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3600000001

第1章 史前时期(1)

人类最早的祖先可追溯至1972年在东非埃塞俄比亚的哈达(Hadar)发现的340万年前的一具被命名为露茜的类人猿遗骨。然而在2000年12月,由法国、英国和肯尼亚古生物学家组成的国际科学家小组在东非大裂谷肯尼亚段的一个陡峭的悬崖下发现14块600万年前的类人猿遗骨,对这种传统说法提出了挑战。这些遗骨属于4个男性和1个女性,同露茜一样,这些人类祖先约5英尺高,直立行走,吃肉也吃水果。伦敦大学古人类学家莱斯利·艾洛认为,假如这些遗骨的年代得到进一步核实,人类进化理论将重构。在肯尼亚发现的这五具类人猿遗骨将是人类真正的祖父和祖母,而露茜不过是他(她)们的后代,人类起源的年代也将提前一倍。

然而,新的发现并未推翻人类非洲起源说。近来在亚洲的一些研究曾得出结论说中国内地的古人类进化自成一体,不是源自非洲。但是相反说法的研究成果很快就又出现了。从非洲大裂谷到南非石灰岩洞的古人类遗址的发掘和分布情况来看,早期类人猿生活在原始森林中,极有可能是因为后来森林中“猿满为患”,一些类人猿逐渐向草原地带迁移。这种向不同地理环境的迁移成为人类祖先进化的关键一步。人类祖先在约250万年前开始用石头制作工具。考古学家已在东非奥都费峡谷(OlduvaiGorge)发现距今约170万年至150万年前猿人制作的石斧、石刀和石刮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约170万年前左右,这些能制作工具的猿人走出非洲,向中东、亚洲和欧洲迁徙。他们在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和食物来源的情况下,开始使用火,并用毛皮蔽体和修筑栖身之所。

原始人类的迁徙

大约在100万年前,非洲猿人到达了欧洲,他们狩猎和采集食物。目前,70万年以上的原始人类遗址在欧洲发现的并不多,但是,考古学家已发现70万到40万年前欧洲猿人使用的手握的石斧。在法国南部的几个原始人遗址也发现了40万年前的石斧和木结构的简陋棚屋残骸。约12万年前,尼安德人在欧洲原始人演化的链条上出现了。尼安德人的面部特征已接近现代人。法国西南部发现的一些尼安德人遗址表明他们在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上也类似现代人类,他们掩埋死者,并有了宗教仪式。

最近对在埃塞俄比亚和南非发现的距今约10万年前的史前人类遗骨的基因分析表明,他们是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在解剖学上同现代人一致。在这些地区演化出现的现代智人在约3.5万年前侵入欧洲,取代了原居住在欧洲的尼安德人。这批构成非洲向外迁移的第二次浪潮的现代智人有组织地构建定居点,在洞穴壁上作画,制造艺术品和个人装饰物,并从事贸易活动。采集植物果实和狩猎技术的发展,使大部分人能居住在定居点内,在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和西欧的法国等地的一些山谷和河口咽喉要地发现了这样一些集体狩猎的原始人定居点遗址。在这些定居点中,原始宗教仪式和图腾符号的使用促进了部落意识的产生,使欧洲进入氏族和部落社会时代。

2001年,瑞典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运用基因技术对欧洲男性的种族属性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现在欧洲绝大多数男性都是在约4万年到8000年前迁移到欧洲的10个原始部落的后裔。遗传学的理论显示,父母在孕育子女时,父母的基因是通过父母双方的染色体混合的形式传递给子女的,但是使胚胎成为男性的Y染色体却基本不变地由父亲传给儿子,这样遗传学家就能够从一个男子的Y染色体追溯到他的父亲、祖父甚至更遥远的男性祖先。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科学家们对欧洲和中东地区的1000多名男子的Y染色体的基因信息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其中95%以上的人的Y染色体基因可编入10个不同的组,这就是说他们分属10个男性血统。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和理论及其他遗传资料,科学家们因而认为绝大部分欧洲人来自远古的10支原始族系。

科学家还能大致勾勒出一幅远古图景:约4万年前,两支原始部落从中东和亚洲东部的乌拉尔山地区迁徙到了欧洲,并进一步分成不同的部落。这些原始部落以狩猎和采集果实为生,并能制造石器工具。他们就这样繁衍生息到了2.4万年前,冰川时代又一次降临,欧洲大部分地区冰雪覆盖,寒冷异常。他们在今天的西班牙、巴尔干和乌克兰一带找到了避难所,又渡过了几千年。到距今约1.6万年时,气候转暖,冰川融化,他们走出山洞向平原地区迁移,扩散,缓慢地进化和发展。欧洲男子的80%是由这两个古老部落族系繁衍下来的。约8000年前,另外8支原始部落从中东迁来。他们是现在欧洲20%的男子的祖先。他们带来了农业技术和工具,以及新石器文明,并逐渐同欧洲大陆上原有的种族和文明融合。

基因技术在英国也被运用于开拓古人类考古的前沿。1999年,在英国那座被称为“有着无数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的教堂尖顶的梦幻般的城市”——牛津,牛津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也完成了一项对欧洲人类史前史有着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该大学的人类遗传学教授布赖恩·赛克斯所领导的小组运用基因技术发现全部的欧洲人均是生活在4.5万年到8000年前的七个妇女的后代。这七个欧洲始祖母虽早已去世,但她们的遗传基因却代代相传下来。每个欧洲始祖母——“夏娃”的女儿都繁衍了数千万的后代。

赛克斯教授的科学发现起源于一个偶然事件。1986年,赛克斯教授接到一项任务,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查明在牛津附近的一个超级市场工地上发现的几块中世纪的遗骨归属。考古学家们认为细菌已使骸骨中的DNA遭到破坏。赛克斯教授却放大了一小块含有DNA的物质,终于揭示了其遗传基因。使用同样的技术,他又研究了在索姆尔赛特洞穴中发现的查德人遗骸。这是一具距今约9000年前的男人遗骨。赛克斯教授发现这具遗骸的线粒体DNA与就住在附近的一位小学教师的DNA相同,从而发现她与这位男人的遥远的亲属关系。遗传学的理论认为线粒体遗传密码(mitochondriaDNA)由母亲传递给子女,基本不改变。科学家因而能据此用通过对某一人群的线粒体DNA密码进行分类的方法追溯出其远祖系列。

这些理论和发现促使他们转而更大规模地研究欧洲人的种源归属。分子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以颧骨中的细胞为研究对象,意想不到地发现波利尼西亚人的线粒体DNA遗传密码同东南亚人的线粒体DNA遗传密码相同。在研究分析了6000多份欧洲人线粒体DNA遗传密码后,发现它们归属于七个“母系氏族”。科学家们因而得以构筑7个欧洲始祖母的理论。他们把这7个欧洲始祖母分别命名为:厄休娜、热尼亚、塔娜、海琳娜、卡特琳、维尔达和贾丝茉,并根据考古学、地质学、体质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构筑了她们的生活年代和踪迹。

赛克斯教授本人是他取名为“塔娜”的一位妇女的后代。塔娜(Tara)为凯尔特语“岩山”的意思,是一位有着橄榄色皮肤、褐色头发和蓝色眼睛的美女。她生活在1.7万年前的意大利托斯卡那。她的后代后来离开了意大利,往北迁徙,跨过了干枯的英吉利海峡,最后到达爱尔兰,并在那儿定居下来。塔娜生活的那个年代,人类以狩猎为生。塔娜身体健壮,还是个好猎手。第二位欧洲始祖母叫厄休娜(Ursula),拉丁语是“母熊”的意思,她生活在4万年前的希腊北部。同其邻居“尼安德人”相比,厄休娜身材苗条,举止优雅。她的氏族人后来散居欧洲各地,包括英国和法国,他们使用石器狩猎。第三位欧洲始祖母热尼亚(Xenia),希腊语为“热情好客者”。这位神秘的妇女生活在2.5万年前的黑海边的高加索山脉,她同狼和洞穴熊栖息在一起。第四位叫海琳娜(Helena),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灯光”。她出生于欧洲西南的比利牛斯山脉的一个原始狩猎人家中,是夏娃所有女儿中生儿育女最多的。第五位叫卡特琳(Katrine),希腊语是“纯洁”的意思。她生活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意大利维尼斯附近,以鱼和蟹为食。她的后代至今仍住在阿尔卑斯山一带。第六位叫维尔达(Valda),按斯堪的纳维亚日耳曼语的意思是“统治者”。这位西班牙妇女生活在距今约1.7万年前。她的氏族同厄休娜的氏族毗邻,这两大氏族后来共同向北方迁徙,直到抵达现今的斯堪的纳维亚。第七位叫贾丝茉(Jasmine),波斯语“花儿”的意思。她出生于叙利亚,她的氏族首先修房筑城,她的后代向其他几位欧洲始祖母的后代传授农业。贾丝茉子女的这些表兄表妹当时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这7个坚强的妇女经历了冰河期,并曾在严寒的欧洲长途跋涉。研究发现表明除了在芬兰和挪威北部,同一氏族的人并不都是聚居在同一地区,欧洲所有的民族包括斯堪的纳维亚民族在内都共有某些相同的基因。现在欧洲不同民族的区分不是以遗传基因为主要基础的。

中国人类的起源问题目前仍有争议。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中国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但这并没有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目前的观点还是认为中国人是大约距今10万年到4万年的“第二次走出非洲”的原始人的后代。这批人取代了更早一批来到世界各地的原始人类。2009年12月发表在英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亚洲国际研究小组分析了1900个亚洲人的基因,推算出了远古人类迁徙到亚洲的路线,认为亚洲各民族是在几万年前从非洲迁徙出来,经印度、泰国,沿东南北上进入中国、韩国和日本的,这也符合现今的考古证据。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在陕西蓝田发现的原始人类遗骨,距今大约98万年至53万年,蓝田猿人已经能够用石英岩等打造各种石器。其次是在云南元谋,其时代不早于73万年前,可能距今约60万年至50万年,为晚期直立人(也被称为猿人)。1965年5月,中国考古学家在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的河湖相地层中发掘出了两颗属于同一青年男性的上内侧门齿。

再后来,以1921年被发现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的原始人群居遗址最引人注意。在北京猿人遗址所发现的骨骸化石距今约为57万年至23万年,在洞穴中找到10万余件石器和石片。北京猿人平均脑容量1088毫升,只有现代人平均数的80%,但相对于南方古猿来说,已经超过了两倍。北京人在形貌上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但肢骨已基本具有现代人的特征,习惯直立行走,只是比现代人略矮一些。北京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并且有了自己的相互交流的符号和语言。

中国古人的代表有大荔人、许家窑人、金牛山人、马坝人、长阳人等。早期智人脑壳变薄了,脑容量有所增加,智力也有了明显进步。距今约5万年,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出现了,它们已与现代人无太大差异。晚期智人遗骸被发现的地点较广,南北各地都有,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山顶洞人、新泰人、资阳人、柳江人等。此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在形貌上逐渐演化到与现代人无异。1933年至1934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发现的一批人类化石距今约1.8万年,其总体特征与现代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接近。

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已发现的有河北磁山文化(距今约8000年至7600年)、河南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和甘肃大地湾文化(距今约7800年至7000年)。在黄河中下游许多地方可见到的一种较为晚期的文化是仰韶文化(约距今7000年至5000年),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著名。仰韶文化已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

原始社会的神话与现实生活

神话是人类对远古状况的一种想象,它可能建立在某些流传下来的原始记忆的基础上。通过神话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某种原始意识形态、世界观和当时困扰那个社会的一些问题。

同类推荐
  •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开卷书坊·书缘深深深几许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本书分为三部分:藏书札记、品书拾穗、读书撷英。毛乐耕的文学根基较深,语言功底也好,评说有一定的学理深度,行文则简要流畅,文中还穿插着一些掌故逸闻,读来有理有味,可读性强。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闲话三分

    闲话三分

    书中文章最初为专栏连载(成书经过详见《再版后记》),篇幅不长,每篇从一条线索写起,看似闲闲写来,却能独辟蹊径,以小见大。舒芜先生评之为“虽是一本小书,而文心史识,意趣笔墨,四美并具”。作者是文章大家,文字纵横自如,加以见识通达,在短小的随笔中包含着丰富的视点,耐人寻味。虽写故实,偶尔将现代的“流行语”信手拈入文中,遂穿越了历史和当下的世态人情,令读者会心一笑。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精

    《精》系《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之一,全套为《鬼》、《神》、《仙》、《妖》、《怪》、《精》。本书从“精”之概念缘起、如何成“精”引入,分篇细谈蛇精、狐精、虎精、鼠精、鱼精、树精、花精,将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精”以动物精、植物精分类集结。传说中的“精”幻化成人形,或为祸害,或造福一方,归根到底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想象,充分投射了人类在精观念中的文化主导性。精彩纷呈的“精”故事背后,又爱又恨的情感纠结之间,流淌的是民间信仰、自然崇拜。
热门推荐
  • 金楼子

    金楼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弑神破天传

    弑神破天传

    李玄天机缘巧合下获得了上古大神弑天的记忆,从此踏上了不同寻常的修炼道路,无数的精怪,魔头,仙人,神人将会陆续出现,且看李玄天与一众朋友如何笑傲寰宇。
  • 南少老婆又跑了

    南少老婆又跑了

    【已完结】重生十八岁,简汐发誓这辈子一定好好活,他举双手双脚赞成:“嗯,有我,活得好。”说好要一拍两散假恋爱,他却缠着不放。她看着身边的男人,头疼至极:“南少,我们真的不配……”“哪里不配?我说配就配!”他挑眉把人逼入墙角。次日她扶腰逃跑,他跺跺脚一通电话打出去:“小野猫又跑了,马上封锁机场。”
  • 锦堂玉华

    锦堂玉华

    一朝穿越,先死了爹,后死了娘,还有刁奴想谋财害命,身娇体弱的钟晚颜表示压力很大......既来之则安之,勤勤恳恳,在发家致富,先赚它一个亿小目标的路上随手救了一个麻烦!哪曾想这个‘麻烦’来头有点大,钟晚颜头痛的表示:“你老跟着我干嘛!”麻烦嘴角微挑:“救命之恩,在下当以身相许”且看穿越女主素手挑动天下钱粮,救重生男主脱离黑暗深渊,予新生,再诰命加身,笑看天下的温馨日常。【1v1】【身心干净】【互宠】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高坡异纂

    高坡异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崛起美洲1620

    崛起美洲1620

    十三香掠夺土鳖‘白皮’经济! 渔船+发动机可以掌控加勒比海航道! ‘洗衣粉油条’风靡贵族圈,‘黑心棉’倾销欧陆! ‘保护伞’公司成立,什么狗屁的东西印度公司全都歇菜! 让山寨产品,在1620年焕发光彩,见证一个帝国的崛起吧!扣扣群:65364139一起来愉快的玩耍吧!
  • 水族无鳞单

    水族无鳞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扮男装之冷情帝相

    女扮男装之冷情帝相

    穿越前“老师,我喜欢你”“啊?”穿越后“老师哥哥本王好像断袖了,你得负责。”“什么”穿越前她身为女子被女人表白。穿越后,她为省去麻烦,决定女扮男装,一生默默无闻可惜有一个好胜的父亲,无奈只能稍稍发挥一下,准备考个青衣,可谁知一考就考上了宰相。哎,无奈之下只能申请去给皇子公主授课。可穿越成了悲剧,再度上演,她……(极度宠文,咱是亲妈,不虐女主)
  • King Henry VI Part 3

    King Henry VI Part 3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