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9400000030

第30章 触龙说赵太后(节自《赵世家》)

【原文】赵王新立,太后用事[1],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2],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3]。入,徐趋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4]。”曰:“食得毋衰乎[5]?”曰:“恃粥耳。”曰:“老臣间者殊不欲食,乃强步日三四里[6],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不和之色稍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7],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8]。昧死以闻[9]。”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10]。”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B11],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B12],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B13]。’岂非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B14],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B15],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B16],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B17]:“人主之子,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持无功之尊,无劳之俸,而守金玉之重也[B18],而况于予乎!”

【注释】[1]赵太后:赵惠文王之妻,赵孝成王之母,又称赵威后。新用事:新近执掌政事。[2]长安君:赵太后的小儿子,赵孝成王之胞弟。[3]左师:官名。盛气:胸中充满怒气。胥:同“须”,即等待。[4]辇:古代用人拉的车,多指君或后坐的车。有“龙车凤辇”之语。[5]衰:衰退,减少。[6]强步:强迫走动。[7]息:儿子。[8]黑衣:战国时王官卫士穿黑色军服,此代指卫士。[9]昧死:冒着死罪。[10]填沟壑(hè):壑,坑地、山谷。填沟壑,指死。因人死埋于地下,所以称“填沟壑”,这是谦称。[B11]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燕后:赵太后之女,嫁到燕国为后故称燕后。[B12]持其踵:踵,脚后跟。这是指燕后出嫁时,太后紧紧跟在她身后不忍分别。[B13]必勿使反:古代诸侯之女嫁他国,只有当其被废或夫家之国亡国时,才返回父母之国。这里是说,太后为燕后祈祷,愿她永远不要遭到不幸,因此才不要返回本国。[B14]奉:同“俸”,即俸禄。[B15]重器:金玉之宝物及其他贵重物品。[B16]山陵崩:指太后死去。古代称帝王之死为崩。臣子不敢直言君后之死,所以托言“山陵崩”。[B17]子义:人名,赵国的贤士。[B18]金玉之重:指富贵的地位。

【译文】赵王刚登基,太后执掌政事,秦国便加紧进攻赵国,赵氏向齐求援。齐国说:“必定要以长安君作为人质,兵将才能派出来。”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确地对她左右的人宣布:“若再有人来说要长安君去作人质的,我老婆子必定要把唾沫吐在他脸上。”

左师触龙说。他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满腔怒气地等待着他。触龙进去,慢慢地跑上前去坐下。自己谢罪道:“老臣的脚有病,常常不能快走,因而不能来拜见你已经很久了。虽然私下宽恕自己,却总担心太后的玉体有不舒坦的地方,所以很想来看望太后。”太后说:“我是靠着车子代步而行。”触龙说:“饮食该没有减少吧!”太后说:“靠喝粥罢了。”触龙说:“老臣前些日子特别不想吃东西,我便强迫自己每天步行三四里,不久,食欲便逐步增加,而且对调和身体很有益。”太后说:“我做不到。”这时,太后那不高兴的神色略微缓和了些。

左师公说:“我那儿子舒祺,是我最小的儿子,没什么本事。可是我已年老,内心特疼爱他。我希望他得到卫士的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死将这事禀告你。”太后说:“我答应你,他年龄多大?”左师公回答说:“十五岁啦。虽说还年轻,但我希望趁自己还没死,来把他托付给你。”太后说:“男人也疼爱他的小儿子呀?”触龙回答说:“比女人更厉害。”太后笑着说:“女人爱子爱得特别厉害啊!”触龙说:“我个人认为你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我爱燕后远远比不上爱长安君。”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你送燕后出嫁的时候,紧跟在她身后哭泣,想起她远嫁他乡就伤心,也确实够悲哀的了。她走了以后,你不是不想念她呀,可是,祭祀时,你则祈祷说:‘必定不要使她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长远考虑而希望她有子孙相继当国王吗?”太后说:“是这样的。”左师公又说:“从现在算起,三世以前一直推到赵氏建成赵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封了侯的,还仍旧有存在的吗?”太后说:“没有。”触龙说:“除了赵国,别的诸侯国类似的还有继续存在的吗?”太后说:“我没听说过。”触龙说:“这就是说,在他们之中近则自身便遭了祸,远则祸患便落到他们子孙头上了。难道说君主的子孙,做了侯爵就一定不好吗?依我看来,这是由于他们地位太高而又没有什么功勋,俸禄很丰厚而又没有什么劳绩;而且拥有金银珠宝之类的宝物太多太多。现在,太后你尊显长安君的地位,封赏给他富庶肥沃的土地,赐给他很多十分宝贵的东西,却不命他趁当今之时为国立功,一旦你不在人世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安身呢?我认为你为长安君的打算不是长远之计,所以我认为你爱长安君不如对燕后的爱。”太后说:“好吧,就照你说的办吧!”于是,便给长安君准备好车子一百辆,去齐国作人质。齐国便派出了救兵。

赵国的贤士子义听说了这件事,说道:“君王的儿子,是他的亲生骨肉,尚且不能依靠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苦的俸禄,来保持他的富贵荣华,何况是作臣子的呢!”

【鉴赏】本文记载触龙在长安君质齐问题上对赵太后所进行的劝告,指出“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其权位是不能久远的,提出了一个如何培养子女的问题。

本文的重点在“说”。触龙面对的赵太后态度强硬,盛气凌人,早已发下话来:“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且触龙去见她时,她满脸怒气地等待他,恐其言及长安君,故先作脸色以拒。在这种情况下,触龙要说动她,必须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从文中来看,触龙的技巧主要有:

(一)态度诚恳,问寒问暖。触龙入坐之后,先谢罪,并就病足说起,久不见太后,怕太后身体有恙,特来问候。然后再将自己健身之法介绍给太后,表现出诚恳谦恭,对太后关怀备至的样子,只字不提长安君之事,从而使太后不和之色稍解。

(二)由远及近,侧面迂回。在紧张气氛缓和之后,再求太后关照自己的不肖之子舒祺。这引出太后关爱长安君的心事,自然发问:“丈夫亦爱怜少子乎?”当太后提出妇人爱子“异甚”——特别厉害时,触龙抓住时机,直接说出太后之爱燕后甚于长安君。然后加以分析,指出“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燕后出嫁,太后虽为其远而悲哀,而思念,但每当祭祀,必祝之:“必勿使反”,不愿她归来。因为王后被废或国灭,才回母国。所以,太后的目的是想让燕后子孙久长,相继为王。逐渐进入正题。

(三)反复比较,直揭心事。触龙又进一步举例,反复比较,提出两句:“今三世以前,一直到赵氏建成赵国之时,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的吗?”“除了赵国,其它诸侯国的子孙类似的,有吗?”当太后说“没有”和“没听说过”时,触龙便抓住机会进行分析,指出他们不是“不善”,而是“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挟重器多”,因此,近者祸其身,远者及其子孙。然后,话锋一转,指出太后尊长安君之位,封以膏腴之地,多予重器,而不令他有功于国,一旦太后殁,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安身?故认为太后“为长安君之计短”,对其爱不若燕后!一针见血,直揭太后的心事。终于使太后醒悟,从国家大计出发,派长安君为齐质,齐兵出,解秦攻赵之危。

本文反映了赵国统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的斗争。触龙说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还妙在从妇人性情体贴出发,借燕后和诸侯子孙反衬长安君,言辞委婉亲切,且能击中要害。老臣一片苦心,显露在字里行间,诚挚感人,说服力很强。

同类推荐
  • 创业在北宋

    创业在北宋

    穿越到北宋的杨牧当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重生之我为唐王

    重生之我为唐王

    “我愿重回盛唐,再铸华夏辉煌!”唐朝,无数华夏儿女心中魂牵梦绕的梦,开元天宝年间,古代中国王朝最为巅峰的朝代,华夏民族称雄于世界的时代!!然而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举兵反唐,大唐辉煌不再,华夏民族从此再难崛起,重生在这样一个朝代的李清,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悲剧发生!神秘缥缈以守护华夏汉族为己任的昆仑一脉,亦正亦邪与世隔绝的川蜀唐门,忠心护主令人闻风丧胆的四灵之卫,精通暗杀之道的幻影楼与暗影门,精彩的场面,诸君请看!!
  • 宋代文章学

    宋代文章学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宋代文章学纵论”,从“范畴、体性、审美、传统、体裁、文体”等角度,专门探讨了宋代文章著作(尤其是“散文”)的性质、功能、构造等;下篇则针对具体的几部宋代文章著作进行案例式的探讨。作者希望通过认真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宋代的文章学的基本文献,为建立宋代文章学的理论体系做一点贡献。
  • 胡马歌

    胡马歌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从营州草原的巫女所产杂种胡到终结唐帝国盛世的大燕皇帝,有人说这是狼子野心,也有人说这是一代枭雄,而我将其称为不择手段地奋斗。
热门推荐
  • 今生不后悔

    今生不后悔

    从风华正茂到年过半百,从青春萌动到人过中年,几十年的人生,有高低起伏,有悲欢离合,他们始终剪不断理还乱,年少时的意气,初恋时的甜美,背叛时的迷局,重逢时的针锋,相处时的复杂……谁说爱情不能设局?
  • 我养的崽都成了大魔王

    我养的崽都成了大魔王

    别柳此生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听信了某届天运之子的屁话,结果被封印在一块铜镜里,十万年没脱得身,直到天道找上来要她入世教导这一届天运之子……别柳表示,完全没问题!不就是养崽嘛呵呵呵呵,多简单的事儿嘛!天将降大任于男主也,必先打其脸,毁其身,炼其魂……如此,方可成材!直到有一天……“别柳,我可能喜欢上你了……”Σ(?д?|||)??!!!不!走开!宝宝不约!!!
  • 镇恶志

    镇恶志

    先镇江湖后镇天,镇罢妖魔镇神仙,三千世界听谁主?青衫笑傲红尘间。
  • 亿万盛宠只为你

    亿万盛宠只为你

    他们是青梅竹马,两人的日常就是斗斗小嘴,互怼互损。他嘴上说嫌弃她,实际心里在意得要命,看她跟别的男生亲近,他就醋劲大发,索性把她绑在自己身边,成为他一个人的专属。出版名《我和你的微甜时光》,甜宠文,1v1。
  • 三角帽

    三角帽

    《三角帽》取材于一个西班牙古老的歌谣体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总督及其夫人与一对磨坊主夫妻之间的纠葛。《三角帽》在文学史上较长的短篇小说中的地位不可动摇,它是一部强有力的客观的作品,没有自我意识的阴影笼罩,简而言之,它是一则被娓娓道来的好故事,值得称赞。除了它本身纯粹的美学价值,这本书还是一部有助于学习西班牙传统风俗历史的珍贵文献。这部作品曾多次被译成其他语言并至少四次被改写为喜歌剧搬上舞台。最近一次是由二十世纪西班牙音乐大师法雅斯改编而成的同名芭蕾舞剧。
  •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无限重生:老公,我又挂了

    无限重生:老公,我又挂了

    (搞笑+脑洞+反套路文)外星妖艳贱货扑了地星大总裁,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日子?唐夕夕告诉你,童话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第一次她是尾随痴汉,跟踪到一半,挂了!于是,她重生再来,步步为营,小心算计,刚表白完,她又挂了!于于是,她继续重生,可是过马路被车撞死是什么鬼?唐夕夕:“骁哥,咱能管好这张乌鸦嘴吗?”叶骁:“……”没遇上叶骁之前,唐夕夕是高管局女流氓,天不怕地不怕。遇到叶骁之后,她是地星精分影后,每天的目标就是睡叶骁。可是真正睡到之后,双腿发软,她又想求饶。唐夕夕:“骁哥,休战可以吗?”叶骁清冷的眸子微微一眯:“大战三百回合,还不够!”唐夕夕:“!!!!”
  • 综穿之宅深弃女有归途

    综穿之宅深弃女有归途

    想得重生却被系统绑定,有种得不偿失的赶脚。轮回往复,匆匆赶场。重生逆袭,嫡女庶女弃女一网打尽。就像是一个戏子,饰演不同的人生,没有了一个固定的名字。
  • 栴檀钵自香

    栴檀钵自香

    他是佛,本应无欲无求,却跌入凡尘。她是上古神祗,金枝玉叶,没有她得不到的,除了他。
  • 会打拳的皮皮猴(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会打拳的皮皮猴(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顽皮的皮皮猴上山拜猩猩迪克学了拳术,自恃会几招拳脚功夫,总是欺负人。他挑战大象、欺负小兔子、拳打乌龟、PK穿山甲等,当然吃了不少亏,后来成了斗眼镜蛇的英雄。书中介绍了一些医学小常识和简单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