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首霸郑庄公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各地诸侯群雄纷起。然而周天子虽然已经失去了实际上的权力,但仍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王。各地诸侯做王是不敢想的,于是都打着匡扶周室的旗号,争做天下的“霸主”,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这便是“称霸”。其中先后有数位诸侯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对于春秋五霸的人选,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上都认为首霸是齐桓公。不过,其实齐桓公作为首霸也是有待商榷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按照当时个人所作所为来评价,春秋初期的郑庄公无论如何都应该当选为“春秋首霸”。
郑庄公,名寤生(传说他是母亲姜氏在睡觉时生下来的,故有此名,姜氏因此从内心里不喜欢他),郑国第三代领导人,在位42年。他的祖父郑桓公是周宣王之弟,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他的父亲郑武公在平定犬戎之乱、迎立周平王及护驾周平王东迁时立有大功,被封为周朝卿士(相当于以后的丞相地位)。郑庄公继位后,仍代父为周卿士,但他却把主要精力用在了主持本国事务上。下面我们说一说郑庄公的“辉煌战绩”。
郑庄公所做的第一件惊人之举,就是囚母驱弟。在母亲姜氏的一再恳求下,郑庄公把京分封给了弟弟叔段。京乃郑国大邑,城垣高大,人口众多,且物产丰富,叔段凭借京的优势囤积粮草,训练甲兵,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并与母亲合谋,准备里应外合,夺取政权。其实郑庄公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在知道了他们叛乱的日期后,他派公子吕统帅二百辆战车讨伐京城。京城的人也借机反对叔段,叔段逃到鄢。庄公又进军鄢地,继续穷追猛打,后来段叔逃到共国,一场叛乱才最终平息。战后郑庄公要与母亲恩断义绝,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在大臣的劝说下有点儿后悔,便想出了掘地见母的奇策。
郑庄公要发展自己的国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郑国不利的政治地理环境。郑处于四战之地:南有强楚,北有强晋,西有周天子,郑国都无法与之争锋,只能向东发展。而东邻卫、曹、鲁、宋、陈、蔡诸国,其中宋国国大爵尊,在东方小国中又有号召力,是郑国发展的强大障碍。郑庄公在重重困境中没有萎靡不振,而是越战越勇,越斗越强!
郑庄公首先制定出了连齐、鲁以抗宋的战略,通过和齐、鲁建立稳定的同盟关系,以形成对宋的牵制和包围。他几次和齐、鲁二君约会,在攻取宋国的郜、防二邑后将其送给了鲁国,这也巩固了三国的同盟关系。接着,郑庄公又假借王命伐宋。郑是一个新兴的小国,在诸侯中威望不高,但郑庄公是周朝卿士,具有特殊的身份,于是他宣称宋公久未朝贡,自己以卿士的身份,承王命率兵讨伐。郑国通过这种方式团结了很多的诸侯,又形成了对宋的舆论压力,事后还对不追随出兵的许、郧小国以“抗命”的罪名予以教训,甚至几乎灭掉了许国。第三,郑庄公扶植宋国内部的反对势力。宋国前君主的儿子公子冯出奔到郑,宋国曾为此出兵讨之,郑庄公却对公子冯采取保护措施,十分厚待。公子冯回国继位后,果然对郑庄公恭敬有加。
可惜,郑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地势上又几乎无险可守,即便某一天有实力吃掉宋国,相邻的其他大国也绝不会坐视不理,必然要以武装干涉,使郑自顾不暇。事实上,到了春秋中后期,南北大国为了争霸天下而不断冲突,郑国就处于争霸的夹缝中左右为难,难得喘息之机;另外,北晋南楚,都怕对方吃掉自己或伤害自己,需要一个避免正面碰撞的缓冲地带,这就需要郑国作为二者的屏障,因而郑就成了经常用兵之地。郑庄公之后的几任郑国国君,常常是朝晋暮楚,实在是源于地理环境才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可以说在郑庄公的执政期内,对宋的胜利已经是郑所能取得的最大胜利。
在完成对宋的打击后,郑庄公开始把矛头指向了周天子。作为周朝卿士,他是诸侯瞩目和敬重的人物,应当尽忠于王室,但他把自己事业的立足点放在了对本国的经营上,要兼并、扩张,要破坏周朝既定的势力划分,甚而要凭实力号召列国,不可避免地就要和周室发生矛盾。
周王室东迁,主要依靠的是郑国和晋国的力量,故周郑关系甚密。但随着郑国日益强盛,周平王担心朝中大权被郑庄公操纵,便有意削弱庄公的权力,准备将一些事情交给虢公掌管。郑庄公很不满,立即驾车入朝质问周平王。周平王本来就畏惧郑庄公,只好否认此事。但郑庄公不信,最后竟然提出各自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交给对方,这样大家就可以相互信任了,这就是震惊诸侯的“周郑交质”事件。
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桓王一心想恢复周初期的风采,因此极力打压当时的强国郑国,这引起郑庄公极度不满,双方最终兵戎相见。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统帅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郑庄公率大夫祭仲、商渠弥等在繻葛列阵御敌。当时周军分为三个军阵,其中周桓王率领左军,实力比较强。郑庄公摆开了名为“鱼丽”的阵势,战车前冲,步卒后随,先打实力最弱的陈国军队,使蔡国和卫国军队畏惧而仓皇退出战场,然后再集中兵力从两边合击周军,周师大败。周桓王被郑将一箭射中肩膀,忍痛勉强指挥军队逃出重围。祝聃要追逐活捉周桓王,郑庄公却制止说:“君子不希望逼人太甚,何况欺凌天子呢?我们是自卫,国家能免于危亡就足够了。”战后,郑庄公为了表示尊王,还特派大夫祭仲去慰问受伤的周桓王及其左右随从。这种做法在今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对自己的敌人居然这么优待,但在当时却是社会现实。当时是封建时代、贵族社会,贵族们都讲究身份和荣誉,既然对方已经战败,那就不必赶尽杀绝,何况那是天子,即使被我打败了,我也要按照对天子之礼对待他。
繻葛之战,使周天子威信扫地,郑庄公声威大振。宋、卫、陈等宿敌都来求和,郑国成为当时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国。公元前701年,郑庄公与齐、卫、宋等大国诸侯结盟,俨然已成为诸侯霸主。
郑庄公在位期间,还分别击败过周、虢、卫、蔡、陈联军及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郑庄公御燕、侵陈,大胜之;伐许、克息、御北戎,攻必克,战必胜,可谓战绩显赫。
郑庄公在率军袭击戴城,继而击溃宋、卫、蔡三国联军后,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庆祝会,他曾自信十足地问大臣:“寡人赖天地祖宗之灵、诸卿之力,战则必胜,威加上公,于古之方伯如何?”方伯,即一方之长,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之称。郑庄公此语,吐露了他的志向,表达了他一生事业的追求目标。
郑庄公出身于贵族世家,他熟知周礼,但又不满周礼,是春秋政治舞台上桀骜不驯、最先反叛周礼的先驱人物。假命伐宋、周郑交质和射中王肩几件事极大地震动了列国,尤其是射中王肩一事,是周天子第一次在战场上败给了向自己纳贡称臣的诸侯,蒙上了奇耻大辱。可以说,郑庄公的行为严重打击了周天子的威望与自信,开了列国蔑视王室的先河。
在春秋初期,郑庄公凭借自己的智谋和权术,通过各种手段使西周末期才立国的小小郑国,在春秋初年率先崛起,“小霸”天下。郑庄公的举动对当时社会政治趋势的演化起了相当的促进作用,也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历史序幕。在将近一百年后,齐国才出了一个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也被后世称为“春秋首霸”。其实郑庄公比齐桓公早将近一百年,郑庄公受到的束缚更多,压力更大:郑庄公时期,周朝势力远大于一百年后的齐桓公时代,因此郑庄公遇到的阻力更强;郑国处于四战之地,几乎无险可守,国土面积比起齐桓公的齐国来说小了十倍,人口更不用说,因此,郑国的国力和政治形势也远逊于齐国。然而,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发挥出了超常水平,虽不能说比齐桓公取得的功业更大,但要说开历史先河,郑庄公实在是要算齐桓公的前辈,是真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正是在他之后,诸侯才有了效仿庄公进行“争霸”的想法,因此,称郑庄公“春秋首霸”,实在是实至名归。
2.宋襄公的贵族气质
宋襄公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扮演着笑柄的角色,他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表现出不合时宜的迂腐,历来被传为笑谈。尤其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了一句“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之后,宋襄公的笑谈更是广为流传。然而,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待宋襄公,当然觉得他迂腐得不可理喻,可是我们不能以今日的标准去要求古人,其实在宋襄公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这种迂腐实际上是一种贵族气质的体现。
让我们先来看看宋襄公的生平事迹,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当时的贵族气质。
宋襄公是春秋时宋国的国君,他的一生有这么几件大事:一是早年平定齐国的内乱,二是图谋称霸,第三点则是最著名的称霸失败,与楚国开战的故事。我们先看第一件大事。
宋襄公即位八年之后,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齐桓公去世。齐桓公有六个儿子,都是庶出,地位平等,齐桓公生前怕六个儿子夺嫡自相残杀,早就做了准备,和管仲一起将公子昭托付给了宋襄公。话说齐桓公可是宋襄公的偶像,宋襄公做梦都想像齐桓公那样,称霸天下,匡扶周室。此时偶像有求于己,怎能拒绝?于是宋襄公愉快地接受了齐桓公的嘱托。齐桓公死后,果不其然发生了易牙之乱,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废掉了公子昭,另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公子昭逃往宋国。于是宋襄公联合卫、曹、邾等几个小国,组成联军讨伐齐国,为公子昭讨说法。
齐国此时称霸天下多年,齐桓公刚刚去世,国力依然强大得很,不是宋国和几个小国所能抗衡的。如果按照今人的观点来看,此时宋襄公为了帮助公子昭讨伐齐国,无异于鸡蛋碰石头,算是宋襄公做的又一件蠢事。可是宋襄公自有他自己的逻辑:宋襄公早年受过齐桓公重托,不可失信于人,而公子昭本来也就是齐国堂堂正正的继承人,名正言顺。有这两条,宋襄公怎能袖手不理?守信重义,讲究地位身份,这正是贵族气质的充分体现。春秋时期,三代——尤其是周礼之中——遗留的贵族风气还很浓厚,宋襄公这么做,其实并没有人笑话他迂腐,反而暗暗挑大拇指,认为宋襄公敢于舍身匡扶正道。齐国的贵族们也是如此,他们一方面感觉理亏,一方面也不清楚联军的实力,于是他们杀掉了公子无亏和竖刁,赶走了易牙,迎回了公子昭。宋襄公平定齐国内乱的事算是做成了。
平定齐国内乱之后,宋襄公认为自己具备了处理国际争端的能力,下一步就是要会盟诸侯,称霸天下,匡扶周室。于是他先是按照自己的原则插手了几个小国的内政,随后向齐、楚两个大国和若干小国发出会盟的邀请。
齐国实力强大,但刚刚受过宋襄公的恩惠,不好意思马上翻脸,只好答应会盟。而楚国则根本没把宋襄公放在眼里,楚成王接到会盟邀请,轻蔑地讥笑宋襄公不自量力,然而楚成王听从大臣的劝告,打算借会盟之机自己称霸,于是也答应会盟。
正式会盟之前,宋襄公先找齐、楚两国国君单独会盟,其间宋襄公处处以盟主自居,还自作主张,拿出一份盟约,要求齐、楚两位国君签字。齐楚两国国君都很不高兴,但是齐国碍于面子,楚国又另有打算,最后倒是都签了字。
到了会盟那一天,齐国国君干脆没来,只有楚国和其他几个小国来了。宋襄公一心以为自己是当然的盟主,哪知道楚国忽然提出,要想出一个办法,大家商定盟主。于是宋襄公要求各国以爵位论高低,决定盟主是谁,可是楚国根本不管那一套,埋伏的精兵杀出,竟将宋襄公捉走了。后来在齐国的调解之下,才将宋襄公放回。
会盟的事情已经充分体现出宋襄公的迂腐,但是这种迂腐并不是毫无来由的,也是来源于宋襄公的贵族气质。首先称霸本身不是目的,匡扶周室才是宋襄公的根本目的。作为一名老式贵族,尊卑之分是最为重要的,辅佐天子安定天下,才是宋襄公的理想。而这也就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宋襄公会提出按爵位高低决定谁是盟主,这一今人看来可笑至极的提议也是宋襄公的贵族观念决定的。
宋襄公被楚国放回去之后,咽不下这口气,对付不了楚国,就先对付支持楚国的郑国。一次趁郑国国君去拜会楚王,宋襄公出兵伐郑。楚国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出兵攻宋。宋襄公率军回国,宋楚两国会战于泓水。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了:开战前夜,公孙固劝宋襄公,说楚国的目的不过是要救郑国,现在目的也达到了,没理由非和咱打仗不可。咱们实力不如楚国,干脆讲和算了。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兵强马壮,但却缺乏仁义,他们的残暴之众,怎能和我们的仁义之师相比?说罢下令绣一面大旗,上书“仁义”二字,第二天要打着这面大旗迎战楚国,要用仁义去抵挡楚国的刀枪。第二天双方正式开战,楚军要渡河过来与宋军交战。此时公孙固再次献计,说楚军渡河时手忙脚乱,我们此时乘机杀过去,一定大获全胜。宋襄公却说,这样做太阴险了,算什么仁义之师?不听劝告。楚军渡河之后,又乱哄哄地列阵列了半天。公孙固说,他们列阵时没有准备,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宋襄公却又以仁义之师不做这种事为名,拒绝了这个建议。结果,楚军列阵完毕,冲杀过来,宋军实力不济,又没把握战机,一败涂地。宋襄公大腿上还中了一箭,伤势不轻,那面“仁义”的大旗也不知被丢到了哪里。然而宋襄公并不后悔,战后还说,仁义之师一定要以德服人,绝不乘人之危,君子不俘虏年老的敌人,也要善待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