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画家不无感慨地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无论自己做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足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则恰恰是美好的。”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常常遇见类似的事情。当某人做了一件善事,引起身边同事们的注意时,会听到各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张三说你做得好,大公无私;李四说你野心勃勃,一心想往上爬;上司赞你有爱心,值得表扬;下属则说你在做个人宣传……总之,各种各样的议论,有的如同飞絮,有的好似利箭,一一迎面扑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别人说的,让人去说;别人做的,让人去做。嘴巴长在人家脸上,你想控制也控制不了。然而,绝不要被人家的评论牵住自己,更不要因别人的言语而苦恼。记住,自己就是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
在一个人的生活圈中,起码有一半的人不赞成你所说的那些事情。因此,无论你什么时候发表意见,你总是会有50%的机会,也总是会面对一些反对意见。
明白了这一道理后,当有人不同意你所说的某些事情时,你不要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也不要立即改变你的意见以便赢得赞誉之词;相反,你应该提醒自己,没有人会是十全十美得让每个人都满意的。如果你知道了这一点,也就知道了走出绝望的捷径。
现在许多人的通病就是不了解自己。他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之前,便一头栽在一个好高骛远的目标里,每天享受着辛苦和疲惫的折磨。他们希望获得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得别人的羡慕。为此,便将自己推向完美的边界,做什么事都要尽善尽美。久而久之,他们的生活就变成了负担和苦闷,而不是充实和享受了。
人贵在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才能真正地喜悦。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必刻意去追求所谓的完美境界,重要的是每一步都能走得稳。
控制欲望,不贪非分之利
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当面对金钱,权利,爱情等必须经历的过程时,似乎80%的人都没有想过满足,总认为自己应该还能赚到更多的钱,得到更大的权力,以及更浪漫的爱情,而往往到了最后,很多人都却弄得倾家荡产,狼狈不堪,孤独寂寞。
有人说欲望是天使,人不能没有它,没有它,人生将是危险的;有的说它是魔鬼,有了它,人可能无恶不作。下面让我们来做理性的思考:如何才能控制欲望、利用欲望,化弊为利呢?
要成功,就要有欲望,如果没有欲望,就没有人生的目标。人生没有目标,就好比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然而,也要控制它,别让欲望吞食了心灵。欲望正如一把双刃剑,控制好欲望,它将为你所用、挥舞自如;然而,若不能控制欲望,则你最终将被这把剑所毁灭。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得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便又拼命地再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他最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去了一切。
故事发人深省,正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里告诉我们的“贪婪往往是祸患的根源”,那些因贪图大的利益而把手中的东西丢弃的人,是愚蠢的。
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人,活着,当然要努力奋斗往前走,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往回跑”。不然,欲望发展至贪婪成性,就会在欲望中沉沦,迷失方向,走向绝处。由于人们的欲望常常总是无止境的,尤其在钱财方面,因此才会陷入痛苦。人的确需要欲望,但是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从前,有位樵夫长年累月地辛勤劳作,却始终无法改变贫困潦倒的境遇。他只能每天烧香拜佛,祈求好运降临。终于有一天,樵夫的诚心打动了佛祖——他居然无意中在山坳里挖出了一尊百来斤的金罗汉,转眼之间,便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与此同时,他的亲朋好友的数量莫名其妙地便增加了十几倍,他们都不请自来地向他道喜。
可是,这位樵夫只高兴了一阵子,便又食不知味、睡不安稳地犯起愁来。他妻子劝导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于是埋怨道:“以我们现有的家产,就算遇上盗贼,也不可能被立马偷光的,你又何必如此多虑呢!”樵夫深深叹了口气,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理解我内心的烦恼呢?怕失窃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我最烦恼的事情是,世上总共有18尊金罗汉,而我却只挖到了其中的一尊,其他的17尊至今仍不知下落!要是全部的金罗汉都归我所有,那该有多好!”说完之后,他又苦恼地用双手抱紧了头。他妻子这才醒悟过来,原来她的丈夫在为着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而犯愁!
上面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会生活得幸福;反之,如果贪得无厌,那么,陪伴自己的就将只有痛苦了,而且,贪欲与痛苦还是成正比的。
一群聪明的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为此,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制服它们:用装着镇静剂的枪射击,用陷阱捕捉……但都无济于事,因为它们反应太快,动作太敏捷。后来,一个动物学家找到了捕捉猴子的方法:将一只窄口的透明玻璃瓶在树干上固定好,放入大米。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伸手去抓大米(这瓶子的妙处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好能伸进去),等它抓起一把大米后,由于拳头紧抓着大米,爪子怎么也抽不出来。贪婪的猴子始终不愿放下已到手的大米。第二天,人们抓住它时,它依然不愿放手……
为了一把米,猴子失去了自由,这是聪明的猴子怎么也明白不过来的道理。它将手伸进瓶子时,满脑子只想着怎么将米吃进嘴,是大米迷惑了它的思维,以致危险来了时,它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非要将这把致命的大米送进嘴才安心。
人固然比猴聪明,但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也往往缺乏理智。明明知道是圈套,却又经不住诱惑,总以为既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能进退自如。岂不知在伸手的瞬间,贪婪的欲望就使他落入了他人设好的圈套,注定了被设圈套的人牵着走。从此身不由己,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轻则弄得狼狈不堪,重则身败名裂,身陷囹圄,悔之晚矣。如慕绥新之流,他们不是败给自己的聪明,而是败给自己的贪欲。这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没有谁会无所求地奉上鲜花、美酒来博你一乐,没有谁会平白无故地赔着笑脸,唱赞美的歌。其实,很多时候,多想几个为什么,就不至于利欲熏心,为糖衣炮弹所迷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笑看风卷云舒。“无欲则刚”,摒弃不该有的欲望,心就能亮堂堂,照得见自己,也照得见他人。
由此可见,人活着,仅有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善于理性思考,用理智驾驭自己的欲望,明辨是非,认清潜在的危险,不贪非分之利。名利本身并不是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追求名利主要还是为了满足欲望。因此,要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必须从根本入手,控制住自己的物欲。俗话说,“世上莫如人欲险”。一个人的物欲越强,他的名利思想也就越强。如果物欲淡一些,做到寡欲,也就比较容易淡泊功名,达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境界。
降低期望,不要强迫自己成为全才
人的才干可能有长有短,但绝对的全才和专才是没有的。人也不可能是全能的,无论每件事,都一定会有比自己做得好的人。玩什么都不必精通,从创造性的消遣中自得其乐,仍不失为自我改造的办法。美国的斯特莉克曾给人们留下了这么一个颇具欣赏和玩味的故事:
一天下午,斯特莉克正在弹钢琴,七岁的儿子走了进来。他听了一会说:“妈,你弹得不怎么专业啊?”斯特莉克心说,不错,是不怎么专业。任何认真学琴的人听了我的演奏都会退避三舍,不过我并不在乎。多年来,斯特莉克一直是这样不专业地弹着,但是她一直弹得很高兴、很开心。
斯特莉克也喜欢“不专业”地歌唱和“不专业”地绘画。从前,她还自得其乐于“不专业”地缝纫,后来做久了终于做得还算不错。斯特莉克在弹琴、绘画方面的能力是不很强,但她不以为耻。在斯特莉克看来,任何人能够有一两样特长就应该够了。
在人们的眼中,无论谁,若是能唱两句,画两笔,拉拉提琴,仿佛就能显示其高雅的素质。可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世界里,我们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行行优秀,好像自己必须成为全能的专家一样。斯特莉克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从事什么活动,不要勉强自己达到超越自我的能力,去奢求难以企及的标准或目标。
我们不反对自我的进取,但只有当目标、干劲和好胜心在合理的范围内时才是值得钦佩的。可是,现在许多人已不知道何谓合理范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依据自身的能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不要要求自己事事精通。我们有一两样做得很不错,其实,任何人有一两样就应该够了。就像下面的白兔子那样,就可以得到满足了。
两只兔子在森林里散步,白兔子的鞋带有些松散了,它却视而不见,依然悠闲自得地往前晃晃悠悠。灰兔子好心地提醒说:“你真懒,把它系上不好吗?”
“又没什么猛兽赶来,急什么?”白兔子回答道。
灰兔子又问:“为什么要有猛兽追赶你才会系鞋带呢?”
“那个时候我就会跑得快啊!”白兔子说。
“但是你也跑不过猛兽啊!”灰兔子提醒道。
白兔子半开玩笑地说:“我不是要跑得快过猛兽,我是要跑得快过你。”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你不需要比所有人都强,只要强过自己的对手或同行就行了,这样就足以使你出类拔萃。
全才肯定会更能适应现在社会,他们可以有很多选择的余地,可以在许多不同工作环境下工作。只要他用心,肯定会脱颖而出。全才不一定会是365行样样都行,但至少要会几种东西,并且要精。会各方面知识但只是会皮毛的人,就算不上是全才。因为他们只“全”不“才”。
专才也不一定不适应现在社会,他只要找准自己特长方面的工作,一定会比一些只懂得皮毛的全才要行。专才有专才的好处,因为他很“专”,所以只会在某一方面下工夫,不会盼东顾西,所以会用心去做自己专长的事情,那样干起来也得心应手。
俗话说:“只要工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所以,你无论是想当全才还是专才,都必须下工夫。“才”字不是全才和专才自己评的,只要你在某方面或是几个方面干起来比一般人行,更专业些,就不会被社会淘汰。
另外,过高的要求也会不切实际,会变得好高骛远,到头来,失望也就会随之而来。因为他们与现实脱钩,现实与愿望总存在差距,因而他们得不到满足,更没有快乐而言。他们实际上是在不断地给自己制造麻烦,因而他们很难轻松起来,甚至会感到沮丧不安。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
多次的工作碰壁,让他伤心而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当然可以!”
“那你就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有的时候,你必须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你要卓尔不群,那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所以,若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若要自己卓然出众,那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毋庸置疑,过高的期望总是会与现实不相符,原来你期望的那些美好的东西都将被现实一一击碎。
拒绝攀比,知足才能常乐
我们生活在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几乎每个人都处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地,如果太爱攀比,心理失去平衡,很可能会影响生活幸福和身心健康。因此,要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必要时还要学会放弃,学会退一步,这样,展现在面前的就是另一番天地。
人生在世的诸多痛苦大都是因为不知足而招致的。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欲望是无尽的,以有限的生命去填补无尽的欲望,总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于是,痛苦便产生了。人生种种的不如意、不快意和不尽意,都是不知足带来的。不知足是不幸福、不快乐结出的花朵,不快乐、不幸福也是不知足生产的果实。两者互为因果,亘古如此。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只有知道满足,才能体会到由满足带来的幸福的感觉。知足也是一种心态,一份从容,身边的许多诱惑不挂碍于心,淡泊心志,进退无忧。
知足让我们养成了幸福的习惯,有了这个习惯,生活中的幸福就会一个接一个。如果每天都以一份知足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生活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苦闷无聊了,而是变得生动快乐起来。
从前,大森林里居住着一个动物王国。动物王国的成员不断发展壮大,很快的,动物王国的领地就不能满足如此多的成员栖息了。为此,狮王召开了全体动物大会。在会上,狮王决定派遣一支探险队,去没有同类足迹、没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地方去开拓新的领地。
骆驼被狮王任命为探险队队长,探险队其他成员还包括猎豹、大象、狐狸、长颈鹿、猩猩。大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便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征程。
一路上,队员们在骆驼队长的带领下,跋山涉水,晓行夜宿,翻山越岭,穿过戈壁荒漠,历尽千辛万苦,可是却没能找到适合栖息的理想家园。于是,有的队员就开始心灰意冷,不断地抱怨起来,说路如何难走,说食物如何难吃……只有猩猩一路上始终很愉快。
有一天清晨,队员们还在熟睡中,猩猩起床去河边洗脸,当它返回的时候,其他的队员们才刚刚起床。
“早上好,伙计们!”猩猩心情愉快地向同伴们打招呼,可是,它们一个个都没反应。“伙计们,嗨,今天的天气多好啊,清晨的景色多美啊!”猩猩再一次向同伴们打招呼,并快乐地哼起歌来。猩猩的举动很是让人费解。
狐狸翻着白眼问道:“你好像很高兴啊,你难道拾到了宝贝吗?还是找到了什么新鲜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