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8000000013

第13章 山

芊一直闹着要上学,芊的成绩很好,中考上了重点高中分数线,但芊家里很穷。父母不让芊继续上学。父母说芊要上学,就不让弟弟上学。父母这样说,芊的决心就动摇了。弟弟马上就要去读一年级了,弟弟背着芊用过的旧书包,在屋里走来走去,乐陶陶的样子。芊看得出来,小小的孩子心里,也有一个希望了,这就是读书。芊是姐姐,她怎么也得让弟弟的希望变成现实。

开学了,弟弟如愿背着书包一跳一跳地跑去上学了。芊却没能继续上学。芊门口走过一个一个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芊不敢看他们,芊看见他们就难过。芊后来拿了一把柴刀一根扁担上山砍柴去了。现在,芊真的没有去读书了,芊很难过,在山上呜呜地哭了起来。

十六岁的女孩还是多梦的季节,芊哭了一阵,坐在树下睡着做起梦来。芊梦见自己去读高中了,父母帮她担着行李送她出山,芊就像一只出笼的鸟儿,在父母面前又跑又跳,快乐无比……

芊的梦终止于二痴的喊声。

二痴是村长的儿子,半痴半傻的一个人,二痴见芊在树下睡着了。就喊她,芊就在二痴的喊声中醒了。芊醒了没看二痴,芊沉浸在梦里,芊眼前就是一条出山的路,芊在梦里就是从这条路上走出山的,芊久久地看着那条路,芊在心里发誓,一定要让梦变为现实。

三天后,芊的梦便成为现实。芊去找村长借钱,村长没借,但村长说芊以后如果肯嫁给他儿子,他可以出钱给芊读书。村长是极精明的一个人,他想自己半痴半傻的一个儿子,如果娶芊这样有文化的老婆,下半辈子是不愁了。芊考虑了两天,同意了,村长于是让芊和儿子订婚,全村的人都去吃订婚酒。订婚酒一完,芊就动身了。那个梦,芊让它实现了。不同的是,送芊出山的不仅仅是她父亲一个人,还有村长和二痴,二痴歪歪倒倒走在芊的旁边,芊忽然觉得他是自己身上一只沉重的翅膀。

芊在高中读了三年,三年的费用都是村长出。村长常去看她,也常说读了高中,就回去跟二痴结婚。芊每次都点头,但读完高中,芊却结不成婚了,芊考取了北京一所大学。芊告诉二痴,说她考取了大学,要去北京。二痴看着芊,说北京是什么地方。芊听了这话,久久地盯着二痴,芊这时候忽然想到,这个人不可能会成为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丈夫也绝不会是这样一上人。

芊随后读大学去了,她不再用村长的钱,她的学费、吃穿都是自己赚的。芊白天上课,晚上家教、寒暑假打工,日子紧紧张张却也应付了下来。芊不会要二痴,芊为此也不敢回去。芊不回去,父母和村长便不停地给她写信,父母在信中说村长逼得很紧,要她回去跟二痴结婚。村长在信中让芊不要忘恩负义,不要说话不当数。芊很少回信,芊不敢回,芊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事。

芊读大三时,她父母来了。父母说你这一去不 回,我们的日子很不好过,村长天天逼我们、骂我们,村里人也指桑骂槐,说我们忘恩负义。父母又说你还是回去结婚吧,我们确实欠人家的,我们也确实对不起人家。芊就流泪了,芊说倘若我没有读过书,我或许会跟二痴结婚,但现在怎么可能呢,他一个半痴半傻的人,他连北京是什么地方都不懂,我怎么去跟他生活呢。芊这一哭,父母也动摇了,只好心事重重地回去了。

芊的父母走了不久,村长带着二痴也来了。二痴在校门口不敢进去,村长扇了他一个耳光,他才捂着脸怯怯地往里走。村长见了芊,让芊回去。芊怎么会回去呢,芊说她以后会还村长的钱。村长便不顾芊的脸面了,村长大吵大闹见人就说芊忘恩负义,还告了芊的状并赖在学校不走。学校就找芊谈话,说这事怎么不妥善处理好呢。芊说我没法处理呀,要么只有跟他结婚,可他是个半傻的人呀。他连北京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这样的人,我怎么跟他生活呢。学校很同情芊,没对她处理,并把村长父子劝走了。

芊仍然在学校读书,但很久很久芊都平静不下来,多数人同情芊理解芊,但也有少数人不理解,他们认为芊不应该利用人家,不应该忘恩负义,不应该过河拆桥。芊常常在这些闲言碎语中抬不起头。

芊后来常常做一个梦,芊梦见一座山压着她,那座山就是芊以前天天砍柴的那座山。芊离开了那座山,而且很远很远,但有时芊又觉得那山其实离她很近很近。比如在梦里,山就压着她。

芊梦醒后常常泪水涟涟,她睁着眼睛不敢再睡,芊实在很怕自己被山压着。

同类推荐
  • 友情·无言的温暖

    友情·无言的温暖

    没有人能说清楚,友情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或者我们可以从它的一些特质上来说明,比如它是那种只有付出关爱,付出真诚才能得到的东西;它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收获。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它就像一种你无法说出,又可以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
  • 壶怪

    壶怪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对宜兴紫砂壶的赞美。几百年过去了,人们应该看到,这个赞美并不过分。但是如果古诗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信的话,宜兴的紫砂陶在北宋时就与龙泉窑的青瓷水注或哥窑的笔架山一起摆在文人墨客的案头了。不过它一开始并没有以艺术的面目出现,而是像其它许多陶瓷器创始时一样,是作为日用品解决生活问题的。直至明代洪武七年,废龙团茶改散茶以后,它才逐步成为文士把玩的茗器或案头清供。
  • 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散文集

    本书收录了周作人《苦雨》《乌篷船》《喝茶》《山中杂信》等七十余篇散文精品,根据其内容和写作风格分为四个专辑。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一一写下来,他平和、淡泊、娓娓说来、毫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周作人一生在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创作,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舒徐自在的语言表达,让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本书收录了窗台上的圣诞树、吃一只鸡有多难、拉面馆里的秘密、世界上最丰盛的晚餐、雪在白菜心里起舞、美女不怕输到底、借钱等故事。
  • X字

    X字

    周亚平是我们这个时代少有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今天,依然引领着我们时代最为“另类”的写作。作为曾经第三代的主将、中国语言诗派的创始人,他的诗歌性感,迷离,突然而又趣味万千。一句话,在周亚平那里,写诗是一种“开天辟地”、开端启新的语言能力,这样的能力正是我们这个吃喝拉撒睡的神经衰弱的世界所匮乏的,也是它所需要的。
热门推荐
  • 荣进集

    荣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藏论

    宝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方幽蝶传

    东方幽蝶传

    美好而残酷的世界!本书书群:814326090
  • 拳变纪略

    拳变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教室

    鬼教室

    几位青年意外踏步一间荒废学校,在校内遇到了一连串怪事,当他们想抽身离开却已晚矣,唯有与校中恶灵斗智斗勇,但冥冥中因果早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十种曲玉镜台记

    六十种曲玉镜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二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伤寒来苏集

    伤寒来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