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400000005

第5章 善用智慧和胆识:迈开事业的第一步(4)

盖茨的父母极力反对他开办公司,尤其是在毕业前,不过,虽然如此,他们并没有强制盖茨。

于是玛丽·盖茨求助于她在联合道路公司董事会认识的萨稽尔·斯托姆,一个受人尊敬的商业领袖。她安排盖茨和斯托姆会面,希望他们的交谈和讨论会使她的爱子打消开办公司的念头,或者至少可以延缓一下,以继续他在哈佛的学业。

一个白手起家的千万富翁,也是著名的慈善家和市政领导人,斯托姆常常被人找来从事此道,甚至包括一些最有权势的人也找他仲裁或调解一些事情。斯托姆从未上过大学,但他正是从事于电子业发家致富。玛丽·盖茨从一些朋友那里了解到,斯托姆是华盛顿州屈指可数的几个在商业领域中既通晓计算机技术又明了计算机产业发展前景的人士。

当盖茨回家小憩之时,斯托姆带他到政界要人和商界名流的交际中心雷尼尔共进午餐。

在整个交谈中,盖茨向斯托姆解释他正在干的和希望将来要干的是些什么。斯托姆不知不觉地被感染了,仿佛回到了自己也是这般慷慨激昂和胸怀大志的白手创业的青年时代。斯托姆衷心地说:“任何一个对电子学略有所知的人,都应该明白这(指个人计算机革命)确实存在,并且新纪元确已开启。”

盖茨也谈到了他和艾伦共同的前景,个人计算机革命刚刚开始,将来每一个人都会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而赚钱的远景同样辉煌。或许,将有无数的机器依靠他们的软件而运转。

斯托姆不仅没有劝阻盖茨打消念头中止计划,相反在倾听了这位十几岁的后生小子的演说后,反而鼓励盖茨好好干,争取干好。

虽然盖茨的母亲想用一些方式阻止盖茨开办公司,但盖茨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最终创办了微软公司。

[BT2]9.品牌是打入市场的“敲门砖”

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使企业逢勃发展,比尔·盖茨创制了“多元计划”这样的应用软件,这标志着微型软件公司进入了它的新纪元。

仅像从前那样,将软件尤其是系统软件卖给IBM这样的硬件厂商,从中收取专利转让费已不能满足比尔·盖茨的胃口了。

进军应用软件领域,也就是进入软件零售市场,盖茨已打算将微软从一个单纯的软件开发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具备零售营销能力的多功能公司。

结果,肥皂营销大师一变成为软件营销高手。新来微软负责公共关系的副总裁罗兰德·汉森,原是肥皂大王尼多格拉公司的市场营销副总裁,后来成为通用密尔斯公司的市场营销经理。对软件一窍不通的汉森,却正是盖茨需要的那种人。

他将负责广告、公共关系和产品服务方面,尤其是产品的包装、宣传和推广。汉森接手工作的第一件事便是以其独特的商业文化,改革微软的工作作风和企业行为。

比如,微软将其应用软件命名为“多用工具”,这就纯粹是科技人员的思维,力图突出软件本身能干什么,可以干什么,一句话,是以其功能来命名。

当微软尚未进入零售市场之时,这还不伤大雅,但当一件优质产品进入零售市场后,它应当具有别具一格的品牌,从而引起良好的联想和暗示,这决不是无关紧要的事。

盖茨不会反对对品牌的设想。他认为好的品牌是一块打入零售市场的“敲门砖”。

10.选择走第三条道路

现代技术成长中有许多道路。其中技术的自主开发与技术和现代工业的结合,通常是现代技术成长的主要道路。然而,在信息领域,不寻常的事太经常了。微软的成功就在于它走的是第三条道路:自主开发+软件工厂市场。

这第三条道路最不寻常的地方,就在于它把市场取向作为技术开发、产品形成和测试、售后服务的核心,在技术创造市场和市场决定技术之间,保持一种富有弹性的张力,在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反馈结构。

“软件工厂”是微软自主开发的管理模式,其中就反映了明显的市场取向。这一理论是微软的首席程序大师查尔斯·西蒙伊提出的。西蒙伊就是当年在PARC发明了“所见即所得”技术的天才,但他的博士论文却与此无关,而是研究如何提高程序员的生产力,描述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组织程序员开发软件。由于软件开发的问题在于总是无限期的延期,因此,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开发就是主要课题。

西蒙伊认为,在软件无法如期完成时,加入更多的程序员只会增加管理上的负担,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准确方法。因此,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让程序员发挥作用,由此他提出了设置程序经理的办法。程序经理负责软件设计和管理,有决定权;程序员按照设计方案去完成软件。他认为,程序经理作决定时越快越好,其决定至少要有85%被最终证明是正确的。将设计、管理、决定权集中在程序经理身上,软件开发将会更快、更准、更好。

基于这一理论,盖茨将程序经理分成不同的级别,形成了管理程序员的金字塔式的体系结构。盖茨是最高程序经理,他负责产品的长远目标开发,他以下是几个技术顶尖的人物,被微软称为“建筑师”。每个建筑师以下是程序经理,最后才是程序员。当然,“软件工厂”不可能像“硬件工厂”那样一成不变,因为软件开发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不可能全部都在设计规定之中,软件质量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赖于程序员个人的天才发挥。但这一开发管理体制的运行还是相当成功的,微软形成了庞大而有效率的开发队伍。

盖茨无疑是“软件工厂”里的灵魂式人物,他善于在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形成良好的反馈结构,他思考的基本定位是“未来之路”。在未来之路上,微软发生了两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是从MS-DOS转向Windows。1980年,盖茨同西蒙伊一样,认为应用程序和图形用户界面是十分重要的。

于是,微软集中了全部力量开发图形操作系统。经过艰苦的开发,一次又一次的延期,还有一个又一个对手在图形操作系统上的失败,Windows1.03版终于在1985年11月上市,西蒙伊将Windows系统比作音乐中的交响乐。

微软将全部产品转移到Windows系统平台上,而竞争对手们都按兵不动,这一次微软终于奏响了成功的交响乐。1987年,微软取代莲花(Lotus)成为首屈一指的软件公司。Excel的Windows版大受欢迎,Windows成为最畅销的软件,而“Lotusl-2-3”的Windows版两年后才上市,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0年,Windows3.0问世,这是软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软件全部迈入了图形时代,西蒙伊的梦想成真,图形用户界面成为软件标准,微软的应用软件从此一统天下,战无不胜。文字处理Word、电子表格Excel是销售量最大的Windows应用软件,给微软带来了数以亿计美元的利润。

第二次转型,就是当年在因特网的转向上差一点儿跌个大跟头,丧失先机。好在盖茨马上全面调整战略,一“网”情深。“上帝统治人间,他盖茨就要统治因特网”——这虽然是因特网上的“谣言”,但也反映了盖茨的远见卓识。

首当其冲的就是浏览器,这是商家必争的战略高地。微软的浏览器IntemetExplorer,这个名字曾经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使用,而且这家公司已经停业两年了。但它一看到微软铁了心地要保住IE,就趁火打劫地与微软打起了名称所有权的官司。微软一狠心,掏出500万元,双方握手言和,微软遂把主要精力用到了和司法部的持久战上。在浏览器的生死之战中,愤愤不平的竞争对手们找到了借口,便把微软推上了法庭。

盖茨一方面在法庭上滔滔不绝地为自己辩护,另一方面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推出了Windows98。Windows98既是操作系统,同时也是浏览器,二者一而二,二而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须臾不可分。这既是在技术上回应对手们的挑战,也是在市场上向对手们发出挑战。从技术上看,Windows集成了浏览器,并使其成为必需的内生部件,从而使司法部的指控打了一记空拳,搔不到痒处;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补上了浏览器这一环,Windows就全了,不仅向用户打开了“视窗”,同时也向因特网敞开了窗户。从长远目标上看,此举标志着微软向因特网的转型已经完成:在微软的操作平台上,用微软的浏览器到微软的网址上去购物,去结账,去读书看报。

比尔·盖茨用他那睿智的头脑,选择走第三条道路。实践证明他成功了,可见,选准道路也是创业成功的一大因素。

11.谨慎地沾沾自喜

IBM对OS/2的认可,对微软公司来说是个财源,因为有很多客户对产品里有什么并不在意,他们只是说,给我IBM有的东西。

微软公司的销售队伍正忙着劝诱那些客户签约,收集他们厚厚的支票。这一次微软公司又成功使用了它的商业政策:越在最前面签约,每件支付得越少。但这次,微软并没有压低OS/2版本的价格,并使它成为必需品,而且从一开始就争夺开发权。

微软公司的高版税意味着高的零售价。微软对OS/2采取的销售战略,和使DOS成功的战略是截然相反。

最初的DOS曾是临时应急的个人即兴作品,粗糙但受人喜爱;而今天的OS/2,则是一个集团以人、年为计算单位,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开发。

比尔·盖茨又一次成功了,但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些利益,他要使每一张桌面上、每一个家庭里都有一台计算机,都运行微软软件。这是一个争夺桌面的战争宣言,而盖茨在这一战争中干得十分漂亮。

家用计算机世界,就像历史朝代更替一样,已从BASIC身边移过,来到了组合的、不需要编程知识的应用程序领域。

许多年来,比尔·盖茨的部下,特别是西胜彦和硬件专家罗利·洛克,一直在给他汇报有趣的新兴技术,这些技术多半与廉价的民用电器有关,比如视盘,因为视盘是以数字方式存储信息,像1和0,开始的时候,它对计算机有关的解答并不十分理想。

在西雅图东部和西部,索尼和飞利浦已经加入到搞数字式研究的队伍。1982年秋,它们已着手研发激光唱盘音乐系统,它把音频信号作为数字数据存储,每个银色的平盘上有几亿个字节,相当于一本完整的百科全书的存储量。

一次,比尔·盖茨回家乡西雅图访问时,基尔代尔在闲谈中告诉比尔·盖茨,他正在考虑举行一个光盘存储器的会议。没有多久,基尔代尔教授被邀请在第一届微软光盘存储器的会议上,作定调子的主题发言。

这是比尔·盖茨考虑到微软还没有一个光盘存储产品的计划,便搞一种先发制人的政策,他希望靠联合来打开市场。

1987年7月,微软公司以1200万美元的现金买下了远见有限公司。而拉伯恩不赞同这样做,他认为这个交易日后会有麻烦。

多数交易都包含股票,因为远见有限公司仍留在加州森尼韦尔,没有搬到比尔可以监督的雷德蒙去。雷德蒙是除日本以外,全部的微软发展场所。

买下这家公司的想法,是使微软在这个绝无仅有的程序还没有进入麦金托什计算机应用领域之前,就即刻取得领先地位。微软还可以将这个编码移入视窗。但是,这个交易没达到比尔·盖茨希望的程度。不过,这个交易证实了比尔·盖茨独特的贸易方式。比尔·盖茨看中什么东西,就一定要在这里搞出名堂来。他便宜地买下别人的技术,经过自己的加工,再用很高的价钱卖出去。有时候生意能做成,有时候则没戏,而这时,微软就会抱怨别人的技术达不到一般水平,或者嫌它价格太高。

在1986年,微软公司与莲花公司有一个没有成功的交易。那时候,微软公司什么都安排好了,包括安排好了各自的职位,米奇·凯波尔也正准备当董事长。微软公司准备在合并后,用“Lotusl-2-3”界面开发一系列应用程序。

进行这个交易并不是很认真的,只是看上去认真罢了。两三次两三个小时的会议,谁也不看对方的账目,只有双方几个负责人之间的讨论,而且讨论的仅仅是未来组织机构问题。

莲花的总裁吉米·曼齐不想合并,他觉得合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另外有很大的地理上的问题,再者感到比尔·盖茨这个人并不好相处。于是这个交易后来成了泡影。

另外,盖茨也不愿意与他不认识的人打交道,微软也不愿对任何的获取物付高价。虽然他也有那么一两次付了高价,但也只是用以证实微软公司日益发展的应用程序战略。特别是为了用于麦金托什计算机和视窗图形的平台。

1987年是应用程序的转折点,有许多升级产品发行。到1988年,应用程序达到公司收入的40%。而视窗在计算机行业中还没有受到重视,它仅仅与计算机、鼠标器、显示卡等一起运行罢了。

微软公司毕竟已对视窗的第二个版本做了大量工作,多数工作都是在它似乎有希望成为OS/2的图形用户界面时做的。

微软公司的人对莲花公司百依百顺地说,请为视窗开发,请为视窗开发。可是他们说“不,对不起,年轻人。在你们未得到IBM的同意之前,我们是不会对它真正感兴趣的。”如果比尔·盖茨想得到一个用于视窗的招人喜欢的应用程序,他将不得不亲自去开发它。

同类推荐
  • 你一定要知道的博弈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博弈常识全集

    博弈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人生成败密切相关。本书摆脱了博弈论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博弈论的原貌。同时,将博弈论常识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博弈论的视角和思维来生活,从而帮助大家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 工作虐我千百遍,我待工作如初恋

    工作虐我千百遍,我待工作如初恋

    "二十种工作初体验,二十段花样年华。二十篇给所有年轻人勇气的故事,二十位天涯、贴吧、豆瓣、知乎首页推荐的作家——一千万次的心动阅读。 “你心里有光,你什么都不怕,你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我只不过去了一个你们没去过的地方,干了点比较冷门的活而已。” 牧羊少年,留学打工学生,火车司机,妇外科医生,小学班主任,导演助理,文具店长,婚庆公司司仪,牙科医生,打击乐手,图书编辑,人力资源经理,咖啡师,化学工程师,程序员,快递员,电影放映员,民航飞行员,远洋巨轮驾驶员,边境辑毒侦查员,在书中一一闪亮登场,为你再现一个个妙趣横生、精彩绝伦的职场瞬间,那些决定人生走向的关键节点,那些灵魂饱满的惬意时光。”
  •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的价值在于其实用功能,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渗透到工作中、生活中去。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是在所难免的,而同事间的关系恰巧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复杂的关系之一。一句话或一种行为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生活中,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们伤透了脑筋,毕竟是“江湖”险恶。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而这正是对做人难最好的诠释,不管你是说错了话、交错了朋友或是防范心理不够强等,都可能招致灾祸。为此,许多人大叹“做人难,难做人”。其实,做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般复杂,只是还没有找准方法。
  • 卖掉法拉利的高僧

    卖掉法拉利的高僧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该如何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该如何在仅有一次的生命中活得更加精彩?《卖掉法拉利的高僧》就是一本有方法的个人价值实现手册,它将指导读者一步一步地审视现在的生活,活出想要的人生。在本书中,身家千万的朱利安律师突发心脏病晕倒在了法庭上,而这场心脏病就像一记警钟,迫使朱利安下定决心辞职,卖掉法拉利,远赴印度寻找生命的真相。没人愿意在生命尽头才意识到,这一生都是在为实现别人的梦想而活,却因此丢失了真实的自我。人生尤为可惜的是不冒任何风险,错失发现和展示自己天赋的机会。生命有限,现在就是机会,打破局限,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 智慧书(青少版)

    智慧书(青少版)

    本书本着尊重原著并取其精华的原则,总结了葛拉西安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将适合于现代环境下的处世智慧阐述出来。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二卷的分类,在每一节中呈现原著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述,再以故事的形式增强趣味性和哲理性,最后在原著的基础上为青少年朋友们总结出了实用的处世策略和方法。本书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与价值观,并提供有效的处世策略与方法,为以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热门推荐
  • 像天一样高

    像天一样高

    本书像许多成长小说一样,主人公都是一些年轻人,小西、康赛、阿原、晏子,是诗歌、高原、反现代的朴素的生活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随着生活的次第展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来越激烈。阿原似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走进诗性世界,或者说,他是一个企图在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得到圆满的人,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与生存能力,是第一个“清醒者”。
  • 大日如来剑印

    大日如来剑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凰谋:乱世殇歌

    帝凰谋:乱世殇歌

    她是乱世孤女,颠沛流离,血仇难忘!他是铁血将军,弑君夺位,杀人如麻!当她别有目的地接近他!当他只对她唯用真心!可当真相抽丝剥茧,他眸光冰冷,再无往日疼惜。她自嘲苦笑,原来她才是最蠢的那个。
  •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主要内容包括:上山下乡、农家书屋督察笔记、陕南农民减负检查日记、三赴大荔“三下乡”、三赴关山“三下乡”、三上二龙山、商州三日游记、四顾龙泉造山林、万紫干红总是春、故乡大荔三日游、三顾故乡选书记等。
  • 裂天魔神

    裂天魔神

    三会之争响彻天地兽族之动风起云涌双族之战腥风血雨两位男子,手持长枪,脚踏光印,最终却……
  • 瑜伽与健康

    瑜伽与健康

    本书以实用性为目的,本着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原则,在阐述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瑜伽在人体六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动作技术先易后难,最后配合饮食调理。本书编写的目标是将瑜伽作为以一个整体,依据瑜伽经典,结合现代生理学和解剖学原理,使古老的印度瑜伽简单化。同时借助了一些中医的理论,把瑜伽与我国养生学理论有机结合,将基础知识与热点问题相互渗透,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瑜伽运动,做到学以致用。
  • 冷婚厚爱专宠小魔妻

    冷婚厚爱专宠小魔妻

    “少爷,唐小姐离婚了,这次她还带着姓陆的一个孩子。”“少爷,唐小姐又要结婚了,这种人是没有心的,谁对她好就跟谁跑。这个二婚的女人不能要。”厉北辰眸中涌现一片阴冷,“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许娶她。”厉北辰在唐小念的订婚典礼上再一次拐带了她。
  • 轮回之业

    轮回之业

    “世间所谓轮回,究竟是天道因果的轮转,还是众生不灭的执念……”修道一生,到头来才发现,我的业、我的道,早在与你邂逅的那一天,就已经开始了……应运而生、逆劫而起的少年,宗门、江湖、境界,武斗、智斗,追溯太古,又将揭开怎样的轮回之业……
  • 魅王邪妃:废材惊天下

    魅王邪妃:废材惊天下

    一朝穿越赶时髦,又丑又废惹人嫌,更有魔兽来作伴,逼得废材变天才。当令狐千雪再次睁开双眼,风云为之变色,锋芒铺天盖地,皇权任意脚踩,魅王强抢入怀,气势磅礴,万夫莫敌,石破天惊,凤绝三界!
  • 精灵世界:萌萌训练家

    精灵世界:萌萌训练家

    偶然变身成萌萌哒萝莉,可情况不容乐观。大概是因为太可爱,所以才被邪恶组织追杀。为了不变成邪恶组织的热兵器,萝莉决定转职成为训练家!目标是宝可梦大师! 然而向想把自己变成热兵器的邪恶组织复仇之后,萝莉失去了梦想…… “为了养活自己我决定成为偶像!”萝莉这样对她的宝可梦们说道。精灵宝可梦即神奇宝贝、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书友群:555432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