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000000105

第105章 播下种子(修)

是夜,太子刘彻入未央,与汉帝刘启彻夜深谈,直至天色微明方才离开。

沐浴着晨雾,刘彻满心感叹,如今大军出征河朔在即,皇帝老爹不再如史上一般,急于解决梁王,想来袁盎等十余位朝廷重臣能逃过一劫。

然而,梁国富饶,兵强马壮,至今未加入皇室实业,削藩之举便无从着手。而梁王府中的诸多谋士和背地里支持他的世家豪门,也不会甘心梁王向刘启彻底妥协。

可以说,局势演变至今,已不是刘启和梁王可以完全掌控的了。这是两股政治势力的生死较量,梁王作为如今势力最大的刘姓诸侯王,就像一杆旗帜,被身不由己的被推上了对抗中央政府的道路,而且必将越走越远。

而汉帝刘启,正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吴楚之乱,让他大幅削弱了各地诸侯。只要再给诸侯王们施加更大的压力,让他们全部靠向梁王,最后借故一网打尽,就可以彻底解决国内问题。

可以说,史上的汉武帝能完成大汉真正的大一统,进而开疆拓土,开创千古盛世,刘启功不可没。文景两代帝皇,无论是哪一个,都比武帝更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

刘彻穿越后的所作所为,虽然延缓了梁王的失败,却最终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

即使汉帝刘启暂时被汉匈之争分散了精力,却仍将削藩作为首要目标。哪怕是刘彻自身,也对诸侯王存着必须剿灭的心思。

只是他始终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梁王能尽快放下一切,主动申请回京长驻,甚至入住皇亲苑,将梁国交由中央政府代管。也唯有如此,才能让皇祖母有生之年,看不到兄弟相残的悲剧一幕。

数日后,梁王归国,太后和刘启却并未露面,只是遣太子刘彻相送。

霸城门外,叔侄二人相视无语,沉默半晌。

良久后,梁王拍了拍刘彻的肩膀,幽幽道:“彻儿你果然比刘荣强上不少,陛下生了个好儿子,宗室幸甚!大汉幸甚!”

刘彻微微一笑:“今日一别,皇叔多加保重。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侄儿作为太子,却是不得不争。只得厚颜请皇叔多以苍生为念,则百姓幸甚!大汉幸甚!”

梁王闻言一愣,苦笑着摇摇头,并未多言,朝刘彻摆摆手,遂登上车辇,缓缓离去。刘彻随即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朝宫城疾驰而去。

两人沿着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再见之日,想来必已物是人非。

岁月匆匆,如水流逝,转眼已是惊蛰。

南山脚下,益农候裘离正指挥着农学院的学子们来回犁田,翻起的泥土里有大量的虫卵,从养殖场运来的许多家禽,吃得十分欢快。

裘离原只是御花园里的花匠,因为擅于嫁接和育种,又识些字,被太子殿下任命为农学院的院长。去年秋收后,更是因为遗孤院的官田亩产大增,而被天子破格赐予益农候的爵位。

他虽有爵无官,却是大汉朝堂上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原因无他,只因农学院的先生们如今颇为抢手,获得大量化肥的权贵们,纷纷希望能得到农学院的“农事指导”。

虽然皇室实业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农业讲座”,让他们派出府中农户参与学习,但老奸巨猾的权贵们还是希望能派遣农学院的先生们亲临指导。

太子刘彻自然是乐见其成,想要转变权贵们的观念,进而让他们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各种工匠的地位,就必须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而对于土地所有者而言,最为关注的便是农田的产出。

如此一来,农学院的先生和学子们,纷纷奔赴关中各地,传播农学院中所掌握的各种农业技术。而裘离则带着几个留守的先生,开始了农学院的“扩招”工作,从遗孤院中大量招收新的学子,同时将南山脚下的百亩实验田扩展到千亩,不但种植小麦,大豆,水稻,粟米,最重要的就是种桑养蚕。

刘彻深深明白,一旦夺回河朔之地,依靠长城死死遏制住匈奴铁骑,如今已元气大伤的西羌诸部,必将被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殆尽。

届时,丝绸之路将会比史上提前数十年出现在世人眼前。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将会为大汉的工业化注入急需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

汉代的丝绸发展还远远不如唐宋的盛况,主要是江南并未完全开发,桑树和蚕种也没有经过挑选和细致繁育。开发江南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非一夕之功。当务之急,就是培育出优良的桑种和蚕种,大幅提升丝绸织造工艺。

各项农业技术对于刘彻而言,不过是昏睡几日,从书库中提取的简单事情。然而,具体执行,却是极为艰难和漫长。

农业技术,不像工业技术一样,有图纸就行,必须慢慢的实践,一代一代的选种,培植。毕竟物种的进化,是根本无法跳跃式前进的。

面对刘彻魔怔般的铲平了小半个御花园的奇花异草,大肆种植桑树和白叠子,汉帝刘启没有丝毫干预。

刘启如今已将全副心神放在即将到来的汉匈大战上,面对自己日渐衰弱的身体,他作为一个务实的帝皇,明白这次大战恐怕将是决定自己历史定位的关键一战。

至于太子刘彻所说的牧马狼山,横扫大漠,恐怕就没他什么事了。

即使刘启明白,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大汉帝国很可能将在刘彻的领导下将完成远超前人的千古伟业,成为寰古一帝。

然而作为一个帝皇,刘启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就是要打好河朔一战,尽复中原。若是再能扫灭西羌,坐拥西域,就更是大大的功业。

“后无来者”怕是做不到,但能做到“前无古人”,也定能名垂青史!

耿老汉很烦恼,作为快要知天命的泥腿子,如今要和十来岁的娃娃们一起学认字,实在要了他的老命。然而农学院的院长裘离再三叮嘱,这是太子殿下对先生们的要求,哪怕不会写字,至少要能认字。

耿老汉自然不能悖逆殿下的严令,在他眼里,殿下实在是个大圣人。不但供军中孤儿们衣食无忧,还派先生教他们学问,让他们长本事。

耿老汉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平日里觉得自己住这么好的屋子,拿这些多的月例,实在有负皇恩,莫说殿下是让他识字,哪怕是让他上刀山下油锅,他也会梗着脖子往前冲。

于是,耿老汉每日等赵立这些娃娃们下了学,就让他们到家里来,吃上一顿晚膳,顺带着教他识字。连着数月,倒也能认出不少字了。但也只限于认得而已,连在一起就搞不懂是啥意思。

和耿老汉有一样烦恼的先生不少,裘离有些无奈,只得求助于无所不能的太子殿下。

刘彻得知后,苦思良久,也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法。古文的确有些晦涩难懂,即便他穿越大汉十数载,每日也算勤奋好学,却也不敢自负能识文断字。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皓首穷经,终日埋头研究典籍的老学究了。

被逼无奈,刘彻决定在遗孤内院小范围内推广“白话文”。

即使后世很多喷子认为这样会埋没华夏传统文化,此时也顾不得。文字和语言本就是不断进化的,只有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将文明传承下去。若是一直按照古文推广教育,刘彻这一生,啥也不用干了,单单全民教育就能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求心安,刘彻特意召来太学祭酒,太子太傅卫绾,同他商议太学扩编一事,增设专门的书法,古文两科。

刘彻明白,白话文通俗易懂,在即将到来的工业化进程中,将会成为科技发展和社会大众的主要文法,进而会彻底将古文排挤出主流体系。适当的给予古文一些保护,在太学设立一些“保护区”,还是很有必要的,免得千年后,诸子百家的典籍都无人能懂,就太悲催了。

想想后世的新中国,多少狗屁不通的砖家叫兽肆意歪曲经典,看了叫人蛋疼!

尽人事听天命,和卫绾商议完毕,刘彻便招来太子詹事府里的众多书吏,亲自教导他们“白话文”的文法。由于从前刘彻就曾教导过他们一些标点符号的用途,甚至后世的汉语拼音,他们倒是接受得很快。当然,简体字刘彻暂时还没敢推行,这是牵涉到“祖制”的问题,搞不好要被御史们弹劾的,须得缓行。

作为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刘彻绝对是个好的理科老师,然而却未必是个好的文科老师。

他抓耳挠腮,不到半个时辰,就把肚子里那点少的可怜的文学常识全部掏空,只能悻悻的曲解道:“要学这白话文,须得先写散文,啥叫散文,就是形散神不散,把平时说的话如实写下来就是散文了。”

众书吏一头雾水,面面相觑,却不敢多言。

刘彻苦恼的挠挠头,无奈的让他们退下。随后,刘彻昏睡数日,愣是从书库里改编出几本厚厚的散文集,交由书吏们好生研读。

不久后,遗孤内院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文比赛,仅限白话文叙述的散文体裁,入选前十的好散文将获得万钱的重赏。

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所有的老学究们都没有入选,反倒是那些十来岁的娃娃们,仅仅在内院学了年余,硬是写出了不少好散文。

刘彻阅卷完毕,不由感叹道:“还是白纸好作画,教育始终要从娃娃抓起嘛!”

同类推荐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 魔画师在汉朝

    魔画师在汉朝

    一个爱画画的少年本想在汉武帝时代悠闲生活,却踏上了绚丽多彩的星空之路。(事先声明:本作者只是出于爱好写写书,不以此为业,大家看着开心就好。我按我的心意写,你按你的心意看)
  • 三国之袁氏天下

    三国之袁氏天下

    终于突破了两百四十万字,关于袁绍的书籍写到这里,真心不容易。请大家多多支持,人品保证,绝不太监,大家可以放心收藏!离五百万字,还有不少的路程要走,大大会继续努力!PS:由于大大是新手菜鸟,文笔稚嫩,前期写的真心不好。请观看此书的粉丝们,直接从VIP章节开始看吧,从这里开始文笔还算是不错。实在不行就从最新一卷开始读吧,这一卷写的还算是成熟。大大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请大家多多理解,多多支持。兄弟姐妹们的支持,就是大大前进的不竭动力!袁氏联盟:QQ群716402136欢迎大家加入!
  •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红察尔河畔

    红察尔河畔

    重逢这年当朝发生了许多大事,最大的一件就是换了皇帝。这事和寻常百姓其实没多大关系,但饭馆里没用的话总也少不了。有人说这是篡位,比如街头卖麻花的王麻子,还有征“地头税”的地头蛇;也有人说这是物归原主,正本清源,比如学堂置办饭菜的厨子和门口下棋的大爷。但无论如何,这个皇上是刚坐上宝座,大家都还新鲜。朝廷里也觉得新鲜,都不知道这个新来的皇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这天五更天,坤正殿,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准时守序,面朝正北,新登基的皇上端坐台上,身后排列数根根两人抱的巨柱,头顶匾书“承天抚民”四个大字,一旁坐着的是当朝太后。殿内金砖铺地,龙凤皆栖,鹤甪相随……
热门推荐
  • 蓝公案

    蓝公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暑门

    暑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宅斗之玉面玲珑大结局

    宅斗之玉面玲珑大结局

    绮丽玉面间的尔虞我诈,八面玲珑中的波谲云诡,再掀不见硝烟的旷世之争。拨开柯弘安身世的迷雾,捅破家族斗争的窗户纸。忠婢秋白智巧无双,腹黑妾合纵连横。一个要助迎初走出绝境,一个誓要断尽夫君后路。迎初与弘安能否突破重重困境,继续夫妻同心,斗破山河?且看这不见刀枪的战火,怎样继续这不同以往的故事……
  •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

    《我国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会计准则替代视角》以规范研究为主,辅之以实证研究(含史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全书主要创新点在于构建了一个关于会计准则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完整框架,并以该框架为标准,对我国会计准则过去20年中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 苦海之轮

    苦海之轮

    五千年前,妖王、人界大能和灵帝的争斗,最终以灵帝的胜利而告终,但世界也被灵帝一分为三、形成了妖域、灵域和人界。而不甘心失败的人界大能以及妖王布下了自己的谋划,灵帝为了防止事情再次发生也布下了自己的谋划。直到五千年后一个孩子的出生,只想着养猪放羊的他,却阴差阳错的踏上了修行之路。逐渐成为妖王、人界大能、灵帝谋划开启的钥匙......
  • 江城名迹

    江城名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脱戒本经

    解脱戒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联盟之战无不胜

    英雄联盟之战无不胜

    每一个屌丝,心中都有一个女神梦。屌丝黄胜杰当众表白遭女神羞辱,女神告诉他:“青铜渣渣连跟我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在全校同学的热嘲冷讽之下,承受不住打击的黄胜杰选择轻生,在学校卫生间割腕自杀。被老师发现后送往医院,失血过多本已无力回天,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死过一次的黄胜杰,从此整个人大变样,原本是青铜渣渣的他,突然间有着常人无法匹敌的超级意识,任何GANK在他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黄胜杰:“从这一刻开始,我将战无不胜。”
  • 付二代

    付二代

    父母是出身平凡的一代,而我是要学着付出的第二代!付裕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大学毕业后在某机械公司做机修。他生性乐观开朗却又满足于现状,谈吐幽默风趣却又安静不喜言表,除了抽烟无不良嗜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富二代钱少炜,钱少炜看似是一个无知莽撞其实聪明且感情细腻的青年,他喜欢付裕的直白和幽默,从第一次相遇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而两人之间的友情却因唐雨的出现发生了变故,在爱情、生活、工作中该如何取舍,付裕做出了如何的抉择,敬请看《付二代》!
  • 兵油子

    兵油子

    班长李广才和战士赵二娃押着穿着老百姓衣服被五花大绑的侯永彪来到沟底,李广才对赵二娃命令道:听口令,上刺刀!预备用——枪!突刺——刺!赵二娃猛然发力大步向前,挺枪向侯永彪刺去,手一抖,刀尖一歪,刺刀捅进了侯永彪胸膛左上方的肩膀处。侯永彪 “嗷” 地一声,后退两步跌坐地上,他龇牙咧嘴扯着嗓子喊道:二娃子,你小子看准了再捅,没用的东西,饭桶!小子,像个爷们儿,来——对准前胸,听口令:一、二、三——杀——黑影里,赵二娃大声骂道:贼彪子,死到临头还嘴硬,还不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