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5600000007

第7章 军事斗争准备

(大家给点面子,多来点击一下,多多的收藏一下。特意加一章。如果明天能够突破一千点击的话,再加一章。)

随着旗鼓官一声嘹亮的唢呐,紧接着值星官粗大的嗓门大声喝道:“午饭时间到!上午操练到此结束!各队原地解散,休息一刻钟。听号声集合开饭!”

“小子们,方才厨房里宰猪的声响都听到了吧?!连着几天一口气放翻了三口肥猪,够你们敞开了填肚子的!白米饭管够吃,大人还怕你们吃得腻了,还有各色时新果子让你们过口!”

望着将台上,值星官矮壮的身体,所有的人,都觉得,他是和观世音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那样的可爱。

在安南旱季的阳光下,这些新兵已经训练了三十天。从集合列队,整齐报数,四面转法,起步、跑步等三大步伐,李守汉按照解放军的训练大纲进行要求。并且制定了训练计划。

在鸡叫头遍到早饭这一段时间里,称为早操。主要就是练习跑步、队列。早饭之后,到午饭的这一段时间里,主要是训练各种军事技术和体能训练。比如说:负重跑步、单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等。午饭之后是一个时辰的午休时间,午休之后是下午的训练,内容和上午的基本相同。除了技术性训练之外,就是体力性和身体的协调性锻炼。

按照李守汉的说法,负重跑步,是锻炼耐力,石锁石担,是锻炼体力,而盘杠子,则是锻炼协调性。对于这些主要是农民的年轻人而言,早上鸡叫头遍就起床不是什么大事,毕竟他们这么多年来都是闻鸡起舞的,早晨起来的负重长跑,也还凑活,好歹跑完之后就有一顿比较好的早饭在等着自己。

但是,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往往就出了纰漏。一个李守汉认为最为简单的四面转法,也就是向左向右向后,就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令他大跌眼镜,后来才弄明白,在他生活的年代,小孩子都是从小就接受体育课,像这些已经是最为常识性的东西。

可这是在大明万历年间。

于是,李守汉想出来一个法子,各队的队长,每天上操以前,在每一个新兵的左胳膊上用稻草绑上,用于区分左右。

在阳光下,这些新兵们伸展着四肢,整理着腿上的绑腿,刚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这些穷惯了的贫家子弟,还有些可惜,“这么多、这么好的布,就这样绑在腿上?不如给俺送回家去,让阿娘给弟妹们做衣服。”

不过,随后高强度的训练,让这些人知道了绑腿的好处,每天早上,顶着露水,背着装满了石块,足足有三十斤的竹筐,在队管的呵斥声中,跑完十里路。然后,再迎着太阳跑回来。

曾经有新兵在草棚里一边揉着疼的让人呲牙裂嘴的腿,一边低声的哭泣着,说就是在家穷死饿死也不在这里遭这份罪了。第二天,这个家伙就开小差回家了。

结果,让所有的人为之骇然。这家伙刚刚到家,军法官也追到了家。二话不说,直接宣布将军大人的决定。“夺田!驱逐!”

理由很简单,你没有尽你的义务,你在妈祖神像前焚香立誓要承担的义务。

同一个保甲的邻居没有人出来给这家人求情,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做法,没有错。不论是人情还是法理。于是,在父亲和阿娘的叱责喝骂声中,街坊邻居的白眼之下,这家人带着自己简单的行李,看着自曾经属于自己的稻田,那稻田,马上就要开始收割了。美好的日子就要开始了,但是,这些,就因为这个家伙的开小差,而永远的不属于他们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反面的榜样力量更是强大。当天,无数的父母兄长便来到了兵营,和自己家的子弟说了这一幕。交代着,哪怕就是打断了骨头,为了全家人,也要撑下去!从那天起,新兵们咬着牙坚持着自己的训练。不过,十天之后,身体似乎就已经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活动,摸着自家身上贲起的肌肉,大家都觉得,就冲这身腱子肉,出来当这个兵都值得。

远处几辆牛车拉着刚刚收割下来的稻谷,缓慢而悠闲从地里向各自的村庄走去。在他们身后,地里面还有无数的人在挥动着手里的镰刀,收割着业已成熟的水稻。

“鲁云胜,你家这次能够收多少稻谷?”一个新兵热切的看着牛车上高高堆起的稻子。

根据分田令,各家耕种的土地,完全由各家自行所有,只需交纳十分之一的公粮即可。如果家中有子弟在军中服役,还可以免去一半的公粮。如果立有军功的话,还可以免去一部分的公粮。如果子弟在战场上因受伤而致残或者阵亡,那么,这笔公粮将完全免去。作为抚恤金的一部分。直到阵亡者的子女有了独立生活能力或者是父母逝世为止。

对外销售粮食,要求交纳百分之五的商税,用大人的话讲,就是“值百抽五”。但是如果你试图偷漏税的话,一旦被发现,要处以百倍以上的罚款,而且,是按照你可能销售的最大数额来计算。如果有人举报偷漏税,并且得到了落实的话,那么,罚款的四成,归举报人所有。

“我家的水牛不好使,估计在四百多斤上下吧!等我立了军功,就能把那一半的公粮也免了,让阿爹买两头好点的水牛。”鲁云胜嘴里叼着一个草棍,憧憬着立功之后,阿爹赶着自己家的水牛下田时候的光景。

“四百斤!乖乖的,你家今年能够有好几万斤稻谷入仓呢!”田银喜鼓掌赞叹着!

“你们家的田不比我家的少,你们家的稻谷也不会比我家少!”

“都一样!都一样!”田银喜美滋滋的笑着。

“田金喜,给新兵的兵器准备的如何了?”

在守备府后山的太平洞,背着手,站在用粗大的原木做成的栅栏前,李守汉凝神向洞内望去。

这个太平洞,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溶洞,号称是百余年来,未曾有人找到另外的洞口,洞深不知道有多远,奇异的是,不潮不湿,一阵阵不知从何处吹来的风,使得洞内一年四季都是温润如春。以往这里是李家存放粮食、刀枪的仓库,如今,被李守汉拿来用作打造兵器。

铁匠头目田金喜,杨天石二人叉手施礼,然后恭恭敬敬的回答:“回禀大人,自十天前开炉打造兵器以来,十天内,我等共计打造矛头一百二十七柄。全部按照您所示图样尺寸所铸造。请大人过目。”

冶炼坊的坊正凌正,急忙从一旁的工案上取过一柄矛头,“大人请看!”

矛头在洞口的阳光下,反射着金属的寒光,蓝幽幽的煞是爱人。“按照您所要的尺寸,刃长三十八厘米,合尺一尺二寸,刃后为两尺铁樽,安装于石栎木枪杆上,枪杆尺寸为一丈四尺,合计矛尖到枪尾总计尺寸为一丈八尺。”

李守汉用手指在矛头的锋刃上缓缓滑过,轻轻的感受着刀口的锋利程度。这长矛的矛头,是他按照从前在网上看到的西班牙方阵中长矛的标准将普通矛头加装了铁樽之后的混合物,前面的包铁战斗部分大大加长,这样敌人就算用厚背砍刀也很难将长矛削断。按照几个工匠的私下里议论,“大人的这样兵器,固然为杀敌利器,但是矛头太长,太败家了。”

“如今在校场营房内,有数百儿郎正在训练,你们十天了,只打造了一百二十七柄长矛,是人手不够,还是工料不足?”李守汉的话,让这些人的心立刻从盛夏到了寒冬。

“噗通!”“噗通!”两个人纷纷跪倒在地,“大人,非是小的们有意慢待,只是,大人要求的这长矛,对钢要求甚为挑剔,府中虽然生铁甚多,但是,生铁变成合用的钢,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小人们已经是日夜赶工了。”

“大人如此厚待小人们,小人们如何敢怠慢差事?!如是怠慢了,太上老君都要降下天雷来的!”

原来如此!李守汉心中暗叫惭愧!自己也犯了一般领导常犯的官僚主义的错误,看来,还是太祖说得对,“没有调查研究便没有发言权。”

“咳咳,”他轻轻的嗽了嗽嗓子,努力使自己看上去不那么急躁。“带我去看看你们的炉子。”

在太平洞内的一个支洞,凌正、杨天石等人将炼钢的炉子放置在这里。这个洞,洞顶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孔洞,四周又有不知道从何处吹来的风,通风效果良好,而且,不远处有一条暗河从洞口流过,取水也是十分的便利。

这里的炉子是台炉。将炉子筑于专门的炉台上,并有一个较大的加热兼炒炼空间。炉子以砖砌成,状如鸡笼,炉底接近地平面,炒炼室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空间,炉子正面设一炉口,在此进料、操作、出钢,虽然李守汉没有直接操作过炼钢炉,但是,因为他做技术总监的原因,炼钢炉子的种类、工艺,是先进还是落后,他却是一眼便能够看出来。

这种鸡笼炉,也是地炉的一种变形。

“大人,这样的炉子,我们用铁条烧熔百炼,逐渐旋绕成团,每五斤方能炼成一斤。”杨天石唯恐李守汉发怒,低声的向李守汉介绍着。

李守汉嘴里赞叹了一声,“辛苦诸位了。”

嘴里虽然如此说,但是看着堆积在洞内的生铁块子,他也不禁有些发愁,如何能够将这些生铁,变成战士们手中的三棱透甲锥?变成长弩?

沉思半晌后,李守汉道:“还是我失了计较啊。这样吧,除了这120柄长矛之外,其余的矛头全部用熟铁做。另外,你们不要一个人负责做一整支长矛,而是要把长矛的制作分成若干到工序,有的人专门炼制熟铁、有的人专门负责制作矛头、有的人专门负责制作矛杆、有的人专门负责组装,这样一来效率会提高很多。”

李守汉一面自我检讨跟降低矛头材质标准,一面将后世的标准化流水作业教给了田金喜跟凌正。

同类推荐
  • 大唐盛世我来了

    大唐盛世我来了

    一个普通大四毕业生,和别人一样追寻梦想的时候,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就在忙着赶面试的时候,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意外来到了大唐...
  • 汉室邪皇

    汉室邪皇

    周林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到汉代,并且附身在皇裔刘询的身上。他遇见了刘彻附体的黑龙,奸诈的刘彻妄图利用周林作为自己的棋子,能够再重新品味站在权力至高点的滋味。而至尊魔王李少方却一心想和刘彻决战到底,他身后有着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太子刘据(刘询爷爷)。这无疑是一场惨烈的战争。
  • 色泪

    色泪

    论世间苍茫大地谁主臣服,成王败寇虞姬罢唱。历史永远是史官所书写的历史,也永远都是胜利者的凯歌和失败者的哀歌。在那无数修辞无数润色的历史之下,究竟还有多少是真正的史实。层层叠叠的泛黄书页之下,装订的是所谓真正的历史,而不管是正史野史又是否真正是我们的祖先所经历的呢!当年的欧阳沫也同样认为成功人士就是正面人物,而恶人自有他负面的东西,但是命运给了他一次亲自推翻这个想法的机会。原来成功者并非完全正面,而败者也并非如此不堪。
  •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下)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下)

    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掌故。诗文中也经常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懂得历史掌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加厚我们的文化底蕴。
  • 中华灯神

    中华灯神

    网络写手肖宇清买了一盏油灯,无意中唤醒了油灯中的灯神,然而这个灯神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商纣王。为了帮助灯神,肖宇清化身为商纣王,他要开始一番不一样的旅程……
热门推荐
  • 鬼神传

    鬼神传

    《鬼神传》,据首都图书馆所藏咸丰七年(1857)刊本校点。书中不题撰人,孙氏谓“作者广东人”当是据故事多发生在广东而推断。全书包括十二个故事,有一回演一个故事,也有数回演一个故事者。柳谓此是“小型的袖珍本。”
  • 入定不定印经

    入定不定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空典狱长

    星空典狱长

    3030年,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刚刚迈出太阳系,一位小人物因为一颗石蛋,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地球?太阳系?不,小人物的目标是浩瀚的星空,成为一方宇宙之主。
  • 妃常本色之嫡女驯渣王

    妃常本色之嫡女驯渣王

    霍瑶光的人生信条是:能动手就解决的事情,尽量不吵吵。能用暴力就解决的问题,尽量不动银子。**她是伪装界里毒用的最好的;是大夫这个行业里,兵法用的最好的。一出生,便带了克母的名声。父亲远在边关,祖母与继母沆瀣一气,将兄长养成纨绔,将自己养成一个一无是处、弱不禁风的傻白甜!刚刚来到这里的特工头子表示,这一切她都可以忍。可是,敢明目张胆地算计自己的婚事,决不能忍!于是霍瑶光决定奋起!**未婚夫当众羞辱,她直接提出退婚!继母家的亲戚敢占他们兄妹的便宜,直接打出去!有人故意设套,想要兄长输个倾家荡产,霍瑶光霸气地亲自上场,然后让对方输个倾家荡产!……接下来,众人傻眼了。侯府世子的纨绔名声,什么时候被改成了青年才俊?懦弱小姐的形象,什么时候又成了大方端柔?更让大家想不明白的是,那位心思莫测的静王殿下,(实际上就是一个狂傲自大的沙猪主义者),怎么可能会看上了霍瑶光这个白痴?
  • 电竞王者:大神来带飞

    电竞王者:大神来带飞

    网络上,她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有奖金的比赛必上,有敌方英雄必锤,凶残得不像个女孩子,找她陪打的人都能成功躺飞的宁神;现实中她是叛逆少女,嚣张学霸,外加动不动为金钱折腰,能屈能伸,亮瞎众人眼球。无心撩汉但身边桃花无数。 青春热血,越挫越勇;权门恩怨,阴谋厮杀从未间断,是结束,也是开始。复仇文,高甜巨宠帅裂天!简介无能,自行入坑。 系列文《帝国盛宠:纨绔校草是战神》已完结。
  • 无上刀锋

    无上刀锋

    那年浮屠寺的赤脚和尚一指断山成永河。那年耍剑的先生手持草芥碎了万垒城墙。那年边军的刀疤卷毛驰骋沙场一路尘土飞扬。那年倒骑马的色痞活色生香。酒馆之中喧闹非常,说书先生格外繁忙。在很多年后,有个少年‘哧溜哧溜’的吃着麻辣片汤,听着那些英雄过往。而他的故事要从梦中神女自备嫁妆、不辞万里,只为给他暖床、洗衣、传功、生个小孩诉说,要从在他疑惑的问自己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像样的痕迹开始!这是一段心藏无上刀锋,问天下谁与争锋的故事,这是一段特带劲儿的故事!
  •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倾世妖娆:神秘魔帝宠上瘾

    她,是21世界隐世的杀手,死于天外横祸,一朝重生于相府嫡女之身,再次睁眼。弃女?废物?呵呵...且看她如何化茧成蝶,成为世人闻风丧胆,医毒双绝,虐渣之人。他,高冷,腹黑,嗜血,身份神秘,一次意外坑了某人,怎么也甩不掉!某女:“那个,大兄弟,有话好好说,别动手,男男授受不亲。”某男,浑身散发着危险气息,咬牙切齿:“还逃吗?”某女,嘴上说着不,身体却很诚实,又再一次逃走。从此就开始上演追逐大戏,在这场追逐大戏中,又如何揭开无数人的秘密。原以为这是一次意外重生,却不知,这是等待已久的宿命。
  • 我和妖怪的学院

    我和妖怪的学院

    吴航以为自己上了一个大学,结果发现这里全是妖怪。不行,要低调,不能让他们发现我是人类。没系统就是这么惨!啥!这里还教修炼?还得修炼出妖气才算入门?妖气还有趋向,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属性?没有枪,没有炮,全靠自己来创造。没系统,不害怕,还是要靠自己搞。
  • 惊华天女嫡女妖娆

    惊华天女嫡女妖娆

    一个传奇般的女子,一个被大陆的人所敬仰的女子,别人只知道她光鲜的一面,却不知她曾经所遭受的一切。从小就被父母打入导致不能让她修炼的东西,还将她的灵魂撕裂混入异世,导致她从小低人一等,直到两片灵魂结合,得到了上古传承,修炼突飞猛进,从此她踏上一条强者路
  • 女大男小

    女大男小

    她找男人像是找一棵可以挡雨乘凉的大树,找来找去吊在了一棵歪脖子树上。有人说:“中国人的婚姻大部分是凑合。”她觉得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