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9000000118

第118章 道家之源(修)

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无论是逐鹿中原,抑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函谷关的城墙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位于函谷关东城门右侧的太初宫,乃是道家祖师老子李耳的著经之处。相传,尹喜迎候老子到函谷关,行以师礼,恳求老子为其著书,老子便在此写下了《老子》。

太初宫为殿宇式古典建筑。殿脊和山墙檐边上塑有麒麟、狮、虎、鸡、狗等珍禽异兽,神形兼备。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虽然屋架复杂,但却自成规矩,殿宇宽阔,中无撑柱。史载太初宫始建于西周,及至汉初,崇尚黄老之学,自然香火鼎盛,游人络绎不绝。

大汉立国后,曾一度解除了函谷关的关禁,百姓只需持符节便可自由通行。然而自从吴楚之乱后,刘启复置函谷关,下令用繻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繻是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比符节珍贵得多,发放的数量也非常少,因此函谷关的人流已比前些年减少许多。

刘彻带着太子中庶子公孙贺和李当户,沿着山道,缓缓向太初宫行进。十余名侍卫如影随形,将靠近三人十步之内的游人尽皆推到一旁。

山道本就狭窄难行,如此一来,许多游人都被殃及,登时混乱不已,尽皆怒目而视,却不敢发作,只得在心中暗自腹诽,到底是谁家的纨绔,竟然如此飞扬跋扈。

刘彻无奈的耸耸肩,这些死士压根不听他的命令。

即便刘彻出恭,他们也会在周边严加把守。如今要到人潮络绎不绝的太初宫游览,自然更是严防死守。其实,百余羽林卫早已先行探路,暗自将沿途所有可疑之人都排查了一遍,应当不会有丝毫差错才对。

刘彻享受着国/家领/导人的待遇,说实话,有点爽。

他本就是随性之人,不屑装出爱民如子,众生平等的虚伪面目,更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冒险。因此,他并未干涉羽林卫和侍卫们的“扰民”举动,自顾自的欣赏着路边的景致。

穿越到汉朝,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刘彻终于体会到,为啥古代的帝皇要微服出宫,甚至几度巡视天下,那纯粹的闷得慌了,出去透透气。

如今刘彻好不容易借机出来旅游一次,自然要好好放松心情,探访所谓的“道家之源”。

当刘彻站在太初宫的正殿中,看着老子骑青牛的雕像,心中有几分感慨,更有几分困惑和迷茫。

道家是华夏哲学中比较特异的派别,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征。

其主要概念是道,就是理性。老子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涉及天、地、人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艺术、伦理、养生等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智慧的光焰。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然而,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其实并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皇权政治需要,反倒是和后世西方国家“小政府”的理念极为接近。

可以说,道家在华夏的出现,是一种先进的理念,诞生在相对落后的社会制度中,最终也只能被更善于适应社会,改变自身的儒家文化所取代。

只因儒家讲究的是礼义廉耻,稍加改造,便可以轻易曲解出所谓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而后世的儒生讲究入世,讲究中庸,好听点叫圆滑,不好听点叫墙头草。

也正是这样,即便是外族建立的中原皇朝,也一样尊儒,而齐鲁孔家也理所应当的享受着千年尊荣。

后世的孔家,两千多年,向来只见“国死”,而未见其“死国”!

孔老夫子若是泉下有知,看到儒家被这些不肖子孙弄成这般乌烟瘴气,定不愿受那“圣人”的名头,腐儒之流毒,遗祸千年!

刘彻深深的明白,后世经过改造和曲解的儒家文化,是阻碍华夏进入工业社会的罪魁祸首。若要发展工业化,必须提倡科学世界观,而现代科学的建立,就不得不提到“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

固然其中的某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

西方社会的形而上学,起源至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而中华民族的形而上学,则起源至老子的道学,整整比西方提前了两百多年。

然而不幸的是,也许是华夏的统治阶级更稳固,或者是因为儒学的生命力更强,生生扼杀了华夏科学世界观的发展。

而被后世尊崇的李唐皇朝,表面上尊崇老子,实际上却生生扼杀了道学第二次进化的机会,对华夏的文明犯下了不可弥补的罪行!

鉴于李唐的统治阶级身上含有蛮夷的血统,也就不便追究其历史责任了,只是后世吹捧大唐的实在太多,忍不住要喷一下。

在魏晋时期,玄学家已开始重新定义道学,提出“以无为本”,综合儒道,借用、吸收了老庄的思想,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辩的玄学哲学.其对易学玄学化的批判性研究,尽扫先秦、两汉易学研究之腐迂学风。

为了被统治阶级接受,更是对老子的辩证法思想继承和改造,运用对立的概念和辨名析理的方法阐述问题,提出了“以君御民”的政治主张,论证了“以寡治众”、“执一统众”的必然性。

此时,中国式的形而上之学已具雏形,将“以无为本”,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取代了老子哲学的“道”,使华夏古代哲学的发展,名副其实地进入了理性发展的历史阶段。而随之发展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开始立足于创立并运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来研究、剖析和解决时代社会的各种政治难题。

然而,由于时代的悲剧现实,使这类哲学仅在文艺理论的建树上起到了一些积极影响之外,未能对社会的思想和政治发挥应有的历史影响和作用。

李唐皇朝明面尊崇老子,却仍以腐儒治国,大肆曲解儒家和道家的典籍,导致华夏的理性思辨尽数湮灭。武则天为了登上帝位,更是极力崇佛,彻底改变了魏晋时期玄学的真义。

随后宋明理学的建构,因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缺陷,不得不借助于佛学之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而形成了宋明理学大杂烩的特点。

至此,华夏的理性思辨尽数泯灭。后世中华民族开始落后于世界,并不能完全怪罪于某个皇朝,某个皇帝,某个太后,而是因为科学世界观压根就没构筑起来。

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着造点枪炮,就能扭转颓势?

后世中华真正开始追赶世界的脚步,却是从“****”开始,完全抛弃了中华文化。

可笑某些上班穿着西装,吃着肯德基,看着美国大片的人,竟有脸斥责别人如何如何不守护中华文化。

如果数千年的儒家文化那么牛?为何还要****?

真正的答案,就是儒家文化在数千年里早就被曲解了,而且儒家文化根本就不是中华文化的全部,当初的百家争鸣,仅剩一家之言,正常么?

唯吾独尊的儒家,又如何建构起完善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既然前人已经将儒家文化独尊,走了数千年,最后却证明走不通。刘彻认为至少应该尝试继续让百家争鸣,至少道家就不应该被打压,只因它是最适合进行理性思辨改造的流派。

装神弄鬼的道士炼丹都能弄出硫酸和火药,腐儒除了打嘴/炮,能干个啥?

至于后世所说的民族认同感,没有儒家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刘彻只觉得那是在胡扯,华夏从夏商周就开始有了民族认同感,要不怎么会有华夏和蛮夷之分?

凭啥不能对道家产生认同感?

墨家,法家,诸子百家,总有一个能让人认同的吧?

后世的儒家就是太霸道,自从董仲舒弄出个虚假的“独尊儒术”,刻意曲解儒家经典后,腐儒们还真以为自己站在世界之巅,唯儒独尊了。

齐鲁孔家更是觉得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贪图富贵,数典忘宗,着实令人生厌!

刘彻晃了晃脑袋,他引领下的华夏,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开放的学术氛围,更宽容的理论体系,才是华夏文化最初,也是最为宝贵的精华所在。

若是改变不了某些学术流派固执的抱残守缺,妄自尊大,便彻底将他们的领袖逐出朝堂,任由其自生自灭。

莫要误了社稷,误了华夏!

同类推荐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下)

    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下)

    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泱泱中华,在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历朝历代,能人辈出。但应证了三国演义中一句话:“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本书为您讲述分分合合的朝代更替。
  • 秦汉逍遥王

    秦汉逍遥王

    你的农庄已遍布天下,这个王你不当也得当!天呐,这不是我的初衷,我原本只想多种点田地,饿不死,能吃饱穿暖,仅此而已啊。
  • 大明海图志

    大明海图志

    安平四海,光明如故。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在残酷的明末,穿越者郑冲偶然机会下,取代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纨绔子弟,成为明末大海寇郑芝龙的私生子,国姓爷的兄长。他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否改变郑氏最后归降满清的悲惨命运,能否重振大明声威呢?身有惊人业艺,心有后世乾坤,背靠郑氏海军,执掌天下牛耳。看大明《坤舆万国全图》,以海图为志,郑冲誓要扭转乾坤,平定内乱,辟波万里,海图所指,无不可去,海图所有,皆为明土!
  • 水浒逐鹿传

    水浒逐鹿传

    穿越水浒,逐鹿天下!交流群:294684407(需要粉丝认证,老新书均可)。
热门推荐
  • 余生都是关于你

    余生都是关于你

    论有一个律师男朋友是怎样的体验,关关只能说我每次都忍住了打他的冲动。小剧场:一次约会后,下起了大雨。关关:余律师,雨这么大,你家就在这附近,我们先去你家吧。 余珵:婚前同居不合法。 关关:…… 后来。 关关:余律师,婚前同居不合法。 余珵:你记错了,是婚前同居不违法。 关关,卒。
  • 逍遥王爷现代妃

    逍遥王爷现代妃

    将军府里的大小姐穆依依,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生性傲慢无理,高傲自大,目中无人,却唯独钟情于瑞王爷。求爱未果,当场撞上皇宫大殿的柱子之上,醒来后,性情大变,毫不费力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一撞,不但撞没了之前的傲慢无理,也撞来了朵朵桃花。上官星辰的默默付出,上官瑞的无耻夺情,还有暗啸天的千年追随,都深深地印在穆依依的心里。......................................................上官瑞:跟着我让你享受荣华富贵。穆依依不屑的看着他,轻声说道,“你的官能大过皇上吗?”暗啸天:穿越千年,依依我只为寻你。伸了伸拦腰,悠悠的说道:“在你背叛我的时候,爱你的依依就已经死了。”上官星辰:依依,我给不了你荣华富贵,给不了你安定生活。穆依依妩媚一笑,靠在他的胸膛,小手把玩着他腰间的玉笛,“星辰,你要知道,从见到你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沦陷了,沦陷在你的温柔之中。”.......................................................她逛青楼,她着装现代,她斗小三,她玩宫斗,忙得可是不亦乐乎。谁说女人非要嫁个好人家,遵从三从四德,想她这古代穆依依的绝美容貌和身段,想她21世界穆依依的天才脑子,看她如何独领风、骚。她说,荣华富贵她不稀罕,高高在上会被摔死,她要的就只是两个相爱的人,一起游山玩水,浪荡江湖。
  •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别人家的穿越要么是言情剧,要么是励志剧。李宪发现自己的穿越很别致......是伦理剧!新书《高龄巨星》已发布,敬请支持。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诗别裁集

    清诗别裁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桃花源记之诸神的黄昏

    桃花源记之诸神的黄昏

    拥着着毁灭世界力量的最终武器,终结之核最终被恐怖组织散播到了世界。凌立在世界顶层的七大家族趁着这一异变展开了称雄的争斗。被家族赋予着使命的各个家族继承人纷纷为了家族而开始了自己的战斗,这个不断地重复着谎言与悲剧的世界,会在终结之核的力量之下毁灭,还是被这份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改变?
  • 千姿百态做老婆

    千姿百态做老婆

    什么样的女人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老婆,只要丈夫爱她,当她是宝,看她什么都好,她就是好老婆。女人们不要拿自己的老公去和别人比较,因为好男人很多,你只能找一个丈夫。你喜欢,他就是最好的。丈夫找的对,你这个老婆就当的对。
  • 古穿今之补刀影后

    古穿今之补刀影后

    一朝穿越,为了修炼,唱歌、演戏一个不落辛晴一步步走向娱乐圈的巅峰,目标天后和影后。当红人气天后兼影后辛晴生日当天,粉丝们摇着彩旗捧着礼物堵在了片场众粉丝:辛晴!接受我们充满爱的蛋糕吧!!!辛晴:谢谢——比起蛋糕,你们更美味!众粉丝:……???
  • 在历史的边际(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在历史的边际(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在历史的边际》集结了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00年之前(含2000年)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36篇理论及评论文章,内容涉及文艺理论、文艺史学、电影理论、电影史学、作品批评、作家批评等多个层面。
  • 重生之我其实是个机器人啊

    重生之我其实是个机器人啊

    (新文《快穿黑化:病娇男神,甜炸了》求支持~~)她重生了,却重生成了一个机器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论如何,前世害死自己的人,她一定要找到!到底是她养父母的亲生女儿,还是抢走自己男友和事业的前闺蜜?为了报复她们,她顶着机器人的身份变脸进了娱乐圈。只是,这位大叔是怎么回事?她那便宜弟弟是他亲儿子?而且,她怎么发现,她前世还是人类的时候,好像还和他有过一腿??(完结文《慕少你的马甲掉了》《快穿逆袭之影帝是BOSS》《重生之带着系统当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