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0200000005

第5章 文化历史习俗(4)

我国各地的名称历代变化很大,不过有一些名称却历代沿用,成了所指地区的别名。比如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这一带,被称做冀州;北京市西南以及邻近的河北小部分地区,一般被称为幽州;湖北以及附近地区被称之为荆州;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地区被称之为兖州;河南东部——安徽西部——湖北东北地区被称为豫州;山东中东部以及附近地区被称为青州;陕西西南——甘肃东部地区被称为梁州;陕西东南——湖北西北——河南西部地区被称为雍州;四川地区被称为巴蜀;上海一江苏南部——浙江——带被称为吴越;福建——广东被称为岭南;山东一带被称为齐鲁;河北一带被称为燕赵等等。

中国历史上的“北京”

唐朝以及五代唐、晋、汉三代,都以各自的发祥地太原府作为北京。正式改西京太原府作为北京的是后唐同光元年十一月,旧址坐落在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

庆历二年,宋仁宗赵祯为了抵抗辽国对关南地区的土地要求,将以前真宗亲征的时候驻扎过的大名府改建为北京,旧址在河北省大名东北一带。

金代天眷元年熙宗完颜禀,改辽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旧址在内蒙巴林左旗境内罗城一带。

金代贞元元年,由于中京大定府在新迁都城大兴府之北,因此把大定府又改为北京。旧址在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

明朝初年,洪武元年朱元璋改开封府为北京,旧址在河南省开封市。

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把自己做燕王的时候的封地j匕平府改称顺天府,即现在的北京市。正统六年,正式定顺天府为国都。

历史上的七个“南京”

在中国历史上,从唐代至明代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了7个“南京”。

1.唐朝天宝十五年,唐玄宗为躲避安史战乱,从长安躲到四川成都,因此把成都改成南京,不过时间很短,唐玄宗的儿子肃宗即位以后,就把“南京”撤销了。

2.五代的时候,后唐天成三年,辽国将辽阳改为南京。

3.后晋,天福初年。辽国夺得幽蓟十六州,改幽州府(现在的北京市)为幽都,称其为南京。

4.北宋的时候,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在宋州驻扎过,因此在1014年,赵匡胤改宋州为南京。

5.金朝天辅七年,有一段时间把平州称做南京。

6.金国初年,管北宋的都城开封府叫做汴京,到了金完颜亮贞元二年迁都到开封府的时候,改称南京。

7.明朝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即位,将应天府更名为南京。从此,这个南京的称谓就没有再移往过它处,后来一直沿用到现在。据此计算,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的都城

商(后期)——殷(河南安阳)

西周一镐京(陕西西安)

东周——洛邑(河南洛阳)

秦——咸阳(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长安(陕西西安)

东汉——洛阳(河南洛阳)

三国:魏——洛阳(河南洛阳)

蜀——成都(四川成都)

吴——建业(江苏南京)

西晋——洛阳(河南洛阳)

东晋——建康(江苏南京)

隋——大兴(陕西西安)

唐——长安(陕西西安)

北宋——东京(河南开封)

南宋——临安(浙江杭州)

西夏——兴庆府(宁夏银川东南)

辽——上京(内蒙巴林左旗内罗城)

金——中都(北京、开封)

元——大都(北京)

明、清——北京(北京)

古代历史著名的清官

郑子产(?~前522)——就是公孙侨,又为公孙成子,春秋时期郑国简公时的卿(官位)。郑子产实施改革,善于听取人民的意见,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人。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赏罚分明,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魏征(580~643)——字玄成,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大臣,敢于向唐太宗进谏,替唐帝国初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狄仁杰(607~700)——字怀英,太原人。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大臣,以不惧怕权势而赢得了民众的心。

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吕蒙正是宋太宗、真宗时期的宰相,以敢于进言而著称。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包拯是宋仁宗时期的大臣,以执法严谨、不畏权势而著称,后来被人称做“包青天”。

海瑞(1514~1587)——字汝贤。海瑞是明世宗、穆宗以及神宗时期的官员,敢于直言进谏,擅长惩治贪污,替百姓平反了一些冤案。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

姜太公(西周),即姜尚。周武王时期官任太师,辅佐周武王击溃商朝。

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卿(官位),后来辅佐齐桓公完成了称霸大业。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人,官拜越国大夫,辅佐越王勾践消灭了吴国。

范增(前277~前204),项羽的谋士,被拜为“亚父”。

萧何(?~前193),是汉朝初期大臣。萧何辅佐刘邦打败了项羽。汉朝建立以后,帮助刘邦制订了律令,帮助刘邦消灭了异姓诸侯。

张良(?~前186),字子房,汉朝初期大臣。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之一。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治理蜀国一直到鞠躬尽瘁。

赵普(922~992),字则平。赵普是宋太祖、太宗时期的大臣,辅佐赵匡胤建立了大宋王朝,并且提出了治国方针。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刘基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大臣,辅佐朱元璋策划用兵。

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齐桓公启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编制齐国的行政区划、以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设立三审的选吏制度、实施按土地质量好坏来进行征税、发展官办盐铁业以及用货币制度来控制物价,令齐国的势力日渐强盛,最后成了春秋霸主。

李悝(前455~前395),战国时期人,曾经担任魏文侯的相,实施变法,奖励农耕、废除了贵族的特权、重奖有功的人,令魏国快速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吴起(?~前381),卫国人,曾经担任楚国令尹,辅佐楚悼王实施变法,令楚国军事、政治渐渐强大。楚悼王死了以后,吴起被保守派杀死了,变法宣告失败。

商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人。商鞅帮助秦孝公实施变法,鼓励耕织、废除了贵族世袭的特权、实行法治、废除了井田制、设立了按照人丁征税的办法、统一了度量衡等等,使得秦国逐渐强大。秦孝公死了以后,商鞅被贵族们迫害致死。

赵武灵王(?~前295),名雍。实施军事改革;下令改穿胡服、学习骑射,令赵国的国力变得很强大。

秦始皇(前259~前210)。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改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以及文字,设立郡县制,确立了我国封建统治的基本模式。

拓跋宏(467—499),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实施多项改革,比如迁都洛阳、依照汉族的标准来改革鲜卑族的姓氏、语言、风俗以及制度等等,加强与汉族的联系,令北魏的政治、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还大大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

杨坚(541~604),就是隋文帝。隋文帝统一全国后,实施各项改革,推行均田制、减免赋税、重编户籍、设立三省制以及废九品官人的法律,令社会经济获得了恢复,替唐朝的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范仲淹(989~1052),北宋仁宗时期的政治家。范仲淹参与了1043年的改革,提倡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鼓励农桑、整顿军备、推行法制以及减轻徭役。尽管变法失败了,却替王安石的变法拉开了序幕。

王安石(1021~1086),北宋的大臣,帮助宋神宗实施改革,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和农田水利等新法,压制官僚地主以及豪商的特权,来达到富国强兵、减少阶级矛盾的目的。神宗死了以后,遭到了保守派们的反对,变法宣告失败。

张居正(1525~158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家。万历皇帝时期,张居正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彻底清查大地主们所隐瞒的土地,推行了一条鞭法,令明朝社会的矛盾获得了缓和,社会政治和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

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的史学家,大约和孔子同时,《左传》和《国语》是他所著。

司马迁(约前145或者前135~?),汉武帝时的史学家,《史记》是他所著。

班固(32~92),东汉光武帝至和帝时期的史学家,《汉书》和《白虎通义》等是他所著。

陈寿(233~297),西晋武帝至惠帝时期的史学家,著有《三国志》等等。

刘知几(661~721),唐高宗至玄宗时期的史学家,著有《史通》等等。

杜佑(735~812),唐玄宗至宪宗时期的史学家,著作有《通典》等等。

司马光(1019~1086),北宋仁宗至神宗时期的大臣、史学家,在他的主持下撰写了《资治通鉴》。

郑樵(1103~1162),南宋高宗至孝宗时期的史学家,著作有《通志》等等。

章学诚(1738~1801),清代乾隆至嘉庆时期的史学家,著作有《文史通义》等等。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书

一、纪传体史书——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合称为“二十四史”。

二、编年体史书——

《春秋左氏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和《明通鉴》等等。

三、典志体史书——

《通典》、《通志》和《文献通考》等等。

四、纪事本末体史书——

《左传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和《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五、会要体史书——

《春秋会要》、《七国考》、《唐会要》和《明会要》等等。

六、史学理论——

《史通》和《文史通义》等等。

七、考史著作——

《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和《廿二史札记》等等。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工程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近千年没有水患,300多万亩良田获得了灌溉。

郑国渠——战国时期秦国的水工郑国开凿的。地处关中渭水以北。郑国渠的开凿,令关中变为千里沃野,替秦国进行统一一战争提供了物质条件。

灵渠——秦始皇派史禄修建的。地处广西兴安县,沟通了长江以及珠江两大水系。

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抵御,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了长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入侵,调派许多民工对长城加以修补,使长城相连贯。后来历代又有修补。长城总长为6700公里,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

大运河——隋炀帝在位时期下令歼凿。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为两千多公里,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大工程之一。

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全长50.82米,大桥洞跨径为37.02米,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桥梁之一。

“皇帝”的称号由来

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败,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等。

秦王赢政一统天下后,自认为这是自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议改称号。李斯、王绾、冯劫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去“泰”留“皇”,并吸收上古“帝”号,称为“皇帝”,并自号始皇帝。从此,“皇帝”的称号为历代君主袭用。

包公额上的月牙是怎么回事

电视剧《包青天》中的包公,印堂部位有一个半月形疤痕。这一造型,源自京剧等戏曲脸谱。黑脸表示铁面无私,月牙寓意明察一切,它们是包公性格的集中反映。传说包公少时面黑人丑,家道贫困。在为人放牧时,他被恶霸坐骑踢伤额部,愈后留下浅色疤痕。后来,他考中进士,走人仕途。由于包公为官清正,得罪了不少贪官污吏,他们找不到包公的把柄,竟对包公额上的伤疤做起文章,联名上书皇帝,说包公的伤疤是虎口恶相,对皇家不利。皇帝便召包公入朝检验,发现他额上的白疤并非虎口形状,倒是很像夜空里悬挂着的一弯新月,这才未加追究。

后来,戏曲舞台为了塑造清官形象,便在包大人额头上添画了一道白色月牙,进而月牙又被染上神秘的色彩,称包青天可以“日断阳,夜断阴”,即白天他能审人世间的冤案,夜里可凭这个“月牙”断判地狱中的不平。

据考证,最早的包公脸谱上是没有月牙图案的,只画了两道白眉毛。到了明代,在额头上画了个太极圈。清末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希望有像包拯这样的清官为民请命,便改画脸谱为月牙图案。

帝王的坟墓为什么称“陵”

帝王坟墓称“陵”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和“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这是古代帝王坟墓称“陵”的开始。

秦汉时期,诸帝坟墓越筑越高大。如秦始皇葬骊山,其陵墓高76米,周长2000米,远远看去,形同一座小山。汉高祖葬长陵,其墓至今仍高达80米。汉代以后,无帝不称陵。在陕西关中,汉唐陵很多。因为陵很高大,像山一样,所以又叫“山陵”。

汉陵均为覆斗形状,全为夯土筑成,上小下大,显得稳重如山。因封土之丘仍不足以显示其巍峨壮观,所以唐代以后帝王坟墓均依山而筑。

什么是东宫、西宫

何休《公羊传》注:“西宫者,小寝内室,楚女所居也。”后称妃嫔居住的宫为西宫。东宫则是太子所居之宫,也是太子之称。

我国自秦始皇称帝以来,从来没有什么“东宫娘娘”、“西宫娘娘”的称谓。尽管戏剧或小说常有这样的称呼,但那毕竟不是历史。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东太后、西太后的叫法。那是在1861年,咸丰皇帝病死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皇太子载淳即位于灵前。

咸丰皇帝死后的第二天,同治皇帝就颁发诏谕,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从这一天起,慈安太后搬人烟波致爽殿东暖阁,慈禧太后搬入西暖阁。此后,宫内始有东太后、西太后的说法。

古塔为什么多奇数

据载,我国现存的古塔大约有两千多座,塔的种类和样式繁杂众多,但塔的层数却大都是奇数,尤以7至13层居多。如杭州灵隐寺的石塔是7层,我国著名的西泠社的华严经塔是11层,最高的是云南大理的南诏塔为17层,少林寺塔林中的墓塔层亦属奇数之列。而偶数层的古塔在全国只有一二处。

为什么我国古塔的层数大都是奇数呢?原来,这与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有关。“阴”和“阳”是我国古代从朴素的辩证法出发确定的两个概念,它在医学、历法上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数学上也不例外。儒家重要经典《周易》上说:“阳卦奇、阴卦偶”。在古代数学中,把“一”、“三”、“五”、“七”、“九”等单数称为奇数,作为“阳”的象征;把“二”、“四”、“六”、“八”等双数称为偶数,作为“阴”的象征。

皇家建筑为什么都用“九”

过去,北京的许多皇家建筑都和“九”这个数字有关,如北京内城明代是九个城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天安门的城楼是九楹重楼;故宫四个角的结构是九梁十八柱;皇家建筑物大门上门钉数是纵九横九;天坛祈年殿顶是九龙藻井;北海和故宫有九龙壁等。

同类推荐
  • 再见,狐狸1:狐狸的烦恼

    再见,狐狸1:狐狸的烦恼

    本书主要描述了一只黄毛狐狸,一只红毛狐狸,一只花鹰,一只麋鹿等动物间的故事。动物们世代繁衍的圣地,遭到了人类的野蛮开发,受此影响,麋鹿率先受害,命丧鳄鱼之口,黄狐为替兄弟报仇,用计歼灭了鳄族,自己也曾一度陷入困境,命悬一线,幸亏红狐拼命相救,黄狐无碍,红狐重伤。人类的破坏程度,日益骤增,当年偌大的湿地野生动物群体,最终,只存活了一只黄毛狐狸,和一只花鹰……
  • 小狐狸离家记

    小狐狸离家记

    《动物自立童话》之一,《小狐狸离家记》是一部中长篇童话。在一座丘陵里,狐爸爸把他的两个女儿赶出了家门,让她们流落到野外。外面的世界到处充满了凶险,不仅有天上的鹰,还有地上的狼,以及人类和狗,这些天敌会时刻要了她们的命。狐姐姐不幸死在人类挖掘的陷阱中,但狐妹妹花旦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同黑狗和农民们斗智斗勇,不仅一次次成功逃生,还对伤害她的人进行了报复。这篇童话借由小狐狸的形象为小读者们树立了自立自强的榜样。
  • 小鹿斑比

    小鹿斑比

    《小鹿斑比》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只小鹿成长的故事,是一部充满爱与温馨的童话。童话从小鹿蹒跚学步讲起,讲述了它与森林里的小伙伴们经历季节迭换,在一点点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心灵和情感也在不断地受到洗礼和冲击,对动物自己、大自然和屠杀他们的人类进行着艰难的认识和思考。作者笔触极其细腻,字里行间流淌着充满伤感的观察,通过对朋友之爱,亲人之爱,动物与大自然之爱的描述,必将触动读者心中那一方最温柔的角落。
  • 德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德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莱恩又和他的伙伴们来到了德国柏林,经过二战洗劫过的柏林饱含历史的沧桑,几个小伙伴也在这里开始了乌烟瘴气的生活。德国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闯入了黑森林,原来这里曾是核武器的秘密研究基地!为了避免危险和意外,他们逃出了黑森林,却又遇到了一位古怪的女孩,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经周折,他们竟然有幸参加了这里的啤酒节,真是喜出望外。可是事情交没有到此为止,他们遭遇了惊魂一刻……
  • 中国寓言故事(新课标必读丛书)

    中国寓言故事(新课标必读丛书)

    寓言,在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它是一种饱含生活经验与人类感悟,焕发智慧光芒与道德色彩的寓言式文学体裁。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练,以简单的故事喻示出深刻的道理。
热门推荐
  •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 博物汇编神异典释教部纪事

    博物汇编神异典释教部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冥报记辑书

    冥报记辑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岩画:远古岩画之美

    岩画:远古岩画之美

    我国古代北系岩画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和新疆等省、自治区。其中,内蒙古阴山山脉、贺兰山北部、乌兰察布高原等地的岩画,多表现狩猎、战争、舞蹈等活动,描绘有穹庐、车轮、车辆等器物,还有天神地祇、日月星辰、原始数码以及手印、足印、动物蹄印等图像。我国北方岩画作品风格写实,技法主要是磨刻,主要反映了古代北方各狩猎游牧民族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情况。
  • 苍穹剑域

    苍穹剑域

    长剑在手,天下我有,无名小卒亦有通天之能,成就乱世枭雄。虽剑能破苍穹,依旧无法抹去心中的执念。
  • 民企教父沈万三

    民企教父沈万三

    元朝末年,乡下少年沈万三被官府抓了壮丁,机缘巧合之下到大都(北京)刘氏商行做了伙计。凭着善于察言观色的本事,沈万三逐渐学会了商场、官场和交际场上或明或暗的规则,为东家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不巧的是,他也掌握了当权人物的一个大秘密,为了自保,只得远离京城,返回江南老家
  • 第一神婆

    第一神婆

    什么是易师?易师就是——算卦的!她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生,精通周易八卦,奇门遁甲。布阵时意外穿越到贫贱之家,家徒四壁,食不果腹;无良的爹爹为了钱财竟然要将12岁的她“嫁”给得了痨病的老汉冲喜!饿着肚子逃婚,改头换面,更名换姓……她靠着精准的易数,卖卦求生,终于在异世生存下来。本想安稳度日,却因一枚前世带来的铜钱,卷入朝堂纷争、江湖厮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然你们不让本姑娘过安稳的小日子,本姑娘就搅和你个天翻地覆、家破人亡!谁叫你得罪了易师呢?所以说,宁可得罪小人,不要得罪女人,尤其是会易理术数的——女易师!
  •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当阴阳蛊师那几年

    我当阴阳蛊师那几年

    我出生于一个盗墓家庭,起初接触的也并非那让人闻之丧胆的蛊术。我父亲和爷爷,都是龙虎山正一道正统的道家弟子。但直到那一天,一个漂亮的女人,突然闯进我家,搅和了一下我爷爷的葬礼。从此,我便与蛊术结下不解之缘。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早已注定。很多高人也曾对我断言,我的结局不外乎两个。一个是死!一个是生不如死!可我真的很想愉快的活着,怎么办?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