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6200000005

第5章 皇弟之死(5)

面对这个悖论,假如是无良二世嬴胡亥、权力至上晋八王、雄猜大帝唐太宗、狠戾酷毒永乐帝,都不会有问题,他们无人会斟酌、在意“天心民意”,先把九五之尊弄过来再说;假如是轻忽价值方向的犬儒主义者,也不会成为问题,好名声,算个屁啊!做了皇上就是我说了算!

但赵炅读圣贤书,需要大宋皇室的荣誉,注重个人节操和道义,更在意历史铁笔定讞。这样,就有了焦躁,痛苦,不安。

他于是在赵普秘密调查赵廷美案件时,嗫嚅着说出了自己的隐衷。

赵普早有准备,一句话点醒迷乱中的大帝。他说:

“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太宗当下大悟。

他知道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只有一条路可走:终止“兄终弟及”的权力分配游戏;重回“嫡子继承”古制——当初,太祖没有选择古制,这是一种政治失误;我,不能再失误。

“赵廷美专案组”由此有了背后法理的支持,可以继续调查下去了。

史称“于是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遂得罪,普之为也”,在这种背景下,赵廷美于是有了罪名。赵廷美之所以获罪,都是赵普“调查”的结果。

史上如此记录,就有了问题:赵廷美究竟有没有“阴谋”“奸变”而犯罪?如果有,为何这笔账要算到赵普身上?如果没有,是赵普在罗织罪名,阴毒、陷害秦王赵廷美吗?

当我这样思考并提出问题时,我意识到:我已经陷入非黑即白的坊间演义模式。显然,人性的复杂以及故实完成的耦合力量,极为丰富。非黑即白,是不足以解释历史故实,也不足以解释人性丰富的。人,如车轴,自行运转;故实,如车毂,围绕车轴运转;原因,如很多辐条,射向车毂而运转。以人为中心的故实,在诸多原因的辐辏中成为完整一轮。所以我愿意说一个自造的名词“辐辏之因”。“赵廷美案”可以解释的“辐辏之因”很多,赵普一人的推演,还不足以定讞;赵廷美自演的“阴谋”与“奸变”,也不足以锻炼为大案。

以那些野史、正史为文献资源,从中寻觅有意味的故实模块;以传统史论和圣贤意见为思想资源,从中考索落在时光那一面的人物,从中寻觅“微言大义”;以现代历史哲学为方法资源,介入思想,“重行推断”这一场“赵廷美案”,会有新的历史收获。

金明池未遂政变

赵普复相,儿子没有回潭州,又秘密调查这个“奸变”大案,种种迹象让赵廷美有了感觉。

赵廷美做出一个试探性的动作:请求立朝时,列班位置在赵普之下。按照往日规定,王,应在相之上,但他主动要求在相之下,太宗的反应是“从之”,马上答应了赵廷美的请求。

这是太平兴国六年(981)秋天的事。

在后来的一个冬季里,赵廷美应该有过思考。

太宗践祚之初,即令赵廷美尹开封,赵德昭、赵德芳,并称“皇子”,因此,外间有了“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德昭”依次传位的说法。王禹偁《建隆遗事》的记录,就因此而来。但是不久赵德昭自杀、赵德芳夭折,史称赵廷美“始不自安”,开始不能自安。他感觉到太祖的两个儿子没有了,孙子还很幼小,将来帝位回归太祖一系的希望已经很渺茫。而赵普复相,已经有了不利的传言。我要求“班在赵普之下”,太宗爽快答应,这之中的逻辑是什么?

赵廷美有理由怀疑太宗将背离“金匮之盟”的“慈训”,太宗很可能要结束“兄终弟及”模式。而这是赵廷美不愿意看到的权力再分配走向。

到了太平兴国七年(981)的春天,京师汴梁郊外的金明池建成了水心殿。

金明池乃是大宋最负盛名的皇家园林(但也定期开放,每年三月到四月,大宋士庶可以自由游览)。此地规模浩大,周长达到九里开外,可以训练水军。我曾在天津原艺术博物馆看到传为张择端绘制的《金明池争标图》。图不大,一尺见方,却画有密密麻麻的人物难以计数,正是水军演练的场景。水心殿位于浩渺的水面中央,有巨大的拱桥相连。此地景色秀丽,建筑宏伟,应该是汴梁宫殿之外最重要的建筑之一。竣工后,太宗要来泛舟,参观。

这时,太宗得到了一个消息,史称“或告秦王廷美谋欲以此时窃发”,有人秘密告诉太宗,秦王赵廷美阴谋要在太宗泛舟时秘密发动政变。

这个消息,很可能就是赵普秘密调查的结果之一。

赵廷美有可能在金明池发动政变吗?

从诛心也即猜疑动机角度考虑,赵廷美假如要搞政变,此际,应该是最佳时机。因为太宗“泛舟”,有可能离开扈从,假如赵廷美确有“死士”肯于卖命,几个人劫持太宗,逼其“禅让”,是有可能性的。

从金明池地理位置和建筑格局考虑,赵廷美如果要搞政变,此地,也应该是最佳地点。因为太宗如果登上三面环水的“水心殿”,离开扈从,假如赵廷美确有“死士”肯于卖命,一部人守住拱桥,一部人劫持太宗,也是有可能性的。

这两个假设,之所以“有可能性”,是因为赵廷美此时的职务是:开封府尹,首都市长。他只要愿意做,且敢于做,并忍心做,就“有可能性”。

据史上记录说,如果金明池政变不能得手,“则诈称病于府第,候车驾临省,因作乱”,那就假装生病,等到太宗车驾到赵廷美府邸看望,就在“病榻”前派“死士”劫持太宗。

假如这一切都是赵廷美的“阴谋”,太宗给予他的惩罚就是合理的。在任何一个时代,“谋逆”都会被在位者视为泼天罪恶。

但太宗对此事的处理,过程上让人生疑。

按记录中的说法,太宗知道此事后,“不忍暴其事”,不忍心暴露宣扬赵廷美的这件“谋逆”罪恶,给他的处罚只是:罢免了他的开封府尹,转授西京洛阳留守。

而赵廷美被罢开封尹,到西京赴任之前,就跟没事人一样。

太宗还在赵廷美赴西京之前,赐给他袭衣、通犀带(成套的礼服,带有犀牛角的名贵腰带)、十万钱、绢彩各万疋、银万两,还将西京一座豪宅赠送给他。甚至,跟随赵廷美赴任的留守判官、河南判官都赐钱百万。到了四月,春末夏初季节,赵廷美要赴任了,太宗还特意派出枢密使曹彬在琼林苑大摆筵席,为赵廷美饯行。

这种待遇,一点也不像“惩戒”一个“谋逆”的罪人。

但太宗赏赐了柴禹锡、杨守一等人,因为“秦王廷美阴谋事”就是他们告发的,也许就是他们伙同赵普,一起“告发”了“金明池政变”事。

太宗还同时惩罚了枢密承旨陈从信、皇城使刘知信、弓箭库使惠延真、禁军列校皇甫继明等人,都是因为这些人“交通秦王廷美及受其私犒”,与秦王赵廷美有密切来往,并接受他的私人馈赠。这个记录,没有说他们参与了“金明池政变”阴谋。而这些官员受到的惩罚也不过是降级,连罢官都没有。只有一个叫王荣的刺史,也是赵廷美亲信,被降职后放出狂言:“我不久当得节帅。”别看我现在降职,但不久以后,我会做到节度使。意思是赵廷美即使做了西京留守,也是有能力提拔我的。此人善射,曾经挽强弓射梁木,一箭射入硬木好几寸深,人称“王硬弓”。他在抵御契丹时有功。但这番大话一出,太宗就将他“削籍流海岛”,开除出职官队伍,流放到登州沙门岛去了。但是过了几年,赵廷美大案过去后,太宗还是恢复了他的官职,此人又立了不少功。

“兄终弟及”集团

赵普复相,卢多逊也有不利的感觉。史称“卢多逊益不自安”,卢多逊更加不能心里平静。这种心理也简单,他过去变着法修理赵普,现在赵普不但没有倒,反而再次入相。这意味着什么?他明白。

赵普大权在握,开始与卢多逊较量。但他知道卢多逊也不是善茬,且党羽众多,真拼起来,伤敌一万自损八千,是可能的。于是,赵普选择了一个比较温和的方式。他多次暗示卢多逊:你要引退!赵普的意思是,如果你从权力中枢退下,我赵普可以既往不咎,从此,两清、两安。但史称卢多逊“贪权固位,不能自决”,因此,赵普多次讽喻后,卢多逊没有动作。这样,赵普就有了新发现——

卢多逊与秦王赵廷美还在“交通”来往。

太宗闻讯,有了愤怒。于是将卢多逊这位国家级领导人降职为部级领导人,同时,“下御史狱”。

赵普做得更多,还调查清楚了卢多逊的党羽在做什么、说什么。如果将这一面大网收拢来看,就会看到“赵廷美—卢多逊”乃是一个铁杆“兄终弟及”集团。他们在做一件事:拥戴赵廷美做大宋天子。如果“兄终弟及”模式无法实现,权力不能和平交接,就等待时机,以求一逞。

于是,大狱炼成。

抓捕了中书守当官赵白、秦府孔目官阎密、小吏王继勋、樊德明、赵怀禄、阎怀忠等。太宗当即下诏,命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学士扈蒙、卫尉卿崔仁冀、膳部郎中知杂事滕中正等人,组成专案组,开始进一步调查取证,审理这一起大案。“赵廷美—卢多逊”,就这样成为一个案子的两个主角。

审理的结果出来,卢多逊供言如下:“我曾多次派遣赵白,到秦王府,告诉赵廷美我所掌握的中书省的机密。去年九月,还令赵白对赵廷美说:‘愿宫车晏驾,尽力事大王’,但愿当今天子早一点驾崩,我等愿意尽力侍奉秦王您。赵廷美听到我这话后,派遣樊德明回报我说:‘卢承旨您这番话正合我意。我也愿意当今皇上早点驾崩(那就省事了)。’”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录这一场大案的同案犯,他们的罪名如下:

赵廷美多次赠送给卢多逊弓箭等,卢多逊也都接受了。

阎密,当初在赵廷美左右,太宗践祚后,补殿直,但仍隶属秦王府,此人“恣横不法,言多指斥”,暴戾恣睢,长做不法之事,很多言论直接指斥今上。

王继勋,是赵廷美尤为信任的亲信。赵廷美曾让他代为寻找声妓。王继勋仗势而横行,占取他人财货,贪污腐败得一塌糊涂。

樊德明与赵白在一起交游相处,卢多逊就因为他们二人得以结交赵廷美。

赵廷美又多次派遣赵怀禄私召同母弟、军器库副使赵廷俊,在一起议论。

阎怀忠,曾经为赵廷美到淮海王钱俶那里去寻求犀玉带、金酒器,还借机接受了钱俶私自赠送的白金百两,以及金器、绢扇等。

赵廷美又曾经要阎怀忠带着从钱俶那里寻来的银碗、锦采、羊酒等,到他的岳父、御前忠佐马军都军头潘璘的军营,去宴请军校,以此收买军中人心。

这就是赵廷美的“奸变”行为。

几千个耳光子

调查之后,这些当事人全都承认了罪行。

下一步,就是定罪了。

就这些罪,怎么定?

太宗召集满朝文官、武官,在朝堂“集议”,会商。

大臣王溥等七十四人研究后,得出了共同的处理意见:卢多逊及赵廷美有所冀望,乃多有诅咒,属于大逆不道,应该行使诛杀灭族之法;赵白等人斩首。王溥的女儿嫁给了赵德昭,封韩国夫人。此时,王溥正做着帝国的太子太傅,是前朝老臣,百官中德高望重。由他来领衔上奏,有权威性。

太宗赵炅在群臣议定的奏章后,做出最后处罚决定:

赵廷美,下令回归私人府邸。

卢多逊,下诏剥夺官爵,并家属流放海南崖州。

赵白、阎密、王继勋、樊德明、赵怀禄、阎怀忠,在都门之外斩首,没收家庭财产。

赵廷美的儿女都不再称爵位,可以直呼其名;但赵廷美的长子贵州防御使赵德恭仍然为皇侄。赵廷美的女儿,还是皇侄女,但去掉“云阳公主”的称号,所嫁的右监门将军韩崇业降职为右千牛卫率府率,分司西京,去掉“驸马”的称号,就到西京,跟赵廷美住在一起。

此外还有几个人,如中书舍人李穆曾与卢多逊很亲善,而赵廷美在西京留守时,很多朝奏文本都是李穆草拟。著作佐郎刘锡知粮料院,居然擅自借给赵廷美几十斛大米。这俩人都被人弹劾,降职处分。

《皇宋通鉴长编记事本末》记录刘锡的事,令人奇异。说刘锡在太宗召来询问与赵廷美的关系时,刘锡顿首称“死罪”,太宗越想越来气,就命令左右扇他的耳光子,殿上应该响起了连续不断的“啪啪”声音,史称“命左右批数千,委顿而止”,一直到把人扇得“委顿”,衰弱不堪,支撑不住,这才罢休。这个刑法显然不属于正刑,但对人的肉体和精神摧残几乎不亚于一顿杖刑,而且几千个耳光子,那是需要时间的。太宗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听凭“啪啪”之声滔滔不绝,他为何会有此几近变态的处理?

我认为这是他在寻求一种心理替补。

这一场大案,对人性是一个考验。在主张“兄友弟悌”伦理大义的时代,兄弟相残,是无可规避的道德伤痛。当赵炅赢得这一场大狱的胜利,并暗自庆幸由“兄终弟及”平安过渡到“嫡子继承”制度之后,他也感受到了来自于骨肉同胞的仇恨式打量。这种仇恨,犹如一只令人眼晕,悬空而又不停旋转、颠簸、起伏着的巨大车轮。很慢,但在转。他没有能力置身于这一爿仇恨巨轮之外。他就在这爿巨轮之上,在旋转中,踉跄着,不断与母亲杜太后、哥哥赵匡胤、侄子赵德昭他们死后的眼光相遇。他们谁也没有说话,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他。一个个镜头缓缓转过,反复转过。他在跟着他们的旋转中,会发现,他们的目光里,没有仇恨。这时,他试图在旋转中看看赵廷美。忽然,他发现四弟赵廷美的眼光里,有一丝动人的微笑;四弟的微笑一如幼时他感受过的,那么真诚,友善,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几乎可以化解一切狠戾的温暖。他感到了弟弟的爱。四弟赵廷美,放弃了一切足以毁弃大宋荣誉、家族尊严的努力,他默默地接受了三哥我的意志,在微笑中给我的意志一种世上无人能晓的祝福。赵炅能想起幼时,四弟对自己的无数次的呼唤:“三哥!”……

天平兴国初,太宗刚刚践祚时,弟兄俩应该有过长谈。廷美担心北汉与契丹的勾结,太宗对弟弟说:“太原,我必取之!”太宗现在应该能够记起,四弟当时看着他,那种崇拜、信任的目光。

而现在,边境已经报来:契丹正在三路南下,侵扰中原。

弟弟把一切都扛起来了,他正在用一生的所有,加持三哥驱逐契丹、恢复汉唐旧疆的努力……

于是,赵炅对自己有了痛恨。

当左右以上千个耳光子,在静谧的大殿扇动起来时,赵炅正在心底流泪。他感到那些耳光子一个个都扇在自己脸上。

“啪啪”,大殿的耳光声连绵不绝……

同类推荐
  • 汉末武圣

    汉末武圣

    二十一世纪关云长穿越成关羽,却只继承了一股蛮力,正当他以为会辱没这位历史名将时,王者荣耀中关羽的技能开始逐渐激活。刀锋铁骑、青龙偃月、单刀赴会,问天下英雄,几人能挡此三刀?一骑当千,鞍刀咆哮,血战到底!关羽纵马提刀,遥指贼将尸体,睥睨敌军:“聪明,就该跟我的大刀保持安全距离。”本书企鹅群:561782183,欢迎大家常驻。
  • 明月化星

    明月化星

    人生追求五层境界:一为生存,二为安危;三为归宿;四为尊严;五为放飞自我。刘星在万历四十七年来到明末,为了自身和国家的存亡和尊严,从自强不息开始....通过韬光养晦,蓄养青年军,筹建水师抗满清,打朝鲜,坑日本,平中原,征蒙古。继而带领国人纵横四海八方,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六王毕,四海一

    六王毕,四海一

    21世纪的公务员叶然,生活不如意,看了穿越小说以后一直就梦想着自己穿越到古代去幸运的是,他真的穿越到了古代;遗憾的是,剧本不对......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 汉末有武名吕布

    汉末有武名吕布

    新书《临安有妖》已经发布。建安三年,一代枭雄吕布身殒下邳城,带着过往二十年的记忆,重新回到十五岁刚刚出山的时候。看吕布如何凭借武勇,驱鲜卑、破黄巾、征董卓。在恢弘汉末,正武夫之名。
热门推荐
  • 剪窗烛

    剪窗烛

    别人穿越混的风生水起,她白笙池穿越却是……唉!这可如何是好?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宠婚:娇妻狠毒辣

    豪门宠婚:娇妻狠毒辣

    史上最荒唐的婚姻,因为闺蜜睡了我男人,我竟要和她男人结婚!好不容易谈成条件,却发现婆婆脑残,丈夫愚孝,身残公公和不孝小姑子,一大家子压的我喘不过气,才知道什么叫做自作孽,不可活!直到三个月期满,我才知道为什么人说婚姻是座城。下堂之糟糠,遇初恋情人蠢蠢欲动。是欲情故纵还是另有隐情,我从来看不透他。婚姻是座城,问题是要坐享其城,还要等着城破人毁,端看如何玩转了。
  • 一生二世

    一生二世

    “我们飞起来了!亲爱的,来,拉着我的手!”“你为什么不回答?”“你去天堂,我到地狱。”烟雨霏微。李心洁雕塑一般伫立在墓碑前。令人困惑的是,竟然是一块无字碑。纵观历史,只有武则天立了一块无字碑,以示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那么,面前这一块无字碑又作何解释呢?没有人问,毕竟死者也不是个寻常人物,毕竟他的死仍笼罩着重重迷雾。死者叫祝君豪,是一位商界奇才,在地方上可谓家喻户晓。
  • 重生之摄政王的小娇妻

    重生之摄政王的小娇妻

    前世,他君玄墨,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可他却只爱一个叫凤千璃的女人,也只有那个女人,对他的爱弃如敝履,而那个女人,却只爱当年救过她的三皇子,君子曜。今世,她临死之前,终于知道,原来当年那个救她的男子,不是三皇子,而是那个与她成亲五载的夫君,是那个,爱她爱的痴狂的男人。一朝重生,她凤千璃,势要将那个,爱她如命的男人拿下。
  • 弱者的守望:社会保险法的理论发展与制度创新

    弱者的守望:社会保险法的理论发展与制度创新

    本书重点突出社会保险法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书中介绍了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方面的新理论,同时对我国有关研究的新进展进行述评;介绍了我国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中的一些新做法,有关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讨论了护理保险、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等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及其发展趋势,社会保险的统一立法与完善等。
  • 跨世记

    跨世记

    假如可以随心所欲的弥补过去的遗憾,是否人生就没有了遗憾?从时空追溯开始,跨越独立而羁绊的无数世界,萧然有幸成为其中的命运架构师...从跨越时空开始,穿行在时间线交叉穿插的因果之中,是走钢丝,也是命运的导师......各人命运的羁绊,碰撞出因果交汇的火花,波澜壮阔的无数世界,用无尽的魅力极尽诱惑之能事,让深陷其中之人欲罢不能……(保证完本)
  • 穿越时空的斩魄刀

    穿越时空的斩魄刀

    穿越进入死神的世界,为什么没有带着戒指、手环、项链这些可以装着老爷爷的东西,只有一把只能够吸收妖力的妖刀……可是……妖怪已经在七百年前被斩杀殆尽了啊。正当楚歌颓丧不已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黑发学生服少女,和一口名为“食骨之井”的东西……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笑有泪的故事~是我喜欢的故事,也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 天良

    天良

    本文以对大青山的一个山村的全面描绘,为我们展现了既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作品通过深层的描写,表现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自然的、历史的和人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思想意识、感情。
  • 灰熊王

    灰熊王

    一部描写北美荒原动物的小说。小说根据作者真实经历创作。故事中,灰熊托尔是加拿大北部山谷中的王者,后来它遇到并接纳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熊,一大一小两只熊相依为命。猎人兰登和布鲁斯来到山谷,小熊被猎人活捉。在追杀与逃避中,托尔与猎人兰登相遇了,咆哮着恐吓兰登,但最终却饶恕了这个看起来苍白弱小的人类。兰登幸存下来后顿悟生命,放弃了猎杀,将小熊放生。这种态度转变在《灰熊王》的前言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最激动人心的,不是猎杀,而是放生。”“自然是我的信仰,我的愿望,我的志向;我想达到的最大目的,是让读者随我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