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8100000003

第3章 韩非与《韩非子》(2)

申不害既然“主刑名”,自然是言术又言法的法术之士,大约是因为他谈论的主题是术,所以韩非多次批评他不擅其法。

那么法与术有何区别呢?

《韩非子·定法篇》说得很清楚:“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着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也就是说,术是帝王驾驭群臣南面而坐之权术,法是帝王通过群臣控制老百姓的工具。

《申子》,司马迁认为有两篇,《艺文志》以为六篇,都失传了。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是残存在其他文献中的一些零章断句。通过这些零散的东西,可以看出申不害是言法又言术的。法与术是互相作用的两个方面。

“申不害,韩昭之佐也。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新故相反,前后相悖,则申不害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定法》)韩非说得很明白,申不害不是不行法治,而是不善于法治,“不擅其法”。

申不害是专制独裁的鼓吹手。“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若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为人君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张天地之纲,用圣人之符,则万物之情无所逃之矣。故善为主者,倚于愚,立于不盈,设于不敢,藏于无事。窜端匿迹,示天下无为。”这就是说,君主应当掌握一切大权,群臣只能是君主任意驱使的奴仆和工具;君主应当像防范盗贼那样,时刻提防奸臣篡夺权力。为了有效驾驭群臣,君主要采用手段,装出一副糊涂的样子,暗地里窥视群臣的动静。

《吕氏春秋·任数篇》里有一则申不害评论韩昭侯的故事。大意是说,韩昭侯爱卖弄自己的智慧,有一次看见祭庙所用的祭猪太小,就叫人把它换掉。换的人阳奉阴违,又把原来的猪拿上来。韩昭侯直接说:“这不是刚才让换下去的那头猪吗?”换的人无言以对。韩侯左右的人问何以知道。他说,由它的耳朵知道。大概是韩昭侯记住了耳朵上的标记。申不害听说了这件事,认为韩昭侯不该这样说。在申不害看来,君主听见了,要装作没听见;看见了,要装作没看见;知道了,要装作不知道,深藏不露,免得他人有所提防。只有这样,才能听到一切,见到一切,知道一切。知道的装作不知道,不知道的要装作知道。只有让别人摸不清底细,那样才能被看成是微妙神玄,深不可测。

“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这是申不害思想的核心。在申不害看来,明君应当把天下人当成玩偶,依靠自己的“方寸之机”运转天下,实行独裁专断。

慎到的势慎到是另一派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是赵国人,约与孟子同时。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讲学,负有盛名。

慎到认为,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诎贤者”。君主的权势可以作为行法的力量。有了权势,有了法,平凡的君主“抱法处势”,就可以治理天下。慎到说:“龙在云上飞行,蛇在雾中游荡,一旦云消雾散,龙蛇就如同蚯蚓、蚂蚁一样,因为它们失掉了所依靠的东西。贤人所以屈服于不肖的人,是由于贤人的权力小,地位低;而不肖的人所以能够使贤人服从,是由于不肖的人权力大,地位高。尧如果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连三个人也管不了;但桀做了帝王,可以搞乱天下。我从这里知道权势是非常重要的,贤能才智是不值得羡慕的。软弱的弓能够把箭射得很高,那是由于风力的推动。不肖的人的命令能够推行,是由于得到了臣下的帮助。如果尧的地位同奴隶一样的话,老百姓就不一定服从他;当他做了君主,他的命令便可以令行禁止。由此看来,贤能才智不可能制服臣民,而权势地位,却可以控制贤人。”《韩非子·难势》征引了慎到的政治主张。

所以荀子批评慎到“蔽于法而不知贤”。大概是慎到过于看重了法和势的作用,而忽视德化的力量。

从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到慎到,这些前期法家虽然思想学说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法治主张,都是韩非法治思想的前驱。

韩非思想的学术渊源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韩非思想的主体是法术思想,人们公认,他吸收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经过个人熔铸,使法、术、势三者融合为一体,从而构成了法家完整的政治理论体系。

韩非曾批评申不害“徒术而无法”。指出,申不害辅佐韩昭侯,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所以韩国不能称霸。

他又批评商鞅“徒法而无术”。指出,商鞅辅佐秦孝公,推行法治,虽然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因为不善于权术,人君得不到利益,大权旁落,未能达到帝王之治。因此他主张兼用法、术。

他又采用慎到的势治学说,重视权势的重要性,强调说:“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法是官府公布的成文法,是编着在图籍上的法规;术是君主暗藏在心中的权术,是驾驭臣民的手段;势是君主掌握在手中的权势,是控制臣下的凭借力量。韩非把这三种学说综合起来,形成法家完整的政治学说。

这样,韩非的政治学说与前期代表人物的个人主张就不同了。在韩非的政治思想体系里,法治、术治、势治各有侧重,互为作用,互为依托。概括起来说,就是君主凭借地位和权势,运用术数来驾驭群臣,并通过群臣的辅助,使老百姓严格遵守已经公布的成文法规,达到天下大治。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帝王统治术。这也正是韩非集法家思想大成之所在。

韩非与荀子韩非的主要思想渊源于前期法家,是毫无疑问的。但由于他生在战国百家争鸣时代,政治思潮互相激荡,互相影响。韩非对儒、道、墨、法等学说给予了各种评论,或肯定,或否定,或引申,或修正,均有独到的见识。韩非在对各家学说评判时,自觉与不自觉地受了各家学说的影响。对前期法家的思想他进行了批判、继承和发展;对儒、墨、道家学说则是批判、扬弃和利用。这样,他不只是集前期法家学说之大成,而是有选择地吸取了儒、墨、道等诸家学说的部分内容,成为先秦诸子中思想面最宽的一位思想家,也是这个时代最后一位思想家。

韩非师从荀子学习儒学,尔后离开了老师,完全接受了法家的理论。他激烈批评儒学的核心思想,认为仁义道德对社会无用而有害。但他并没有完全摆脱儒学的观念。

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有异也有同。礼与法都是行为的规范,不同的是,法具有人人(除帝王之外)必须遵守的强制性,礼强调有等级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倡导而缺乏强制力。儒家以礼区别贵贱亲疏的同时,并不反对以法治小民,这叫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法家强调法的平等性,“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家重法抑礼;儒家重礼轻法,认为法生于礼,礼为治之本,法为治之末,但不反对用法治平民。

在先秦的儒家学派中,荀子特别提倡礼学,反复强调礼的作用。在苟子看来,礼是君主检验群臣的尺度,也是衡量天下是非和曲直的规矩。所以有时他把“礼”字的含义说得和“法”字的含义很接近。

在《礼论》篇中,他说,礼好比是绳墨,有了绳墨,就可以明确无误地判别事物的曲直;礼好比是用来称量东西的秤,有了秤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衡量事物的轻重;礼好比是角尺和圆规,有了角尺和圆规就可以检查事物是方还是圆;用礼来检验君子,任何人是无法欺骗的。所以礼是准则,人道之极。这样的看法,与法家把“法”看成是客观事物的标准十分近似。韩非经常说,没有规矩,技术再高的匠人,也不能准确无误地成就方圆。“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丢掉了法治,而任心治,尧也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从这里便可以看出,在学术史上由苟子隆礼到韩非重视法治的发展痕迹,以及其师承关系。

在先秦儒家中,孟轲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韩非的性恶论明显受了荀子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是饥了想吃东西,冷了想穿得暖和一些,劳累了就想休息一会。“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无论是明君圣王夏禹,还是天下头号坏蛋夏桀,都是好利而恶害。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先天就有的人性。人性是恶的,后来的教化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这叫做“化性起伪”。宣传礼义教化,就是用来防止人的性恶进一步发展。人由恶变善,积习行善,是后天努力积累而成的。

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性恶论。他从社会现实关系出发,认为人性都是“好利而恶害”,都在追求名和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不论是一般老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利欲之心是共有的。

人的一切行为都由利欲所驱使,人人唯利是图。与荀子不同的是,韩非认为仁义恩爱不足以止乱,教化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严刑峻法才可以禁暴,防止性恶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臣民只需要鞭策,不需要其他。

荀子是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韩非也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他极力反对以卜筮决定国家大事,认识事物必须经过参验等,都是受了苟子的影响。

韩非与道家老子毫无疑问是韩非思想的源泉。在《史记》中,司马迁将韩非与老子、庄子、申不害列为同传,并且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是很有见识的,也是很有根据的。

老子观察自然界,得到了无为的启示,后来将它应用到政治上来,主张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就是因任自然,不横加干涉,不扰民,让人民自由发展。好静、无事、无欲就是无为。由此达到白化、自正、自富、自朴的客观效果,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讲的无为是对有为而言的。他主张君道无为,臣道有为;无为是君德,有为是臣道。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热门推荐
  • 带着法律去旅行

    带着法律去旅行

    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各种纠纷,本书从读者角度出发,告诉游客在不同的环节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即学即用,既有风险预防知识又有纠纷处理技巧,一书在手,旅行无忧。
  • 极品世子妃

    极品世子妃

    本书已由青岛出版社出版,2013年10月1日全国上市。亲们去购买一套收藏哦~她懦弱胆怯,失了清白产下一子,被未婚夫休弃,受不了打击撞柱而亡。再次醒来,她已不是曾经的她。她从容地拿起甩在脸上的休书,接收便宜儿子,锋芒倾世——贵为天下第一公子的前夫要回头,却高傲得像施舍乞丐的大爷。睿王说喜欢她,不过是因为身中奇毒,需要她过人的医术。她又岂会看不穿?利用她?伤害她?有没有告诉你们,姐会让你们很‘好看’?睿王与天下第一公子同一天大婚,天下皆知,天下盛事!她暗施巧计,睿王娶的人变成了天下第一公子。两位爷婚前还互相祝贺,拜完堂才知道娶的新娘、嫁的新郎是男人。一个富甲一方,一个位高权重,两个丢不起脸的男人被狠摆了一道。江山权谋、欺骗报复,伤不了她分毫。沧海桑田,容颜变幻,七年前逝去的男子意外出现。她的身边却早已有一份守候的痴心。*亲爱的们,收藏支持涵哦,抱个~*涵的腾讯微博:http://m.wkkk.net/mahan6力荐涵的其它完结作品:《惊世傻弃妃》《宝宝他爹是哪位》《绝色弃妇》《穿越之极品美女》《涩妃别乱来》
  • 职工和谐相处手册

    职工和谐相处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爱你永远不够远

    爱你永远不够远

    我们的生活,普普通通,毫无波折,我们在初中相遇,我们是七个性格各异的女生,我们不张扬,我们很平凡,我们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就是我们,是无人可以代替的个体,我们很团结。初中时的我们,挤在一个名为612的寝室,但我们的故事从我们分离的那个夏日开始,我们的友情不变,我们的爱情萌芽,这一切的一切,就为纪念我们最美好的友谊。
  •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本书是为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你量身打造的。你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人性的复杂及其根源,学会如何洞察人的心理,懂得如何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另外,你还可以了解到如何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同学、亲人、陌生人等周围最常见的人相处,懂得如何洞察他们的内心,并自信自如地与之交往,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为你揭秘政界精英、商界精英的交际技巧,本书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人生的终极赢家。
  • 盛宴

    盛宴

    大全这才涩声地说道:也没啥,德喜不接保险丝,就是想让大伙多乐呵会儿。老泽山一下怔住了,原来,他心里也不愿让这个久盼的热闹过于短暂,希望这快乐欢畅的时光能够尽可能地延长,所以才让后生多唱几段。老泽山不禁动情地说:老兄弟,想热闹咱们再唱一晚就是了,你这迟迟不来电,扫了乡亲们的兴致不说,还坏了咱塬上的名声哩。日后要是再请人家戏班来唱,人家怕是不来呢。老德喜听了,这才站起来,摸索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截保险丝来。也就在这时,场院里突然腾起一片通红的火光,跟着响起一阵欢呼声。老泽山、老德喜、大全惊得顾不上接电了,慌忙跑到院外。原来,不知是谁在场院里点起了一堆篝火,一大圈人围着火光又蹦又跳地欢腾,跟着,就见高原双手握拳,用力地跺着双脚,引吭高歌起来。
  •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

    明朝崇祯年间和清朝顺冶年间,合称为“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重要的因革时期。《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研究》对明清之际小说作家进行了整体研究,考察了作家的生存状况和创作心态,考察了时代、地域、作家、作品诸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研究各种体裁各个时代文学创作与发展规律都具有比较普遍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花枝招展(肆)

    花枝招展(肆)

    有了房子,人就像蜗牛有了遮风挡雨的壳子。可不同的是,人的壳子上还开了一些个口子,不仅可以让别人窥视到你,同时还能让你窥视到别人,你窥视过别人吗?又被人窥视过吗?
  • 花当阁丛谈

    花当阁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宫妾妃

    清宫妾妃

    不想当皇后的嫔妃不是好嫔妃,我们的目标是——教育乾渣龙!!新书《清穿咸鱼攻略》求收藏求养肥!宅女林羡余被宫斗APP绑定,开启快穿之路,本应智斗嫔妃、攻略帝王,然鹅……看看那些渣得各有特色的渣渣,林羡余表示,争宠是不可能争宠的,她宁可当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谁敢坏老娘享乐大业,咸鱼甩尾抽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