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4300000011

第11章 勤俭本色(2)

看着施星灿的这些衣服,仿佛看见一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穿着它们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在惨烈的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又仿佛看见一位扎根基层的干部走山路,跑田埂,上高山,下河谷,在利川的深山深谷之间,为民谋利,为国聚财。谁也数不清,只有这些衣衫知道浸透了多少施星灿辛勤的汗水!见证了施星灿多少次默默无闻的奔波和劳累!

施星灿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落下心脏病,加上长期工作在深山老林,经常工作到深夜才休息,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1989底年施星灿首次安装了心脏起搏器,按照当时的技术,起搏器的电池使用年限正常情况下不超过8年。1998年,到了更换电池的时间。可这次老人却拒绝了,他说,这个费用太高,我不能再增加国家负担。

利川市国税局班子成员集体找到施星灿老人,给他做工作,劝他换心脏起搏器电池。时任利川市国税局局长孙耀清告诉老人:“你是国家的有功之臣,身体病了就要治疗,共产党打了天下,就要关心你们这些老革命,你总是不配合,这不是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吗?这次更换电池,不是哪个人的决定,是组织决定的,你一定要换。”老人一听就急了,说:“国家为我花了这么多钱,算了吧,节约点钱给更需要的人!这是我自愿的,又不是国家不管我。”心脏起搏器,一停摆就会有生命危险,而他却这样选择,理由是给更需要的人!其实,战火中的赤诚热血、建设年代的无私奉献,他自己就是最需要的人!“可别人会这么想这么说呀,特别是一些反对共产党的人,更要拿你做文章。”局领导用起了“激将法”。听到这里,老人才服从安排,决定再次手术更换心脏起搏器电池。

住院期间,老人住的是普通病房,而且只允许妻子周秀兰一个人陪同,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组织上准备另外安排一个职工照顾老人,可施星灿怎么也不同意。施星灿严肃地说:“我换电池为国家和组织上增添了不少麻烦,再加人照顾,不是更增大开支了吗?”单位职工为施星灿办理完入院手续,只好回到单位。

2006年初,到了第二次更换起搏器电池的时间,可施星灿同样也不肯换:“费用太高,我不能再给国家增加负担。”又是经领导及家属再三做工作,施星灿才同意更换。

住院期间,施星灿告诉妻子和女儿,生活要像在家里一样,不能奢侈,不能浪费,更不能有攀比心态,只要能吃饱就行,周秀兰和施丽蓉只能按照老人的要求办。

党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是那样神圣不可侵犯,他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大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施星灿没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他心里只有别人!

退休后,施星灿虽然生活过得清苦,可公私分明,他从不贪占国家和集体及他人的丝毫便宜。

那是2005年8月的一天,施星灿与老伴周秀兰一起到医院抓药看病,两个人分别挂了号,找同一个医生看病,施星灿的药费是125元,他老伴周秀兰的药费是82元,施星灿因是离休干部,药费全部由国家报销。当时旁边一个看病的人认识施星灿,说:“一起报了吧。”出人意料的是,施星灿同志当即回绝:“我们不能节约个人的钱,去损害国家的利益。我的药费国家报销,她的药费是自费,只能自己出。如果都是这样,那不把国家坑了?都这样办,国家怎么负担得起?”

事后,知情人悄悄问周秀兰:“周阿姨,施叔叔是不是长期这样,你的药费他不允许你搭车报销?你们是一家人嘛,省钱也是省给家里啊,好死板哟!”

周秀兰轻声说:“我们家老施从来都是这样,只要哪个说我们的药费一起报,他心里就不舒服,从来看病都是各挂各的号,挂一个号他坚决不同意,他看病时总是告诉医生,开药的时候要开便宜的,开贵一点的他不要!”

施星灿心中容不下一丝杂质和私念。

那年,还在文斗工作的时候,施星灿的手表坏了,经过多次维修,零件已坏,到后来,几乎修不好了,可下乡掌握不准时间,很不方便。当时买表还得凭票供应,同事辗转通过供销社渠道购得一块。施星灿得知是“走的后门”,坚决不要,并告诉同事,我是党员,也是军人,要有党员的品格、军人的作风,不能侵占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能因为贪一点小便宜,把党员的形象、军人的形象毁了,这不好。他坚持未收。

为提高工作效率,单位打算给施星灿买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代步。已经40多岁的施星灿告诉单位同事,我们40多岁的人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多走路能锻炼身体,我一天能走几十公里,我坚决不要自行车,把买自行车的钱拿去发展生产不是更好吗?这事又只好作罢。

后来调到城关财税所上班。当时城关区财税所每位职工每月供应一斤肉,年底政府考虑单位做的贡献大,决定为财税所每位职工多争取一点指标,施星灿硬是将多余的全部退还。1975年底,食品公司额外给施星灿留了一个猪头做年货,结果也被施星灿退了回去。施星灿告诉食品公司负责人:“我不能搞特殊化,工作是大家做的,再说,既然指标紧张,说明还有很多人没有肉吃,要让更多的人吃上肉才行,以后包括我在内,单位任何人不能搞特殊化。”食品公司负责人被施星灿的一席话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对施星灿打心眼里佩服。

像这样的事其实一直伴随着施星灿的工作和生活历程。施星灿离休前用的一个黄布挎包让人感慨万千。按照当时的规定,施星灿每年可以领用一个人造革挎包,但他坚持多年使用一个破旧不堪的黄布挎包,那个包打满了补丁,可他却坚持不换。熟悉的群众见了就说:“施同志,你一个财税所长挎这样的烂包包,不相称啊。”施星灿笑呵呵地说:“没事,还可以用,国家的钱也要节约啊。”

几十年来,施星灿始终是当初的那一身清气!褪色的衣服,褪色的挎包,但永不褪色的是他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一种从小事做起,从年轻做到年老的坚韧!

他虽然衣着朴素,但是心里却是一片火红的赤诚;他虽然外表沉默,但是心中始终奔腾着信念的潮涌。那些朴素和沉默背后,彰显着施星灿淡泊名利、坚持修为的伟大品格。正是一个又一个像施星灿这样的共产党员,用青春、汗水、热血和生命铸造了共和国的大厦,才建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惊世伟业!

2010年夏天,快到施星灿的生日了,女儿施丽蓉想到父亲一辈子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下决心给父亲买一件好一点的衬衣,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也尽尽孝道。经和商场营业员软磨硬泡,虽打了七折,最终还是花了200多元钱。施丽蓉买好衬衣,一边跑,一边哼着歌,一边往家里走。听到施丽蓉敲门,施星灿赶忙起身开门,见姑娘满面笑容,还哼着歌,一副高兴的样子,笑嘻嘻地问:“碰到什么开心事了?今天怎么这么高兴?”

施丽蓉一副调皮的样子,撒娇似地说:“老爸,我今天给你买了一件新衬衣,快点来试试看合不合身?”说完,施丽蓉三下五除二,将衬衣穿到父亲身上。

施星灿试了试衣服,高兴得合不拢嘴,试探地问:“这衣服还挺合身,穿起来很舒服,多少钱?”

施丽蓉想到父亲知道价格后一定不会接受,略微思考后回答道:“80元,不贵吧?”没想到,就是80元,施星灿还是嫌贵了,深思片刻,说道:“我的旧军装还能够穿,我还是喜欢穿我的旧军服,这么贵的衣服你也舍得买?”他坚持要女儿去退掉,经过女儿两天的软磨硬泡,施星灿才勉强接受。

2011年,施丽蓉的孩子去恩施州城读书,为方便自己双休日去看望不在身边的孩子,打算买一辆车。但是手头差点钱,犹豫再三,还是向父亲说明了意图。施星灿知道后告诉女儿“想法太奢侈”,于是严肃地说:“不能坐客车吗?”施丽蓉哀求父亲说:“转车很不方便,跑来跑去也费钱,再说现在孩子是单亲家庭,想给他多一些关心。”施星灿最终同意支持女儿一些钱,但是一定要写一张欠条。车买回来后,有一天,施星灿要女儿开着车带他出去转转。施丽蓉神气地说:“你不是反对我买小车吗?你也想坐,那得给车费。”施星灿笑着说:“女儿的车,我也想感受一下嘛。”顿时,施丽蓉真正领悟到年迈的父亲不是神仙,也是一个平凡的人。父亲是一条有血有肉的汉子,他不是不会享福,作为在党的关怀指导下成长的一代人,他总是把吃苦放在第一位,把享乐放在最后。其实,谁不想过舒服的生活,谁不知道享受呢?只是施星灿把那种物质的欲望都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2012年春节,施丽蓉给父亲买了一件400元的衣服,她怕父亲嫌贵,按照送衬衣的办法谎称只要200元,但这件衣服遭到老人的严词拒绝,没送出去。施星灿不满地说:“我家里可以穿的衣服还很多,不需要再浪费钱多买一件。”最终,这件衣服硬是在老人的监督下给退了回去。施丽蓉说,现在很多人听到父亲的这些事迹,都觉得难以理解,但从她幼时的记忆里开始,父亲就一直是这样,他的艰苦与节约一方面是岁月锤炼的结果,另一方面更是对战友和一个年代的怀念,是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和报答。

采访和与施星灿共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刚接触施星灿时,觉得他做的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事,但通过深入了解,体会到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里却彰显着一种伟大的精神,体现了一种高尚品质和人格,从而理解了是什么支撑着他的信仰,而且让他一辈子坚持不懈。答案就是这些小事背后,党性、人性的光辉照耀。

同类推荐
  • 她们:终将与你在岁月里相见

    她们:终将与你在岁月里相见

    关于10多位中外知名文艺界女性的合传,有女演员、女作家,比如香奈儿、赫本、海伦凯勒、简奥斯丁、伍尔夫、三毛、张爱玲等。茫茫尘世里,她们为着心中的梦想勇敢前行,或温柔、或狠戾,或从容,或勇敢……她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与命运,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心中的梦想,勇敢地去追求。她们,是这世界里不折不扣的女王。本书精选这些女性的成长故事、人生路径,她们并非高不可攀,她们其实有与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从中读者可以看见自己的成长。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

    《航空报国英模谱》内容简明扼要,是弘扬先进精神,树立学习楷模的生动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骖鸾录

    骖鸾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女帝权谋

    重生之女帝权谋

    宇文天昭,大宗王朝第九代女帝,残暴不仁,昏聩无道,错信奸佞,被至亲至信之人千刀万剐而亡,死不瞑目!但祸害遗千年,苍天没有眼,一代暴君带着满腹怨气又从地狱爬了回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拖出去喂狗!”“拉出去杖毙!”“既然如此,那就诛九族吧!”帝王的复仇之路,血色铺就!楚云亦,大宗皇君,一个被宇文天昭冷落数年,最后却又拼死为她挡箭的男人,重生之初,宇文天昭就告诉自己,无论自己对这男人是何种感情,她都会护他一世,并赐予他无上荣耀,以及站在自己身边的权利!……本文女尊,女主重生复仇,性格阴狠毒辣,男主忠犬,风华绝代,感情线一对一,一句话概括为渣女帝重生复仇识真爱的故事,希望朋友们喜欢!(注:本文各种公告都会在评论区置顶留言,有问题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 真兇

    真兇

    一张泛黄的旧照片,引出了一个十五年前的旧案:当看着失踪的少女变成尸骨;当被命运的齿轮无情碾压……陈沦看着面前的一切不由感叹:我曾经想要改变这一切,到最后也只能选择在命运的齿轮下安之若命……
  • 逆战盖仙

    逆战盖仙

    轮回河,一落即轮回。断古今,解开轮回之谜,打开通天之路。断古今,逆天之战,只为威震群魔,真仙之战,只为力盖诸仙。
  • 现代没女爱上古代侠客

    现代没女爱上古代侠客

    李雨涵一个现代没女,没财没貌没学历,在一次车祸中穿越到古代一个不知名的国家,变成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后来她被一个叫许子弘的男孩子所救,改名许紫嫣和他的家人一起生活。数年之后,许紫嫣成人了,两个人相爱了。正当两人情投意合准备成亲的时候,另一个国家的国王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公主嫁给了许子弘。公主出于嫉妒陷害许紫嫣掉下悬崖,李雨涵又回到了现代。回到现代之后,李雨涵认识了一个跟子弘长的一模一样的男人,他就是鸿志集团的总经理——赫云鸿。只是他并不认识李雨涵,而且他已经有未婚妻了。面对这一切雨涵应该如何择抉呢?
  •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图说世界名人: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介绍了,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兰。他于40岁时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灵主无极

    灵主无极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这个妖魔鬼怪、妖艳贱货层出不穷的世界,只有江烟雨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安分守己地走出一条反派之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祸害!……这是一个被妖魔养大的少年从十万大山中走出,一步步成为传说的故事。
  • 老师教你知识 我教你智慧

    老师教你知识 我教你智慧

    本书用短小精悍的篇幅,说解深刻隽永的道理,涉及了职场、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待人接物的方法,为人处世的原则,进退取舍的依据,令人醍醐灌顶,回昧绵长,恍然大悟。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运作起来才能变成财富……这里有生存的技巧,也有生活的方式,而它们都是生命的智慧。
  • 神调:东北往事

    神调:东北往事

    清朝时期,典式奎带着复兴家业的梦想,从直隶沧州逃荒到清祖皇家禁地。奇特的遭遇,非常的境况,让他成为非凡的人物。他三房妻子。各有各的醉人之处;他十几个儿子,各有各的奇妙想法。他每遇艰难困苦,必有贵人相助。生活的历练,让他左右逢源,大彻大悟,走进神坛。他活过百岁,像一坛九九陈酿,是灵山圣水的滋养,还是神奇土地的孕育,百合编著的《神调:东北往事》给你讲述东北往事里最神奇的故事。
  • 谎言或者嚎叫

    谎言或者嚎叫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