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500000006

第6章 平凡的人生很可怕吗?(2)

他的这番话无异于宣布了我的梦想的死刑。在那一刻,我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一个人在失去梦想的时候就会认真地考虑死亡。虽然我最终没有选择死亡,但是在那之后,我哪儿都没去,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了好几天。当然,那间音乐教室我也再没有去过。

经过了那一次的绝望,我发现,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梦想,但又没有选择死亡,那么他就只能继续寻找下一个梦想。不!与其说是寻找下一个梦想,还不如说是寻找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更为准确一些。

我十分相信那位音乐教室的院长,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超过了我对父母的信赖。但是从他的口中,我竟然听到了“死刑宣判”。这让我产生了对他人的“极度不信赖感”,我感觉身边的任何人都不能相信。所以,在独自苦恼了几天之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从事一项尽量少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而要想避免与人打交道,那么理科的工作一定好过文科,如果能够成为一名科学家,那我就可以整天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专心做自己的研究。

我是一个不快乐的高才生

后来,我考取了东京大学的理科专业。众所周知,东京大学是全日本高校中最难考取的学校,所以我付出了比我的同学多读一年高中的代价。这个代价虽然很大,但是没有什么能够比考取东京大学更能证明我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了。这就像是一位中国的学子考上了清华大学或者北京大学,他本人一定会受到周围很多人的赞美,他的父母也会觉得无比的骄傲。

可是,那时的我已经有些自暴自弃了,所以我并没有把能否考上大学放在心上。就连东京大学发榜公布考试结果的时候,我都没有去看看自己有没有考上,而是独自一人去电影院看了一场法国电影。直到现在我依旧清晰地记得那部电影名叫《FRIENDS》,是一部讲述生活在法国南部沼泽地带的两位年仅15岁的少年情侣如何孕育并抚养孩子的精彩电影。电影散场后,在早稻田大学入学考试中坐在我旁边的“富二代”又邀请我去了游戏厅。最后,我玩到很晚才意犹未尽地回到了家。

刚一进家门,母亲就满脸笑容地走过来宣布“你考上了!”原来老两口在白天的时候一起去东京大学看了成绩榜。

虽然被告知通过了考试,但我没有感觉到一丝一毫的喜悦,我依然沉浸在钢琴的打击中。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后来我走进了全日本的年轻人都无比向往的东京大学的校园,心里都还乌云密布。所以,没过多久,我就开始讨厌起大学的生活,不怎么去上课了。

而在众多的课程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每周二的化学实验课。这门课的教材上平淡地写着很多诸如“将溶液注入试管后静置5小时”之类的话。虽然我也讨厌其他的课程,但那些课程总能够在90分钟之后结束,只有这门化学实验课会从上午10点半一直延续到深夜。所以我也不得不在实验室里苦守。

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闷闷不乐地在实验室里苦等,突然窗外传来了悠扬的《肖邦第一叙事曲》。我先是大吃一惊,然后立即脱掉白大褂,悄悄地溜出了实验室,向着音乐传来的方向走去。不一会儿,就找到了音乐的源头。那是一间教室,里面全都是东京大学钢琴协会的会员,而在教室的入口处赫然写着四个大字:招募会员。

轻轻地敲了两下门之后,我走进了这间教室。“我是大一新生,因为对钢琴很感兴趣,所以进来看看。”“哦,原来如此。那你会弹肖邦的哪首曲子?”“肖邦的曲子?我还没有达到那种水平……”“那巴赫的《创意曲》呢?”

“不,巴赫的曲子我也不会,我只会《小步舞曲》之类的简单曲目。”

“那你加入我们协会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你和我们的会员之间的差距太大了,要不你去民谣协会看看吧。”

从那一刻起,我再次陷入了漫长的消沉期。

大学的第二学年过了一半的时候,我们终于迎来了“确定专业”的关键时刻。毫无疑问,那时的我早已放弃了成为科学家的梦想,每天研读欧美文学作品、鉴赏欧美电影--在我看来这样的日子才是最美好的。

一天,我又选择了逃课,一个人走到了原宿的代代木公园。躺在公园里的草地上,我翻开了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知道过了多久,耳边响起了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代表作《四季》的最终章《冬》。这首曲子是代代木公园每天傍晚5点时的“报时曲”。一听到这首曲子,公园里的游客们就必须离开了。

当我从草地上爬起来的时候,三个小学生模样的女孩子从我的面前走过。她们一直聊着关于钢琴的话题,好像正准备去钢琴培训班上课。

就在那一瞬间,一个念头突然跳进了我的大脑:“对啊!我要成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是一个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会马上行动的人,我立即向学校申请由理科转入文科,而且要转入教育学院。

我的申请很快就被批准了,因为教育学院是东京大学最冷门的学部。可是对于我这个以成为小学音乐教师为奋斗目标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地方比教育学院更吸引我了。我甚至还想过,今后一直守在钢琴的旁边度过这一生。所以“成为小学音乐教师”成了我崭新的梦想。

可是,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我所申请转入的教育学院是东京大学这所“全日本最难考取的大学”的教育学院,从那里毕业的学生一般只有两条出路:其一,成为文部科学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的官员;其二,研究生毕业后成为大学教授。也就是说,东京大学原本就不是音乐类的院校,所以从这里的教育学部毕业的学生没有成为音乐教师的可能。

于是,我的导师建议我:“如果你无论如何都想当音乐老师的话,那你就去东京艺术大学修些课程,拿点学分吧!”天啊!东京艺术大学?!那可是全日本最难考取的艺术院校。

既然导师为我指出了一条“明路”,我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位于上野公园另一侧的东京艺术大学碰碰运气。果不其然,对方明确地回答我:“我们学校无论是钢琴专业还是声乐专业都只招收全日本实力排名前5的学生。”在那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我用尽了各种方法寻找一条能够成为音乐教师的道路,可是一直未能如愿。比如,我曾想过从东京大学退学,转考一所相对比较容易考取的音乐大学,以便拿到音乐教师从业资格证。可是,这样的音乐大学或是限招女学生,或是入学金贵得超乎想象。

事已至此,我不得不放弃了“与钢琴共度一生”的梦想。然后,再次陷入了像被吸进了黑洞一般的漫无天日的绝望期。

后来,到了大四那年的夏天,我非常偶然地读了由当时日本最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吉田秀和撰写的《莫扎特论》。在书的后记中,吉田秀和这样写道:

“因为学钢琴起步较晚,所以我放弃了成为一名钢琴家的道路,转而成为了一名音乐评论家。”

看到这句话时,一个念头电光火石般地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对啊,“弹奏”的路已经走不通了,但是“书写”这条路不还是一条康庄大道嘛。从今以后,我可以不“演奏音乐”,但我可以“书写音乐”!毕竟那些被誉为古今、东西之名著的书籍我基本上都读过,对于写东西,我还是颇有信心的。

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这个念头是我后来选择当杂志记者的最大原因。换句话说,“书写音乐”成为了我的第三个人生梦想。而这个梦想竟然在我大学毕业时轻松地实现了--我成功地进入了日本最大的杂志社。

入职之后,作为新闻杂志的记者,我先后采访了很多古典音乐演奏大师以及音乐界的重量级人物,比如1985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的俄罗斯人StanislawBunin、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意大利人帕瓦罗蒂等。通过对他们的采访,我发现在音乐之外的领域,这些世界顶级的大师也不过是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俄罗斯钢琴家StanislawBunin竟然不知道苏美冷战的历史,意大利人帕瓦罗蒂竟然不知道如何搭乘罗马的地铁。

当然,我的新闻采访并不仅仅局限于古典音乐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将视线扩展到了政治和国际问题的领域。在那个年代,日本的国际通讯员大多是欧美问题专家,很少有人涉及中国以及朝鲜半岛等东亚地区的问题。所以,血气方刚的我抱着“物以稀为贵”的信念,开始着手研究东亚地区问题,并接连不断地发表了不少稿件。日本有句谚语叫“石の上にも3年”(即使再冷的石头,坐上3年也会热起来。类似中文的“滴水穿石”“功到自然成”),在之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我每天的报道都以东亚地区为核心,所以如今我也被大家谬赞为东亚问题专家。

四十二岁的我,开始疯狂学琴

话题扯得好像有点远了,下面接着说关于钢琴的事情吧。2007年底,已届不惑之年的我采访了一位年长的女性钢琴家。采访结束后,在和我闲聊的过程中,她突然看着我的手指说:“你的手指长得很好,非常适合弹钢琴。”

同类推荐
  • 身体语言密码

    身体语言密码

    本书通过作者丰富的人生经验与识人心得总结撰写而成。作者透过观察,凭借人的一颦一笑、言谈举止,甚至包括相貌等微小因素,判断其人内在的品性,以之为阅人识世的“身体语言密码”。
  •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良好的品德决定一生。正因为我们有了对美德的盼望,探索的脚步才时刻充满力量;正因为有了美德的滋润,我们才永葆希望之源的常青;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牵引,我们才会在沧桑与风雨的日子里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积淀,生命才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样博大。
  •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对每个人来说,20~30岁这十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十年。以至于人们常常会说:“你20多岁时的选择,会写在你40岁的脸上和你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上。”20多岁时你选择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历程,会决定你以后的气质容貌,会决定你这一生是个怎样的人。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20~30岁,我拿这十年做什么?”本书的作者通过自身丰富的阅历,帮助读者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告诉读者在20~30岁这十年内,从哪些方面着手完善自己,其中包括:人生方向、心态调整、人脉积累、口才提升、工作技能、处世心计、投资理财等等。
  • 左手增广贤文右手小窗幽记

    左手增广贤文右手小窗幽记

    没有多少人能傲视天下,也没有几个人能看透人生。世俗中难免为名利所累,众人都说,视名利如粪土,但谁又能抵挡得住诱惑?据说晋朝的狄希酿得好酒,人饮后能醉千日。而今日醉心于名与利者,无一日不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自古皆然。如果能从醉中醒来,需要服上一剂清凉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增广贤文》和《小窗幽记》都是一剂普惠人间的清凉散。
  • 智慧变通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变通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变通术》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本书分为5章,包括了“做人的智慧”,“挺起胸膛做人”,“踏踏实实做人”,“做人要善于言谈”,“做人要豁达”等章节。
热门推荐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最初的体验:帕斯捷尔纳克中短篇小说集(百读文库)

    最初的体验:帕斯捷尔纳克中短篇小说集(百读文库)

    《最初的体验:帕斯捷尔纳克中短篇小说集(百读文库)》包括帕斯捷尔纳克的《最初的体验》、《一个大字一组的故事》、《第二幅写照:彼得堡》、《无爱》、《柳维尔斯的童年》、《中篇故事》、《帕特里克手记》等13篇小说,也即除《日瓦戈医生》之外作家的全部散文体小说。这些作品多角度地表现了作家青年时代对于外部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心理体验,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展开了深入思考,以独特的诗学方式传达出对时代风云的沉思,高度关注被卷入历史洪流中的个性、特别是当代女性的遭遇,清晰地显示出书写一代知识者的命运、把一代人“归还给历史”的鲜明意向。
  • 禁忌小姐

    禁忌小姐

    方家四小姐是个禁忌,不被承认,只为了赎罪存活于世。当她面对这个夜夜都与她纠缠的男人时,心中是爱是恨,已经太难说明了。如果不是前世的错过,今生又为什么相逢?
  • 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

    土地使用权出让与转让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土地管理法》等与其相关条例、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妄为世人

    妄为世人

    小仙曾去人界历练,不过数年,回来后怎么也做不到从前那般洒脱逍遥了。每日只觉得了然无趣,心生悲凉。众人灵魂元气皆有寿,唯独我神仙获得永生,心里不由生得羡慕。
  • 关于我从正派变成反派的那档事

    关于我从正派变成反派的那档事

    一位优秀少年本以为可以度过优秀的一生,没想到爸妈因实验失误爆炸而死。爸妈死的几年后,神秘的系统找上了他,告诉他爸妈的死并不是意外!最后展开了一系列的二次元冒险,但逐渐地,他发现——背叛,从一开始就存在!
  • 导购应该这样做(新手入门)

    导购应该这样做(新手入门)

    《导购应该这样做》从销售终端的实际出发,列举了销售实践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销售实例,力争让广大导购员在“真实”的销售情景中学习和掌握各种导购技巧和方法。掌握了书中介绍的这些方法和技巧。你就可以从一个导购新手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购老手,从而使你在与顾客的对决中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成功达成交易!
  • 德古拉之吻

    德古拉之吻

    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勾勒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诡秘往事。一场交易,让英俊、高贵的德古拉伯爵来到伦敦。他的出现引起了乔纳森·哈克的注意,他意识到在德古拉伯爵怪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竟然是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吸血鬼……此时的伦敦陷入了黑暗之中,到处充斥着迷失、噩梦与鲜血。陨灭或者重生,复苏还是沉睡,用跳动的心换来永生,你可愿意?
  • 莲心劫

    莲心劫

    为了追寻爱情,放弃成仙的机会,成为凡人,只为在芸芸众生中找寻自己的爱人。
  • 无上武魂

    无上武魂

    世家弟子,无法觉醒。被逐出府,一朝得道武魂无限,血眼通天。什么?你说你的武魂是九星武魂,不好意思,我不想要打击你,但是,我的武魂是神兽之魂。什么?你说你可以越级杀敌,不好意思,我可以跃一个大境界杀敌。什么?你说你有很多红颜知己,不好意思,我的女人天仙之貌,而且,还是对我绝对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