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700000003

第3章 法西斯极权统治相继建立(2)

1930年10月,希特勒再次声明:“……国防军居于运动之首。如果我们上台执政,那么国防军将重新成为伟大、悠久、高贵的人民军队。”希特勒向国防军做出的明确保证,使一些陆军高级将领感到宽慰。他们认为,美好的时刻即将来临。许多较年轻的军官对**党的宣传欣喜若狂,他们从希特勒关于扩军备战的诺言中,看到了晋升的希望。国防军中以第一军区(东普鲁士)司令布洛姆贝格及其参谋长赖兴瑞为代表的一派,极力主张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他们认为:“解决国防军的政治和军事问题,只能由唯一的力量——**运动加以实现**运动是国防军实现扩军备战的巨大发动机。”

1933年1月下旬,布洛姆贝格和赖兴瑞受召同兴登堡总统商议组阁问题。二人提议任命希特勒为民族阵线政府总理。1933年1月29日上午,兴登堡总统任命布洛姆贝格为国防部长,客观上加强了希特勒和国防军内亲**派的地位。

魏玛共和国官吏集团也是希特勒**党着意争取的势力。魏玛共和国建立之时,对旧的官僚体制未加触动。魏玛共和国宣布,确保官吏的合法权利和法官的独立性。但在渡过了王朝崩溃的危机之后,官吏阶层对新产生的魏玛共和国并无善意,对魏玛宪法中规定的资产阶级民主、平等原则持保留态度,推崇王朝时代对上服从和对下命令的专制方式,留恋君主制及其“光彩”,不愿意放弃****等等。

**党大肆攻击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制,推行所谓领袖原则,这些与魏玛共和国官吏集团的权威思维方式不谋而合。同时,**党的宣传及其选举成就,使官吏们逐渐与**党接近,最后支持希特勒上台。官吏集团的重要代表、总统的顾问、国务秘书奥·梅斯纳,为大资本家和大容克地主向兴登堡总统呈交“陈情书”,要求任命希特勒为内阁总理。他和总统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权势集团幕后策划人之一)为希特勒组阁,穿梭于希特勒和总统之间。

基督教在德国具有重大影响。92%的民众信奉天主教和新教。希特勒为了上台执政,也进行了争取教会的工作。

魏玛共和国后期,天主教会内部帝国思想派的影响逐渐扩大,主张支持**党。新教内部出现的“德意志基督教信徒信仰运动”,完全肯定**主义,赞成和支持希特勒**党上台。

德国知识界的保守人士,在高等院校和新闻出版机构居于优势。他们把**党上台视为拯救德国、摆脱危机和新生的开始。在大学生中,反动的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反民主和反犹观念广为传播。1931年7月之后,德国大学生协会的许多领导人为**分子。知识界出现大肆宣扬战争、诋毁民主和主张权威的保守思潮,为希特勒**党的上台制造了广泛的社会思想舆论。

在布鲁宁——巴本——施莱歇尔总统制内阁缺乏国会多数支持、德国政局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大资本家、大容克地主、军人和官吏等权势集团代表人物、教会和知识界,都要求总统兴登堡让希特勒出面组阁,他们一致认为,希特勒的**党是最佳选择。他们不仅能够利用**党拥有的众多选民及广泛的群众基础,稳定政局和渡过危机,同时又能利用**党对内废除议会民主制,剥夺工人阶级的权利,对外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枷锁,恢复德国世界霸权地位。

1933年l月22日,兴登堡之子、总统副官奥斯卡·冯·兴登堡,国务秘书梅斯纳和巴本,同希特勒、戈林、弗兰克密谈组阁问题。1月25日,资产阶级右翼党团德意志民族人民党发表声明,支持希特勒组织政府。1月28日,总理施莱歇尔下台。总统顾问巴本、奥斯卡和梅斯纳向兴登堡建议,组成希特勒——巴本——胡根堡“民族联合政府”。1月29日上午,希特勒同意了组阁条件。

1933年1月30日上午,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内阁总理。一个最反动、最富有侵略性的***政权在德国建立,它标志着欧洲已形成一个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

1933年10月2日,有64个国家出席的国际裁军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德国出席会议的目的是希望废除《凡尔赛和约》,但这一企图与法国等国的愿望相悖。1933年3月16日,英国代表在裁军会议上提出一项裁军公约草案,规定在未来5年之内允许德国获得与法国、意大利、波兰等欧洲国家同等的兵额。但这一草案受到法国的非议。法国要求将草案提及的5年期限延长至8年。

在裁军会议未能取得任何有利于德国的妥协的情况下,1933年10月14日,德国政府致电国际裁军会议主席,宣布德国退出裁军会议。后德国曾提出一系列违背《凡尔赛和约》规定的要求作为恢复出席裁军会议的条件,被法国断然拒绝。德国退出国际裁军会议使该会议实际上陷于瘫痪。此后,德国公然加紧扩军,使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10月19日,德国又退出国联,从而向实现***称霸欧洲和世界的目标迈出一大步。

1934年6月14日,德意志银行宣布,德国暂时不再履行所有的中期和长期偿债义务。由于缺乏外汇现款,对接受道威斯和杨格计划提供贷款后所应付的义务也不再履行。虽然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威胁要对迟迟不肯偿还债务的国家停止提供国际信贷,但德国仍然作出这个决定。德国在致各债权国的换文中试图解释它的行动。

1934年6月30日,在**冲锋队(SA)结束一切活动,准备休息一个月,并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准予开始放假的前一天,一场酝酿已久的权力争斗开始白热化,而且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6月30日,希特勒在广播和报刊公开宣称,他压制了恩斯特·罗姆领导**冲锋队所进行的颠覆活动,并且格里高尔·斯特拉赛和前帝国总理库特·史莱布将军也参加这项反对政府的阴谋。希特勒本月初从帝国党卫军方面获知**冲锋队计划要将该队建设成一支武装力量,并入帝国部队,而**冲锋队的首领罗姆同时公开声称必须进行“第二次革命”,因此希特勒曾在5日与罗姆举行会谈,试图劝这位自1923年以来合作的战友达成和解,但罗姆仅保持沉默。10日,罗姆鼓动**冲锋队向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劳工党的领导权挑战。军方亦响应这项反抗活动,国防部长握那·芳·布拉姆伯格21日探望在努坦克养病的兴登保总统时向希特勒发出一份最后通牒,其中他提及将在帝国部队中宣布紧急状态,并以接管行政机关相威胁。25日,军队指挥部司令官弗莱贺·握那·芳·弗利兹克果真向帝国部队宣布紧急戒备令,希特勒便毅然采取行动。罗姆原定计划于30日在巴德·维悉湖召集**冲锋队主要干部会议,希特勒针对这次会议展开整肃行动。戈林及希姆莱也分别在柏林警察局向**精卫队(SS)下达命令,希特勒在慕尼黑亦命令党卫军开始行动。希特勒率领**精卫队在凌晨4时左右冲进**冲锋队的营地,逮捕罗姆及幕僚人员。他们被押解到慕尼黑斯达德尔汉监狱,立遭党卫队枪决。戈林在柏林同时展开“扫荡行动”,结果**冲锋队和主要干部之一柏林**冲锋队队长卡尔·恩斯特被枪杀。史莱希夫妇与布莱多将军均在家中被射杀。格里高尔·斯特拉塞被捕,随后在普林兹—阿柏莱契特街的盖世太保大楼遇害。希特勒任命维克多·鲁兹接替罗姆职位,并要求**冲锋队服从命令。

德国总统兴登堡逝世两周后,希特勒在德意志民族面前表明他是总统继承人,虽然他从1934年8月2日就已开始掌握了行政职权。德国政府在兴登堡去世的前一天通过《国家元首法》,决定将总统和总理的职务合并为一。由于希特勒在2日就已出任总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民的表决将使他正式获得这个职衔。

希特勒上台后,一手策划了臭名昭著的“国会纵火案”。1933年2月27日晚,戈林命令冲锋队长恩斯特从地下暖气管道偷偷潜入国会大厦,洒上大量汽油并点燃。一时火焰熊熊,映红了半边天。此外,希特勒还希望在官方的用辞及一般的场合中,一律称他为“元首”(总统兼帝国总理)。事实上,所有的德国士兵都把这个惯用语当作一个新誓言,它取代了以往宣誓的对象——宪法,士兵们不再对人民和祖国承担义务,而是对希特勒个人负责。**党为这次的公民投票大肆宣传。戈林、戈培尔以及鲁道夫·海斯和汉斯·凯尔等几位部长在全国组织大型活动,以统一人民的思想。该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是前总理巴本郑重的宣布兴登堡的遗嘱,遗嘱中希特勒及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劳工党,被称为德国美好未来的开路先锋。大选当天,95.71%具有选举权的选民参加投票。结果,希特勒获得3800万张赞成票(89.93%),430万张反对票,874000张票无效。从此希特勒可以合法地成为德国独裁者了。

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后,又一件喜事正等着他,即萨尔已归还德国。萨尔位于德国西南部,南与法国接壤的这一地区是德国的重要煤炭基地,在历史上长期是德法两国争夺的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凡尔赛和约》就萨尔归属问题做出规定,该地区由国际联盟委托法国代管15年;此间萨尔煤矿的所有权和开采权归法国所有。15年后,由萨尔地区居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或维持原状,或与法国合并,或与德国合并。为使萨尔回归德国,受到德国政府资助的“德意志阵线”早在1934年就在该地区积极开展活动。在德国***的压力下,在1935年1月13日萨尔公民投票中,近54万张票中的47.7万票赞成并入德国,4.6万票赞成仍归国际联盟监督管理,而赞成并入法国的只有2万票。主张并入德国的票数比例在90%以上。根据投票结果,国际联盟做出决议,自1935年3月2日起,萨尔地区交给德国。萨尔投票的结果极大地鼓舞了德国***势力。

1935年3月16日,正当人们还在欧洲的银行之间为战债的问题绞尽脑汁时,欧战各强国已经公开地为可能发生的世界战争作准备。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所有的电台中宣布,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这是对凡赛和约的公然违抗,此举使欧洲各国震惊不已。使欧洲震惊的第二项消息是德国所公布的未来军队实力,希特勒预备扩建36个军约合兵力50万人。事实上,连德国高级指挥官们也对这个扩充军备的规模而感到吃惊。外国空军武官在本月10日晋见德国航空长赫曼·戈林时得知,德国在**党掌权后国防政策已有显著的变化。3月4日,英政府自大战结束以来,第一次宣布扩充英的军备。在希特勒发表令人震惊消息的前天,法国国会亦决定延长义务兵役的期限。

1938年1月4日阿道夫·希特勒将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使他的内阁与军队之间逐步激化的紧张关系得到缓和。元首自命为德国军事力量的最高统帅,并把制定外交政策的权力直接控制在自己手中。希特勒强迫两位将军提前退役。其中一位是陆军元帅兼陆军部长维尔纳·冯·布隆伯格,有关他的丑闻加速了他的退役。当时布隆伯格刚刚结婚,希特勒本人就是证婚人。自举行婚礼以来,许多人一直在指控他的妻子,说她原来是一个妓女。陆军总司令维尔纳·冯·弗里奇将军也被迫退休。他被指控为同性恋者。威廉·凯特尔和瓦尔特·冯·布劳希奇两位将军都被提升到最高位置上。希特勒成立了一个秘密内阁会议,以作他的对外政策顾问。他还任命了几位老朋友到这个会议中来,其中包括鲁道夫·海斯、赫尔曼·戈林和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3.日本***政权的建立

军部完成***化之后,成为日本***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就在军部***化急剧发展的同时,军队内部在如何建立***政权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以永田铁山、石原莞尔、宇垣一成、东条英机等上层将领组成的幕僚革新派认为,鉴于军部的势力在不断扩大,军队完全有可能通过自上而下的合法途径,建立“高度国防国家”。因此,他们自“十月事件”后便开始放弃通过流血手段夺得政权的方法。由于他们主张保持军部中央机构的统制,依靠合法手段自上而下建立军部独裁,因而被称作统制派。

但是,以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等为首的基层革新派,却仍然坚持其通过军事政变途径实行“国家改造”的主张。由于他们宣扬“皇道精神”,提倡国体明征、天皇亲政,因而被称为皇道派。皇道派认为,日本的军备和国力反正比不过美英苏,因而不太重视军备的现代化和总体战思想。他们所热衷的是皇道精神,喋喋不休地鼓吹精神主义。荒木贞夫讲话写文章,通篇尽是皇道、皇军、皇谟、皇威、皇献之类冠以“皇”字的字眼。他甚至对人说:“国力不足,我们并不介意。何必要为物质之类的东西多费心机呢?”

1932年初,当犬养毅组阁时,永田铁山等人曾支持荒木贞夫出任陆相,希望荒木能按照总体战的要求重整陆军。但是,荒木与真崎甚三郎等结成皇道派,在军内大搞派阀之争,排斥异己,失去了多数幕僚军官的支持。幕僚军官逐渐以永田铁山为中心形成了统制派,其中还包括东条英机少将、今村均上校、武藤章、富永恭次、下山琢磨、影佐极昭中校、地田纯久、田中清、四方谅二(宪兵)少校这些人。在永田等人的影响下,1933年11月,以片仓衷为中心的14名尉级幕僚军官成立非常时期对策研究会,也属统制派。

皇道派和统制派形成后,因意见分歧,对立尖锐。两派的主要分歧是:第一、关于改造国家的手段,统制派主张自上而下地合法进行;皇道派则坚持自下而上地搞暴力政变。第二,关于改造的次序,尽管两派都主张对外侵略扩张,但统制派主张先外后内,通过发动战争,推动国内的***改造;而皇道派的中下级军官则强调“国内第一主义”,主张先在国内建立***统治再谋对外侵略。

统制派得到军队内大多数中上层军官的支持,势力渐丰。1934年1月,荒木贞夫辞去陆相职务,支持统制派的林铣十郎接任陆相。林铣在陆军省内安插统制派成员,排挤皇道派。3月,永田铁山任军务局长,在陆军省,这是仅次于陆相、陆军次官的最有实权的职务。统制派掌握了陆军的大权,成为推进日本***运动的主体力量。

建立高度国防国家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支持,尤为重要的是军部与官僚、财阀的结合。

同类推荐
  • 盛唐血刃

    盛唐血刃

    武德元年,陈应来到的泾阳,历史因他而变。阴差阳错,他成了李建成的门下——东宫第一大将。他本想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小地主,然而时势却逼着他一步一步登上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新书《盛唐太师》这是一个草根的逆袭,从小人物成长为太子太师。请大家移步《盛唐太师》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司马迁之志:《史记》之“继《春秋》”辨析

    司马迁之志:《史记》之“继《春秋》”辨析

    撰《史记》的缘由,司马迁自己在《史记》末篇表述得很清楚,即是承父志而继《春秋》。于此,历来论家多无异议。然而,在今天看来,《史记》的根本著述动机并未因此显明,仍存在需要澄清、辨析的地方。本书从文质之辨、君臣之际、《论六家要指》的意义等角度,详尽辨析了《史记》之“继春秋”说。
  • 考古:没完没了的考古

    考古:没完没了的考古

    烧毁秦始皇陵事件深埋地下的秦始皇陵真的是保存得非常完好吗?在秦朝灭亡之时被项羽烧毁了的史籍记载是真的吗?这些都是史学界一直探究,而又不得其解的谜。许多史籍中都曾记载:秦末的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后,西楚霸王项羽占据着秦都。他命人掘开了秦始皇的陵墓,盗运陵中的财宝。据说他调集了30万人从地宫中向外运了30天也没运完。后来,一个寻找羊只的牧羊人用火点燃了皇陵地宫,秦始皇陵毁于大火。这种说法历来为史学家所接受。
热门推荐
  • 至正集

    至正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切皆有可能:奥巴马给年轻人的62个忠告

    一切皆有可能:奥巴马给年轻人的62个忠告

    这本书从梦想、信念、心态、行动、学习等诸多方面去回顾奥巴马的成功经历,并借助独特的视角,从中挖掘出对年轻人的成长有帮助、有价值的信息,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知道奥巴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同时,也在心中燃起奋斗的火焰。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本书内容包括善行填满贫瘠的心灵、诚信是永恒的人性之美、勇气来自坚强的心灵等。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 圣淘沙之恋

    圣淘沙之恋

    她和他,邂逅在美丽的圣淘沙,冰火交融的瞬间,她爱上了他,初尝人生的甜蜜……然而,迎接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现实,让她平静的生活波澜迭起。 原来他是死去姐姐的男朋友,无奈之下,她选择放手,独自抚养他们的孩子,心里却依然期盼他的出现……然而他一去不回头,三年来音讯全无…… 又一次在圣淘沙相遇,他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完全不认识她,他身边已有美女相伴…… 她决定为爱一搏,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 历经风风雨雨,百转千回,终于在圣淘沙…… 原来,冥冥之中她早已接替姐姐继续爱他……
  • 快穿之还愿人生路

    快穿之还愿人生路

    人生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遇到过不去的坎,而我们的职责,就去帮你去解决那些困难,把你颓废人生,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但是我们不是无偿服务的,每一个任务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你身上拿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可以选择交换,或者不交换……现代版的8号当铺,不过我们比8号当铺更仁慈,而且我们比8号当铺做得更贴心,而且我们的酬金也比8号当铺少!这是一本快穿文,讲送女主去各个时空,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替他们解决困难,帮助他们获得不一样的人生! QQ群:593200119 新书《欢喜农家:腹黑相公娇俏妻》求收藏
  • 不做皇后就得死

    不做皇后就得死

    又名《快穿之力争上游》《攻略黑化皇帝》这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大好男青年,因为被一个无良系统坑死,最后无奈穿越成女人,既掉节操,又失三观的去攻略有病男主,打脸黑心莲女主,努力爬上皇后之位的故事。某个世界她穿成了一个傻妃,在随男主出宫夜游的时候,洛林指着天上的明月,傻傻的说道:“夫君,我想要那个……”系统嘴角抽搐道:“宿主,你这是在强人所难啊!”男主眼睛深邃,语气低沉道:“好。”吾愿赋你万里红妆,带你看尽人世繁华;我愿穿上凤冠霞帔,与你相爱至死不渝。纵然万劫不复,纵然入骨相思,我也待你一如往昔,深情不悔。
  • 药香农女忙种田

    药香农女忙种田

    新文已开,《农门长女有空间》~前世碰到医闹魂归异世,再次醒来,穿越成家徒四壁,未婚生子的小农女。不仅如此,渣爹继母白莲花妹妹轮番上阵??呵,她这双手不但能妙手回春,还能收拾你们这帮渣渣。呆萌女包子:“小白娘亲,爹爹去哪里了?”控姐正太舅:“大姐我们去采药吧”实力强势娘:“要爹?那边那个美人叔叔没钱给医药费,让他以身抵债给你当爹。”腹黑狐狸爹:“闺女乖,叫爹爹”晏清秋莞尔一笑,银针在手,天下我有。
  • 都市之全能弃少

    都市之全能弃少

    豪门家族遗弃的孤儿,意外获得系统,从此开始了屌炸天的生活。跟着项羽学武术,跟着华佗学医术,跟着唐伯虎学美术,跟着祖冲之学算术。跟着西门学房术。阎王让你三更死岂能活到五更。
  • 至尊王爷的将军妃

    至尊王爷的将军妃

    他是祈天国皇上的二儿子。她是祈天国护国大将军的女儿,他是默默守护她的神秘人,她究竟会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