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700000007

第7章 [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

1921年获奖作家

AnatoleFrance(1844-1924)

塞纳河岸的早晨

在给景物披上无限温情的淡灰色的清晨,我喜欢从窗口眺望塞纳河和它的两岸。

我见过那不勒斯海湾的明净的蓝天,但我们巴黎的天空更加活跃、更加亲切、更加蕴藉。它像人们的眼睛,懂得微笑、愤慨、悲伤和欢乐。此刻的阳光照耀着城内为生计忙碌的居民和牲畜。

对岸,圣尼古拉港的强者忙着从船上卸下牛角。而站在跳板上的搬运工轻松地传递着糖块,把货物装进船舱里。北岸,梧桐树下排列着出租马车和马匹,它们把头埋在饲料袋里,平静地咀嚼着燕麦,而车夫们站在酒店的柜台前喝酒,一面用眼角窥伺着可能出现的早起的顾客。

旧书商把他们的书箱安放在岸边的护墙上。这些善良的精明商人长年累月生活在露天里,任风儿吹拂他们的长衫。经过风雨、霜雪、烟雾和烈日的磨炼,他们变得好像大教堂的古老雕像。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每当我从他们的书箱前走过,都能发现一两本我需要的书,一两本我在别处找不到的书。

一阵风刮起了街心的尘土、有叶翼的梧桐籽和从马嘴里漏出的干草末。别人对这飞扬的尘土可能毫无感触,可是它使我忆起了我在童年时代凝视过的同样的情景,使我这个老巴黎人的灵魂为之激动。我面前是何等宏伟的图景:状如顶针的凯旋门、光荣的塞纳河和河上的桥梁、蒂伊勒里宫的椴树、好像雕镂了珍品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卢浮宫、最远处的夏约岗;右边新桥方向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古老的巴黎,它的塔楼和高耸的尖屋顶,这一切就是我的生命,就是我自己。要是没有这些以我的思想的无数细微变化反映在我身上,激励我、赐我活力的东西,我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以无限的深情热爱巴黎。

然而,我厌倦了,我觉得生活在一座城市里,思想如此活跃,并且教会我思想和敦促我不断思想的城市里,人们是无法休息的。在这些不断撩拨我的好奇心、使它疲惫但又永远不能使它满足的书堆里,怎么能够不亢奋、激动呢?

(程依荣译)

苏珊

你知道,鲁佛尔是一个博物馆,那里藏着许多美丽和古老的东西—这种作法很聪明,因为“古”和“美”都是同样值得敬仰的东西。鲁佛尔博物馆里的名贵古物中有一件最感人的东西,那就是一块大理石像的断片。它有许多地方显得破旧,但上面刻的两个手里拿花的人却仍可以看得很清楚。这是两个美丽女子的形象。当希腊还是年轻的时候,她们也是年轻的。人们说,那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美的时代。把她们的形象给我们留下的那位雕刻师,把她们用侧面像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她们在彼此交换莲花—当时认为是神圣的花。从这花儿的杯形蓝色花萼中,世人吸进苦难生活的遗忘剂。我们的学者们对这两位姑娘做过许多思考。为了要了解她们,他们翻过许多书—又大又厚的书、羊皮精装的书,还有许多用犊皮和猪皮精装的书。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这两个姑娘每人手里要拿着一朵花。

他们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和思考、那么多辛苦的日子和不眠之夜所不能发现的东西,苏珊小姐可是一会儿就弄清楚了。

她的爸爸因为要在鲁佛尔办点事,就把她也带到那儿去了。苏珊姑娘惊奇地观看那些古代文物,看到了许多缺胳膊、断腿、无头的神像。她对自己说:“啊!对了,这都是一些成年绅士们的玩偶;我可以看出这些绅士们把他们的玩偶弄坏了,正像我们女孩子一样。”但当她来到这两位姑娘面前时,看到她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朵花,她便给了她们一个吻—因为她们是那样娇美。接着她父亲问她:

“她们为什么相互赠送一朵花?”

苏珊立刻回答说:“她们是在彼此祝贺生日快乐。”

她思索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

“因为她们是在同一天过生日呀。她们两人长得一模一样,所以她们也就彼此赠送同样的花。女孩子们都应该是同一天过生日才对呀。”

现在苏珊离开鲁佛尔博物馆和古希腊石像已经很远了;她现在是在鸟儿和花儿的王国里。她正在草地上的树林里度过那晴朗的春天。她在草地上玩耍—而这也是一种最快乐的玩耍。她记得这天是她的小丽雅克妮的生日,因此她要采一些花送给她,并且吻她。

(叶君健译)

一个孩子的宴会

玩“宴会”的游戏是多么有趣啊!你可以举行一个简单的宴会或一个复杂的宴会—随你的便。你就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也可以开一个宴会。你只需装作是有许多东西就得了。

戴丽丝和她的妹妹苞玲邀请皮埃尔和玛苔到乡下来参加一个午宴。正式通知早已经发出了,而且他们为此事也谈论了好几天。妈妈对她的这两个女孩子给了一些良好的忠告—也给了一些好吃的东西。她们有奶油杏仁糖,柔软的蛋糕,还有巧克力奶糕。餐桌是设在一个凉亭里。

“但愿天气很好!”戴丽丝大声说。她现在已经九岁了。一个人到了她这样的年龄就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珍爱的希望常常是会落空的,你所想做的事情也常常是会无法实现。可是苞玲却没有这些烦恼。她想象不到天气会变坏。天将会是很晴朗的—因为她希望是如此。

啊!那伟大的一天终于是明朗清洁,阳光灿烂。天空上半点云块也没有。那两位客人也到来了。多幸运啊!因为客人不来也是戴丽丝担心的一件事情。玛苔曾得了感冒,也许她到时不能痊愈。至于小小的皮埃尔呢,谁都知道他总是误掉火车。这不能怪他。这是一种不幸,但不是他的错过。他的妈妈是一个天生不遵守时间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下,皮埃尔总要比别人迟到;在他一生之中,从来没有一件事情他能看到它的开始。这给他产生一种呆滞、听天由命的表情。

宴会开始了;绅士淑女们,各位请坐!戴丽丝当主人。她的态度是既殷勤而又严肃。主妇的本能现在在她内心里开始发生作用了。皮埃尔劲头十足地切起烤肉来。他的鼻子低到盘里,手肘翘到头上,他是在拿出他平生的气力为大家分切一支鸡腿。嗨!甚至他的双脚也在他这番努力中作出贡献了。玛苔小姐吃饭的态度很文雅。她既不慌张,也不发出响声,完全像一个成熟的姑娘。苞玲倒不是如此特别;她喜欢怎样吃就怎样吃,喜欢吃多少就吃多少。

戴丽丝一会儿伺候客人,一会儿自己也当客人,她感到非常满足;而满足比起快乐来是要略胜一筹的。小狗喜浦也来参加,吃掉那些残羹剩菜。当她看见它啃那些骨头时,她想:小狗们不会懂得成年人—也包括孩子们—的宴会是多么考究和优雅:这才是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的东西哩。

(叶君健译)

同类推荐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打工记者

    打工记者

    几年前,老徐是省城记者行当耳熟能详,十分叫得响的“老记”;为何称其老呢?一是因为其年龄大,四十多岁的老徐平时背个大挎包,里面装满所有采访所需的行头:采访本、微型录音机、一款小巧实用的奥林巴斯全自动相机等等;不管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只要遇到有价值的新闻,老徐一头扎进去,有时骑一辆扔在路边都没人捡的破自行车,有时搭班车;去乡村采访时,甚至连拖拉机、摩的都是经常搭乘的,其采访新闻的劲头丝毫不亚于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这在本是吃“青春饭”的记者行当的年轻人中十分罕见;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心情的风景

    心情的风景

    本书是作者数十年游历各地对于山川风物、古今人物所抒写的随笔、散记的选集,都近年来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名人的逸闻趣事、历史文化名城的传说与典故,读来耐人寻味,容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这些文章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有深度,观点新颖,文笔优美,语言流畅,可读性强。
  • 2013散文排行榜

    2013散文排行榜

    散文是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热门推荐
  • 我有一棵文明树

    我有一棵文明树

    无尽宇宙数不清的文明里流传着一个传说,他是科技文明的救世法师,仙侠文明的科学之父,奇幻文明的仙道巨擘......ps:这是一个普通地球人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努力忽悠全宇宙的故事。
  • 习惯成就命运

    习惯成就命运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既可以为你带来光明,也可以把你引向黑暗。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份成功的信心。因此,一个人也许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一旦有了好的习惯,就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好的命运,成就一生的幸福。
  • 随身空间农女也要修成仙

    随身空间农女也要修成仙

    实用版:空间好处多1功能:能身携带,里面有房,有田,有山,有水,有花,有果,空间在手,隐形地主婆等着你。2饮食:你还在担忧,如今杂乱不堪的食品卫生,害怕防腐剂添加剂吗?空间在手,食物含有灵气,延年益寿,滋养皮肤,水润动人。3储物:你还在扛着行李赶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吗,你落伍了。空间在手,重行李不用扛,随时随地任你装,轻松方便,旅行必备。4房子:你还在辛辛苦苦攒钱买房?空间物品随便出手一件,都够你用一辈子,还会担心没钱花?5重点:你还在担忧世界末日的烦恼,赶紧囤积物姿吧。末日那天,咱根本不害怕,带着家人,直接躲空间就成。修真好处多1容貌:修士吸收天地灵气,滋养身体,无论男女,皮肤绝对是吹弹可破。你还在化妆美容,早不流行了。你说还会老?照样不好看?定颜丹解决你的后顾之忧,根本不用愁。2饮食:饭呢想吃就吃,不想吃可不吃。金丹期,可不用食用五谷。你担心他们会饿死吗,想多了。他们照样活的好好的,这样的身材能不好吗?这样的女人,男人能不心动吗?还怕成为剩女吗?3出行:这年头谁还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飞剑多爽,驰骋天地,御风而行。咳咳,最主要不用付路费,省钱啊。好吧,去国外也没有问题,护照是什么东西,做修士的真不知道。4寿命:小菜鸟修士,上百年太容易。筑基期八百年小意思。金丹期两千岁别惊讶。元婴期一万岁别害怕。大成期十万岁是标杆。5出气:遇到恶霸,根本不是问题,咱轻轻一挥手,混蛋遍地不起。再喂颗忘尘丹,保准没有后顾之忧。5修行:超越人类极限,修炼有成,一朝飞升成功,与天地齐寿。你就是天,天就是你,你就是规则,规则由你来定。简单版:本文男主,清冷俊逸,腹黑闷骚,本文女主,倾国倾城,内心强大。前世今生,今朝重逢,再度携手,笑傲与天地之间。文艺版:农家女娃叶明明,从梦境中得到提示,得到先祖留下的随身空间--幻灵镜。从此改变平淡人生,走上不平凡的漫漫修真之路。叶明明结丹丹圆满的时候,她的识海中又闪现过这样的画面。画面一:那个总是让她摸不清头绪的,曾经在识海中出现过的女孩子,在一个满是繁花的谷中,躺在一株开满桃花的树下,还是那块岩石上面睡觉。她突然醒悟,那个女孩,会不会是前世的自己?前世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只有在结婴的时候,她才能完完整整地,想起属于自己的过往,想起自己的前世今生吧。
  • 女配重生:男主请离我远一点

    女配重生:男主请离我远一点

    池非鱼刷书的时候,发现一部古言小说的女配跟自己同名,就顺手点开了这本书的最新章节,哪知道这最新章节里女配刚好被男主虐死……她来不及心疼这个同名女配就被吸进了书里,可是她连书的梗概都没有看过啊!不管怎么样,既然不能让男主爱上自己,那就抱紧女主大大的大腿,让男主无法对她下毒手!啊,可是最后禽兽男主还是对她下手了怎么办?急,在线等!
  • 锟铻记

    锟铻记

    一次失误使备受瞩目的雕刻师成为了等死的阶下囚;一场意外,使富可敌国的陆家一夜之间被灭满门;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悄然来临......
  • 感动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感动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典小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内容和哲理兼备的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小说。经典小说是镶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熠熠发光的瑰宝,是盛开在人类文化园地中的绮丽芬芳的奇葩,它们穿透历史的尘埃和岁月的沧桑,历经时间的检验和道德的考证,历久弥新,散发出夺目的光芒和无可抗拒的力量,愈来愈得到人们的喜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打动了亿万人的心灵。英国哲学巨人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而一部部经典小说就是一个个文学大师用如椽巨笔记载的人类的心灵史,是人类良知与情感反思的思想史,是人类从童稚向成熟的进化史。经典小说凝聚了作家对社会、战争、人性、生活、爱情、心理等的深刻思考。
  • 第七次携金闯山

    第七次携金闯山

    群山,层层叠叠。老林子遮天蔽日,幽深莫测。方圆几百里,没有人家。唯独这儿有烟火。浓浓的山雾裹着一个偌大的镇子。这儿是金沟。金沟的镇子与别地方的镇子不同——男人多,女人少;跑腿儿的窝棚多,正经八辈儿的人家少;“半掩门”的“野鸡”多,正式的俩口子少。买卖,最红火的是赌局、酒馆、青楼。这些场所,是淘金汉们发泄七情六欲的地方,金子带不出去,只得疯狂地发泄。大膀子不服。有了金沫子,就想带出去。每次,都在老林子中被胡子抢劫一空。
  • 六道剑君

    六道剑君

    洪黎大陆,是属于人类秘籍功法争相绽放的空间,他们凭借纷繁璀璨的秘籍功法以一人之力就能达到世界的顶峰,成为传说级别的人物。因此,人人都想要得到秘籍功法,所以秘籍功法就变得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有强有弱,强的能成为万人难以匹敌的人上人,弱的只能力敌两三个大汉。而在洪黎大陆里一共分为五块地区,即北疆、南域、西界、东境、中枢。
  •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老板,为了薪水,为了面包,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却没有一个选项是留给自己。本书用大量精彩的案例阐述了敬业、负责对个人职业生涯和生命价值的重要性,旨在帮助读者重视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深刻体会工作的价值和生命的涵义。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