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9300000230

第230章 吕布想法

次日天明,吕布大军方才列好队形,李催已是在营外叫阵。

“吕布,你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今日我便要斩下你的首级,来给相国大人祭奠。”李催勒住马缰,手中大刀遥指吕布军营方向,破口大骂。

“杀了吕布小人!”

“替相国大人报仇!”

李催身后的士兵,同时高声呐喊,气势直冲云霄。

吕布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一手提方天画戟,一手牵住马缰,缓缓骑到李催对面,神色淡然,丝毫不为李催的骂声有所变化。

吕布麾下统帅的六万大军,四万是京城禁军,乃是朝廷兵马,对于李催的喝骂,自然是义愤填膺,恨不得斩下李催脑袋泄愤;另外二万士兵,是从段煨手中调来的原西凉军。他们本属于董卓麾下,虽然李催骂的不是他们,他们却也觉得好似在责骂自己,脸上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杀!”

吕布双目淡然的望向李催,简简单单的说了一个字,随后六万大军喊声震天的冲向李催大军。

吕布身子没有动,李催军中没有人能提起他的兴趣。而且,他已知晓李催的计谋,更是懒得动。如果李催肯拼命的和他一战,那吕布还能有些精神。早在董卓麾下的时候,军中就有传闻李催不服他的实力,想要和他一决高下。对此,吕布只是心中随意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中。不是吕布自大,而是身为战神的自信。

李催知道现在谋算吕布,不能做的太明显,因此也下令大军进攻。

不过,交战还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李催便下令收兵,鼓声震天响起,李催的二万大军立即便退入山谷之中。此时,吕布军后方,却是响起阵阵锣声,片刻之后,喊杀声响起。

“温侯大人,郭汜引兵偷袭我军后方。”

一名将领策马来到吕布跟前,急切的汇报到。

吕布脸上的神情不变,淡然下令到:“传令后军调转方向,迎战郭汜。”

然而,吕布军才要准备与郭汜交战,郭汜军却已经擂鼓收兵;随后,李催那边锣声响起,又从山谷之中掩杀而来。

如此多番滋扰,吕布军中士兵都疲乏不已,而天色也暗了下来,双方都罢兵休息。

第二日,李催和郭汜二人又如同昨日一般,只是滋扰吕布军,并没有真正的进攻,一连三日,双方都是这样的对峙着。

其实,只要不是个白痴,都能看得出李催和郭汜二人的用意。况且,吕布会是个白痴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罗大大的三国之中记载着吕布被二人耍的团团转,明显就是在抹黑吕布。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都能想到李催和郭汜二人是在拖延时间。而且,在这期间,樊稠和张济二人并没有出现,再想一想,还会不知道樊稠和张济二人去干什么。

当然,吕布早在第一天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他们的用意,却并没有回援长安,也没有强行攻打李催和郭汜二人。否则,以吕布六万精锐士兵,解决李催和郭汜二人根本没那么困难。

等到第四日的时候,长安有飞马来报,说是樊稠和张济二人率领六万大军直攻长安,已经兵临城下,将长安四个城门团团围困住。

“传令前军转后军,后军转前军,回援长安。”

吕布淡淡的下完命令,率先策马向前奔去。看来长安的事情即将了结,他也能够离开了。吕布的家眷早在之前就已经让张辽和高顺二人护送到河内,然后从河内前往冀州。他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够和袁常麾下的赵云、典韦再战一场。况且,还有叶孤城,西门吹雪等人,同样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原本,吕布可以直接离开长安,前往冀州。然而,叶孤城五人还在长安城中,他此番回到长安,便是要将叶孤城等人带离。

当然,以叶孤城等人的实力,要离开长安也不难。只是,蔡邕一定要将家中的万卷藏书一并带走,故此需要吕布的士兵帮忙。

等到吕布撤军返回长安之时,李催和郭汜二人率军在后掩杀。

早在开战之前,吕布就已经安排妥当。将从段煨手下调来的二万西凉军安在前军,京城的四万禁军安在后军,为的便是这一刻。

当李催、郭汜攻来之时,二万西凉军除却少数人抵抗,大部分人都直接投降。他们本就是凉州出身,李催和郭汜麾下的士卒都有他们的兄弟、乡亲,自然不会动手。而且,吕布也计算好了,这些西凉军留在自己麾下,也是个不稳定因素。既然如此,还不如将他们放走,免得给自己惹麻烦。

因此,在快要到达长安城之前,吕布麾下的二万西凉军已尽归李催、郭汜二人,吕布仅率领四万禁军返回长安。李催和郭汜二人也不敢逼的太急,只是一直在吕布大军身后吊住,给吕布一点压力。

当吕布率领四万禁军回到长安之后,王允顿时大怒。

“我早知晓这些西凉军不可靠,当初就应该直接诛杀,如今反而成了乱贼的助力。待平定这些乱贼之后,我定要荡平凉州!”

对于王允的话,吕布没有表态。

如今长安被李催、郭汜四人的十几万大军包围,如果正常情况下守住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长安城内还有不少原本西凉军的降将,他们麾下的西凉军也不下万人。若是李催、郭汜他们强行攻打长安,他们说不定会投靠李催四人;当然,如果把长安城内的西凉军都诛杀,那就不用担心有人叛变。但是,没有理由的就杀掉这些西凉军,反而会让城内人心惶惶,士气急剧下降,这样长安城十有八九也守不住。

当然,也不是说长安没有解救的办法了。

第一个,那就是有大将统兵,出城与李催、郭汜四人交战,趁早的将李催、郭汜四人击败,不给长安城内的西凉军叛变的机会。只是如今长安城有这个能力的人,除了吕布,却是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而吕布已经决定离开长安城,自然不准备出手。

至于第二个办法就比第一个办法不靠谱,那就是长安城附近的州郡有人来增援。只是,如今的各地诸侯都在想着各自扩充地盘,哪里还顾得上长安城。就算是有这样想法的人,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实力。

“司徒大人,如今贼人围攻长安甚急,不若将天子转移到其他州郡。等候各地援军将贼人击退,再返回长安,如何?”

对于吕布的提议,王允当然不可能同意。

好不容易除去董卓,他掌控朝中大权。能像杂家先祖吕不韦那样,掌控天子,奇货可居,让杂家从此发扬光大。若是到了其他州郡,他王允哪还有像长安这样的威望。因此,王允绝对不可能离开长安。

“奉先,多日征战,你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待明日再行商议。”

王允心中的想法自然不会和吕布说明,当下让吕布离去,他则返回书房思索应对的策略。

次日,王允上朝,大臣们纷纷发表意见讨论,然而却都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而到了如今性命攸关的时刻,王允的威严似乎也不如曾经那般响亮,许多大臣对待王允,也没有先前那般恭敬。

对此,王允也没有什么反应。他知道,只有解决李催、郭汜四人的问题,才有空暇整顿朝纲。王允心中明白,许多大臣心中都在责怪他。当初若不是他坚决要将李催、郭汜四人斩杀,也不会逼得四人反叛。

几日下来,群臣都在争吵之中度过,然而,始终没能提出好的建议。

这一夜,原董卓部将,李蒙、王方二人率麾下西凉军,打开城门,李催、郭汜四人一齐拥入。李催、郭汜四人纵兵掠夺,太常卿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皆死于国难。等到天明之时,李催、郭汜四人便领兵围住皇城,齐齐对着皇城呼喝,将王允交出。

而另一边的吕布,却是已经准备妥当,带领跟随的数千将士,往长安东门离去。当然吕布想要逃离的情况,自然被人汇报到李催、郭汜四人面前。

得知此消息,李催、郭汜、樊稠和张济四人,自然是聚在一起商议。

同类推荐
  • 前秦猛士

    前秦猛士

    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时人相称已如此,而今几人能记得!
  • 王师三国

    王师三国

    谁告诉你穿越了就能狂拽酷炫叼炸天?不好好读书,你能在那群无病呻吟的文人墨客面前装一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情13?你能在那些冲锋陷阵的名将悍卒面前装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13?你能在那些指点江山的雄主名士面前装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13?退一万步讲,你甚至不能在妹子面前装一个“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柔情13.所以你以为穿越后就能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我告诉你,你以为的对。因为你有商城系统,那些神兵利器,奇门遁甲,失传秘籍,现代科技产品,以及皮肤,充值就能买。
  • 买宋

    买宋

    一翩翩少年郎,梦回大宋,阴差阳错买了个爹,没想到这个便宜老爹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八贤王,这……更凑巧的是,仁宗皇帝无子,论宗亲自己最近,要让自己继承大统,这……以武举之身入仕途,天下第一武状元,本是文人鄙夷的武夫,却以才华名满天下,这……平西夏,征辽邦,拥新法,促变革,继皇位,争礼仪,且看一介翩翩少年郎,如何买爹买来一个大宋……………………(本书为戏说党,并非考究党,许多桥段来源于历史典故,相声评书,如王华买爹神马的,不喜勿喷QAQ~~~)
  • 贞观变革

    贞观变革

    莫舒宇怎么也想不到,出个车祸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大唐,而且正好穿越到了玄武门之变时期的临湖殿。尉迟恭本来来不及救李世民,刚好莫舒宇看到了就跟李元吉唠了句嗑,李元吉起身踢了莫舒宇一脚,从而救了李世民一命。从此莫舒宇和李世民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不对,是和李世民的女儿,大唐的公主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
  • 大宋王朝4

    大宋王朝4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热门推荐
  • 仓央嘉措:我和我的人生擦肩而过

    仓央嘉措:我和我的人生擦肩而过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二十四载的短暂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让我们走进神秘的西藏,去寻觅最深情、最真实的藏地诗佛——仓央嘉措。
  • 识人用人管人

    识人用人管人

    如何察知人才的真才实学,如何让员工的知识能量得到最大的发挥,如何做到知人善任、各尽其才,如何用较简单的管理取得较大的绩效,如何驾驭员工、建立优秀的团队……这些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答案也不一丽足。关键是领导者要不断揣摩和总结。最终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识人·用人·管人(经典给力版)》借鉴了许多管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力图从实际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洁明了的道理,阐述三大领导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知识,既有传统管理经验,也有与时俱进的领导技巧。从而为读者献上了一份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的大众读物,并期待大家在自己的实践中掌握要领、融会贯通,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事业走向成功和辉煌。
  • 束河啊束河

    束河啊束河

    束河古镇很老,有资料记载,比丽江古城还老。镇子越老越值钱。几年前,束河旅游开始热。我就到这里开了个餐厅。我开餐厅,也写短文章。写作多年,省作协会员也当上了,都称我为“作家”了,不写点东西,在省市报刊上露露面,感觉自己就不存在在世界上了。我写短文,很离不开身边的事,不注意就把束河也写进去了,把开餐厅的事也写进去了。这样,许多文学界的朋友也都知道了我开餐厅的事。有时候想想。感觉是自己把自己出卖了。在外面开会和在网络上聊天,他们总是说,哪天到丽江,就到束河找我喝酒。我说,欢迎啊欢迎!他们说,要给我们打折啊。我说,你们来是要免费的。
  •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繁瑾余笙

    繁瑾余笙

    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总会有属于少年时代的青涩。懵懂的情愫。时光变迁,我们……会变吗?“你好,我叫余帆”“顾瑾笙”白驹过隙,我们早已被社会磨平了棱角。不变却是我们的心。“余帆...你走吧,趁我还没有后悔。”“瑾笙,我...”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傀儡之城

    傀儡之城

    《傀儡之城》:死亡设计师车祸苏醒后发现所有人头顶都有一根悬丝,不同颜色的悬丝预示着不同的命运;《黑暗深处》:失意赛车手无奈加入抢劫团伙,躲避警察追捕时逃入矿井,谁知井下却潜伏着更为恐怖的东西;《换衣侠》:洗衣店老板忽然发现,自己只要穿上顾客的衣服,就能具备对方独特的能力;《附身实验》:三名医学院学生进行“附身实验”的恶作剧,阴差阳错中,竟把其中一人的意识转移到了昏睡多年的植物人体内。
  • 洞玄灵宝道要经

    洞玄灵宝道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门小妻

    名门小妻

    用了五年的时光爱上一个人,谈婚论嫁前夕,男友却背着她和别的女人有染……
  • 盛宠弃妃:夫人,太嚣张!

    盛宠弃妃:夫人,太嚣张!

    重生醒来,她发现是在他们成亲那一晚,她狼狈的被他拽在手里,冷冷道:“你别想从我身上得到任何感情之类的东西。”可是,他沦陷了,对她说:“嫁给我。”她挑眉:“我目中无人,很嚣张。”他道:“我以天地为媒,江山为聘,随你嚣张。”她沉默,将一张写有天地二字,一张写有江山二字的宣纸仍在他脸上,还能好好玩耍不。乱军围剿,她替他挡下所有的箭,素白的衣服染成了耀眼的红,他颤抖着双手心疼的将她抱进怀里,说:“缓缓,我们回家。”烈日的艳阳下,他仿佛看到了她坐在院子里正在‘指点江山’,指着‘太子’道:“以后你就娶我了吧。”那一年她七岁,他亦十二岁,他只是一颗棋子,她亦是另一颗被安排到他身边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