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400000027

第27章 天时 地立 人和,才能成大事

【原文】

沅弟左右:

初三辰刻接初二巳正来书,具悉一切。

昨日雨小而风大,今日风小而雨大,鲍军勇夫万余人,纵能渡江,想初二尚未渡毕,初三则断不能渡。

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如此次安庆之守,壕深而墙坚,稳静而不懈,此人力也;其是否不至以一蚁溃堤,以一蝇玷圭,则天事也。各路之赴援,以多、鲍为正援集贤之师,以成、胡为后路缠护之兵,以朱、韦为助守墙壕之军,此人事也;其临阵果否得手,能否不为狗酋所算,能否不令狗酋逃遁,此天事也。吾辈但当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彼苍,而无所容心。弟于人力颇能职,而每称擒杀狗酋云云,则好代天作主张矣。

至催鲍进兵,亦不宜太急。鲍之队伍由景镇至下隅坂,仅行五日,冒雨遄征,亦可谓极速矣。其锅帐则至今尚未到齐,以泥太深,小车难动也。弟自抚州拔营至景镇,曾经数日遇雨,试一回思,能如鲍公此次之迅速乎?润帅力劝鲍公进兵不必太急,待狗酋求战,气竭力疲而后徐起应之云云,与弟意见正相反。余意不必催鲍急进,亦不必嘱鲍缓战,听鲍公自行斟酌可也。多公调度远胜于鲍,其马队亦数倍于鲍。待多击退黄文金后,再与鲍军会剿集贤关,更有把握。

至狗酋虽凶悍,然屡败于多、李、鲍之手,未必此次忽较平日更狠。黄文金于洋塘、小麦铺两败,军器丢弃已尽。多、鲍之足以制陈、黄二贼,理也,人力之可知者也。其临阵果否得手,则数也,天事之不可知者也。来书谓狗部有马贼二千五六百,似亦未确。系临阵细数乎?抑系投诚贼供乎?闻贼探多假称投诚者,弟宜慎之。

即问近好。四月初三日巳刻。

【译文】

沅弟左右:

三日辰时收到你二日巳时写的来信,一切都已经知道。

昨天雨下得虽小但风刮得很大,今天风刮得小而雨却下得大,鲍军中勇士上万人,即便能够渡江,想必初二还没能全部渡完,三日则绝对不能渡。

凡是干大事,一半在于人尽力,另一半则是天意。例如这次安庆的守卫,壕沟深而且城墙坚固,部队稳定平静而且又没有放松,这是人的努力;是不是由于一蚁溃堤,一蝇玷圭,那就是天意了。各路赶赴来的援兵,以多、鲍军为正来援助集贤的部队,以成、胡为后路缠护之兵,以朱、韦为助守墙壕之兵,这就是尽人事;到了打仗能不能成功,是不是被敌人所算计,能不能不让敌军首领逃跑,这则是天意。我们应该尽人力之所能为,而天事则听之上天,用不着去想。弟在人事方面很能尽职尽责,而每次说要擒杀敌军首领等,就是喜欢代替上天做主张。

至于催促鲍进兵,也不要太过于急。鲍的队伍从景镇到下隅坂,只走五天,冒雨急行,也可算得上极速了。他们的炊具、帐篷到今天也没到齐。由于泥太深,小车很难行走。弟从抚州拔营到景镇,曾经有几天遇到下雨,试想一下,能够像鲍公这次这么快速吗?润帅极力劝阻鲍公进军不必太急促,等到敌军首领求战气衰兵力疲乏后再慢慢起来对付等等,与弟的意见正好相反。我的意见是用不着催促鲍急速前进,也不嘱咐鲍慢慢应战,听从鲍公自己的意见就行了。多公调度远胜于鲍,他的马队也是鲍的几倍。等到多击退黄文金后,再与鲍军会合进剿集贤关,更有把握。

至于敌军首领,尽管凶悍,但是多次败在多、李、鲍的手下,这次不一定比平时更凶悍。黄文金在洋塘、小麦铺两次败仗,武器已经丢弃光了。多、鲍完全能够制服陈、黄两贼,这从情理上来分析,是可以明确的。打起仗来能不能当真打胜仗,就是气数,这是天意,是不可能知道的。来信说敌军有马兵两千五六百多人,似乎也不正确。是打仗时认真数出来的吗?还是投降的战俘招供的?听说敌人的探子很多假扮成投降者,弟要对这事谨慎处理。

随信问候,希望一切安好。四月初三日巳刻。

同类推荐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

    《颜氏家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使《颜氏家训》一书内容丰富,见解独特,成为家庭教育的典范。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注释,翻译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文献。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精编1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热门推荐
  • 排除假设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排除假设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帝征九天

    帝征九天

    专治各种纨绔不服,强横的敌人踩在脚下!上古神秘洞府,神兵利器;皇朝公主,神女妖姬,尽入手中,但这只是开始……
  •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这些“病人”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但实际上正在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他们大多都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心烦、不快乐……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病”。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并排解心理障碍。而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能帮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带给您幸福美满的人生!
  • 首席撩妻好手段

    首席撩妻好手段

    多次的不期而遇,是缘分还是一场预谋。顾峻泽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对楚绪颜一见钟情了,那个女人像毒药一样一步一步的吞噬着他的心。她冷漠,他无赖。她耐人寻味,他形影相吊。原来冷漠如斯的楚绪颜是可以和一个不绅士甚至可以说是无赖的花心大萝卜擦出爱的火花。但是直到鉴定报告摆在面前他才恍然大悟,所谓的真情不过是一场利用罢了。“滚!”顾峻泽说得冷漠无情。但是当他看见她倒在血泊里的那一刻他才明白,原来他根本不在乎她爱不爱他,只要她在他身边就好。世界上最远的距离真的是生与死。他再也来不及对她说一声,对不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温暖的月光

    温暖的月光

    这是作者2012至2013两年间的短篇小说结集,大部分都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这些小说,有的娓娓动听地讲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趣闻,有的描写了发人深省的、蕴含人生真谛的往日旧事……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作品贴近现实,针砭时弊,行文流畅,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年年有条小鲤鱼

    年年有条小鲤鱼

    年泡泡是一条享年250岁的小鲤精,毕生梦想——跳龙门,于是她为了成全自己的梦想,毁掉了所有人的梦想。
  • 神人沈度

    神人沈度

    我叫沈度,一个神人,琴棋书画,看相算命,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神人朗诵术:朗诵文章能够让人感觉到文中的意境,熟练度越高,距离越越近,意境效果越强。神人相术:窥天机,知天命,破人劫,能知吉凶祸福,能知过去未来,能知祸福兴废。点石成金手:圣人之手,点石成金,一周可使用一次,点石成功,可赋予该物品特殊功能。许愿纸:把愿望写在纸上,成功率增加百分之五百,一人只能用一次。悟道茶:一口百年,能够让饮用者看到自己有生之年经历的所有事情,宛若是南柯一梦。神人雕刻术:神来之笔,栩栩如生。古琴太古遗音:人造仙境。书友群/23380*5621
  • 两点一线

    两点一线

    我看着林夏雨递过来的小熊发呆。难道——她都想起来了?但是,直到今天,这个问题我始终没有问。窗外的阳光,很灿烂,很好。《两点一线》是小橘灯纯美小说系列之一。它秉承冰心先生的名篇主题,展现了当代少年的别样风采。
  • 校园三剑客·怪兽博士岛(经典版)

    校园三剑客·怪兽博士岛(经典版)

    一个长着翅膀的白衣少女降落到张小开家,可是还没等到张小开来救助,少女便被同时从天而降的鸟人带走了,留下了一个来自复活节岛的小雕像。就在这时,“校园三剑客”收到神秘客的来信,让他们去探索复活节岛,这是巧合吗?“校园三剑客”能否找到白衣少女?他们在小岛上又将发现什么样的惊天大秘密呢?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