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8600000007

第7章 杨坚的发迹史(1)

(1)否极泰来

周宣帝在当上太上皇之前,唯一放心不下的人不是儿子宇文阐,而是他的岳丈杨坚同志。

公元541年6月的一天,超级牛人杨坚同志诞生了。公元573年,32岁的杨坚将13岁的女儿杨丽华嫁给皇太子宇文赟为妃,希冀借她踏入权力核心。如果按时间顺序来排,在宇文赟的五位皇后里面,杨丽华应该算是“大姐大”。

然而,这位大姐大在宇文赟眼里什么都不是,只是陪他睡觉玩乐的工具之一,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五位皇后排名不分先后。

有一天,宇文赟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路了,突然对着杨丽华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我要杀了你。”

杨丽华不明所以,被吓得半天都不敢吭声。原来宇文赟这句话是冲着她爹杨坚来的。因为杨坚毕竟是他的老丈人,宇文赟在打造自己的接班人时,本来打算也把他提成亲信之一。但宇文赟在各方面的所作所为,使得杨坚忍无可忍,终于有一天,他也对宇文赟的刑罚无度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看在老丈人的面子上,周宣帝这次很意外地没有发怒,但不发怒并不代表就没有怒气。相反他的怒气很大,大到从此以后对杨坚冷漠疏远。此时朝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不断对周宣帝吹耳边风,无非是说杨坚脑后长有反骨,心怀鬼胎等。

周宣帝再想到先祖周明帝对杨坚的“此非平常人”的评价,以及父亲周武帝对杨坚处处提防的作法,对杨坚越来越感到不安。于是,他决定来个杀鸡儆猴。他要杀的“鸡”就是头牌皇后杨丽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有一天,周宣帝随随便便找了件芝麻大的事为理由,就要对杨丽华下毒手。

杨丽华一脸的无辜,只有磕头求饶,直磕得额头上鲜血直流,周宣帝的心终于软了,这才饶了她一命。

鸡没杀成,周宣帝决定不再牺牲无辜,直接杀“猴”。于是召杨坚入宫,对埋伏好的刀斧手这样吩咐:若色动,即杀之。意思是说你们如果看到杨坚的脸色有变,就立即杀死他。

杨坚是何等人物,周宣帝无缘无故要处死女儿的事已让他嗅出了危险的气息,此时突然接到皇上的召见令,自然知道去无好去,早已做好了应对各种危险的心理准备。

结果,“单刀赴会”的他显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这样的生死攸关中,他神情自若,从容不迫,端庄而又不失稳重。

周宣帝找不到杀他的理由,最后只好让他回去了。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更让杨坚觉得生命诚可贵,不能拿它当儿戏。可是思来想去,觉得只要待在宫中,难免会成为周宣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目标太大的他隐于朝已是痴人说梦了,小隐于野那是世外桃源的人做的事,适合那些安度晚年的人,对于他这种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来说是不现实的。首尾并弃,取其中,他决定中隐隐于市。

脱离周宣帝眼皮底下的长安,到其他的市镇去为官,一方面韬光养晦,另一方面又可以时刻观察朝中动向,岂不一举两得?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很快就为脱离苦海进行努力了。周宣帝身边最宠信最红的人无疑是郑译和刘昉两个人。只要搞定了这对“双子星座”也就等于搞定了周宣帝。

杨坚开始出手了。他首先把目标瞄准了郑译,郑译和杨坚是少年时代的同窗好友,有了这层关系,要搞定他并不难。于是他提着厚礼,找到郑译开始叙旧 :“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拥有你……”

郑译不明所以,连连摇头表示听不懂。杨坚也不再卖关子了,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在京城为官并不适合我,我想到外面去寻梦。希望老同学能帮帮忙,帮我找个调出去的机会。”

郑译是何等人物,他之所以能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就是因为善于察言观色。他见杨坚非等闲之辈,又加上老同学这层关系,而且自己也想在朝廷上找一些靠山,为将来着想,于是,拍着胸脯道:“这是小事一碟嘛,一有机会,我就会在皇帝面前为你提这件事的。”

果然,不久,周宣帝想要攻打陈国,郑译便乘机提出德高望重的杨坚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主帅人选。

周宣帝对此提议毫无异议,于是任杨坚为扬州(今江苏扬州)总管,令他伐陈。

杨坚接到的虽然是一项苦差,但好歹是一个可以离开京城的绝好机会,在他眼里,战场再凶险,也不及朝廷凶险;战场再无情,也不及朝廷无情;战场即便死,也比苛活在朝廷强。

一切都准备好了,第二天就要出发了,杨坚甚至都在幻想自己在战场上是怎样的叱咤风云,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宫里传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太上皇病了。”

病了,怎么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病了?杨坚很纳闷,但很快就清楚了,据完全可靠的小道消息(消息来源杨丽华),太上皇不但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

纵情声色、花天酒地这些是可以和早死画上等号的。听到这样一个大消息,杨坚很快做出了决定:拒不出征。他为自己找的理由是:脚上突然得了暴疾,暂时不能出行。

对于嗅觉一向敏锐的他来说,机遇与机会并存,对于杨坚,他觉得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眼前—太上皇病重,皇上又还小,先皇钦点的忠臣宇文宪、王轨及宇文孝伯等人都早已成了“刀下鬼”,留在宫中静观其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事实证明,杨坚的分析果然很有道理,很快消息就传来,周宣帝宣杨坚进宫。

也不知此去是凶是险,是祸是福,是命运的终点,还是生命的重新绽放,一切都是未知,一切的一切只有去了才会见分晓,杨坚的心如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个中忐忑可想而知。正如《红楼梦》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一样,此时杨坚伐每走一步都如千斤重。

离皇帝的寝宫越来越近了,一步二步三步,当杨坚终于跨过那道金碧辉煌的门槛,见到周宣帝时,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

此时的周宣帝已奄奄一息,他最信任的“双子星座”郑译和刘昉泪水盈盈地分别握住他的两只手,周宣帝嘴里嚅动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使劲抬起手用力指了指郑译,然后又指了指刘昉,突然,头一歪,一代昏君就这样永远地“昏睡”过去了。

杨坚本来还在猜想周宣帝是不是想说“左手牵右手”之类的感言,却不料变故来得这么突然,周宣帝没有留给他一句托孤之言,甚至无视他的存在就走了,这不由让他失望至极,难不成是叫他来收尸的?

“先皇驾崩,静帝尚小,请国丈摄政。”还在沉思中的杨坚蓦然一惊,回过神来,却发现两只手已分别被郑译和刘昉两人握住。

“尔等欲陷我于不仁不义么?”杨坚本能地推托。

“朝廷属你最为德高望重,摄政王的位置你不坐,还有谁敢坐呢?”两人接着劝阻。

“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杨坚头摇得像拨浪鼓。

“事已至此,国丈如果想做,就请立即上任,然后大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如果您实在不想做,也不必勉强,我刘昉大不了当一回出头鸟,我来做好了。”刘昉使的是以进为退的“激将法”。

本来以“双子星座”的野心,定然不会这么好心专门把杨坚请来,让他当“首辅”。他们之所以团结一心地“助人为乐”,原因有三: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他们低微的出身成了当“带头大哥”的桎梏,他们没有强大的家族集团做后盾,只是凭着善于阿谀奉承混迹于官场,因为溜须拍马而被周宣帝重用。然而,不管怎么样,他们的名声还是不太好,如果他们当“首辅”,不能服众。

二、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跟周静帝没什么交情,周静帝还小,肯定会依靠宇文家族这棵参天大树做庇护,而他们一旦当出头鸟,很可能会成为宇文家族第一个打击和铲除的对象。

三、找个首席当爹地。杨坚和他们两个的关系都不错,如果把威望高德行重的杨坚扶起来,既可以把杨坚当成“挡箭牌”,又可以当“靠山”,完全可以组成密不可分的“铁三角”,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也正因这样,他们才会苦苦哀求杨坚就范,刘昉甚至在杨坚作秀般的三番五次的推托后,以威胁的方式进行逼供。

眼看再闹下去,就会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局。杨坚只好装作很无奈地表态:为了天下苍生,我就豁出去了,这个“首辅”的位置就是刀山火海我也坐了。

这就对了嘛。接下来轮到郑译和刘昉的表演了。他们可能是借鉴了当年赵高对秦始皇的做法:首先封锁周宣帝的死讯,密不发丧;然后,矫造遗诏,以遗诏之名把杨坚扶到“北周内外兵马事”的职位上。

一切看似天衣无缝,一切看似无懈可击,一切又看似那么水到渠成。然而,事情不可能这么一帆风顺。御正中大夫颜之仪看了遗诏后,义正词严地指出遗诏是假冒的,并且以拒不签字的方式表示了强烈的抗议。末了,他还不忘加一句:死也不签。

面对这样一个不要命的犟老头,郑译和刘昉也没办法,皇帝新丧,逼出人命来对谁都不好。于是他们两个一合计,索性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你不签是吧?好,不要你签,我来帮你签好了。刷刷两笔之后,悬念终于尘埃落定。

(2)过河拆桥

郑泽和刘昉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一切都朝着他们希望和理想的目标前进。二人的想法是:让杨坚出任“大冢宰”,郑译出任“大司马”,刘昉出任“小冢宰”。朝中大权一分为三,三足鼎立,相互依靠相互制约。最坏的打算是,如果“出头鸟”杨坚胆敢不听话或者有异动,他们两人就联手来个“扮猪吃老虎”。

应该说他们的想法是很好的,至少看上去很美,然而,很快,他们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计划赶不上变化。

弄出变数的人自然是杨坚。遗诏一出,他马上就来了个“三步走”。

第一步,把禁卫军的帅印拿在自己手中,掌握了禁卫军就等于掌握了朝中的话语权。

第二步,以“千金公主将要嫁往突厥”为由,征召赵王、陈王、越王、代王、滕王五大藩王进京朝见,目的是未雨绸缪,防止外地的诸侯藩王叛乱。五王不知是计,到京城后就被软禁起来,兵符和玉玺也被扣留。

第三步,打造自己的亲信。被杨坚相中可以“合作”的对象是御正下大夫李德林。

李德林,字公卿,博陵(今河北安平)人,是个天才般的人物,以文著称于世,周武帝对他十分器重,直言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有“文圣”之称。杨坚早就瞄上这位人才,因此两人平素交情就不浅。在这样重要的关头,杨坚自然不会忘了李德林,于是马上派人对李德林来了个投石问路。

“现在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希望你能和国公共同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说客”邗国公杨惠开门见山地向李德林转达了杨坚的意思。

“肝脑涂地,不惜一死,朝夕与共,侍奉国公。”李德林出口成章。

OK,只一问一答,说服工作就宣告圆满结束,接下来没杨惠什么事了。该轮到杨坚和李德林面对面了。

“现在这种局面,什么样的职务才适合我啊?”杨坚直问。

“国公适合作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以掌握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如此方能服众。”李德林以直对直。

OK,同样只一问一答,面谈工作就宣告圆满结束。接下来在李德林的支持和帮助下,杨坚谢绝了郑刘两人的好意,自封为“大丞相”,并且对两人也只是表示意思:封郑译为丞相府长史,封刘昉为丞相府司马。按隶属关系,两人完全是大丞相不折不扣的下属。

两人对杨坚的“叛逆”行动自然很是不满,但此时木已成舟,杨坚现在已实权在握,除了选择跟他一条道黑到底外,别无他法。特别是刘昉为了使杨坚对自己回心转意,极力进行讨好。

此时的周静帝俨然成了傀儡,每到上朝议事时,汉王宇文赞(周静帝的叔叔)就会以尊长的身份坐在他身边,使得杨坚做事说话有点畏首畏尾,总达不到随心所欲的地步。长此以往,杨坚居然得了非典型性上朝恐惧症。

刘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帮杨坚治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弄来一个绝世美女,再经过一系列的包装,这美女当真是如同天仙般美艳动人,然后请宇文赞来他家喝茶,中途让美女出场,结果可想而知,宇文赞对这位美女如痴如醉。刘昉乘机把美女免费相送,宇文赞很是高兴地笑纳了。

在宇文赞带走美女之前,刘昉说了这样一番话:大王是先皇的弟弟,无论德行和威望都在朝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皇帝还太小,不能担当国家大事。现在先帝刚刚去世,人心还没有安定下来,大王暂时回自己的王府,待形势平静和稳定下来了,再入宫当太子,这样才是万全之策啊。

宇文赞毕竟年轻了点,才能和智商都可以和平庸画等号,听了刘昉的话,不但相信了,而且还深信不疑。于是乐颠颠地搂着美女回自己的府邸“练功”去了,只等有人来叫他当皇帝。

当然,他这一潜伏便再也没有出山的机会了,他等啊等,日也等夜也等,好消息却一直没有等来,最后等来的是杨坚篡位的坏消息。只是,那时一切都已成定局,一切都已无法再改变。

直到这时,宇文赞才明白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永远不要走捷径。

对于刘昉妙手拔刺,杨坚很是高兴,立即提升他为“黄国公”。而与此同时,杨坚又一手打造了自己的双子星座:李德林和高颎。

高颎是渤海人,也是有名的才子,熟读兵法,极富谋略。杨坚对他也是格外看重,为了拉拢这位人才,他同样派杨惠去高颎那里“投石问路”。

哪知高颎早就对杨坚有意,两人当真是一个“干柴”,一个“烈火”,一点就着,一拉就拢。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高颎甚至也说出了“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的豪言壮语。

于是,高颎被任命为丞相府司录(总录丞相府一府之事,具有极大的一票否决权,权力不可小视),和被任命为丞相府属的李德林一同成为杨坚最信任的双子星座。

杨坚在培养自己亲信的同时,在国家政策上做了如下两点调整:

1.废除汉宣帝的苛政。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旧律删繁就简,公开向全国发表自己的处女作—《刑书要制》。

2.躬行勤俭。杨坚虽然实权在握,但为人做事依然保持一贯的低调作风,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而且吃喝穿用方面极为勤俭节约,极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这“双管齐下”,取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杨坚的人气指数直线上升,大有直耸云霄之势。

(3)丞相,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人气指数越高,杨坚却越是感到如芒在背,坐立不安。他没有被短暂的成就冲昏头脑,相反,冷静的他知道自己已不知不觉上了一条贼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周静帝虽然只有八岁,不足为虑,但隐藏在周静帝背后的是极为强大的宇文家族势力。这个可以轻而易举从别人手里夺得江山的大家族势力盘根错杂,他们会容忍北齐的大权一直被自己掌控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此,杨坚连夜召见太史中大夫瘐季才,以敞开心怀的方式对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我以平庸的才能和虚弱的地位,接受顾命嘱托,根据现在的天时地利人和来看,我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眼看杨坚把自己视为心腹来问话,瘐季才在感动之余,马上就为他进行了解惑:“天道精诚微妙,不可以用个人的意志来体察。世事难料,人命天定。如果天意如此,你应该不会像尧舜时期的许由那样,辞让天下而不受,逃往箕山并洗耳于颍水吧?”

同类推荐
  • 稽查之城

    稽查之城

    赵建国、吴光荣、王坚持和邱已经四个人在喜客来打麻将,被公安局给抓了。他们在8318房,正打着,有人敲门。邱已经说:“请进。没声音,门继续敲着。“进呀,邱已经说,“敲个鬼。邱已经今天火不好,老输,他以为是服务员,言语就戗。赵建国一看,房门小栓倒着,哪进得来?“谁把门反锁了。说着,赵建国起身去开门。邱已经担心他看自己的牌,啪一下把竖着的麻将子反扣在牌桌上。门刚开,呼一下进来六七个人,没服务员。有人嚷着:“公安局的,都别动。”
  • 底牌

    底牌

    著名富商夏塔纳先生邀请波洛参加一次特殊的私人聚会,同时还邀请了另外三位侦探,包括著名的侦探小说作家、苏格兰场的警司与政府密探。与此同时,到场的还有夏塔纳要展示的特别的收藏:四位完美的凶手。
  • 铁甲雄师

    铁甲雄师

    《铁甲雄师》是一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长篇军旅大作,为我们全景展现了自解放初期始,我国西部第一支坦克装甲师在组建过程中不为人知的艰难历程。西部剿匪,铁血骑兵血洒西部;深水潜渡,突破高难战术课目;赴滇作战,革命忠骨永留红土;涉冰河、穿戈壁、翻雪山,三代革命军人不畏艰辛、忍辱负重,为了新中国坦克装甲部队建设事业,无怨无悔扎根西部。作者更以浪漫笔调,通过大漠沙狼的知恩图报、与木乃伊的亲密接触、穿越死亡城堡的惊悚之旅,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颇具魔幻色彩的神秘西部。
  • 揭秘梵蒂冈:《天使长迷案》史海钩沉

    揭秘梵蒂冈:《天使长迷案》史海钩沉

    本书是《天使长迷案:耶稣会崛起》出版以后,为解答读者的疑问,作者所写的一部梵蒂冈简史,既是理解《天使长迷案:耶稣会崛起》的背景知识,同时也是了解欧洲宗教史上一些神秘事件的一个窗口。《天使长迷案:耶稣会崛起》是小说,是虚构的,本书则是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来龙去脉。美国亚马逊给本书的分类很有意思:教皇&梵蒂冈;有组织的犯罪。其销量总排名非常靠前,超过了大部分悬疑推理小说。
  • 御龙:地下国度

    御龙:地下国度

    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之后,五个面临遣散的特种兵和两个身份神秘的地质学家接到任务,秘密潜入昆仑山调查地震之后裂开的冰川大裂缝。历经万险,他们终于靠近裂缝,在一番惊心动魄的冒险后却发现在裂缝下隐藏着一座神秘莫测的地下空间,当中尽是宛如神迹的惊天景象。此时,队伍当中一名地质学家张国生诡异的举动引起了所有人的怀疑,他真实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巍峨壮丽的昆仑山下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巨型地下空间难道仅仅只是无稽之谈?这个神秘的勘察任务究竟目的何在?古老的种族御龙氏究竟在守护着一个什么样的神迹?神龙是不是真的存在于世?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物被埋藏于不见天日的地下?一个在五十年前就设好的诡局即将揭晓。
热门推荐
  • 妖修实录

    妖修实录

    无缘无故挨雷劈,实在有点憋屈。再睁眼居然变成一只鸟,鸟也就算了,但这全身乌漆麻黑的是几个意思?!天曰:此鸟名乌鸦,俗称老鸹。……凤晴掰开翅膀,朝天竖了个中指。女主普通人,没有开挂的人生,这只是一个鸟身人心的“人妖”平凡又不平凡的修仙故事。
  • 华严圣可禅师语录

    华严圣可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破镜谋杀案

    破镜谋杀案

    美丽动人、在影视圈里风生水起大半辈子的大明星玛丽娜搬进了马普尔小姐所在的乡村小镇。风韵犹存的女明星举办盛大派对宴请小镇居民,每位来客都热情地上前攀谈,然而原本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突然望着虚空中的一点,表情仿佛凝固了一般。这一奇异的画面被几位细心的客人捕捉到,事后众说纷纭,唯一相似的说法是,大家都觉得女主人那时如同看到了噩运。果然,不久后噩运降临,富丽堂换的女星豪宅迎来一连串凶杀……
  • 不讨好别人,不将就自己

    不讨好别人,不将就自己

    一个用文字和灵魂跳舞的女子,五十多篇有趣又有料的原创故事。专治生活迷茫、犹豫不决等疑难杂症。一个人最面目可憎的时候,就是一边抱怨生活,一边还躺着不动的时候。整日庸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不讨好别人,不将就自己》中,西风南浦说:请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仰望星空而永远热泪盈眶的人,用自己的努力来和那些鄙视他们的人争夺这个世界。你无须讨好别人,但必须学会提升自己。一个内心丰盈的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年龄,都能把日子过得简约而精致,不纠结,不迷茫。如何成为一个有品位、有教养、有尊严、有见识的人?你可以在《不讨好别人,不将就自己》中找到答案。
  • 娇妻送上门

    娇妻送上门

    濮阳上若本出身名门世家,后因家族败落父母双亡之后,被人收养,成为乌拉训练营里出来的顶级杀手。回国之后,她和轩辕婳祎、左沁可两个好友潜进英特奇里学院……
  • 前夫住隔壁:有种进房单挑

    前夫住隔壁:有种进房单挑

    一场意外,一个遗愿,岑晏栀被迫嫁给他的双胞胎哥哥。“别以为娶了我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婚如果不离,老娘拿顶绿油油的帽子把你从头罩到脚板底!告诉你,那可是我的强项。”他邪恶一笑:“离!当然离!不过不是现在!”
  • 雨夹雪

    雨夹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逆血战神

    逆血战神

    少年从母亲遗物中获得传承之力和圣兽护体,且看废柴少爷如何逆天杀神,成就无上战神道。
  • 古罗马神话(下)

    古罗马神话(下)

    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通过罗马文学输入欧洲,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对欧洲文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罗马神话丰富了文学艺术,卓越的文学艺术又反过来给古代神话以新的生命。西方文化正是在神话和文学艺术互相推动促进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凤凰令之龙凤劫

    凤凰令之龙凤劫

    经历龙凤初劫、巫妖之战的洗礼,神界终于恢复了几万年的平静。只是这平静倒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这...”一位身穿白衣青纱的老者对着一旁身着锦衣绣袍的女子道:“这卦象福祸相依,神魔两成,实难妄下断论。只是...”一旁的女子目光清转,一刹的凝重与担忧瞬间被一如的从容取代,“但说无妨。”....仅几百岁的倾心亲眼看着尊贵的母后被贬时,她只是远远地望着,倔强的不让一滴眼泪流出...初及笄的倾心望着邢台上自剔仙骨的男子时,也只是远远望着,依旧倔强着不流一滴泪...“公主?叫本尊圣尊!我与那九重天早无瓜葛!”倾心慵懒的躺在贵妃榻上淡淡的说道。若寻不得离念,九重天?哼,我这府邸也该扩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