位天眷帝也算是世间少有。关键是话中隐含的那种威胁能让整个文官集团倒吸一口凉气,天底下的官员虽说都读过圣贤书,但是哪个人是按照圣贤教导来做官的?也许这种人还真的存在,但是绝对无法跻身在这奉天殿中。

大殿之中静的可怕,除了眼神乱飘的姜田之外,所有人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伫立在那自己的位置上,生怕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只等着听太监喊一句:“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臣有一事启奏……”万众瞩目之下,礼部尚书胡敬一万般无奈的出班跪倒:“曲阜衍圣公再次上书,恳请朝廷赐字……”

曲阜的公爵只有一家,那就是受祖宗保佑的曲阜孔家,前明一直都给他们的家主一个衍圣公的封号,在当地也算是仅次于亲王的存在。虽说新朝成立之时并没有剥夺衍圣公的封号,但是在科学备受皇帝推崇的今天,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担忧儒学的前途。那么按照惯例既然是新朝成立,恳请朝廷为自家族谱排个字,算是试探动向的试金石。历朝历代即便是满清入关之后,直至军阀割据,他们都得到了当时政府赐予新的辈分排行,可见其家族在中国的历史上究竟占据这怎样的地位。唯独现在这位皇帝,似乎是要断绝这个历史久远的传统,对于孔氏的请求迟迟不给答复。

“孔氏族人该起个什么名字,这本是其宗族内部的家事,朝廷管不着!”

只有这么一句话,听在儒生耳中则堪比西北寒风,这意味着皇家已经不在乎孔氏的地位与号召力了,那么儒学会走向何方还用费心去想吗?其实胡敬一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局。只是他身为礼部尚书不得不奏报此事,别看他衍圣公还在孔府里做着关门的爵爷,其实孔家的衰落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事情了。接下来没有人再上奏任何事情,皇帝也是很随意的挥挥手,旁边的太监就宣布退朝了。姜田正准备转身离开,却听那个太监宣布书房议事的人名之中,自己照例名列其中。退出大殿的官员们眼神复杂的看着那几个大佬和一脸无奈的姜田,很多人都在心中嘀咕,难道圣学这么快就要让位给新学了?来到书房之中,皇帝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继续赐宴让大家吃早点,可是这顿饭谁都没吃下去几口,尤其是刚刚经受了打击的宁焦,你现在就是摆出山珍海味他也吃不下去啊。

皇帝一看也知道他们都在想什么,于是抓起一方手帕擦了擦嘴:“宁焦!”

老头一个激灵,赶紧跪倒在皇帝面前:“臣在……”

“你跟随朕也有五六年了,朝廷的规矩你也清楚,我本来不想提你家中那些事的,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在朝会上带头逼朕!若是还有下次定不会轻饶于你!”

姜田坐在一旁啃着一个春卷,看着眼前的情景。都说这个皇帝嫉恶如仇最见不得贪@污@受@贿,怎么也会有网开一面的情况?还是说那些所谓的反@贪举措只是做给别人看的,而这个宁焦既然在他登基前就追随到现在,的确是值得徇私枉法一回。那么这个前辈到底是追求人治还是法治?不过这个宁焦倒是有点意思,既然早就从龙造反,为什么又代表儒生请愿?这里边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吃完早饭,那些人又议论了一番军国大事,都是姜田插不上嘴的内容。他也乐得老僧入定般的装聋作哑,唯一欣慰的是经过朝会的那番风波,暂时没有人想给自己找麻烦。

该议的都差不多了,胡敬一好像是突然间才想起了一件事情:“陛下,上次倭国来的使团还没有走,可是昨日天津来文,说是大沽口又有一队自称是扶桑使节的人登陆,现在我们也不知道那一队才是真的!”

这么大的外交事件亏他还能沉住气,姜田很佩服他的神经,这得多么缺心眼才能将这件事放到最后才说?

没想到张韬虽然吃惊闹出了真假使节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多么震怒的表情:“哦?还有这种事情!”

同类推荐
  • 京极家的野望

    京极家的野望

    京极家,作为三管四职之一,历来都是幕府栋梁、武家名门。但盛极必衰,此时已经沦为一条咸鱼。主角穿越而来,成为京极家嫡子,是否能够在这战国乱世,实现咸鱼翻身的梦想呢?
  •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

    《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人文与社会译丛)》指出任何史学作品都包含了一种深层结构、一种未经批评而被接受的范式,它是诗学的,也是语言学的。书中以十九世纪八位有代表性的史学思想家为例,展示其历史著述所采用的主导性比喻方式,从而确证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的诗学本质。
  • 医入白蛇

    医入白蛇

    刘作舟一个大好中医毕业生,却因为一场意外的医疗纠纷,被人捅死,穿越到了一个奇异的时代,许宣?不是许仙么?什么我还有一个弟弟叫许仙?老天爷,这是搞什么鬼?这是完全不按照剧情发展的的白蛇传啊,不过,白素贞不喜欢我?没有关系,许宣的梦想,是在这个不同的古代,开馆诊病当神医!
  • 领主之召唤军团

    领主之召唤军团

    勇者的世界!封邦建国!还是碌碌无为!东方云,带着前世的执念,拔剑前行!
  • 清代的皇权与世家

    清代的皇权与世家

    《清代的皇权与世家》讲述了海宁陈氏、查氏,桐城张氏,山东孔氏,以及满洲钮祜禄氏等,均为清代著名的世家大族。《清代的皇权与世家》对其家族形态、人口成长、地域分布,及其与皇权的关系等论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讨论。作者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借鉴人口统计、族谱分析等社会学研究方法,由此跳出了传统历史研究方法的窠臼,为认识有清一代的历史提供了新颖独特的视角。
热门推荐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的哥浪漫曲

    的哥浪漫曲

    清晨五点钟,我被一泡尿憋醒。撒完尿重新回到被子里,上下眼皮却说什么也不肯合到一块,楚河汉界似的像在跟我较什么劲儿。这阵子,我的神经系统出了毛病,有些衰弱、功能失调和紊乱的症状。我这副身板算是给造害完了。早晨出车,冬日里少见的刺眼的光线穿过挡风玻璃,十分晃眼。街对面一个穿貂皮大衣的瘦高挑女人朝我招手示意。车子慢慢地靠过去,女人伸出白白的手掌和纤长的手指拉开车后门,熟练地钻进来坐到座位上。我向后视镜里瞄了一眼,看到这个女人白里透着亮的面部皮肤。我知道,这不是她天生的好容颜。
  • 我的保镖有点拽

    我的保镖有点拽

    叶天,一个让佣兵界闻风丧胆的存在,十年后为找出杀害自己父母的凶手,回归都市!韩雪吟,拥有“江海市第一美女”之称的绝世大美女!韩雪吟:“爸,当初你帮我订娃娃亲的时候,就不能替我找一个靠谱一点的对象吗?”叶天:“我说韩妹妹,哥还没嫌弃你小呢,你倒嫌弃起哥来了!”韩雪吟瞪了对方一眼:“你有种在说一遍,信不信我咬你!”
  • 农家地主婆

    农家地主婆

    柳惠娘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妇,谨遵三从四德,恪守妇道孝顺长辈,操持家务,替丈夫生儿育女,不料婆家个个不省心逼死了正主儿,好好双十年华的姑娘,就没了性命一朝穿越,杨雨变成了柳惠娘,看她怎么把场子找回来谁说庄户人家老实,这不是天天在那里传八卦,挑是非么,我看呐,这些人是闲透了没事干ps:新书《重生女配翻身日常》正在连载中,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 无意引你注意

    无意引你注意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在笑别人的裙子被风吹起来。她笑的很得意,后来他告诉她,她在裙子也被风吹起来了。第二次见面是在饭堂,她因为饭量比他大,又在他有意无意的引导下,被饭堂里的人笑话了。第三次见面是学校组织的体检,她为了缓解气氛,给同班同学讲了一个小笑话,结果下一秒,她就被他整了,然后就变成了笑话!她这些举动都是日常操作,真的是无意引起他的注意!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丁明秀编著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你若相信

    你若相信

    没有裂痕的青春只是一场华而不实的幻觉。破碎不堪的青春也不过是一幕死气沉沉的黄昏。青春不哭泣,让我们一起见证纯纯的感动。
  • 这个俱乐部有毒

    这个俱乐部有毒

    本书已完结!新书《行走的灵气银行》已上传,欢迎入坑!灵气可以存储进卡,还可以交易,苏小牧的灵气银行厉害了!
  • 给大爷出殡

    给大爷出殡

    麦子放下镰刀的一个下午,天气闷热,一丝风也没有,五点多钟,五哥正在地里忙着,五嫂惊惊乍乍地跑来了,急辣辣地对五哥喊,孩他爹!咱大爷倒头了!五哥的五脏六腑像被人掏空了似的,激灵一个战栗,泪水就下来了。我大爷是个有社会身份的人。1940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享受厅局级待遇的离休干部。这种参加过二战的老战士,活在人世上的已经非常稀少了,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他们的生活。我大爷离休后的管理,不归我们市,也不归我们县,更不归我们镇。但十多年来,我们镇逢年过节慰问老干部,从来没落下过我大爷。
  • 偶作寄朗之

    偶作寄朗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