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7200000001

第1章 最后一步救命棋,胡雪岩收购新式缫丝厂(1)

改弦易辙

汇丰银行的买办曾友生,为人很势利,喜欢借洋人的势力以自重。他对胡雪岩很巴结,主要的原因是,胡雪岩跟汇丰银行的“大班”,不论以前是否认识,都可以排闼直入去打交道,所以他不敢不尊敬,但胡雪岩却不大喜欢这个人,就因为势利之故。

但这次他是奉了他们“大班”之命,来跟胡雪岩商量,刚收到五十万现银,需要“消化”,问胡雪岩可有意借用?

“现在市面上头寸很紧,你们这笔款子可以借给别人,何必来问我这个做钱庄的?”

“市面上头寸确是很紧,不过局势不大好,客户要挑一挑。论到信用,你胡大先生是天字第一号的金字招牌。”曾友生赔着笑说,“胡大先生,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请你挑挑我。”

“友生兄,你言重了。汇丰的买办,只有挑人家的,哪个够资格来挑你?”

“你胡大先生就够。”曾友生说,“真人面前不说假话,除了你,汇丰的款子不敢放给别人,所以只有你能挑我。”

“既然你这么说,做朋友能够帮忙的,只要办得到,无不如命。不过,我不晓得怎么挑法?”

“无非在利息上头,让我稍稍戴顶帽子。”曾友生开门见山地说,“胡大先生,这五十万你都用了好不好?”

“你们怕风险,我也怕风险。”胡雪岩故意问古应春,“王中堂有二十万银子,一定要摆在我们这里,能不能回掉他?”

古应春根本不知道他说的“王中堂”是谁,不过他懂胡雪岩的意思,是要表示阜康的头寸很宽裕,便也故意装困惑地问:“呀!小爷叔,昨天北京来的电报,你没看到?”

“没有啊!电报上怎么说?”

“王中堂的二十万银子一半在北京,一半在天津,都存进来了。”古应春又加一句,“莫非老宓没有告诉你?”

“老宓今天忙得不得了,大概忘掉了。”胡雪岩脸看着曾友生说,“收丝的辰光差不多也过了,实在有点为难。”

“胡大先生,以你的实力,手里多个几十万头寸,也不算回事,上海谣言多,内地市面不坏。马上五荒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阜康有款子,不怕放不出去,你们再多想一想看。吃进这笔头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胡雪岩点点头停了一下问道:“利息多少?”

“一个整数。”曾友生说,“不过我报只报八五。胡大先生,这算蛮公道吧?”

“年息还是月息?”

“自然是月息。”

“月息一分,年息就是一分二。这个数目,一点都不公道。”

“现在的银根,胡大先生,你不能拿从前来比,而且公家借有扣头,不比这笔款子你是实收。”

胡雪岩当然不会轻信他的话,但平心而论,这笔借款实在不能说不划算,所以彼此磋磨,最后说定年息一分,半年一付,期限两年,到期得展延一年。至于对汇丰银行,曾友生要戴多少帽子,胡雪岩不问,只照曾友生所开的数目承认就是。

胡雪岩原来就已想到,要借汇丰这笔款子,而汇丰亦有意贷放给胡雪岩。彼此心思相同,加以有胡雪岩不贪小利,提前归还这很漂亮的一着,汇丰的大班,越发觉得胡雪岩确是第一等的客户,所以曾友生毫不困难地将这笔贷款拉成功了,利息先扣半年,曾友生的好处,等款子划拨到阜康,胡雪岩自己打一张票子,由古应春转交曾友生,连宓本常都不知道这笔借款另有暗盘。

司行中的消息很灵通,第二天上午城隍庙豫园的“大同行”茶会上,宓本常那张桌子上,热闹非凡,都是想来拆借现银的。但宓本常的手很紧,因为胡雪岩交代,这笔款子除了弥补古应春的宕账以外,余款他另有用途。

“做生意看机会。”他说,“市面不好,也是个机会,当然,这要看眼光,看准了赚大钱,看走眼了血本无归。现在银根紧,都在脱货求现,你们看这笔款子应该怎么用?”

古应春主张囤茶叶,宓本常提议买地皮,但胡雪岩都不赞成,唯一的原因是,茶叶也好,地皮也好,投资下去要看局势的演变,不能马上发生作用。

“大先生,”宓本常说,“局势不好,什么作用都不会发生,我看还是放拆息最好。”

“放拆息不必谈,我们开钱庄,本意就不是想赚同行的钱。至于要发生作用,局势固然有,主要的是看力量。力量够,稍微再加一点,就有作用发生。”胡雪岩随手取过三只茶杯,斟满其中的一杯说,“这两只杯子里的茶只有一半,那就好比茶叶同地皮,离满的程度还远得很,这满的一杯,只要倒茶下去,马上就会流到外面,这就是你力量够了,马上能够发生作用。”

古应春颇有领会了,“这是四两拨千斤的道理。”他说,“小爷叔,你的满杯茶,不止一杯,你要哪一杯发生作用?”

“你倒想呢?”

“丝?”

“不错。”

古应春大不以为然。因为胡雪岩囤积的丝很多,而这年的“洋庄”并不景气,洋人收丝,出价不高,胡雪岩不愿脱手,积压的现银已多,没有再投入资金之理。

“不!应春。”胡雪岩说,“出价不高,是洋人打错了算盘,以为我想脱货求现,打算买便宜货,而且,市面上也还有货,所以他们还不急。我呢!你们说我急不急?”

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古应春与宓本常都不知如何回答了。

“你们倒说说看,怎么不开口?”

“我不晓得大先生怎么样。”宓本常说,“不过我是很急。”

“你急我也急,我何尝不急,不过越急越坏事,人家晓得你急,就等着要你的好看了。譬如汇丰的那笔款子,我要说王中堂有大批钱存进来,头寸宽裕得很,曾友生就越要借给你,利息也讨俏了,只要你一露口风,很想借这笔钱,那时候你们看着,他又是一副脸嘴了。”

“这似乎不可以一概而论。”古应春总觉得他的盘算不对,但却不知从何驳起。

“你说不可一概而论,我说道理是一样的。现在我趁市价落的时候,把市面上的丝收光,洋人买不到丝,自然会回头来寻我。”

“万一倒是大家都僵在那里,一个价钱不好不卖,一个价钱太贵,不买。小爷叔,那时候,你要想想,吃亏的是你,不是他。”

“怎么吃亏的是我?”

“丝不要发黄吗?”

“不错,丝要发黄。不过也仅止于发黄而已,漂白费点事,总不至于一无用处,要掼到汪洋大海。”胡雪岩又说,“大家拼下去,我这里是地主,总有办法好想,来收货的洋人,一双空手回去,没有原料,他厂要关门。我不相信他拼得过我。万一他们真是齐了心杀我的价,我还有最后一记死中求活的仙着。”

大家都想听他说明那死中求活的一着是什么,但胡雪岩装作只是信口掩饰短处的一句“游词”,笑笑不再说下去了。

可是当他只与古应春两个人在一起时,态度便不同了,“应春,你讲的道理我不是没有想过。”他显得有些激动,“人家外国人,特别是英国,做生意是第一等人。我们这里呢,士农工商,做生意的,叫啥‘四民之末’,现在更加好了,叫做‘无商不奸’。我如果不是懂做官的诀窍,不会有今天。你说,我是不是老实话?”

“不见得。”古应春答说,“小爷叔光讲做生意,一定也是第一流人物。”

“你说的第一流,不过是做生意当中的第一流,不是‘四民’当中的第一流。应春,你不要‘晕淘淘’,真的当你做生意的本事有多大!我跟你说一句,再大也大不过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为啥?他是一个国家在同你做生意,好比借洋款,一切都谈好了,英国公使出面了,要总理衙门出公事,你欠英商的钱不还,就等于欠英国女皇的钱不还。真的不还,你试试看,软的,海关捏在人家手里;硬的,他的兵舰开到你口子外头,大炮瞄准你城里热闹的地方。应春,这同‘阎王账’一样,你敢不还?不还要你的命!”

胡雪岩说话的语气,一向平和,从未见他如此锋利过。因此,古应春不敢附和,但也不敢反驳,因为不管附和还是反驳,都只会使得他更为偏激。

胡雪岩却根本不理会他因何沉默,只觉得“话到口边留不住”,要说个痛快:“那天我听吴秀才谈英国政府卖鸦片,心里头感慨不少。表面上看起来,种鸦片、卖鸦片的,都是东印度公司,其实是英国政府在操纵,只要对东印度公司稍为有点不利,英国政府就要出面来交涉了。东印度公司的盈余,要归英国政府,这也还罢了。然而,丝呢?完全是英国商人自己在做生意,盈亏同英国政府毫不相干,居然也要出面来干预,说你们收的茧捐太高了,英商收丝的成本加重,所以要减低。人家的政府,处处帮商人讲话,我们呢?应春,你说!”

“这还用得着我说?”古应春苦笑着回答。

“俗语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政府也是一样的。有的人说,我们大清朝比明朝要好得多,照明朝末年皇帝、太监那种荒唐法子,明朝不亡变成没有天理了。但是,货要比三家,所谓货比三家不吃亏,大清朝比明朝高明,固然不错,但还要比别的国家,这就是比第三家。你说,比得上哪一国,不但英法美德,照我看比日本都不如--”

“小爷叔,”古应春插嘴说道,“你的话扯得远了。”

“好!我们回来再谈生意。我胡某人有今天,朝廷帮我的忙的地方,我晓得,像钱庄,有利息轻的官款存进来,就是我比人家有利的地方。不过,这是我帮朝廷的忙所换来的,朝廷是照应你出了力、戴红顶子的胡某人,不是照应你做大生意的胡某人,这中间是有分别的。你说是不是?”

“小爷叔,你今天发的议论太深奥了。”古应春用拇指揉着太阳穴说,“等我想一想。”

“对!你要想通了,我们才谈得下去。”

古应春细细分辨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后问道:“小爷叔的意思是,朝廷应该照应做大生意的?”

“不错。”胡雪岩说,“不过,我是指的同外国人一较高下的大生意而言。凡是销洋庄的,朝廷都应该照应,因为这就是同外国人‘打仗’,不过不是用真刀真枪而已。”

“是,是。近来有个新的说法,叫做‘商战’,那就是小爷叔的意思了。”

“正是。”胡雪岩说,“我同洋人‘商战’,朝廷在那里看热闹,甚至还要说冷话、扯后腿,你想,我这个仗打得过打不过人家?”

“当然打不过。”

“喏!”胡雪岩突然大声说道,“应春,我胡某人自己觉得同人家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明晓得打不过,我还是要打。而且,”他清清楚楚地说,“我要争口气给朝廷看,教那些大人先生自己觉得难为情。”

“那,”古应春笑道,“那不是争气,是赌气了。”

“赌气同争气,原是一码事。会赌气的,就是争气,不懂争气的,就变成赌气了。”

“这话说得好。闲话少说,小爷叔,我要请教你,你的这口气怎么争法?万一争不到,自搬石头自压脚,那就连赌气都谈不到了。”

这就又谈到所谓“死中求活的仙着”上头来了。胡雪岩始终不愿谈这个打算,事实上他也从没有认真去想过,此时却不能不谈不想了。

“大不了我把几家新式缫丝厂都买了过来,自己来做丝。”

此言一出,古应春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胡雪岩一向不赞成新式缫丝厂,现在的做法完全相反,实在不可思议。

然而稍微多想一想,就觉得这一着实在很高明。古应春在这方面跟胡雪岩的态度一直不同,他懂洋文,跟洋人打交道的辰光也多,对西方潮流比较清楚。土法做丝,成本既高,质量又差,老早该淘汰了,只因为胡雪岩一直顾虑乡下丝户的生计,一直排斥新式缫丝,现在难得他改变想法,不但不反对,而且更进一步,自己要下手做,怎不教人既惊且喜。

“小爷叔,就是洋人不跟你打对台,你也应该这样做的。你倒想--”

古应春很起劲地为胡雪岩指陈必须改弦易辙的理由,第一是新式缫丝机器比手摇脚踏的“土机器”,要快好几倍,茧子不妨尽量收,收了马上运到厂里做成丝,既不用堆栈来存放干茧,更不怕茧中之蛹未死,咬出头来;第二,出品的匀净、光泽,远胜于土法所制;第三,自己收茧,自己做丝,自己销洋庄,“一条鞭”到底,不必怕洋人来竞争,事实上洋人也无法来竞争。

这三点理由,尤其是最后一点,颇使胡雪岩动心,但一时也委决不下,只这样答一句:“再看吧!这不是很急的事。”

但古应春的想法不同,他认为这件事应该马上进行。胡雪岩手里有大批干茧,如果用土法做成丝,跟洋人价钱谈不拢,摆在堆栈里,丝会发黄,如果自己有厂做丝直接外销,就不会有什么风险了。

因此,他积极奔走,去打听新式缫丝厂的情形,共有五家,最早是法国人卜鲁纳开设的宝昌丝厂,其次是美商旗昌洋行附设的旗昌丝厂。

第三家去年才开,名为公和永,老板是湖州人黄佐卿。此外怡和、公平两家洋行,跟旗昌洋行一样,也都附设了丝厂。

这五家丝厂,规模都差不多,也都不赚钱,原因有二:第一,是干茧的来路不畅,机器常常停工待料;第二,机器的效用不能充分发挥,成品不如理想之好。据说,公和永、怡和、公平三家打算联合聘请一名意大利有名的技师来管工程。其余两家,已有无意经营之势,如果胡雪岩想收买,正是机会。

古应春对这件事非常热衷,先跟七姑奶奶商量,看应该如何向胡雪岩进言。

“新式缫丝厂的情形,我不大清楚,不过洋丝比土丝好,那是外行都看得出来的,东西好就不怕没有销路。”古应春说,“小爷叔做什么生意,都要最好的,现在明明有最好的东西在那里,他偏不要,这就有点奇怪了。”

七姑奶奶想了一下说:“我来跟他说。”

幕后老板

“七姐,不是我不要。我也知道洋丝比起土丝来起码要高两档。不过,七姐,做人总要讲宗旨、讲信用,我一向不赞成新式缫丝,现在反过来自己下手,那不是反复小人?人家要问我,我有啥话好说?”

“小爷叔,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世界天天在变。我是从小生长在上海的,哪里会想到现在的上海,会变成这个样子?人家西洋,样样进步,你不领盆,自己吃亏。譬如说,左大人西征,不是你替他买西洋的军火,他哪里会成功?”

“七姐,你误会了,我不是说洋丝不好--”

“我知道,我也没有误会。”七姑奶奶抢着说,“我的意思是,人要识潮流,不识潮流,落在人家后面,等你想到要赶上去,已经来不及。小爷叔,承你帮应春这么一个忙,我们夫妇是一片至诚--”

“七姐,七姐,”胡雪岩急忙打断,“你说这种话,就显得我们交情浅了。”

“好!我不说。不过,小爷叔,我真是替你担足心思。”七姑奶奶说,“现在局势不好,听说法国人预备拿兵舰拦在吴淞口外,不准商船通行,那一来洋庄不动,小爷叔,你垫本几百万银子的茧子跟丝,怎么办?”

“这,这消息,你是从哪里来的?”

“是替我看病的洋大夫说的。”

“真的?”

“我几时同小爷叔说过假话?”

“喔,喔,”胡雪岩急忙道歉,“七姐,我说错了。”

“小爷叔,人,有的时候要冒险,有的时候要稳当,小爷叔,我说句很难听的话,白相人说的‘有床破棉被,就要保身家’。小爷叔,你现在啥身家?”

胡雪岩默然半晌,叹口气说:“七姐,我何尝不晓得?不过,有的时候,由不得自己。”

“我不相信。”七姑奶奶说,“事业是你一手闯出来的,哪个也做不得你的主。”

“七姐,这你就不大清楚了,无形之中有许多牵制。譬如说,我要一座新式缫丝厂,就有多少人来央求我,说‘你胡大先生不拉我们一把,反而背后踢一脚,我们做丝的人家,没饭吃了。’这一来,你的心就狠不下来了。”

七姑奶奶没有料到,他的话会说在前头,等于先发制人,将她的嘴封住了。当然,七姑奶奶决不会就此罢休,另外要想话来说服他。

“小爷叔,照你的说法,好比从井救人。你犯得着犯不着?再说新式缫丝是潮流,现在光是销洋庄,将来厂多了,大家都喜欢洋机丝织的料子,土法做丝,根本就没人要,只看布好了,洋布又细又白又薄,到夏天哪个不想弄件洋布衫穿?毛蓝布只有乡下人穿,再过几年乡下人都不穿了。”

“这不可以一概而论的。”

同类推荐
  • 杜黄皮

    杜黄皮

    媚媚猫在《杜黄皮》的创作中,展示出其独特的人物和情节的驾驭能力。她冲破“武侠”的陈规,打造出一个男女皆爱、独一无二的“杜黄皮”,既带有武侠小说必不可少的侠义、情仇,更彰显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温柔,这两者在“杜黄皮”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故事中的“十兄弟”性格各不相同,独具特色,在杜黄皮的带领下,共同谱写了一曲凄美的江湖之歌。
  • 我很想爱他

    我很想爱他

    “江策,我们之间的爱早就死了,为什么你还不明白?”那一场爱情的追逐,她下了套,他设了局,最终却两败俱伤。热销作者蓝白色、红九、余姗姗、居筱亦联袂推荐,感动万人的都市蚀心之作,这是最无法言喻的青春暗伤,也是爱恨交织的终极互搏!我曾为你赌上整颗心,如今却再也输不起。
  • 出洋相

    出洋相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偏脸子的“捷尔任斯基”

    偏脸子的“捷尔任斯基”

    雪覆盖的荒草甸子净白净白的。找不着食的家雀落在十字街的水楼子上,缩着脖子夹夹着翅膀。要是当时,我有了火药枪,也许就能救下捷尔任斯基老兄,他就不会被当成精神病,一直到死关在跟监狱一样有铁窗棂子的精神病院里。我始终不相信捷尔任斯基老兄是精神病人。捷尔任斯基老兄说置人死地最好的办法是让那个人疯了。有人想置捷尔任斯基老兄于死地。过去了老长时间,我也没把捷尔任斯基老兄忘了。老胡头儿说过,有许多事儿是这辈子都忘不了的。老挂钟“咣当咣当”地敲打着。我家的老挂钟一直慢着,也拐带着我落在时间的后面……
  • 欠债还钱(中篇小说)

    欠债还钱(中篇小说)

    我老爹说:“没出息的东西,你学会捡破烂啦?最好的女人,能厚着脸皮去给人家作小?想想那有多恶心!要我说,找这样的女人,还不如打光棍。要是不和她断了,你就别回这个家!”我和老爹几乎同时把电话撂了。我深深呼吸一口城市的空气,这才发现,城市的空气很呛人,就像碎玻璃那样刺痛了我的嗓子。我回头寻找叶红燕,她早已消逝在城市的夜色里了。
热门推荐
  • 四季养生家常菜:夏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夏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集作者多年实际操作之经验,吸取多家之长,以“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要旨,融合中医养生学、西医营养学知识,坚持科学料理、合理搭配,以期使人们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 本书为该套菜谱中的其中一本。该书以夏季顺时养生为主,再根据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向读者介绍了几百种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烹饪的家产菜,简单易学,一看就懂,菜谱的搭配又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是非常实用的一本家庭常用菜谱。
  • 吉诺弯刀

    吉诺弯刀

    多方混战延续了数百年,人们渴望安定的生活,呼唤英雄重建太平。世家子弟崔景龙,从小道观学艺,成就闪电刀法、绝世将才。17岁返家走上仕途,但却不得重用,仅得500人马演练新军。但他就凭这500精锐新军、神出鬼没的疾风战法和精工制作的吉诺弯刀,创立了强大的汉军骑兵部队,横扫征战各方,并与青年明君刘申结成坚定的生死同盟,改革军政,注重民生,最后荡平各方,一统天下,建立新朝,还天下人以太平盛世。【本书承诺:作者写书收入,分毫不留,全捐母婴慈善,感谢大家的爱心订阅支持!】本书读者群:522375172莲池海会
  • 后宫Ⅱ

    后宫Ⅱ

    她,一个淡然如水的女子,名如其人,如月高华,如水宁和。可是却背负了尊崇无比的命格,凤翔九天,是命运轮回,那么她不再退缩。坐上九龙宝座,她俯视众生,红颜一笑,江山倾。曾经的爱,已经随风飘散在皇宫的富丽辉煌下。蓦然回首,才发现心底的痛,不曾远离。当她再次回到后宫,深宫依然布满了阴谋诡计,处处是勾心斗角。唯一不同的是,她不再是无权无势的。君王的情本就淡薄,当她手握生杀大权,站在最高处,心却彷徨了。是相忘江湖,还是执子之手?后宫II群:25563466》,推荐倾城之恋又一本新作《宫女,推荐木子老公,不予的好文,《地下老公》,推荐夜恋凝的《不做宠妃》新文宫女2已经开始上传
  • 公主不是香饽饽

    公主不是香饽饽

    出嫁的的四公主和五公主,一个禁止驸马纳妾,听闻外室有孕,亲自把人鞭打到落胎;另一个则是恨不得驸马多多纳妾,自己在外设置别院养了男宠,近日还传与僧人过从甚密……众大臣一听皇帝有意给自己的八公主寻驸马时,各个避之如牛鬼蛇神。温柔善良的小白兔八公主,却成了全城最愁嫁的姑娘。偶然撞见暗恋多年的小白兔居然躲在树干后偷看别的男人,老狐狸终于按耐不住出手,一步步的让小白兔走向自己爱的圈套。
  • 案例:共享经济—链接未来世界的入口 (第24辑)

    案例:共享经济—链接未来世界的入口 (第24辑)

    《案例》是蓝狮子(中国)企业研究院,针对中国企业“创新”与“变革”两大主题进行实证研究,推出的电子单行本系列,旨在为中国企业管理者和财经研究者提供鲜活的商业案例。共享经济源自于一种认知: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兴趣来过日子,那么资源很快会因为物欲而枯竭。于是,在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的背景下,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商业结构。
  • 给城管局长设局

    给城管局长设局

    连天龙没有想到,在新局长的见面仪式前,竟会有个吃了豹子胆的家伙向堂堂的城管执法大队长实施“敲诈”。郑剑飞的城管局长任命书是2009年1月12日下来的。任命书下来的第二天,他强打精神,来到城管局,和城管局两位副局长汪大光和钟金翔碰了个头,商定在1月14日和全体城管人员见面,见面的仪式安排在县城唯一的四星级酒店东方大酒店。他还在当晚到了傅剑英的家,和他谈了好久,因为有些事情要这位摇笔杆子的老战友帮忙。
  • 爆笑萌妃王妃太难追

    爆笑萌妃王妃太难追

    “爷,我错了!”“嗯~错哪了?爷怎么不知道!”某妖孽轻倚卧榻,如墨青丝披散而下,手中把玩着玉佩,语气撩人。“爷我不该偷你的财宝,然后卷铺盖走人的。”某妖孽秀眉轻挑,“嗯?错这了?”“不,不然呢?”“诶~爷和你说了都少遍,你该偷的不是财宝,而是爷,你应该把爷偷到手后打包带走,你这脑子怎么就不长记性呢?现在好了,又被爷给抓回来了吧!”某女挂着两条面条泪,“爷,你放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某妖孽瞥了一眼,嘴角微扬“放你,怎么可能?你可对爷上下其手,爷的清白都被你给毁了!”某女无奈,“那你要多少钱?”【本文是宠文,一生一世一双人,男女主身心纯洁。】
  • 快穿大神他超甜

    快穿大神他超甜

    秉着除渣男撕莲花的专业手法,锦鱼没想到会惹到这尊大神。霸道闷骚总裁一本正经“女人,你在玩火。”古代手执油纸伞的病弱书生潋滟着凤眸“相公在这儿呢。”众多小妾中,少年低眉顺眼“主人,我的都是您的。”不仅如此,她还竟然穿成了一个异!性!!某神斜睨着风情万种的凤眸挑起锦鱼带着青色胡碴的下巴撒娇“鱼鱼~”锦鱼嘶吼“欺负我会折损你二辈人的气运!!”某神“哦?当真连我们未出世儿子都不放过?”救命!谁来带走他!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有264个故事,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中文早年被译为《天方夜谭》。“天方”是中国古代对阿拉伯的称呼,仅凭这名字,就足以把人带到神秘的异域世界中。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同时,它以民间文学的朴素身份却能跻身于世界古典名著之列,也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 纵横家的策辩

    纵横家的策辩

    《鬼谷子》这部两千多年的谋略学巨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它集中了国人心理揣摩,演说技巧,政治谋略的精华,为当代政界人士,企业界人士,商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公关人必读。《鬼谷子》是谋略权术、神机妙算的百变圣经。在今天这个商战频仍的时代,它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对经商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