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300000010

第10章 内犍术(1)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①,就之不用,去之反求②。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③。事皆有内捷,素结本始④。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⑤。用其意⑥,欲入则人,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⑦,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注释】

①上下:古时指对立、矛盾的两个范畴,如尊卑、长幼等,此处指君与臣的关系。远而亲:看似疏远,其实极亲密。近而疏:看似亲密,其实极为疏远。

②就:归,趋,就职。去:离开,去职。

③御:用,指君王信用。遥闻声:指君臣相隔遥远。

④内键:内,纳的意思,即叙述自己的观点。楗,支持、承担、开闭、堵塞的意思,这里指谋划事情。又指把门户关闭。素结本始:平时就有了联系。

⑤采色:绚丽的颜色,这里指美色,女色。

⑥用其意:指推行某种主张。

⑦蚨母:昆虫名,形似蜘蛛,又叫土蜘蛛。朕:征兆。

【译文】

君与臣、上司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有的貌仪疏远,实际上关系却非常亲密,有的看似非常亲近,实际上却各有心思,彼此疏远,主动谋求职位的却不被任用。而那些离去而无所求的反而被召请受到重用。有的臣子每日都能晋见国君,却仍旧得不到赏识和重用,而有的臣子与国君距离遥远,但是君王只要听到他的消息,就会起重用之意。归根到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性情投合,从平日的交往中建立了感情基础的缘故。君王与臣子的结交,有的是以道德为纽带,有的是以同道朋友的方式交往。也有的以钱财货利换取君王的宠信,还有的则是投君王之所好,以美色相赠。虽身为臣下,只要明确君王所喜所好,那么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退隐山林,或亲近,或疏远,或有所去,或有所就,有所求便能如愿,想让国君挂念,国君便会日夜不忘。这样关系就如同母蜘蛛完全依从其子那样,想出便出,想进便进。不给他人留一丝间隙或漏洞。独自出来,独自返回,进退自如,随心所欲,谁也无法阻止。

【原文】

内者进说辞,楗者楗所谋也①。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②。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③。方来应时④,以合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⑤。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往便所为。以求其变⑥。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⑦。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⑧。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⑨。见其谋事,知其志意⑩。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注释】

①内者进说辞:“内”,就是向君王进说言辞。楗者楗所谋:“捷”,就是向君王呈献计策。

②隐度:隐藏,小心谨慎地揣度。循顺:依循,顺着。

③阴虑:暗地里考虑。明言:公开地发言。志:思想,意志。

④方:方法。此处指言谈纵横的方法。应:顺应,适应。时:时宜。

⑤详思:详细思考,反复思考。时:顺应时宜。当:指适合君王的心。

⑥夫:发语词,此处有“如果”之意。乃:于是。揣切:揣量切摩。往便所为:适合当时的方便计谋。变:换一种计谋。

⑦以变求内:以变换了的新计谋来求得君王的采纳。若管取捷:即用钥匙开锁。

⑧说来者,以变言:将来是尚未预料的,谋士在献策时就要随机应变。妙在发挥。

⑨审知地势:审察知晓地理环境。牧:治理、驾驭。

⑩谋事:谋划大事。志意:志向,意图。

事:指谋臣的计谋。未知:不知道,不了解。

【译文】

所谓内(通“纳”),就是臣子向君王进谏,从而取得君王的信任;所谓捷,就是臣子向君王呈献谋略,以辅佐君王,成就大业。想要游说君王的谋士,务必要事先揣摩出君王的心理;想向君王进献策略的谋士。务必要循势而为,因势利导。想要说服他人,首先要深思熟虑,分析自己的谋略优劣可否、成败利钝,然后再明确地向君王阐明其中的利弊得失,从而迎合君王的思想,掌握君王的意志,进而控制决策的实施。游说的要诀在于顺应时宜,选择恰当的时机,使自己的谋略与君王的意愿切合,以迎合君王。不过首先要审慎地考虑,事先同君王建立稳固的关系,然后再考虑拟献的方略计谋是否顺应时宜、合乎君王的心愿。如果谋士所进献的计谋不合君王的心愿,就不可能被采纳并付诸实践。因此,进献谋略者需要反复揣度。改变策略以适应时势的要求,提出新的方案,以适应新的变化。这样以变通的方法求得君王的采纳,就会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样游刃有余。与君王谈论过去的历史,应该顺着君王的心思,加以合理的解释;与君王谈论未来的趋势,则要留有余地,采用交通的言辞,随机应变。只有善于变通的谋士,才能审时度势,才能与天地自然的法则相通。随四季的更替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如同役使鬼神一般得心应手,才能契合于阴阳变化的规律,从而控驭天下百姓。谋士在观察君王谋划大事时,就可从中洞悉君王的意愿和志趣。如果提出的方略计谋不合君王的意图,与君王的观点不一致,那原因就在于对君王的心愿还了解得还不够透彻。如果提出的方略计谋能够合乎君王的意愿。却仍然得不到采纳和实施,以建立稳固、默契的君臣关系,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君臣关系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很亲密,实际上内心却有很大的距离。如果进献的计谋与君王的心愿并不吻合,圣贤之人也不会再为其谋划的。

【原文】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①;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②: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③。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④。得其情,乃制其术⑤。此用可出可入,可捷可开⑥。

【注释】

①阴德:心意暗合。

②策不得:计谋不当,不合君主的意图。事中来:所策划的事,后来应验了,于是在离开后又被招来。

③施不合:措施不合君王的意图。决事:谋大事,指参与决断国家大事。

④类:同类事物,共同点。见逆:违逆,与愿望相违反。见非:达不到目的。

⑤得其情,乃制其术:与对方情况相合,就掌握了内楗之术,运用自如。

⑥此用:即“用此”。

【译文】

因此。与君王表面疏远而实际上关系非常亲密的臣子,是因为双方的情感暗合之故;看上去亲近而实际上关系疏远的臣子,是因为双方的志向和意图并不相符;身居官职、主动进献谋略却得不到君王重用的臣子,是因为其计谋不当,没有得到君王心理上的认可:隐居在野、所言不合君王心意,但后来又被召用的臣子,是因为他当初所献计策是正确可行的。暗合君王的心意;每天都被君王召见却得不到赏识的人,是因为他所提出的策略不合时宜,也不合君王的意愿;身居江湖乡野、与君王距离遥远反而能引起君王惦念的人,是因为其言行从根本上与君王的谋划契合,君王亟待与他共商大事,成就大业。因此,若不明了总体形势,不了解对方的想法而贸然行动的人,其结果必定事与愿违;同样,不了解君王的意图而贸然进献说辞的人,必然遭到非议和拒绝,想受到重用却会适得其反。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再依据情况制定策略,才能够充分施展自己驾驭形势的计谋,推行自己的主张。这样才可能进退自如,随心所欲。

【原文】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①。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②。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③。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④。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⑤,策无失计⑥,立功建德,治民人产业,日捷而内合⑦。上暗不治,下乱不悟,捷而反之⑧。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⑨。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⑩。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注释】

①立事:建立功业。以此先知而楗万物:以得其情而预先认识把握万事万物。

②仁义、礼乐、忠信:均为儒家的道德范畴。“由夫道德”句,陶弘景注曰:“由夫得情,故能行仁义、道德以下事也。”

③先取《诗》、《书》,混说损益:先引用《诗经》、《尚书》的话,以验证自己的学说,然后加以贬押或鼓吹。议论去就:议论去和留、进和退。

④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从内运动可使情合,在外运动可使情离。

⑤道数:即道术,古指治道的方法。揣策:即揣测。见疑决之:出现疑难予以解决。

⑥失计:败计失策。

⑦产业:产,谋生。业,功业,事业。而内合:指谋略被采用,君臣内情相契合。

⑧上暗不治:君王昏庸不理朝政。下乱不悟:臣下作乱而不醒悟。楗而反之:指谋略被拒绝,君臣内情不相契合。

⑨内自得:内心自以为贤明。外不留说:不采纳他人的进言。飞:飞扬,激昂之辞。

⑩命自来:指君王有诏命来召。迎:迎接,接受。御:驾御,控制。

去之:离开。因危与之:趁着国家将倾之时,将权交还给君王。

环转因化:指游说的言辞像圆环那样转动,随机应变,运转自如。莫知所为:使他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退为大仪:掌握进退的秘诀了。退:退其位,保全。大仪:大法,秘诀。

【译文】

因此,圣人行事成大业,都是预先洞悉全面情况,从而控制和驾驭世间万物。若向国君进献策略,首先要从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着手,引用《诗经》、《尚书》中的立论和教诲,再综合分析其利弊,并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策略中的得失。如果想要赢得君王的信任与宠幸,就要深知君王内心的意图和想法,才能接近国君,取得信任;如果无意取得君王的信任和宠幸,一心退出隐居,就不必迎合君王的意愿,自然会失去宠信而离去。善于运用内外之术与君王周旋的臣子。必须明确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从而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遇到疑难问题能够作出正确的决断,使策略的运用不会出现失误,从而治理百姓、建功立业、积累德行,使朝廷君臣有序,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君臣内情相契合。若君王昏庸不能治理朝政,臣下庸碌不辨事理,就是君臣内情不相契合。对于那些自以为贤明而不能采纳贤哲谏言的君王,就要用激昂之辞去说服他。如果朝廷有起用的诏令,就应该欣然受命,获得君王的信任之后再施智展才,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另有所谋,打算归隐山林,不愿当朝为政,就要利用社稷大厦将倾之机,伺机退隐。是去是留要反复权衡,转换变化要因情制交,让人搞不清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才算是掌握了去留进退的真正秘诀。

【历史典故】

无所畏惧谏成帝

西汉后期,汉成帝执政以后,起用自己以前的亲信,尤其重用自己以前的老师张禹,并封他为安昌侯。但张禹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实际上贪婪淫奢,位高权重之后,他对奢侈生活的追求更是登峰造极。人民都对他深恶痛绝。

朱云是当朝的一位官吏,是个敢怒敢言的硬汉子,他的这种名气朝中上下已是众所周知。他查实了张禹的种种罪行之后,立即上书求见皇帝。朱云当着满朝公卿的面慷慨陈词:“现在朝廷有些大臣,只图一己之利,上不能辅佐君主,下不能益于百姓,惹得民怨沸腾,微臣请陛下杀一儆百,斩一奸佞之人,以平民怨,以儆效尤!”

成帝好奇地问:“哦?竟有此等事!不知你要斩的奸佞之臣是何人?”

朱云上前一步,毫不犹豫地说:“恕臣大胆,就是安昌侯张禹!他……”

正当朱云打算一一陈述张禹的罪状时,成帝大声喝断,顿时龙颜大怒:“你这个逆臣,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以下犯上,公然在朝堂上侮辱我的老师!罪在不赦!来人,拿下!”

两边的侍卫立即奉命捉拿,朱云一路挣扎,被拉至金銮宝殿前,朱云死死地抓住栏杆不放,不料竟将栏杆折断。他大声呼叫道:“我能到九泉之下与已故的忠臣为友。也没有任何的遗憾!现在陛下任恶人大行其道,日后还能以圣明自居吗?”

汉成帝怒火正旺,听得叫声更烦,又下令道:“拉出去,斩首!”在一旁几次欲言又止的左将军辛庆忌摘去官帽,解下将军的大印,双膝跪地,对皇上说:“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朱云这个人素来狂放不羁,说话做事喜欢直来直去,相信您也有所耳闻。今日他进谏也是为民着想,并无恶意。如果他所言属实,那岂不是杀错了;如果他是信口雌黄,也罪不该死!陛下何不查明真相后再做判决呢?今日我愿以死相救!”

说罢,连连叩头,磕破了额头,染红了地面。汉成帝想想觉得有理,平息了怒气,收回了成令,并派人查证张禹之事,不再追究朱云。

后来,有人提议把折断的栏杆修整翻新,汉成帝连忙阻止:“栏杆勿修了,把那些坏的部分收拾一下就行了。我要让来来去去的大臣都知道朱云和辛庆忌不计自己得失而直言进谏的事迹。这种人是我一直都需要的啊!我差点犯下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

忠直谏臣魏国公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良久,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

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现在的河南省寿安县)休息,因为对他的用膳安排不周到而大发脾气。魏征当面批评唐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嫌进献的食物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对,灭亡了。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记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人居室,询问得失,魏征越来越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痛哭流涕地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呀。”

投其所好连升迁

裴延龄是唐德宗时掌管财政的大臣,虽然他对财政一窍不通,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干,就任之初,他便上书皇帝说:“我通过清账查库,发现有20万贯的钱没有入账,请将这笔钱放在另外一个钱库中贮存起来,以供陛下随时取用,永无匮乏。”不久他又上书皇帝说:“朝廷仓库收藏的钱物多有失落,最近我在废品中收得银钱13万两,丝绸及其他物品又有100多万。这些钱物也都没有人账,应当算作节余,也该转移到别的仓库收藏,以供陛下支用。”

同类推荐
  • 反转命运:林书豪

    反转命运:林书豪

    不要只做旁观者,也许你不能复制球场上的奇迹,但你可以在你的领域同样书写传奇!作者从信仰,师长,自我,机遇,友谊等方面,以独特的视角深度解密林书豪成功的原因,让你从他的身上学到成功的方法。
  • 和珅传

    和珅传

    “满洲青年才俊”堕落蜕变的终极原因;“乾隆第一宠臣”为人处世的生存之术;“史上第一大贪官”爬上高位、聚敛财富的翔实记录。
  •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全传(上)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热门推荐
  • 马云,活着就是成功

    马云,活着就是成功

    “互联网+”时代,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如何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创业之后如何让企业生存下去,发展起来?成为越来越多创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抓不住机会,留不住人才,执行力跟不上创意,赚钱越来越难……成了创业者难以演说的痛。本书分为创业、用人、经营、管理四个部分,用马云的话和他的亲身经历,帮助读者开启创业之门,点拨创业者建设团队,形成自己的经营思路,成为优秀的企业家。
  •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告诉我们:女人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女人能更明白人情世故,懂得男人心理,能更好地获更多的人喜欢,更好地握住幸福。使女人发光的并非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而掌握好心理学就是智慧最好的体现。这本《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意在教女人如何处理情绪、工作、人情世故、两性问题等的技巧,引导女人走向成熟,让女人学会利用女性的优势和独特心思,优雅而从容地应对一切。
  • 镇恶志

    镇恶志

    先镇江湖后镇天,镇罢妖魔镇神仙,三千世界听谁主?青衫笑傲红尘间。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

    《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主要收录了加缪的散文作品及评论文章,包括《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时政评论一集》《时政评论二集》《夏》《时政评论三集》《关于断头台的思考》《在瑞典的演讲》等。在文章中,加缪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 海贼王之全能与平凡

    海贼王之全能与平凡

    生下来被父母抛弃,成为奴隶,遭到非人的待遇,迫于无奈的成为了海贼出生在平凡的家里,过着平凡的人生,突然有一天身为穿越者的记忆苏醒,就获得了金手指。出海了。全能与平凡,这两个人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呢?
  • 名门小萌妻

    名门小萌妻

    一场交易,她日渐习惯,他却突然翻脸。“我最讨厌你这种女人!”英俊冷漠的脸孔像撒旦一般让人心寒,一场阴谋,让他们陌路,几年后等他们相逢,她已经华丽变身,看他们怎样再次折腾彼此。
  •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来,南航培养了12万余名校友,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开拓者及各条战线上的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共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各个时期从南航毕业到校外工作或曾经在南航工作过的校友访谈录100篇 (共两辑)。篇目按受访校友的入校先后顺序排列,同级校友以姓氏笔画为序。从这些讲述校友成长足迹和创业风采的朴实文字中,读者能够分享南航校友们的人生经验,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可以读出一部鲜活的南航“校史”,找寻一脉相承的南航“基因”,感悟生生不息的南航“精神”。
  • 庶女攻略:重生为后

    庶女攻略:重生为后

    “十六为君妇,愿同尘与灰。”沈安嫣嫁给他八年,终于让他辅佐的大皇子登基为帝,而他也从一个马上要被收回爵位的侯爷变成了嗣王。就在他被封嗣王的当天,他竟迎娶了自己的嫡姐!“呵,也不看看自己是谁?庶出也配当嗣王妃?”灌下药后将自己丢进奴役房。因为自己是庶出,就受尽凌辱,为嫡姐做炮灰?庶难从命!阴险嫡母,伪善长姐,绿茶嫡姐,泼辣庶姐,就连小小年纪的庶妹都心机深重,一步步毒害她。带着怨恨,眼前化为一片漆黑,睁开眼,自己居然又回到了宰相府?上天居然再给她一次机会,那她一定要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虐毒莲圣母斗赢心机帝,女主复仇的路上会遇到很多人慢慢成长)【每个人都没有绝对的好坏,每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
  • Under the Deodars

    Under the Deoda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