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0000000003

第3章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文学名著(3)

《搜神记》的产生自有其相应的大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陷入长期的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民族之间的矛盾尤其尖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苦难容易催生人类的想象力,在这种大背景下,本就笃信天地鬼神的晋人中很快就流行起了鬼怪故事。同时,佛教在东晋时期迅速发展,成为民众普遍的信仰,上至皇帝,下到平民无不虔诚信奉。而本土的道教也于东汉末年正式形成,它讲究炼丹、求仙,助人享乐,为此也很受民众的欢迎。如此情形,对志异小说的兴起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如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说。”

《搜神记》中另有不少精彩饱眼的文言小说,文中对人物形象、对话情节、动作表现等描述得极为生动形象,但当时的小说毕竟还处在雏形阶段,其对素材的加工整理还比较粗糙。某些故事情节叙事单薄,缺少层次结构,阅读时需注意理解。

·作品概要·

干宝在《自序》中写道:“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其意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的事实。故《搜神记》的主角多为鬼怪神仙,大有“神道设教”、警世醒俗的意味。神道亦如人道,有正邪之分、善恶之别,秉性各不相同。加之奇幻丰富的想象力,作品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如:卷四《张璞》中,写的是张璞二女死而复生的故事。

类似的故事一方面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及生产力水平有关,另一方面则受佛教“死而复生”的观念影响所致,是佛教“三世因缘”和“因果报应”思想的必然产物。

卷五《赵公明参佐》中,写的则是扬善惩恶的故事。勾魂官差竟然徇情枉法,把阳寿已尽的高官王佑放回人间,并深情陈述理由:“卿位大常伯,而家无余财。向闻与尊夫人辞诀,言辞哀苦。然则卿国士也,如何可令死?”而《蒋山祠(三)》中的蒋侯却逼死了三子,善与恶的比对尤其鲜明、强烈。

卷十一《三王墓》、《东海孝妇》等反映的是社会上层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和昏庸,致使下层许多百姓无辜惨死以及他们渴望复仇申冤的强烈心态。其中《三王墓》的故事流传甚广,干将、莫邪的儿子那种坚毅的复仇精神给人以无限的震撼力。

卷十六中的《紫玉》、《驸马都尉》、《崔少府墓》等作品,主要写的是人鬼相恋,这些故事或者表现出女子对婚姻和生儿育女的渴望,或者反映了帝王专制制度下对自由恋爱的压制,甚至扼杀,其故事情节曲折,惟妙惟肖,很叫人深思。其中也有不怕鬼的故事,如《宋定伯》中的主角非但不怕鬼,反而能利用鬼来谋利,非常有趣。

卷十七《倪彦思》中,倪家来了一只鬼魅,搅闹了三年才离开,期间有道士、官员前来驱它,结果无一成功。甚至,鬼魅还怒斥前来驱鬼的典农:“汝取官若干百斛谷,藏著某处。为吏污秽,而敢论吾。”表现出政治腐败,官吏贪赃枉法的社会现状。

卷十九《丹阳道士》,非常有意思地写了龟、鼍之辈冒充庙神,白吃白喝人间的祭祀酒食。后来众人毁庙杀怪,地方才太平无事。这正是对魏晋人信神祭祀的一种揭示,是对当时滥信神仙鬼怪者的一种讽刺。卷五《张助》则具有鲜明的反迷信色彩,写的是一棵桑树的空洞中长出了一棵李树,有眼疾者偶然在此树阴下休息,碰巧病愈,于是众人哄传有神在此显灵,能使盲人重见光明。因此不论远近的人都来祭祀这棵桑树,常常是“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宏大的场面可见民众的信服力和需求量。后来,张助拆穿了这场骗局,祭祀行为才得以消停。

歌颂英雄人物的凛然正气与藐视鬼神妖怪也是本书的主题之一,可见《搜神记》记录之广,立意之深远,如第十九卷中的《李寄》。昏庸无能的地方官员年年搜刮童女祭祀石缝中的一条巨蛇,致使巨蛇先后吃掉了九个女孩。这年又到了祭祀的时候,童女李寄挺身而出,自愿当做祭品,并最终设法将巨蛇杀死。

更可贵的是,在《搜神记》中还有一些后代经典故事的先导之作。如《韩凭妻》中,荒淫卑鄙的宋康王硬生生地拆散韩凭和何氏一对恩爱的夫妻,并将他们迫害致死。韩凭夫妇未能同穴而葬,但两墓之中各长出一棵大梓树,它们“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树上栖息着一对鸳鸯,时常交颈悲鸣,像在整日诉苦着凄美哀艳的爱情故事。在此悲剧色彩中,显示了他们没有被帝王的淫威所征服,表现出了忠贞不屈、至死不渝的反抗精神,他们最终以超自然的力量重新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故事结尾处与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结局很相似(“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而著名的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末场,有彩蝶追随双双飞落的场景,如此手法都有不屈服于黑暗势力,敢于反抗压迫的象征意义,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东海孝妇》中,孝妇很早死了丈夫,并且没有儿子,但她赡养婆婆非常周到,婆婆因不想拖累她,便上吊自缢了,孝妇却因此入狱,最终被屈打成招,被太守杀死。孝妇被斩时,许下三宗愿望,如系冤杀:血将倒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孝妇被杀后三年,郡中果然大旱,直至新太守亲自祭奠孝妇之墓并表彰其德行后,老天才下起雨来。故事通过干宝的整理更加完整,《搜神记》中记载孝妇死时青黄色的鲜血沿着长竹竿向上流,到了竿顶才沿着白幡而流下。这一故事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关汉卿则在此基础上创作出了中国著名的十大悲剧之一的《窦娥冤》。这类故事与卷七《淳于伯》的情节类似,都是对“刑罚妄加”的黑暗司法制度的控诉和揭露。

总体说来,《搜神记》中大大小小的小说中有很多看似离奇、实则广泛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现实的故事,细读之下,非常耐人寻味。

·经典章节·

三王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砥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坠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辨。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译文故事

楚国干将、莫邪夫妇二人,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很生气,想杀他。剑有雌雄二柄。妻子怀孕快生产了,丈夫对她说:“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王发怒,我去一定被杀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长大后,告诉他:‘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拿着雌剑去见楚王。王大怒,派人察看干将带来的剑。剑本是两柄,一雄一雌,雌剑来雄剑不来。楚王发怒了,把干将给杀了。

莫邪生下的儿子叫赤,后来长大了,问他母亲:“我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走时嘱咐我告诉你:‘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儿子出房,往南看没有山,只见堂前松木屋柱竖立在石砥之上,赤就用斧头砸开它的背后,得到雄剑,日夜都想找楚王报仇。

楚王梦见一个男子,眉间广阔,约一尺宽,说要报仇。楚王悬千金重赏捉拿。赤听说了这件事后便逃走了,跑进山里悲歌。碰到一位侠客,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哭得这样伤心?”赤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以千金重赏购买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袋和剑都交给我,我为你报仇。”赤说:“太好了!”于是自刎,双手捧着脑袋和剑,一并奉上。尸体僵立。侠客说:“我决不会辜负你!”这样,尸体才仆倒。

侠客提着赤的脑袋去见楚王,楚王很高兴。侠客说:“这是勇士头,应当用汤锅煮。”楚王照办煮头。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头跳出汤锅,张着眼睛一副很生气的样子。侠客说:“这小孩头煮不烂,请大王亲自到锅边一看,就一定烂了。”楚王立刻走近去看,侠客用剑比划了一下楚王,王的脑袋就掉进汤里,侠客也砍掉自己的头,头也掉进汤里。三个脑袋都煮烂了,没法分辨。于是把肉汤分成三份埋葬了,笼统称为“三王墓”。如今这墓在汝南郡北宜春县境内。

韩凭妻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译文故事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何氏为妻,何氏貌美。宋康王把何氏夺过来。韩凭心怀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并定罪判韩凭服城旦这种苦刑。韩妻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故意使语句的含义曲折隐晦,信中说:“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阳照见我的心。”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臣苏贺回答说:“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照见心,是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志向。”不久韩凭就自杀了。

韩妻于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韩妻何氏于是从台上往下跳自杀,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何氏自杀而死。韩妻何氏在衣带上写下的遗书说:“王以我生为好,我以死去为好,希望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

宋康王发怒,不听从韩妻何氏的请求,使韩凭夫妇同里之人埋葬他们,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宋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假如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很短时间内,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端头长出来,十天之内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长时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感动人。宋国人都为这叫声而悲哀,于是称这种树为相思树。相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精魂变成的。

中国式悲剧的代表

《窦娥冤》

·作者简介·

《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是中国古代戏剧创作的代表人物。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后世称之为“曲圣”。

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的《录鬼簿》所记载,关汉卿是元代太医院的一个医生。南宋灭亡后,杭州成了中国戏曲的演出中心,关汉卿在那里曾写有《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套曲,赠给女艺人,以此表明他与演员的密切关系。他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可见其追求艺术的无畏精神。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其代表作。

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导读·

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关汉卿的杂剧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现实性,并且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他的作品中,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血淋淋的现实体,如葛彪、鲁斋郎“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残暴行径,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惨遭遇;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有对人民反抗斗争的热情讴歌。关汉卿的笔下深化了许多普通妇女的形象,如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她们大多出身微贱,却各具性格特色,蒙受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作斗争、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关汉卿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生动流畅的语言风格。他的人物语言,酷似人物口吻,符合人物身份,如本剧中窦娥的朴素无华,张驴儿的无赖油滑,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悲剧《窦娥冤》中,通过对主人公窦娥决不妥协的性格描写,揭示了元代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本剧着重描画窦娥那股惊天地、泣鬼神的如虹怨气,给作品罩上一层浪漫的悲剧色彩。并通过高超的艺术手腕,细致地刻画了窦娥内心里的矛盾冲突和不同的侧面性格,使之成为一个令人同情和崇敬且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窦娥冤》第三折是全戏的高峰,这是一场唱功戏。起先的几支曲子,先把窦娥的满腔怨恨如火山爆发般倾泻出来,犹如山呼海啸,震撼人心。此后的几支曲子,情绪又陡然转化,从另一侧面表现了窦娥深沉细腻、忠厚善良的性格。最后窦娥发出的三桩誓愿,则是作者一种大胆的艺术处理,其精神是浪漫主义的,其内心里又是充满悲情的。窦娥冤屈得以昭雪是最终的结局,既表现了作者对窦娥的深切同情,也体现了人类善恶有报的良好愿望。

·作品概要·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主要情节如下:

同类推荐
  •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Ⅲ(白金纪念版)

    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Ⅲ(白金纪念版)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四部美丽的爱情诗集:《采果集》、《爱者之贻》、《渡口》、《诗选》。著名文学家冰心和东方文学翻译家石真以韵味幽雅、哲理深妙的译笔还原了一个洋溢着温暖、分享与爱的光明世界,传唱爱情纯真,颂扬无暇童心,赞颂生命,思索人生本质。随处可见乐观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既有对理想追求的豁达和坚定的信心,也有生命的真实感动。微风徐徐的午后,一杯清茶,一本美好的诗集,跟随着泰戈尔拾起昼间之花那片片怡人的花瓣,看着它成熟成记忆的金果,带领我们品尝人间甘美。
  • 东方之行

    东方之行

    由赫尔曼·黑塞所著的《东方之行》讲述了赫尔曼·黑塞的心中有一座东方文化的圣殿。其中既陈列着他对于以中国、印度为主要代表的东方文学、绘画、宗教的独到的见解,也镌刻着他用讽刺故事、童话、寓言所描绘的东方图景。但无论他是在试图厘清佛教、婆罗门教与印度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是以极具民间传说色彩的方式讲述一位具有“印度式生命轨迹”的国王的故事,都无一例外表达了贯穿其一生创作的主题:个体在积极寻求本真自我的过程中力图实现分裂自我的和谐统一。
  • 岁岁年年有光

    岁岁年年有光

    《岁岁年年有光》精选汇集了周有光先生百岁之后所思所想所虑。近十年来,除了写作,周有光先生还在他的小书房里与许多来自各地的文人访客谈笑对答,这也成为他晚年表达自己观点的极具特色的方式之一。这本谈话集分为对谈和采访两部分,既有他对自己一生难忘经历的回顾,更有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考,对世界历史的走向、社会制度的变迁、国家未来的发展的关注。在一问一答之中,浓缩了百年的人生智慧。本书也是周有光先生晚年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与呈现。
  •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作者吴明泉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很多矛盾:低与高的矛盾,低姿态的叙述和目光向上的注视;冷与热的矛盾,调子的冷静和情感的温暖;简与繁的矛盾,简朴的文字和丰富的意味。所以,读这些文字,一定会让你心中涌过一股复杂的滋味,看到幽暗中的一丝光,感受到简单中的一种力量。
  •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

    王开岭文集之自然美学卷,系作者最新文字结集,作者的注意力从自然细节开始,从那些曾经来过却正在消逝的风物开始,从那些被人类辜负的美好元素开始,从儿时的记忆和笑声开始,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无限眷念。
热门推荐
  • 送吴彦融赴举

    送吴彦融赴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壶外史

    方壶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傻女狂妃,这个太子我不嫁

    傻女狂妃,这个太子我不嫁

    她是将府丑女,傻子花痴,人人欺凌耻笑!他是当今太子,骄傲无比,最是厌恶于她!一纸婚书,二者命运相连。某太子誓死拒婚,某女淡然接受。殊不知,昔日丑女实为倾国倾城。所谓傻子,却是冷艳于天下之间。什么,太子反悔了?对不起,她不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连队

    我的连队

    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收入“父亲和他的儿女们”、“一人当兵 全家光荣”、“男左女右”等五篇小说。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中庸注参

    中庸注参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震、康有为、马其昶及业师唐蔚芝先生之说,录之甚众,以备参考。同时,本书附有陈柱昔日讲学南洋大学时所著《中庸通义》,实乃研读《中庸》的经典文本。
  • 孩子一定要掌握的99个学习秘诀

    孩子一定要掌握的99个学习秘诀

    最通俗易懂的语句、最具代表性的趣味故事和案例、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本书是一部实用性极强的快乐学习方法宝典。培养学习兴趣、打造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创造学习环境,让不爱学习的孩子崇尚知识,让烦恼的家长不再忧郁。
  • 无限之位面使徒

    无限之位面使徒

    重生为主神使徒,行走于各个位面。灵异的鬼神,神秘的魔法,狂热的信徒,热血的机械。以噬神之力,征伐宇宙,抗击主神。
  • 安卡的故事

    安卡的故事

    《安卡的故事》以二战时期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风格严肃,手法大胆而直接。萨菲娜·德福奇凭借她的硬派犯罪小说而闻名,而这本书则着眼于人类最恐怖的犯罪:种族灭绝。故事讲述了三个孤独而绝望的孩子潜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寻找他们的父母。书中描绘了失落的青春与被遗忘的纯真,残酷之中又隐藏着温暖。如果你想看狼人、吸血鬼、精灵或者超现实的幻想故事,请翻开另一本书。《安卡的故事》里,唯一的狼是无比现实的,本书和吸血鬼的唯一联系,则是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山,那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 一怒焚天

    一怒焚天

    废柴入魔,正邪争霸,独尊天下!这是以实力说话的世界,这是他独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