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0800000006

第6章 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3)

长期的劳累让萧红的身体和精神都快垮掉了。朋友黄源提议萧红去日本住一段时间,换个清净的环境疗养一番,还可以趁机学学日语。他妻子许粤华此时就在日本,二人也好有照应。

萧红和萧军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一来是身体所需,二来两人的情感进入了危机,或许分开一段时间于己于他都有益无害。于是,萧红踏上了去日本的航船,而萧军则搬回了青岛。

早在哈尔滨的时候,萧红就与胞弟张秀珂取得联系。时常通信联络,给他寄去自己的作品,而当张秀珂来到哈尔滨的时候,萧红已经逃到青岛了。萧红去日本的时候,张秀珂正在日本留学。萧红本来想借机看看睽违已久的弟弟,谁知张秀珂却说自己早已回国。屡次的擦肩而过,令萧红十分失望。很久之后萧红才知道,原来当时时局严苛,张秀珂早就被日本当局盯上,加上萧红又是中国著名的左翼作家,若是见面会给两人的处境带来极大的危险。

萧红起初和许粤华住在一起,没过多久,许粤华回国,她便只好独居。刚刚到日本,一切都觉得无所适从。在市井里习惯了嘈杂的萧红觉得日本安静得可怕。远在大洋彼岸的萧军依旧是她唯一的寄托,她给他写信倾诉在日本的一切,嘱咐他要买软枕头以防损坏脑神经,要照顾好身体。萧军则寄给她自己安排周密的作息表,像革命伙伴一样相互鼓励,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远。而爱情,在这时已经悄悄地变了质。

就在许粤华回到中国之后,萧军与她坠入爱河。远在他乡的萧红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她并没有之前那样的反应强烈。在日本的时日已经让她渐渐清楚,她与萧军的爱情早已不可挽回,如今的关系也只是勉力支撑,随时都有可能溃散。她在组诗《沙粒》中写:

11今后将不再流泪了,不是我的心中没有悲哀,而是这狂妄的人间迷失了我了。 26当悲哀,反而忘记了悲哀,那才是最悲哀的时候。 34什么最痛苦,说不出的痛苦最痛苦。

在她离开上海三个月后,鲁迅逝世,她在日本悲痛却不能言。次年,她回到上海,参与《鲁迅先生纪念集》的出版工作。1937年 8月,上海沦陷,成为“孤岛”。

在萧红回国之前,张秀珂就已经回国,逃离了呼兰县的家庭,转而投奔萧军。据他说,此时的二萧常常吵架。每每被张秀珂撞上,都以为是萧红的过错,渐渐地他就站到了萧军一方,与姐姐生疏起来。直到十年后回忆起来,他才明白当时的事情萧军也要负责,并不全是萧红的过错。

萧红脸上甚至经常挂彩,旁人问及,萧红便说是自己不小心撞的。而萧军则“一人做事一人当”说是自己打的。此时,萧军和萧红的关系继续恶化,黄源和许粤华也已经离婚。一切仿佛已成定局,只是事中人还不愿意接受。

失落的原乡

端木蕻良第一次见到萧红是在《七月》的筹划会上。当时他刚刚从青岛来到上海,追随茅盾先生左右。

端木的性格比较内向,寡言少语。因为是辽宁人,因而很快地和同样来自东北的萧红、萧军谈到一起。这两位年轻作家的名声他早有耳闻,如今见到本人还是十分惊喜的。尤其是萧红豪放的作风令他十分钦羡,这样的率直无拘的女子在当时那群文人中间必定会成为一道醒目的风景线。

之后,上海的形势越发危急,萧红与萧军去武汉。他们住在诗人蒋锡金家中。萧红担当起主妇的工作,照顾萧军和蒋锡金的饮食,为他们洗衣服。也是在此时,萧红开始提笔写《呼兰河传》。大片的抒情,看似凌乱无章的叙事明明是散文的写法,都令蒋锡金十分不解,这是小说吗?然而其文笔和情意又令蒋锡金十分欣赏。

不久,二萧写信给端木,让他也赶赴武汉,与大家一起继续办《七月》杂志。端木来到武汉之后,住到了蒋锡金的房间中,于是三个人变成了四个人,再后来,女漫画家梁白波也搬来住了一段时间。五个年轻人一时间又在武汉搭起了文艺阵地。

虽然萧军亲自写信让端木来武汉,他的到来还是给萧军带来了危机感。萧红和萧军的关系本身就一直都处于边缘地带。而此时,萧红对这个比她年轻的弟弟十分照顾,常常与他很是亲近。端木非常欣赏萧红的文章,甚至说她的文章比萧军的更好。这无疑给萧红很大的鼓舞。在文学道路上,萧军一直与她有很深的分歧,萧军将他的大男子主义带到了文艺欣赏上,曾经屡次在人前说萧红的文章不好,,说过“结构不严谨”“秀丽、但是不伟大”之类的话语。他对此习以为常,而把文章作为命根子的萧红却一直隐隐地自吞苦泪。

那时候,端木常常回到房间,发现几张写了字的纸,便明白是萧红来练过字了。“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萧红反反复复地写这首古诗,还特地将最末一句多写了几遍。她对端木的情感一直令人猜测,到底是因为与萧军走不下去了,随手抓来的一根救命稻草?还是久逢甘霖,终于遇到倾心的人呢?

这首诗是端木后来的妻子钟耀群记录在《端木与萧红》一书中的故事,若是这故事成立,那么想必萧红对于端木的情感也是早就萌芽了。

1938年,萧红萧军一行人赶赴临汾,去正在组建的民族革命大学教书。在此,萧红遇到了丁玲,并且一见如故。

萧红和端木的亲近,渐渐让萧军起了疑心。他与萧红大吵,在人前说端木软弱无能,还要与端木决斗。与萧红打架之后,他便一脚踹开端木的房门,质问他萧红的去处。他的大男子主义简直是野人一般,而端木则站在他的对立面,像个女孩子一般腼腆,又对女人十分地尊重。

后来,萧军在临汾与萧红分别,去前线追求他的梦想。萧红没有同去,一来是因为感情早已走到了尽头,她没有办法再继续伪装下去。二来,萧红的政治立场从来都是坚定的,她是一个左翼作家,也仅此而已。她不会让政治来围困她的自由,如她所说:“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作家是属于全人类的。现在或是过去,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上世纪 30年代在上海,众星捧月围着鲁迅的青年里,萧红无疑是最得其真传的,因而也是鲁迅最喜欢的一位。

在重庆期间,她还拒绝了去当大学教授的机会,认为教学会使得她的文章刻板、有学究气。她自诩为《红楼梦》中的痴丫头香菱,梦中都在写作。这样一个人,自然不会成为政治的俘虏,自由才是她的追求。

萧红回到武汉之后,与端木结婚,腹中怀着萧军的孩子。他们的结合在朋友眼中十分的不堪,几乎没人承认他们是结婚,有些朋友甚至与他们断绝联系。萧红百年之后,亦无人替端木说话。在那些文人朋友的笔下,这是一个自私、懦弱、没有担当的男人。

1939年,武汉也渐渐受到了日军的侵袭,二人决定去重庆。端木与友人先走,留下大肚子的萧红踽踽独行。她不无悲戚地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从前在东北,到了上海后去日本,从日本回来,现在到重庆,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走路。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

这句苍凉的独白好像是她这些年的写照:战火从东北烧到南方,又从南方烧到内地,她也就一直被这火驱着赶着,一路流离。

在重庆,不停地颠簸使得她腹中的孩子流产。这一次,她有能力养育,却没有机会生下来。

1940年,内地战事吃紧。端木和萧红刚好为香港的一些报刊写文章,便想着去那边躲躲。于是与端木一同前往香港。来到香港之后,二人住在狭窄的小屋里,一张桌子,相对而坐,终日辛勤写作。

萧红的身体渐渐垮了,她被劝住进了跑马地养和医院。在此之前,东北作家群中的一个年轻人也来到了香港,他叫骆宾基,是陪伴在萧红身边最后的人。

萧红入院后,香港的战况也逐渐危急,为了帮助萧红和端木二人,骆宾基放弃了回到内地,而是留在了香港,照顾左右。

萧红住院的这段往事日后成为了一段谜案,骆宾基在《萧红小传》中斥责端木的离去,将萧红一人抛在医院里,而端木却以外出求救为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不管其中实情如何,想必在萧红最后的岁月里,对端木都是失望的。她曾经对骆宾基说:“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对萧军的眷念,不过是来自于对端木的失望。在她的遗嘱中,《生死场》的版权给了萧军,《呼兰河传》给了骆宾基,《马伯乐》给了张秀珂,唯独端木未曾分到半杯羹。

从内地到西北再到香港小岛,这一路,她一直在颠簸,却一直在回忆。与萧军的感情,鲁迅的逝世,无一不是她的痛苦所在。这个逃离家门的女子也开始怀念起了家乡,怀念起后花园里宠爱她的祖父,怀念那条从记忆中滔滔而逝的呼兰河。她提笔写《呼兰河传》,寥寥十万言,却断断续续地写了三年。当现实已经一片冰冷,她只得从回忆中寻找慰藉,汲取温暖。这部散文诗一般的田园牧歌是萧红给文学最大的献礼,她被称作“30年代的文学洛神”。若是她听到了,必定又是一笑:我哪儿是什么洛神,不过是呼兰县里飞出的精卫鸟。她从记忆的庄园中取出一砖一瓦,细细地摆放、建筑,企图在这大海之南,再造一座后花园。

卧听海涛闲话

1944年,斯人已去。那些闲言碎语和人事纠纷在内地继续各执一词地争辩、吵闹。在香港浅水湾的萧红墓,故人戴望舒写下了一首《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在很多朋友眼中,萧红给人的感觉是“不具寿相”。然而,她又是一直如此地饱含生命力地活着。她的一生经历过很多次死亡。少女时代,在逃到北平的时候,她在小屋中煤气中毒,醒来之后她叹道:“我不愿意死,一想到一个人睡在坟墓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多么寂寞啊!”

在福昌号屯的软禁岁月里,在东兴顺旅馆被当作“人质”关押的岁月里……她自杀的理由是如此充足,可她没有想过死。

她一直相信活下来就会有自由,而死亡,是绝不甘心的。天才如她,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多的文章要写。

然而,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她被庸医误治,喉管开刀,因而不得言语。她拿着笔,勉力支撑,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又写:“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的悲剧是女性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母性和童心构成了她的全部个性。她对于万物有着极大的悲悯和领悟,地母一般宽容博爱,因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去爱 ,她永远像一个母亲那样去毫无保留地爱着男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宽容他们。可是她的肉身又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容易对人产生依赖。她把生命中的每一个男人都当作救命稻草,对王恩甲的信赖,对萧军的依恋,都是她致命的弱点。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仰视她的“弟弟”端木蕻良,他却是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所以,在爱情的道路上,她必定会失望。

她在小说中反复地探讨生、死、生育、失去……这些看似宏大的话题其实是她从少女时代就开始目睹和经历的东西,是她最深刻也最直接的生命体验。她所生活的时代给予女性的舞台本身就很小,而她的思想和才情却远远超出了这个舞台的容载量。正如她与好友聂绀弩在聊天的时候所说的:

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弱,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下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性情。我知道,可是我还免不了想:我算什么呢?屈辱算什么呢?灾难算什么呢?甚至死算什么呢?我不明白,我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是这样想的是我呢?还是那样想的是。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

萧红的一生如昙花乍现,在红尘中晃了个身儿,便又匆匆离去。仿佛从一开始,她便预见自己的生命太短,因而迫切地要逃离,要抓住……而最终,那些急匆匆要留下的人啊情啊都化作指间沙,缓缓地流走。在那段荒芜的岁月里,只余下遥远的记忆与她互相取暖,一点一点地丧失了生命的温度。

参考书目:

季红真 .萧红全传 .现代出版社,2012.钟耀群 .端木与萧红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王观泉 .怀念萧红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骆宾基 .萧红小传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悄吟 .商市街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萧红 .呼兰河传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同类推荐
  •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卓文君(文墨生香泪成诗)》是流芳百世的浪漫传说。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 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 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 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 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 世爱情,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智慧卓著的思想家(1)》本书分为泰勒斯、老子、孔子等部分。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施仲衡自传

    施仲衡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施仲衡自传:六十年工作回顾》作者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的开拓者之一,是历史的见证人,阅读此书,如同阅读中国地铁的发展简史,对从事和关注中国地铁发展的人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热门推荐
  • 流年负韶华

    流年负韶华

    关于回忆,太多阴谋算计;关于爱情,虚实交替;关于我们,只字不提!
  •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符后:宠你就宠你

    鬼帝符后:宠你就宠你

    “她去了哪里?”鬼帝无邪上穷碧落下黄泉只要找到她。一场乌龙,灵魂尚全的云念月被小鬼拘魂到了冥域,禁不住百蚁嗜身的痛苦,判官颤颤巍巍的为她找到了一具新鲜的身体。等待万年不曾出现的气息,缘何又出现在了冥域?鬼帝追寻而来。“小野猫,偷了我的?你想被生煎还是油炸?”帝无邪咬牙说道,“我偷了你什么,我怎么不知道?”云念月无辜眨眨眼。“心!”“我哪种惩罚都不选!”“也好,换一种。”“什么?”“吃肉喝汤…”从此,鬼帝一年三百六十五种姿势备好,鬼后日日腿软扶腰走。
  • 我的世界战争之路

    我的世界战争之路

    吕天勇和他的的朋友夏宣武因为毁灭者Him用命令方块穿梭到人类世界的实验被传送到mc,古老的传说,303的约定,一次又一次的困惑着他们,他们该怎么活下去......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懒妾

    懒妾

    听说,檀城富商凤家老爷有一妻四妾,五儿六女,整一个庞大家族。听闻,凤家十一小姐凤睐沉睡了五年之久,居然醒来了。凤睐说;“大惊小怪干什么,有什么好稀奇的,醒来就醒来,我倒希望永远不醒,这样能让我天天睡个饱。”虾米!这样也行么?听说,凤家十一凤睐及是妓女所生,出生卑微,母亲忧郁成疾而死,十岁的她变成了没人爱的孤儿,因不幸落水错睡了五年之久。凤睐不屑地说:“屁咧!我又不是狗,不屑这种当狗的宠爱,我自己宠爱我自己就够了。”听说,凤家十一凤睐,在家耐不住寂寞,公然带着情夫在房里偷情,结果被大夫人捉奸在床。凤睐说:“清者自清,人家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姑奶奶就算真的偷情,那又怎样,他们八婆什么?我就不信全天下的人,都没有一点色心,假如一大美人或是一个大美男脱光衣服站在你面前,除非你不是男人或是女人,早就扑上去吃了,妈的,就算女人看女人也会起色心好不?”听说,凤家十一凤睐上的人是五王爷孤独羽,凤家一夜之间攀龙附凤,成为皇亲贵族,被唾弃三个月荡fu的凤睐,成为了五王爷的第十一妾室。凤睐嗤笑:“说得好听是十一夫人,说白点也只不过是他五王爷的第十一小妾,丫的,这十一两个词是不是今天跟我犯冲啊!不三不四的,偏偏是个1,而且还是两个1,摆明让我打双节棍嘛!”听说,凤家十一小姐嗜睡成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堪称檀城第一懒女,一沾床就睡个错天地暗,电火雷劈也打不醒她。“啊!好困啊!天大地大,睡觉最大,我就是没有出息又怎样,只有那些‘有出息’的笨女人才会为了一个男人斗个你死我活,何必呢?俗话说,女人何必为难女人呢?我不会蠢到去摊上这滩混水。”“何必自寻烦恼呢?嘴长在别人脸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反正不痛不痒,管他王爷‘性’福不‘性’福,我幸福就好了。”简介无能,先待定着,过两天再重新码,呵呵,本文过程NP,结局待定。推荐自己新坑的文《狂妻七嫁》刚睁开眼就被甩手一巴掌,下手还真他奶奶的狠,脸上火辣辣的痛楚像火烧一样的热痛。靠之,老娘曾几何时被如此对待过,士可忍,她凤悠孰不可忍。“啪!啪!啪!”别人敢伤她一分,她三倍奉还。吓!她这个下堂妻居然回甩了小三三巴掌。有谁告诉她,她才刚趴在床上睡一觉,就莫名其妙的穿了,而且还穿在刚下堂的女人身上。下堂妻就下堂妻吧,老娘我照样活得轻松自在,拿着休书,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走人。
  • 天阙战纪

    天阙战纪

    一夜之间,父废母死,少年三年沉寂,一朝归来。习天帝秘典,修神魂法诀。天帝混乱,拔剑而起。通天之路,一往无前……
  • 我欠青春一场不良

    我欠青春一场不良

    青春,一个总是带着叛逆味道的词~谁的青春没有过几件疯狂、不计后果的事情!楚三三没有?!她与同龄人相比有着理性机智,风趣淡漠,以及后青春的成熟与稳重~拥有青春期里所有的美丽的词汇:漂亮大方,成绩优异,独立自信,个性鲜明。但是唯独对感情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淡漠与无措,究竟是她还是岁月让她与唐峰擦肩而过……?十年后,是什么催熟了青涩懵懂爱情?是什么让乖巧懂事的女孩变成人人口中的不良少女?又是什么让曾经的阳光大男孩唐峰变成腹黑中带点狠戾的商场经营的?十年后的她和他之间,是否依然像十年前一样错过……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男神攻略:悟空不好惹

    男神攻略:悟空不好惹

    他想守护的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在他手无寸铁时,是一种感觉。他用了一整颗心来守护。后来,是一个人,只是他虽已名扬天下,却还是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