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5600000087

第87章 升龙的谋划

大家中秋节快乐!月亮看见了?月饼吃了吗?

在多少年来的中华文化熏陶之下,安南的风俗在很大程度上同内地相仿,一样要过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有民谣云:“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粑”。讲得便是过年时分的情景。

郑梉在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团龙红袍,正正头上的金冠,十分虔诚的向供奉着郑氏列祖列宗神位的神龛上,奉上刚刚从寺庙里采来的一枝茂盛的绿叶,将这象征着天地所赐福禄的恩物,贡献给祖宗。

在锦缎制成的拜垫上毕恭毕敬的行了三拜九叩之礼后,郑梉起身,命令世子上前为祖先奠酒。有内侍捧着一柄金丝嵌龙纹的玻璃酒壶,将酒浆轻轻的在世子手中的玻璃酒杯中斟满,世子举过头顶,洒在地上,如是者三,奠酒仪式算是完成。

这是每年郑氏必须要搞的年终祭祖仪式,也是几乎每一个有些体面和实力的家庭都要搞的。祭祖仪式之后,才是大年初一会同黎皇一起接受百官朝拜恭贺新春的日子。

“王!”刚刚走出供奉祖先的祠堂,迎面便跑来一名侍卫。“河静郑杖大人有表章到。”按照郑梉王爷的吩咐,郑杖的奏折、书信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送到他的面前,哪怕他正在宠幸某位妃子,也要让宦官送到他的眼前,“此乃军国大事,万不可轻慢!”

“不会又是建议王爷试行李家那肆意搜刮民财、剥脱读书人体面的官绅一体当差完粮纳税的法子吧?”侍卫将火漆封印的奏折递到郑王身边的宦官手里,低头暗自揣测密折的内容。

“好哇!好!”粗粗看了几眼,郑梉王爷便大声叫起好来,“这小贼,如此的不爱惜民力,残暴虐民,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来人,”他左右望望,“你报信有功,赏!”

他伸手示意内侍将方才世子用来奠酒祭祖的那柄金丝盘嵌龙纹的玻璃酒壶赏给送信的侍卫,“此物是南中商人所进,方才用来祭祖之物,赏你了!”

“臣!臣!”那侍卫顿时被突如其来的幸福感打击的泪流满面,“臣,誓当为陛下效死!”这话,如果换了别的国度自然是大逆不道之言,但是,在郑王这里,却是表忠心最好的方式。

世子很是奇怪,是什么好消息能够让父王如此高兴?连祭祖所用之物都赏赐给了报信人。“传旨,郑杖办事得力,精忠王事,加官一级,赏田百顷,民二百户。”

“传旨!各部院大臣今日暂停朝贺,到王府议事!”郑梉王爷大声的吩咐身边的宦官,而后快步向自己的寝宫兼处理政事的院落跑去。骇得身旁的一干人,在世子的率领下,侍卫、官员、宦官、宫女、捧着旗罗伞扇纷纷紧追不敢落下半步。

“父王,何事竟欢喜至此啊?”在书房之中坐定,略略平心静气一番,世子半是埋怨半是好奇的问自己的父亲。

“我儿,你师父可曾教你读史记?读隋书?读新旧唐书?”放下手里的百合瓷茶杯,郑王爷开始考校起儿子的学问和功课。

“夫子们都有教导过儿臣,夫子说,强秦之所以灭亡,便是始皇帝好大喜功,不爱惜民力造成。那隋朝也是如此。若不是隋炀帝开挖运河,征讨高丽,以大隋朝之富裕、之强悍,焉能有李家的天下?”

作为一个从华夏文明中分娩出来的政治生命,对于母体的历史和文明自然是很清楚,为了培养合格的接班人,统治者们都要求继承者要仔细学好中华文化。

郑王将郑杖的密折递给儿子,“你看看,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郑杖的密奏很简单,只是说明目前李守汉控制的地区之内,从河静出发一路向南,都在大兴土木,修筑驰道,“每四十里修建驿站一座,可提供饮食、住宿。”

几个和修路有关的工场、矿山都在昼夜不停的开采石灰石,烧制俗称烧灰的水泥,用于保证这条贯穿南北的通衢大道的修建需要。

信里说的事情,不算是什么新闻,但是如此详细的说明了征发的民户数量,道路的标准,建筑材料,施工范围和要求,却是前所未有的。

“取地图来!”

早有机灵的内侍取来安南全境地图,在王爷和世子面前展开。紫檀木制成的画框,将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变得一目了然。

“父王!”在地图上端详了片刻,世子的脸色也变得异常兴奋,“李家小贼所修筑的这条大道,丝毫不亚于当年秦始皇隋炀帝所修筑的驰道、运河!”

用闻讯赶来的近臣在地图上粗粗的量了一下,不由得也是大惊失色,“陛下,李贼滥兴大工,四处征伐,不恤民力穷兵黩武乃是取祸之道!纵然不如杨广那般身死国灭也难逃嬴政二世而亡!”

“正是!想那杨广,身死国灭,方才修成此运河,却便宜了后来人。便是为圣天子清道尔!”

“臣等恭喜陛下,贺喜世子!李某如此倒行逆施,殷鉴不远,便是我安南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之时!”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地图,那条粗粗的红线,被内侍用毛笔沾着朱砂在地图上向下延伸,从布政(河静、广平)、广南道(广南、广义、平定),沿着海兴、边和、河仙,一直修到藩镇营(西贡的古地名)、定远州!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越江河,过平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越看,越是让人喜形于色。

海河以南,便是热带丛林气候,气候潮湿闷热,蚊虫多,传染病多。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平素每年都有瘟疫流行,整村整村的人死绝的事情发生,修筑公路,无疑是将人命大把大把的丢弃到荒野之中。

“陛下,据细作报知,顺化阮逆所辖地域内壮丁人数不过十二万六千八百五十七人(此数字是1776年的数据),李贼如何征发了数十万民夫来修筑道路?”一名大臣仔细研读了一遍郑杖的奏折,发现数字有些对不上账。

“先生,”世子向这位曾经辅导过自己读书的大臣恭恭敬敬的行礼,“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壮丁数目不假,但是李贼暴虐,想必是扫地征发,上至七旬老翁,下至黄口幼童,一律发到工地修路便是。”

“世子所言极是!想必是连那溪硐之人,也要在李贼淫威之下,迫不得已而为他的荒谬之举流血出力!”

这话倒是被大臣们猜对了,也不能说全对。壮丁的数字固然不对,但是,不要忘记,守汉的地盘上是执行官绅一体完粮纳税的制度,大批原先依附于阮家官绅贵族的奴仆成为了自由民,这些人是不在丁口簿子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在开国之初轻徭薄赋之后,人口增加的原因,不用缴纳人头税了嘛!

另外,便是日丽十条的威力。在这个原则框架下,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开垦荒地的权力,但是你必须要缴纳税赋。这样一来,顿时在垦荒局登记的人口数量立刻呈爆炸式增长。

“想哪秦始皇、隋炀帝,为了一己之私,在全国各地征集百万民夫,修建宫室驰道,建造长城,开挖运河,最后导致亡国,李贼想来也是为期不远!”

此话一出,顿时室内一片附和之声,所有的大臣都暗自垂涎,这几年同南方贸易,河静出产的各宗商品,不论是王公大臣喜欢的玻璃、百合瓷,还是升斗小民需要的食盐、菜油、布匹,米酒,军队强烈要求全部装备的九转钢制造的兵器铠甲,哪一样不是让经手人大赚特赚的东西?

这要是一旦李守汉的政权发生内乱,主公大举南下,自己们是不是可以从这块肥肉上狠狠的割下一块来?想到那些传说中几乎是吐金屙银的工场,还有那些年产十石稻米的肥沃土地,大臣们一个个在内心流着口水。

“臣等恳请陛下,早日挥师南下,以解民生倒悬之苦!”大臣们发出异口同声的心声。“好让我们发大财!”

“李贼虽然残暴不仁,但是如今正是邸张之势,要待他多行不义,我军才好南下,解民于倒悬。”抖抖团龙袍的衣袖,郑王爷大义凛然,却又无可奈何的向诸位公卿解释。“敌人虽不仁,却是强敌,我虽仁义,但却弱小,只能相持以待变化。”

“但是,本王已经决定,待禀明皇帝之后,便挥师西向,解救那里的黎民百姓!”

这个!?。。。。。大臣们都哑口不言了。向西?那是寮国的地盘?这分明就是惹不起富人去欺负穷鬼嘛!寮国同河静比起来,有什么?除了荒山还是荒山,有点田地也是出产不足。

“陛下!臣不才,蒙陛下重用,执掌钱粮度支之事,臣愿意为陛下及诸位同僚剖析一二,试看李某之地,还能支撑多久!”

说话的人是户曹主事。

很快,他从钱粮开支的专业角度为郑王爷和同僚们开始分析。

“李贼征发了数十万民夫,我先按照四十万人计算,这些人沿着从南到北这三千里的地域内进行辛苦劳作,每天要吃掉多少粮食?按照每人每天一斤半的最低消耗,便是六十万斤。再加上沿途运输的损耗,中间环节的消耗(其实就是经手人员的中饱私囊。)每天至少要消耗百万斤粮米。施工已有数月,何时完工,不得而知,但是,每月至少要耗费三千万斤粮米之数。此乃粮米消耗。”

“郑杖大人所说,路面完全使用烧灰铺就,且可以并行三辆马车。那烧灰臣下家中也曾用过,一桶二百斤,要价银5两,这条道路从河静直抵定远州,三千里路途,不知道要消耗多少桶烧灰?如此铺张,如此奢靡,李家便是有金山银山,也不够消耗的!”

“更不要说,还有那些工具、车马、人力的消耗,这厮,此番必亡!”户曹说的激动处,不由得咬牙切齿,面貌狰狞。

他的话,让郑梉王爷、世子和百官无不点头称是。

正月初二,黎皇上朝接受迟来的百官元旦朝拜。

正月初五,郑王上奏,寮国不行仁义,屡次犯我边境,焚我村庄,杀我边民,掠我财物,要求出兵讨伐。黎皇照例恩准。

正月十一日,郑王发布诏令,各军务必整顿军马,拴束兵器铠甲,准备出征。

正月十二日,南方又有线报至。

“李贼果然暴虐!”

看了线报后,自郑王以下,诸位大人都是众口一词的评价。

“每人每天至少完成两方土石方的工作量,否则,当日工作视为未完成。且又实行分段包干制,一人未完成,则一段未完成。每日应完成多少,皆有数量。民夫为了完成工作量,不得不昼夜辛劳。”

大人们不得不对李守汉刮目相看,我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的办法呢?乖乖得!分段包干,每天每人应完成多少都有定额!有了这样的办法,我看那群奴才们还怎么偷懒!

(守汉哭了!你父亲的哥哥的!郑杖你个昏官!老子是提出了按劳取酬,计件给饷,怎么到了你这里变成了残酷压榨民夫了?我可是一日三餐米饭管够,咸鱼风鸡的随便吃,油水充足的供给啊!这你怎么不说了?还有,我的民夫可都是花钱招募来的,虽然说带点强迫性,可是,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在哪里都不算少了!如果不要工钱,可以拿着发工钱的竹牌,到工地附近的市场上,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盐,布,铁锅,刀斧。而且是不论男女老少,不分种族,都可以到工地上干活,只要你干了活,便可以在工地上吃饭领钱。然后用工钱买你以前想买买不到,想买买不起的东西。你怎么没有看到这些人干活时候热火朝天的情景?背着土筐唱着山歌在工地上奔跑的情景?)

“诸臣工!这里还有一份密报!大家可以猜猜,里面说的是什么?猜中者,朕有重赏!”郑梉王爷拿起龙书案上另一份密报。

“敢是南方之民不堪李贼压迫,有义民在阮家旧部号召下揭竿而起?”有大臣信心满满的揣测。

“莫非是李某的驰道工地爆发瘟疫,死者无数?”

看着亲信们一个个为李守汉设计着一件件倒霉事,郑梉很是满意,“众卿所猜,虽不中亦不远矣!”

“李守汉部将王宝,统领之南路军,同暹罗军大战一触即发!”

同类推荐
  • 一把砍刀平大唐

    一把砍刀平大唐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关中汉子汤章威和表哥孙啸冒在长安县城开个小饭馆,因为拒绝拆迁,惹了混混宋魁涛。汤章威不得不连夜逃亡,没想到忽然进入了晚唐。更让他感到的可怕是,他进入的时间居然是黄巢即将攻破长安的那个年代。汤章威与沙陀人李克用大战黄巢,以及黄巢的继承者朱温,谱写了一曲热血长安的战歌。凭着一把刀,一群兄弟,他能挽救大唐的文明吗?请诸位看完这个故事,自然可以见个分晓。
  • 大宋帝皇

    大宋帝皇

    一次醉酒赵吉穿越成了大宋端王赵佶,知道自己多少斤两的赵吉还是决定顺天应命捡个皇帝当当……
  •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起书友群:219,803,021;寒门崛起全订阅群:254,292,459欢迎大家入群互相交流,欢迎大家与我沟通交流。
  • 霸帝

    霸帝

    意外穿越到三国,创下神之奇迹!桃园结义插一腿,过人胆识收小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逐鹿中原,饮马天涯。征讨倭岛,扬我华夏。英雄,美人,阴谋,爱情,且看我如何春风独立……
  • 明白点心理学

    明白点心理学

    生活就是与人打交道,明白点简单心理学,让我们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陌生人、各类突发事件。如果你愿意花一些时间来看看本书里的故事和内容,你会发现这些正是你所需要的。当你试着通过本书的方法去了解别人、去解决难题时,就会发现“天赋”其实是人人都有的。
热门推荐
  • 花落剑相依

    花落剑相依

    花弄月身世坎坷,幸得盖世武学秘籍,遭遇各色江湖浪子,征服绝色女侠,荡尽世间不平。青龙剑号称江湖第一神剑,一出世便引发腥风血雨!玄武刀,千年不传神兵,一刀斩尽天下利器!当两柄绝世神兵的主人傲然相遇之时,是否能惊起无穷涟漪!
  • 快穿炮灰的反转人生

    快穿炮灰的反转人生

    打脸渣男、手撕小三、狂虐仇人……凌姝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千世界任务剧情中因各种原因或抱憾终身或死不瞑目的炮灰们反转他们悲剧的人生。在一次次的逆袭之路中,凌姝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并被卷入其中还不小心误惹了一个惹不起的大boss……某boss:二选一,扑还是撩?凌姝:有第三种选择吗?第二天,某boss用实际行动告诉了爬不起床的凌姝什么叫做第三种选择。
  • 爱情不就是这样吗,跌倒痛了再爬起来

    爱情不就是这样吗,跌倒痛了再爬起来

    本书是作者做情感记者以来记录的情感故事的一部分,每一个都是真实的。也许,讲述这些故事的就是你身边的某一个人,有着埋藏在心底难以与旁人分享的心事。他们的爱情经历或哀伤,或传奇,都是无法抹去的青春记忆——待到回头再看时,会发现:爱情不就是这样吗,跌倒痛了再爬起来。
  • 一场世界性争论

    一场世界性争论

    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地铁维护员危滔负责巡查地铁车辆,给铁轮上油。干这份工作,他每天只需要花上两个小时,给进站的地铁加上一点机油,薪酬是一个月两千块。
  • 相识如梦般雨朦朦

    相识如梦般雨朦朦

    他和她从第一眼就记住了对方,每天男孩都会遇见女孩,女孩不经意一撇,她傻傻的看着男孩直至他离开。为什么呢?因为男孩的一个笑容。直到有一天女孩在学校看见了男孩,但男孩好像从来都不喜欢笑,可是男孩一看到女孩就会扬起邪邪的笑容。男孩真的很好看,尤其是他笑起来的时候。这是一个真的故事。因为这是我的故事和回忆。
  •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详细记录了中国节庆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如阴阳五行与历法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阴阳”和“五行”是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
  • 非君思霈

    非君思霈

    林非思第一次见高君霈就流了口水,而高君霈却一脸嫌弃的看着她。高君霈第一次抱林非思,那是高君霈第一次发出发春式的笑容,也是林非思第一次笑得发出了声音。高君霈第一次录节目,林非思拽着他在摄像头面前说,高君霈是她最喜欢的男生。高君霈在林非思家住下了,每天的日常。“木木非,起床啦,到吃饭时间了,快起床啦。”“不,要睡觉觉。”林非思闭着眼睛摇了摇头。“乖啦,不可以不吃饭的喔~不然高哥哥不喜欢你了。”高君霈让林非思坐在床上。“要亲亲才出去。”“好。”高君霈爽快的答应了。日常二“不告诉我就算了嘛,不过,高哥哥,我还是好喜欢你的。”林非思说完后就在高君霈脸上啵了一个。
  • 神帝追妻,腹黑神后太抢手

    神帝追妻,腹黑神后太抢手

    初见,她是因行侠仗义而遇险的江湖‘丑女’月奴。他救下她,收她为徒,带她来到世人向往的东海仙都。她讶然:“你就是东海仙都的元绛尊者?”他对她照料有加,疼爱纵容,教仙法游四方。她专门调.戏师傅,捉弄同门,刷存在掉节操。仙都里美人儿如云,觊觎师傅的人太多。她耍弄百般武艺替师防‘狼’。厄…虽然手段吗,是有那么点让人卑鄙无耻,不过效果不错。唯一不满意的是那个勾.引师傅的美人儿芜星,生的太美,法术又高,让她颇费了些脑筋。她发誓,一辈子都要陪伴在师傅身边…争取结为道侣。可这简单的期待也终究成了幻影。那日,她失手击破锁妖镜,放出了封印在其中的万妖之王墨音。据说墨音破封,天下遭劫。可是…墨音真的那么坏吗?他明明就对她很好吗。好吧,师傅说了,知妖知面不知心相传,这世上能够再次封印墨音的只有九十九重天外穹苍十二仙岛中的上神。一个是上尊神帝东岳,万年前大婚之际莫名失踪,自此下落不明。一个是云山老母曲歌,受了情伤后以百万年神力封印了墨音便历劫堕凡。师傅为救天下苍生,不惜以命制衡墨音。为帮师傅,她不听警告,偷偷吞下天机果。额上封印解开,容颜恢复,关于万年前的记忆悉数回拢。关于神界的,关于前世的…彼时,他不是师傅,她不是徒儿。他为了另一个女人而悔婚,让她成为神界笑柄。她发誓,此生与他再不复往来。鬼府,她喝下阎王亲自调的忘情水。可明明是再不想干的两人。他有心头挚爱,她也有妖王、阎王和众美男左右相随。为何他却又对她穷追不舍?~~当当当当,亲们光这次开了本仙侠,简介不代表全部哦。姐妹们动动手指点正文看看呗,看个几章,确定不喜欢再关闭。喜欢的话,就请姐妹们帮光光收藏加入书架哦~收藏方式姐妹们都懂的,点↓↓↓↓‘加入书架’即可哦。
  • 律要后集

    律要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orever, Plus One (The Inn at Sunset Harbor—Book 6

    Forever, Plus One (The Inn at Sunset Harbor—Book 6

    "Sophie Love's ability to impart magic to her readers is exquisitely wrought in powerfully evocative phrases and descriptions….This is the perfect romance or beach read, with a difference: its enthusiasm and beautiful descriptions offer an unexpected attention to the complexity of not just evolving love, but evolving psyches. It's a delightful recommendation for romance readers looking for a touch more complexity from their romance reads."--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 For Now and Forever)FOREVER, PLUS ONE is book #6 in the bestselling romance series The Inn at Sunset Harbor, which begins with book #1, For Now and Forever—a free download!35 year old Emily Mitchell is still reeling from the surprise news that she is pregnant. Just married, she and Danielle have no time to process the news as they are thrust into doctor appointments, preparing for the baby's arrival—and, in a surprise party, the revelation of their baby's g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