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600000144

第144章 李文优赶到汉营

董卓他能知错认错,这个确实还算不错。虽然他之前确实是大败了,但在众将心中的威望却是不减反增,可以说他走得这步棋算是大好的一步啊。

当然了,一般来说,众将自是不会在乎自家主公犯什么错的。但所谓前车之鉴,而自家主公能不能改正,能不能吸取教训,能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董卓正在与众将说话之际,就听有探马前来禀报,“报大帅,李军师如今已到冀州,目前距我军大营还有不到二里!”

董卓闻言猛地一拍桌案,然后对探马又摆了摆手,“好,知道了,你先下去领赏吧!”

“诺!谢大帅赏赐!”探马说完后就高兴地告退领赏去了。

现在的董卓正在想着,李儒可算是来了,可他怎么就没早点儿到这儿呢。要是早到这儿的话,自己也就不能败得这么惨了,唉。其实他也不想想,是自己没听李儒的话,到最后也没等人家就着急来这了,结果不就这么败了吗。

不过董卓也想了,好在现在来得也不算是太晚,而且相信只要有李儒李文优在,那自己应该就不会再败了。

李儒作为董卓帐下的第一谋士,其人的本事自然是没说的。而董卓这些年有李儒在身边辅佐他,他都早已经是习惯了,可这几日没有李儒的日子,说实话他过得都很不习惯,总是觉得好像是少了点儿什么。

他觉得只要有李儒在这,那就能提醒他很多,你看李儒这一不在,都没有人提醒他一下,结果不就中了人家的计了吗。董卓这倒是忘了,其实李肃也提醒过他的,只是他没听进去罢了,而且这还把人家给忘了,要说这李肃确实也是挺悲剧的。

“各位随我出营,去迎接文优!”

董卓此时发话了,他看李儒也差不多要到了,索性就让大家一起去迎接他一下。众将中,是他属下的倒是都没什么怨言,不只是因为是主公的命令,还因为他们挺佩服李儒此人,知道那是个真正有本事的人。

这些人可都是清楚精明着呢,知道要想胜利,当然不能是只靠着武力的强大,很多时候自然是少不了一个好的谋士了。而且李儒此人对董卓的影响可以说是很大很多,而他们可不想自己主公再去重蹈覆辙了。

全军如今也只不过还剩下三万左右的士卒,要再中两个计的话,估计可真就要全军覆没了。到了那个时候,大家就都成了光杆儿的将军,还去谈什么剿灭黄巾啊,倒是自己先被人家给剿没了。所以说这时候一个谋士对全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些人自然不会不知道。

只是宗员他们几个不属于董卓的人心里倒是还有些埋怨的,毕竟他们也不知道这李儒到底是何许人也,居然有这么大的面子,所有人都得到大营门口去迎接?这大帅也真是的,不过他们虽有些怨言,可也不敢去表现出来什么,毕竟大帅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再者说在军中就要听从主帅的命令,自己等人不听可不行啊。

众人就随着董卓出了大帐,来到了大营门口,不一会儿,李儒果然是风尘仆仆地赶来了,看他在马上的精神状态,好像很是疲惫,看来他确实是马不停蹄地远道而来啊。

李儒见这么多人都出来迎接他,也是有些受宠若惊,他也顾不得自己的疲惫之躯了,赶紧是翻身下了马,对董卓说道:“主公!儒,来晚也,还望主公海涵!”说完后,又对着众将一抱拳,“儒见过各位,都别来无恙啊?”

李儒倒不是那种特别自大而目中无人的人,可以说他和董卓众将的关系还都不错,还真就都没什么过节矛盾的。

不过此时他说完这些话后,看着这帮人的表情,怎么好像不对,这是怎么回事?什么情况?难道……李儒心道不好,看来有情况啊,莫不是汉军大败了?难道这真让自己给猜中了?

董卓看着李儒,他叹了口气,然后连忙对李儒说道:“不晚,不晚啊!文优你此时能及时赶来,我军如久旱逢甘霖,总算是把你给盼来了!”

李儒一听就明白了,看样儿果然是大败了,要不平时的话,自己主公是绝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的。唉,看来自己紧赶慢赶还是来晚了,就是不知道己方的战损如何,是不是影响全局啊。

“此处不是讲话之所,文优你随我进账一叙!”董卓继续说着。

“主公请!”

“请!”众将也跟着说道。

“请!”李儒也伸着手示意,请众人入账。

进了大帐后,众人落座,董卓虽然能知错认错,但他却是一点儿都不想再提及自己惨败的事儿了。

李肃此时倒是明白董卓的内心想法,他则对李儒说道:“就让我来讲讲今日之事吧!”

“请”李儒说道。

于是李肃就把今日之败给李儒讲了一遍,但他可不敢去说董卓什么,什么不听人言,大意轻敌这些,他是一点儿都没敢说出来。只是说了黄巾军狡猾,使得主公误中了敌军的奸计,所以这最后才大败而归。

李儒听后是心中暗笑啊,他李儒是什么人,这么一听他就自然都明白了。以他李肃的为人,你就是给他个胆儿,他也还是不敢当着主公的面说他的不是。要说董卓手下最了解董卓的人,李儒可以说是第一其实也不为过,而他自然是要比其他众将都了解得多。

他可知道绝对是自己主公的大意轻敌,不听人劝,所以最后才导致了中了敌军的埋伏,然后就有了如此大败,可他其实也不能直接就这么去说。

听了李肃说完后,李儒对董卓说道:“主公,如今正值我军新败,而这几日自当是好好整军休整,再以待时机!”

就这么一句话,李儒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那就是这两日就别再出战了,大军都好好在营中休息,然后等待时机再出战为好。

董卓听后,最后也是无奈地点了点头。没办法,虽然他也不甘心就这样儿,但不得不承认李儒说得就是如今最应该做得。现在汉军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可以说是士气最低落的时候,如果此次再出战敌军,除非你有大把握能大胜一场,要不最好就是先别出战了。

因为你再出战很可能就还是要再败,那么就不如不去出战,虽然士气可能还是要下降,但董卓和李儒却有办法在休整的这几日中让士气有所回升的。

“如此,就依文优所言。挂免战牌,全军休整几日。传我军令,在没有我军令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出战,违令者军法从事!”

“诺!”众将应诺。

董卓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窝囊了,如今是让了一群吃不上饭的乱民给逼成了如此的模样,不知道这是要有多少人笑话自己呢。

--------------------------------------------------------------

几日后的汉皇宫中,刘宏一脚就踢翻了身前的长案,大怒道:“出师不利,出师不利啊!枉朕对他董仲颖如此地信任,可他,可他对叛贼的第一场却大败了,是大败啊!”

要说董卓战败的消息可不是他自己上报的,他又不傻,是不会把第一场大败的消息去傻乎乎地上报给朝廷知晓的。至于说刘宏是怎么收到的消息,那自然是他在冀州大营安插的人给传来的了。虽然冀州大营主要都是董卓的心腹,但那不是所有人都是他的人,其中也有刘宏安插的人,目的嘛,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了,其实不只是冀州的战场,其他的两大战场也都是一样的。虽然这并不能说明就是刘宏对主帅的不信任,但是他确实是觉得主帅可能有时候会隐瞒一些东西,所以早就让人多去留意观察他们,一旦有情况的话,就马上随时上报给他知道。

比如说豫州的战场,是皇甫嵩和朱儁带领大军,而受刘宏指派的那个人其实就是曹操。至于说荆州宛城方面,确实是以马超为主防备着黄巾军,而那个受刘宏指派的人,其实就是南阳太守秦颉。刘宏虽说确实不是什么明君,也更不是什么特别有本事的人,但他该有的帝王心术可以说那是一点儿都没少就是了。

旁边的张让冷汗都下来了,他是忙着擦啊。以刘宏的性格来说,他一般真是很少如此发怒的,可今日真就失态了。

要说张让是把董卓当成是他这边的人,而且董卓每年的孝敬都少不了,再说这次董卓能当上围剿黄巾的主帅也有他出得一份力,所以他此时是不得不给董卓多美言几句。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刘宏平息了一下怒火,想想自己确实不该火气这么大,已经不知道多久了,都没发这么大火了。可想想那个董卓董仲颖实在是气人啊,一万精锐士卒就那么地没了,他……

“阿父是有话要说?”

刘宏缓了缓,问道。虽然火儿还是挺大,但他却不会把火冲着张让发的。

“陛下,他董仲颖此人确实是可气。不过想来陛下不只是因为他大败,所以才如此动怒的吧?”

“哼,不错!胜败乃兵家常事,朕岂会不知!可他董仲颖既然敢如此隐瞒不报,莫非当朕是无物吗?”

董卓兵败让刘宏生气这个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其实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隐瞒,这个才是让刘宏最生气的事。在刘宏眼里看来,今日你董卓能隐瞒了这么一件事,那么以前,会不会也是如此呢。那么以后,是不是还会隐瞒更多更大更重要的事呢。其实没有一个帝王喜欢一个自己不能控制的臣子,不得不说,也许这对刘宏来说,它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张让听后,赶紧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说道:“陛下,对这董卓董仲颖确实该好生责罚才是。他确实不该隐瞒,也不该有如此的大败!”

刘宏满意地点点头,看到没,阿父也是同意朕的。

张让继续说道:“不过,想来董仲颖敢隐瞒陛下,那应该只是他害怕而已。因为大败,所以他不敢让陛下所知,最后才不得不去如此!”

“哼,他就不怕朕知道真相后,严厉责罚他吗?”

张让一笑,“陛下可知,董仲颖此人可是不知多久都没如此地大败过了。而他惧怕陛下是一方面,可听说其人极好面子,如今败于叛贼之手,想来他更是不会愿意提及此事的。而他的属下自然也都了解这些,所以此事无人再敢提及之时,想必就这样耽误了。”

刘宏一听,好像张让说得也有些道理,“如此看来,这个董仲颖倒是也情有可原了?”

“陛下圣明!如今正是我大汉缺少强将之时,正值用人之际。而董仲颖此人乃当世之人才,陛下不可不用!”

刘宏点点头,表示认可,董卓确实是个人才,这个他又何尝不知道呢。可这人实在是太气人,“不管怎么说,朕还是要责罚他一下,让他知道不要隐瞒朕才是!”

“陛下圣明!”

“来人,拟诏!”

“诺!”

刘宏让人写了道圣旨,当然了,先是说了董卓一顿,然后又夸了更多,又赏赐了一些东西,以安其心。他的意思挺简单,就是你董卓做得事朕都知道了,不过败了就败了,没关系,就是罚你几个月的俸禄就不用提了。至于说你们在前线是为了大汉,为了百姓出力,朕不得不赏赐你点东西,希望你能早日破敌,回京后朕还有重赏!

同类推荐
  • 报行天下

    报行天下

    资深编辑萧靖穿越到了一个对他来说全无头绪的朝代。吟诗作对?不太会。搞发明?数理化全还给老师了,再说那多俗啊?嗯,办一份报纸吧!虽说这是在刀尖上跳舞,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但咱也不会别的啊。女记者女编辑?都招啊,不过颜值要高!皇上,明天的头版真没了,下次请早。好多皇子想上软文?对不起,媒体人是有节操的!豪商要上硬广?没问题,小钱钱到位了没?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不是白说的,看我用一张纸搅动天下!哦对了,我是小编,才不是小便!
  • 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

    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

    畅销书作者王伟全新力作!一部以“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观驭人之术,思成事之道”为宗旨、以解开权力运行的法则和密码为目标,从经济学角度解析历史事件的全新历史作品。从大禹治水到刘邦建汉,权力的演变、制度的变革,做事之道、用人之法,一切尽在“权利密码”中。且看古代高人如何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成就千古令名。身为读者的我们,也将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破解政治智慧、分析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看懂复杂的社会变革、经济演变,从而为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

    浑厚深沉的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全书讲述了“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印度古文明的暴力终结”、“古印度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等内容。
  •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历史学亦可动情,读史治史也可以是一种审美。作者有志于改变史学研究埋首钩沉脱离俗世的现状,提倡一种动情的历史学,希望历史成为散发着温度的活生生的人的历史,由此,读史治史也可以是一种审美,一种品味,一种无用之用之学,潜移默化滋养我们的生命。
  • 寒门状元

    寒门状元

    看腻了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或者可以品尝一下社会底层草根的艰苦营生。本书讲述的是穿越大明落魄寒门的沈溪,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用他的努力一步步改变命运,终于走上人生巅峰!天子2016历史巨献,值得您拥有!
热门推荐
  • Drift from Two Shores

    Drift from Two Shor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世界最喜欢的你

    全世界最喜欢的你

    叶初夏做过的最后悔的事就是嫁给了唐北辰。小时候就被他欺负,长大了却要被欺负。
  • 冰妃幻踪

    冰妃幻踪

    本书由第九届民间文艺山花奖入围奖获得者,《百花悬念故事》资深编辑於全军先生亲自挑选多篇佳作构成,古今中外无所不包,现实奇幻无所不有,能让人掩卷之余,慨叹人生,多方获益。在作者的娓娓讲述中,必将让读者渐入佳境,领悟故事的独特魅力。尤其称道的是,作者深谙悬念的技巧,会让您欲罢不能,在一个又一个谜题中,享受到求知和探索的快感。
  • 弄巧成拙步步计

    弄巧成拙步步计

    善谋者,不可动情。动情便是输!所以,他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输了,并且输的很彻底。所以,他无所不用其极,一步一计,好不容易把她引到自己身边来,却在关键时候……黑夜来临,灵魂随之而去。再度醒来,她已不在是原来的她!黄昏落日,日光染尽天际,嘴角勾勒,只道是谁中了谁的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公求原谅:三岁宝宝强悍妻

    老公求原谅:三岁宝宝强悍妻

    他残忍嗜血,为了情人而害得她小产,而后逼她离婚,却不料她先行一步到法庭申请离婚,更让他大怒的是,她一转身竟然和另一个男人华丽离开,两年后,她身边的五岁小宝宝惹他眼红,她和另一个男人的缠绵更让他发疯。他发誓要拆散他们,然而另一个男人从容优雅,天使脸孔恶魔笑容,两个男人之间,火药味顿时弥漫开来……谁胜谁负,谁拥美人归,她又是偏向旧爱呢,还是选择新欢..商战情战混乱的战争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世魔尊

    混世魔尊

    【逍遥诸仙阁】失业白领唐小强意外得到了异界魔尊的魂珠,这魂珠在给他力量的同时,也让他成为仙界人士全力追杀的目标。魔头不发威,当我是病猫?看他如何荡平仙界,唯魔独尊!
  • 概念核心

    概念核心

    为了督促自己经常写,所以发上来了,拿动画、漫画、特摄作品的能力在异世界开外挂的老套故事,有这方面爱好又不介意更新慢的朋友可以看看能力方面以特摄和日漫为主,美漫为辅,国漫特色太鲜明很难与西幻背景兼容,请见谅。 话说因为是用过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占的坑改名的缘故,分类好像不太对啊顺便电脑端上面那个“热血少年一往无前”是什么鬼,挂在那里好刺眼多看空我.jpg
  •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同治时封侯爵,世袭。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有《曾国藩家书》传世,是研究其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本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2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八个方面。为便于读者深刻领会曾国藩思想的精髓,我们将每封书信的重要文字和名言警句摘录于标题之下,不仅美观,而且方便记忆。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三千若水祭

    三千若水祭

    她是若水新一代水神,若水深处连接着地府的奈何桥,她背负的责任就是帮助孤魂渡过若水,通过奈何桥,转世为人。此行为称为“祭”,被称作“主祭”。他是四万年前战死沙场的陌上少年,因为她再次回到人间,他在若水河里与她相拥而眠几千年,他帮助她逆袭人生,她也因为他丧失亲友。他忘不了仙霖木屋前的那一声“萧王兄”她即便喝下忘川也记得至亲无辜而死本相爱却相杀,三千若水祭相思,潇潇暮雨未远离。最后,留在原地的是否还是最初的萧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