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0100000011

第11章 浅论研究区域历史文化的文献(1)

——以阴山文化为例

内容提要:在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如何运用文献,特别是特定的区域应特别注重哪些文献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阴山地域是我国北部一个很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研究阴山历史文化仅仅依靠地方志文献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学者有关阴山历史文化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和北方少数民族、草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才能使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更加全面。

关键词:区域历史文化;文献;阴山文化

当前,重视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当代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毋庸置疑,学术研究的基础是文献资料,但在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如何运用文献,特别是特定的区域应特别注重哪些文献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下面就以阴山地域为例,对研究区域历史文化应关注的文献略加探讨。

阴山山脉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介于东经106°——116°,西起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狼山,中段为乌拉山、大青山、灰腾梁山,东段为坝上高原的大马群山。东西绵延长达1200多公里,南北宽达50——100公里,北界大致在北纬42°,山脉的平均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上。山脉北麓有乌兰察布草原,南麓有河套——土默川平原。山脉内部的盆地中心及山前地带有数个积水形成的湖泊,著名者有乌梁素海、岱海、黄旗海等。山脉南侧有大黑河、昆都仑河等汇入紧靠阴山的黄河。黄河在阴山之南形成一个大弓形,弓形黄河湾内是属于阴山地域的鄂尔多斯高原。阴山的最大特点是南北不对称,南坡山势陡峭,北坡则较为平缓,仿佛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同时阻挡了南下的寒流与北上的湿气。因此,阴山南麓的雨水较为充沛,适宜发展农业。阴山山脉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天然分界线,山区本身则是农牧交错地带。阴山地域主要指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盟市,主要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西面囊括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东部地区,东面包括锡林郭勒盟西部地区。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应该以这一区域地理核心为主轴,但由于文化往往不受时空限制,其历史影响和文化辐射应比起地理范围和今天的行政区划范围更广更大。因此凡是历史上与这一地域关系紧密,并深受其影响的周边地区,均应在阴山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内。所以阴山文化的研究范围应大于阴山山脉的地理和行政区划的范围。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宁夏北部,以及外蒙古国等部分区域,均应在研究的范围之内,只是不作为研究的重点。

阴山地域是我国北部一个很重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区域。阴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汉族和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众多少数民族在这一地域创造了十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现在又是周恩来总理称赞的“模范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心区域。因此阴山各民族数千年的密切交往、互相影响、取长补短、不断交融、团结进步,是这一地域最突出的文化特色。研究阴山文化就要紧紧抓住阴山地域民族融合的发展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论述,揭示历史上这一地域各民族斗争和融合的状况,展示历史上阴山地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生活图景,发掘这一地域各民族为共同开发祖国北部边疆所作出的贡献和文化精神。

阴山地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阴山地域先民的活动,也很早就在古文献中有所记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武丁时期卜辞中曾提到土方、鬼方、羌方、方等,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些方国的活动范围已到达阴山地域。司马迁所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无论本纪(如《秦始皇本纪》)、世家(如《赵世家》)还是列传(如《匈奴列传》)都有关于阴山地域史实的记载。《史记》之后,历代蝉联而下的纪传体正史积数26种,被学术界称为中国古代“全史”,其中诸如《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周书》、《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都记载了阴山地域的史事。此外,其它重要的古代文献,诸如《水经注》、《通典》、《文献通考》、《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册府元龟》、《资治通鉴》、《蒙古秘史》、《长春真人西游记》、《马可波罗行纪》、《明实录》、《万历武功录》、《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会典》等也都对阴山地域多有涉及。但这只是零散的记录,其文字并非专为阴山地域而作。阴山文化研究当从有了记述阴山地域的专门篇章谈起,下面粗略分类,简要述评。

一、地方志书

地方志是一种记载某一地区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物产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性著作,它“起源于两汉之地记”,历史悠久。研究区域历史文化地方志书是最基本的文献,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但内蒙古地方志书编修较晚,记载阴山地域历史的方志直到清代才开始出现。清代编修的属于阴山地域的方志主要有黄可润《口北三厅志》,张曾《古丰识略》和《归绥识略》,陈宝晋《和林格尔厅志略》,德溥《丰镇厅志书》,文秀《新修清水河厅志》,刘鸿逵《归化城厅志》,姚学镜《五原厅志略》,贻谷、高赓恩《归绥道志》、《绥远志》、《土默特旗志》,沈宗衍《蒙古沿革志》,谷思慎《蒙古山脉志》,姚明辉《蒙古志》等。民国年间阴山地域编纂的地方志书主要有《绥乘》、《河套新编》、《河套图志》、《绥远》、《临河县志》、《临河风土志》、《归绥县志》、《集宁县志》、《清水河县概略》、《绥远考察纪略》、《绥远概况》、《和林格尔县志》、《绥远集宁县志略》、《丰镇县志》、《国防前线的绥远》、《绥远志略》、《伊克昭盟志》、《公主府志》、《武川县志略》、《萨拉齐县志》、《包头市志》、《鹿野纪闻》、《伊克昭盟概况》等。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新的地方志编撰完成,例如《呼和浩特市志》、《乌兰察布盟简志》、《包头市志》、《巴彦淖尔盟志》、《伊克昭盟志》、《固阳县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志》、《临河市志》、《杭锦后旗志》、《土默特右旗志》等。还须提及,195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各级人民政协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征集、整理、编辑、出版“文史资料”,作为研究近现代史的回忆类史料,也是编修地方志的基础资料。与阴山地区有关的文史资料主要有:《内蒙古文史资料》(1-50辑)、《呼和浩特文史资料》(1-13辑)、《包头文史资料》(1-14辑)、《乌兰察布文史资料》(1-12辑)、《鄂尔多斯文史资料》(1-12辑)、《巴彦淖尔文史资料》(1-16辑)、《乌海文史资料选编》(1-8辑),以及上述盟市所属旗县编辑的文史资料。

上述方志记录了阴山地域的社会历史,资料珍贵,但是大都限于阴山的局部地方。

在地方志中,特别要提及的是《绥远通志稿》,这是与阴山地域地理范围最为贴近的第一部“通志”。《绥远通志稿》的编纂始于1931年成立的“绥远通志馆”。当时由绥远的地方名流郭象伋任馆长,阎肃任副馆长,荣祥任主任纂修,李泰蒙任总纂,并聘请蒙汉学者二十余人为编辑、采访员。经过为时六年的调查访问、收集史料、整理编纂,至1937年完成了120卷初稿。当时还遵照绥远省主席傅作义之意,特派荣祥携稿到北平,延请全国著名学者傅增湘先生审阅修订。其时正值“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绥远通志稿》的第一个稿本,被傅增湘收藏了起来。1938年秋日本侵占归绥后,得知《绥远通志稿》的编修情况,派专人赴北平与傅增湘联系,并付以重金,令他尽快修订出版。在日伪威逼下,傅氏约聘张星烺等多人,用半年时间增补修订,编成第二个116卷的稿本,定书名为《绥远通志》。并决定将书稿运往日本东京,由东亚文化研究所影印出版。据悉当书稿印刷完毕装订成册时,1945年美国飞机轰炸东京,书、稿尽毁于战火。抗战胜利后,绥远省政府将存放于傅增湘藏园的“蓝格缮清本”志稿运回归绥,后几经辗转移交到内蒙古图书馆。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几次将印制《绥远通志稿》提上日程,但却几度搁浅。直到2004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图书,再次聘请专家学者对书稿整理校勘、修订增补,终于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正式出版发行。这部《绥远通志稿》共100卷,装订12册,洋洋四百万言,上起公元前307年(战国赵武灵王十九年),下迄1935年,总括了2242年的历史,堪称一部巨著。全书门类齐全,对绥远地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疆域、山川河流、自然气候、地蕴物产、土地人口、民族宗教、政权设置、军警法政、交通邮电、工商产业、农牧经济、灾异赈务、文化教育、古今人物等,都做了翔实的记载。尽管《绥远通志稿》是研究阴山文化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大型方志图书,但毕竟编纂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些观点不尽正确,许多资料,特别是现代考古资料未能利用,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因此,研究阴山历史文化仅仅依靠地方志文献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现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含在相关专题著作和学术论文中。

二、相关著作

研究区域历史文化利用现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不能仅限于直接研究这一地域的论著,因为往往直接研究某一地域的成果较少,这在研究较为薄弱的边疆地区更为明显。因此必须开阔视野,从地区、民族、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相关的文献中挖掘、吸纳属于本地域的资料,才能使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更加全面。

与阴山地域历史文化相关的著作出现较晚,基本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撰著出版。按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

1、研究内蒙古的著作

阴山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毋庸置疑,研究内蒙古历史文化必然要涉及阴山地域。这里要强调的是,属于阴山地域的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文化中心,包头是内蒙古的工业中心和最大的城市,鄂尔多斯是内蒙古近年发展最快的地区,都在内蒙古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研究内蒙古历史文化的著作中属于阴山地域的内容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应该充分利用。这方面的著作可大体分为综合性和专题性两类。

综合性的内蒙古通史著作较少,已经面世的主要有两部。一是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主编的《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通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反映“通史”的基本框架、基本历史线索,是一部简明内蒙古通史。书中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从远古到20世纪末内蒙古地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发生的重大自然人文的历史变迁,是国内第一部简明内蒙古通史,填补了内蒙古地区史研究的空白。二是曹永年主编的四卷本《内蒙古通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全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勾画了从五六十万年前的大窑文化以来,特别是自秦统一和匈奴在内蒙古建立单于国以来,内蒙古历史发展的轮廓。第一卷撰写从远古时代至隋唐时期的内蒙古,第二卷撰写从辽金夏至明代的内蒙古,第三卷撰写清代内蒙古,第四卷撰写民国时期的内蒙古。每一卷都从内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环境、社会等方面展开描述,力求展现1949年以前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全貌。书中阐明,两千年以来,生息于内蒙古大地上的各民族之间,内蒙古与中原地区、与中原王朝之间,虽然有过隔阂,有过矛盾,甚至有过流血冲突,但是在历史长河中,这都是暂时的、局部的,是支流。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和平、友好、相互交往、相互渗透融合,共同发展,才是主流。阐明今天内蒙古地区作为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团结、社会繁荣,是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断代性质的内蒙古历史著作有:郭殿勇著《蒙元时期的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余元庵著《内蒙古历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郝维民主编的《内蒙古近代简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年)、《内蒙古革命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赛航、金海、苏德毕力格著《民国内蒙古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金海著《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内蒙古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从旧石器大窑文化开始,至1995年,按年代顺序全面记载内蒙古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人文等重要历史大事,亦可属此类著作。

同类推荐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青葱的痕迹

    青葱的痕迹

    黄忠先生散文集《青葱的痕迹》,犹如一盏清纯的香茗,品后余味无穷。一是文中浸润着微言大义;二是文中充溢着文言大气;三是文中寄予着禅机大意;四是语言中荡漾着真情大美。
  • 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散文集

    本书精选了朱自清五十余篇经典散文,不仅有《荷塘月色》《春》等名篇,还收录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威尼斯》《柏林》等多篇中外游记。根据不同内容,本书精心划分了四个专辑,这里面有《背影》中他对父亲的爱,有《儿女》中他对子女的爱,有《我是扬州人》中他对家乡深深的爱,等等。不显山露水,却深沉厚重。读他的文章,能充分感受到他的谦虚、诚恳、纯正朴实,浸透在每一个篇章、每一段文字里。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生老病死人人不可避免,而每个人的心态却迥然不同:有人释然、平和,学会了放下和珍惜;有人却忧惧、不安,满怀怨愤和感伤。作为曾经历过病痛折磨、生死考验的人,衍阳法师感同身受,她从自己亲身经历的诸多临终关怀个案中,精心选取20个最具典型性的个案,以出家人的慈悲和大爱情怀告诫世人:只有在生时无惧、宽恕、感恩、珍惜、放下,才能在走时平静、安详、自在。因为,心宽是最好的道别!
  • 亿万特奖

    亿万特奖

    霉运接霉运的官二代杨通逸,因为霉运,上司厌恶同事挤压,人见人嫌。公司一次大单运作中,他又撞霉运,路上遭小车祸误了期。上司恶毒谩骂,让他忍无可忍,愤然反击,准备离职重新开始。因为想重新开始,买一单彩票,五点八亿的特奖砸中他。从此,世界变了,变得精彩。中大奖,这是一个亿万掏钱买彩票者的梦。杨通逸实现了,便有不同的人生!
  •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冥纪年

    冥纪年

    冥有繁花,黄泉有川,是爱是恨,自有自知。
  •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前沿,在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属性、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与主体问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与义务、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主、平等、公正等重要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内涵、特质、方法论原则、社会意义等内容进行了全面阐释。
  • 踏过时光唯有你

    踏过时光唯有你

    一纸婚约,假意里入了真心。合约情侣,不知是谁先失了心。宁之岚:阿昱,遇到你,真好。楚明昱:阿岚,今生今世,踏过时光,我只要你。
  • 南雍州记

    南雍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神猎杀

    诸神猎杀

    这是属于个人的疯狂幻想宇宙,有的地方可能和大家的已有知识冲突,请见谅。诸神猎杀榜现世,属于诸神的浩劫已开启,凡人亦可弑神。修仙,科技,符文,进化,各种体系即将碰撞!到底是百万雄师的两军对决壮阔,还是高科技文明一人秒杀一颗星球更高效?前世?今生?欺骗?背叛?诸神猎杀榜的幕后黑手又有什么目的?敬请期待……
  •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古诗词中的绝世才子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古诗词中的绝世才子

    穿越千年时光,从诗词之中去品味那离尘绝俗的君子之道;从诗词之中去感受他们的人生。盛唐之诗与五代北宋之词,是古典诗词发展的两个高峰,这两个时期,也涌现了大量个性独特、天赋异禀的诗人词人。而其他时期的诗词发展也各有特色,每个时期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绝世才子。作者以诗词为线,通过解析诗词,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那些谦谦君子。
  • 降服薄情CEO

    降服薄情CEO

    “只是个女人而已,远比不上集团的利益,”男人冷酷的声音传出。新婚之后,然后被送给另一个男人,留下一句:我愿你永远不识后悔的滋味。从容离去,接着,再也遍寻不着。三年后,名动全球的商场笑修罗雪倾世出现在男人面前,有着一张和那个女人一模一样的脸,却更多的是冷漠。女人笑的妩媚:“你要做我男人吗?”男人无言以对,女人耸肩,转身离开,嘟囔一句:“你不愿意,那我找别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