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人都有一张脸,是脸都会要面子。所以,我们与人交往,必须时刻顾及他人的面子。替他人挽回了面子,他会衷心感激你,喜欢你。
用赞美激发他人的潜能
生活需要赞美。一句真诚的赞美,能让一个困顿中的人精神振奋,继续踏上坎坷的道路。同样,一句尖刻的批评,会使一个进取中的人心灰意冷,陷入绝望的境地。能够让别人高兴,那么你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
学会真诚赞美,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都是有益处的。赞美了别人,别人也会适时地回报,这会使我们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事业有成。
适度地赞美别人,别人会更加愿意接近你,使你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仅如此,真诚的赞美还可以调动对方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做得更多、更好。对于那些自卑的人来说,赞美可以改变他的心态,甚至改变他的一生。在学校中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因为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赞美变得勤奋好学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位教育学家曾在期刊上发表文章说:“教师不应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画满批评的标志,应当找一两处体现学生优点的地方,进行表扬,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大地被调动起来。”
我们强调赞美的效用,并不是言而不实的夸夸其谈,它是有科学根据的。行为科学家对此曾进行过研究,其结论与我们所说是相吻合的。
如果一种行为总是迅速产生一个愉快的结局,那么任何人都倾向于重复这种行为。为了证实这一点,行为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不计其数的实验。在一项实验中,若干名小学生被分为三组,并连续五天进行算术测验。一组学生自始至终得到老师对他们前次测验成绩的表扬,另一组一直得到批评,而对第三组老师却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不出所料,一直得到表扬的学生成绩大大提高;受到批评的学生也有所提高,但不太明显;被忽视不理的学生,他们的分数几乎毫无长进。令人感兴趣的是,最聪明的孩子无论受到表扬还是批评都能有所进步,而学习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则对批评的反应不佳,他们需要以表扬为主。然而也就是这些孩子们,在一般的学校里,很少得到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如果你想要影响他人,让他为你多做些事,你可以按照这个原则去做:赞美与你交往的每个人,称赞他们的想法、建议和聪明才智。这样,你会获得他们的信任、忠诚和支持。
如果对同学说:“真诚感谢你的合作,你做得太棒了。”那么,他会乐意和你进一步合作,并在合作中做得更好。
如果对员工说:“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那么,他就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如果对一位从事代理业务的顾客说:“对于销售这类产品,您真是眼光独到!这一定会使您的顾客源源不断,销量大增。”那么,这位顾客可能会订购更多的产品。
赞美别人,不过是片刻之间的由衷之举,而受益者会获得长久的幸福感,我们也会从中获得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赞美能激发人的自尊,当一个人受到夸奖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变得愉悦起来,并会努力保持这份荣誉,同时也会喜欢那些夸奖自己的人,这时,彼此间的距离感就会缩短。因此,养成赞美别人的习惯对改善人际关系有极大的帮助。如果没有赞扬和鼓励,任何人都会丧失自信。可以这样说,大家都有一种双重需要,即被别人称赞和去称赞别人。
每个人都期望得到肯定,当他人肯定自己时,总会觉得自己的存在充满了价值,那么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别人也需要你的赞美。更何况,多说一句赞美的话可以让人快乐,而不需要花发一分钱,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真正的赞美,是有根据的。如果言过其实,或言不由衷,也就可能会变成“拍马屁”了,对方也会怀疑你的真实目的。所以我们在赞美他人的时候,需要根据客观实际,适当地赞美他人。
唯有实事求是地去赞美他人,才能抓住对方的心,才能获得对方的好感,改善人际关系。
赞美他人要得体,首先要让人乐于相信和接受,不能把傻子说成是天才,如果我们对一位清洁工这样赞美:“您真是一位成功人士啊!您具有非凡的气质,您是一位伟大的人!”对方一定会认为我们精神有问题,因为这些话和他没有一点儿关系。
得体地赞美他人,能帮助我们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摩擦与不快。这一点在家庭生活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妻子或丈夫若能经常适时地讲些使对方感到高兴的话,那就等于取得了最好的婚姻保鲜法。诚然,对对方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
说话有分寸,不揭人之短
人生在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若以我之长,较人之短,则会目中无人;若以我之短,较人之长,则会失去自信。人际交往中切忌揭人短处,要知道树怕揭皮,人怕揭短。
《韩非子·说难》中曾对龙作了如下描述:龙的性情非常柔顺,人们可以和它亲近,甚至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坐骑。然而,它的喉下有一块长约尺许的逆鳞,如果有人触摸了它,那么它必然会发怒,以致伤人致死。
岂止龙有自己的忌讳之处,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也就是常说的“短处”。鲁迅笔下所描绘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都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人物,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在他们身上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一处最怕人触动的“短处”。阿Q最怕的就是有人说他头上的疤,谁要是犯了这个忌讳,他准会去找人家拼命。孔乙己最怕人揭他的短,说他偷东西被打,他便涨红了脸,强词夺理、竭力争辩。祥林嫂的忌讳是她曾嫁过两个男人,这是她精神上最大的负担和面子上最大的耻辱,她捐过了门槛后,本以为自己变成了干净女人,动手去拿供品,但四婶大喊一声,使她旧病复发,精神崩溃了。
人们之所以有忌讳,怕别人揭自己的短处,说到底是自尊心问题。怕脸面上过不去。所以,你若想获得朋友,就一定不要触动他们的短处。
古代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叫鱼子的人,生性古怪,为人尖酸刻薄,总爱揭人短处,并以此为乐事。有一天,朋友们坐在一起吃酒,其中一个叫吴丑的因老婆管得太严厉而不敢多喝。鱼子便吵吵嚷嚷地说:“你们知道吴丑为什么不敢吃酒吗?是他的老婆管教得太严了。有一次,吴丑喝醉了酒,还被老婆打了几个耳光呢!”吴丑被鱼子当众揭了短处,恼羞成怒,拂袖而去,大家不欢而散。
生活中不乏像鱼子这样的人,他们似乎认为,只有揭了别人的“短”,才足以证明自己的“长”,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殊不知,这样的结果只能使人们对他们避而远之。
但凡有一定修养、品德高尚的人是从不揭人之短的,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据唐朝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曾做过唐朝检校刑部郎中的程皓,从不谈论别人的短处。每逢朋友中间有人说某人的坏话时,他从不跟着掺和,而且还说:“这都是大家乱说的,其实不是这样。”然后再说一番某人的好处。像程皓这样的人能不赢得他人的好感吗?人们肯定会愿意与这样的人交朋友。
人们对于自己的忌讳,通常极为敏感。由于心理作怪,往往把别人的无意当成有意,把无关的事主动与自己相联系。有时,你随口谈一点儿什么事,也很可能被视为对他的挖苦和讽刺,正所谓“言者无心,闻者足戒”。因此,我们不仅应避免谈论别人的忌讳之处,同时也应注意不要提及与其忌讳相关联的事物,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当过红巾军,被官家称作“红巾贼”。所以,朱元璋对“贼”字和与“贼”同音的“则”字最敏感,也最忌讳。一次,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了《谢增俸表》,呈送朱元璋,上有“上则垂宪”一句话;还有位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写了《贺万寿表》,上面有“垂子孙而作则”一句话。这些本来都是吹捧朱元璋的谄词,无非说他可做后世的楷模。不料朱元璋因对“则”字过敏,见到“则”字,便以为别人在骂他为“贼”,于是把这两位都杀掉了。自然,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有些过于敏感,但是它所留下的教训却是深远的。
俗话说:“当着矮子不说短话。”对于个头低矮的人,最好是不要提及“短”、“小”以及“木墩”、“武大郎”等等与矮小相联系的话语,免得他因多心而伤心。对于犯过罪、判过刑的人,最好不要提及“监狱”“罪犯”等与他的忌讳相关联之事。否则,他会认为你在指桑骂槐。
孟子说:“恭者不悔人,俭者不夺人。”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古人的话语非常有道理。
被击中痛处,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对他人身上的缺陷,千万不能用侮辱性的语言加以攻击。因此,想要影响他人,就要尽量避免让他人痛苦。
投其所好,别人自会欢迎你
共同的爱好、兴趣,也可能成为彼此友情的纽带。迎合对方的兴趣,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对方肯定会感到愉快。投其所好,其实是很实用的人际交往技巧。
人们总是与自己喜欢的人打交道,也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我们想要影响他人,从他人的兴趣爱好着手,就容易得到他人的喜欢,那么,我们做起事情来就会很顺利。自己得到了快乐,而他人也很开心。
都爱下棋,在路边棋局旁相识,成了棋友;都爱垂钓,在湖边相识,成了钓友……这样共同的兴趣把彼此召唤到一起,在相互切磋中,便结下了友谊。
某军校外面有一条清幽的小路,早晨常有人到这里跑步锻炼。一位姓王的教官和一位姓高的教官,每天跑步之后在这里相遇。然后一起散步,边走边聊,由一般寒暄到无话不谈。两个人都爱好写作,少不了交流心得,彼此虽没有金钱上的来往,却都觉得受益匪浅,渐渐成了好朋友。
有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姑娘的父亲是高干,小伙子不仅人精明能干,长得也帅气,但家在农村。因此,当姑娘对父亲提起这个小伙子时,其父认为门不当户不对,断然拒绝。姑娘一气之下要和家庭决裂,但小伙子却不让姑娘任性使气,并说他有办法改变姑娘父亲的执拗。他问姑娘她父亲有何爱好,当得知姑娘的父亲爱下棋、喝酒后,小伙子让姑娘先对她父亲说另处了一个对象,其他一切都没有提。后来,同姑娘去她家时,小伙子带了两瓶好酒,并顺便捎了一对精致的小酒杯。小伙子为了这对酒杯,可是跑了不少工艺商店。果然姑娘的父亲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小伙子每次见姑娘的父亲,必定与之谈论围棋。为了学好围棋,小伙子买了许多有关围棋的书籍杂志。姑娘的父亲喜爱围棋纯属业余爱好,并未作过精心研究,而小伙子本对围棋不在行,为了打通姑娘父亲这一关,自然下功夫不小,谈起围棋俨然内行。加上小伙子精明机智,没过多久,姑娘的父亲觉得这个小伙子很对胃口,于是答应把女儿嫁给他。
小伙子的成功,妙在善于投其所好,他能审时度势,化被动为主动,正如王健的《新嫁娘》中说的“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那样。他是通过姑娘,先知其父之所好,然后投其所好,抓住契机,取得了老丈人的欢心,达到了目的。
想要影响、了解他人,必须了解对方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点,了解对方对什么事情最关心、最有兴趣。一件事对某个人来说很重要,但对另一个人来说却未必重要,也许是小事一桩,甚至不值一提。如果你不了解对方的兴趣点,只顾自己好心好意地关心帮助对方,进行感情储蓄,在他看来或许毫无价值,这就起不到感情储蓄的作用,甚至会被认为是添麻烦,从而变成对感情账户的支取。所以,你一定要了解他人的兴趣所在,必须把对方认为重要的事情摆在如同他对你一样重要的位置。你关心他的兴趣所在,这体现出你对他的了解,而这种了解就是一笔巨大的感情储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你若想接近某人或拉近与某人的关系,你就应该努力对他所感兴趣的事情做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利用这种兴趣可以架起一座与人沟通的桥梁。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够“投其所好”,你的人际交往就会顺利得多,事情也会好办得多。卡耐基在《如何赢得朋友》一书中列举了10条人际交往中应该掌握的技能,其中一条就是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卡耐基说:“经常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认为别人重要说明你尊重他,并且,人们常常希望在别人某一方面的能力表现不足时展示自己。”
与人交谈的时候,智者总会找到对方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谈资,使谈话的气氛友好而和谐,而愚者则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自己的爱好大肆吹嘘,使对方感到谈话索然无味。当然,不同的谈话形式带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想要影响他人,就要找到对方的兴趣所在,然后投其所好。
给他人面子,为自己储存人脉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人都有一张脸,是人都会要面子。所以,与人交往,必须时刻顾及他人的面子。挽回了他人的脸面,他会衷心感激你,喜欢你。当对方陷入尴尬的时候,主动地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你的路将会畅通无阻。
如果你是个对“面子”不在意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只顾自己的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那么你必定是个非常不受欢迎的人。这样,你就很难影响对方。
要知道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犯错误出洋相难以避免,此时,给别人一个台阶下,巧妙地让他从尴尬中走出来,他就会对你感激不尽,也会很自然地喜欢你、帮助你。
为人处世,得和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要想相处和谐融洽,就得注意维护他人的面子。否则,双方就可能产生冲突,在遭到对方报复的时候,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更可能会失去宝贵的友情、爱情,引起周围朋友对你的不满。
你给人面子,正是你宽容大度、胸襟坦荡的表现,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难堪;还可以赢得友谊,赢得信赖,而他人的友谊和信赖往往能够为你的成功助一臂之力。
人都爱面子,你给他面子就是尊重他,对他的支持。有朝一日你有求于他,他自然要把这份情还给你,即使他感到为难或不情愿。
要知道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也无伤大局,那就不必太过认真地去对待。这样不但能保全朋友的面子,维持正常的谈话气氛,还能使你有意外的收获——在朋友和在场的人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印象,这无疑有利于自身人气的提高。
一次,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来华访问的苏联官员。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会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总理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一位同志当场做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的失误使司令有失面子,他马上走过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显得非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