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机会成本,是指把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另一种用途,即网友们常说的“你拥有了淑女,就失去了辣妹”;而比较优势,则指做同一件工作的机会成本的大小。我们进行简单的假设,会更容易理解这两个概念。比如有A、B两个国家,它们只能生产面包和牛奶。A国每年可生产1000吨牛奶或3000吨面包,B国每年可生产2000吨牛奶或2000吨面包。那么,A国生产1吨牛奶要花费3吨面包的机会成本,而B国生产1吨牛奶只需花费1吨面包的机会成本。这就是说,B国生产牛奶的机会成本要低于A国,A国则具有生产面包的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A国只生产面包,B国只生产牛奶,对两个国家都有利。
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张先生是一位出色的厨师,退休后对餐饮业仍情有独钟,经常为举行家庭聚餐的亲戚朋友们担任主厨。虽然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心灵手巧,做家务更是迅速麻利,易如反掌。然而,闲不住的张先生却经常请钟点工来帮忙料理家务。有朋友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干家务,他笑着说——合算。
的确,张先生的行为暗合了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那就是“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按常理,张先生无论做饭还是做家务都很麻利,他雇的钟点工在这两方面都未必比得上他。但仅仅因为他会做家务,做得好,他就应该做家务吗?我们可以用前面讲过的“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来具体剖析:
对于张先生来说,他自己做家务的机会成本,就是他为了做家务而放弃的当厨师的机会。换句话说,张先生做一天家务,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当一天厨师所赚的钱。而比较优势,要看张先生与其所雇佣的钟点工相比较做同一件工作的机会成本的大小。假如其雇佣的钟点工打扫屋子需要半小时,而他需要1小时,那就说明钟点工效率较高,比张先生有绝对优势。而且,假设张先生给别人做厨师每小时可赚至少30元,而钟点工到别的家庭洗碗或打扫卫生每小时也只能赚10元。那就是说,张先生花1小时时间干家务相当于少赚了30元,也即他做1小时家务的机会成本是30元。而钟点工在张先生家中干半小时家务,虽然最终也得收取10元,但实际上的机会成本却只有5元钱。也就是说,干一样的家务活,张先生的机会成本是30元钱,而钟点工的机会成本是5元钱。在干家务活方面,钟点工更具优势,因此张先生去给别人打工,自己反倒要聘请钟点工收拾屋子的决定符合经济学原理。
时下很多外国大公司将一些高密集度业务外包给中国的代工企业,这与个人聘请钟点工的道理相同——可以大量节省成本,有利于高效率管理。因此,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杜洛克甚至指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仅仅负责后台支持而不产生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比如,外包虽能降低成本,但也会造成潜在的质量控制和技术流失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正是很多发达国家大公司所担心的事情。不过相比较而言,这对于承包方来说潜在影响更大,因为他们即使能保证质量,也会因此有意无意地偏离生产链的顶端。一旦失去订单,企业往往面临生死考验。
生活中的钟点工也是如此,一旦经济不景气,人们不得不捂紧钱袋子,市场上对钟点工的需求势必下挫,而小时工则往往被人们视为找不到正当工作,即使他们自己不觉得如何,喜欢瞎操心的人们也会认为他们是迫于无奈、一时之计。
4.萧何月下追韩信——人才需求的最好诠释
21世纪与20世纪有很大的不同,21世纪人们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信息,有更多的人从事脑力工作,人们也能获得更多的平等竞争的机会,全球化使得机遇和挑战并存。同样的,21世纪的人才同过去的人才有相当大的改变。在21世纪,最需要7种人才:创新实践者、跨领域的人才、高情商的合作者、高效能的沟通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主动者和乐观向上者。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重温一段历史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出身贫寒的韩信最初追随项梁,一直没有名气。后来项梁兵败,韩信投奔项羽。韩信多次向项羽出谋划策,项羽均未采纳。久不得志的韩信遂离开楚军,转投刘邦,刘邦也不觉得他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才,因此只给他个看粮仓的小官。不过刘邦的左膀右臂萧何曾屡次与韩信交谈,觉得他是个旷世奇才。还没等萧何向刘邦郑重推荐韩信,韩信自己先开了小差。在南郑,韩信见刘邦军心涣散,自己又不得重用,再次逃跑。而萧何听到消息后,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乘着月色亲自前去追赶,以至于刘邦以为他也逃跑了。后来,萧何成功地追上了韩信并将他带回了军中。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拜韩信为大将。此后韩信辅佐刘邦东征西讨,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建立了西汉政权——这就是人们家喻户晓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
历史不能被假设,历史一旦被假设,我们的存在也都是被假设而存在了。但历史可以被讨论。可以断定的是,即使萧何当初没有去追韩信,韩信也不会平庸一世。以韩信之才谋,之大志,决定着他在那个乱世中不可能平庸。无论韩信是否自立为王,可以肯定的是,刘邦一定不会顺利地登上皇位。当然了,假如没有萧何,或者萧何没有追到韩信,那么对于韩信来说也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从“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典故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才对于事业成功来说非常重要;识别、留住人才对于事业成功同样重要。在那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韩信统帅三军,辅佐刘邦成就霸业,无疑是一位顶尖人才。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重视已上升到了“人才需求经济学”的高度。也因此,各种与人才有关的现代商业领域也史无前例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比如猎头公司、各种培训班,甚至也包括办假证的。
但人才尤其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既是可遇不可求的,也不是可以简单培养出来的,更不是靠一个小本本烘托出来的。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人才,关键是如何用,这话着实让很多人高兴了一阵子,但高兴归高兴,但大多数人根本享受不到人才应有待遇,所以我们必须说实话——人才不是菜市场上的大白菜,人才之所以称为人才,就在于他稀缺,甚至是绝无仅有的,比如韩信,他不仅在当时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人物“战神”。
不过前面讲过,韩战神刚开始在社会上混得并不好,到第二任老板项羽帐下,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卫队军官,初投刘邦时也是一名小吏,直到被萧何追回之后,才受到重用,大显身手。这就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个人会有这样不同的境遇,有差别如此巨大的不同结果?这就涉及到鉴别、留住人才的问题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或者其他领域的领导者,一定要留住人才为我所用,进而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状态。
留住人才的惟一办法就是爱才。还说韩信。在楚汉之争难分高下之际,韩信的一个谋士曾劝他自立,与刘邦、项羽分庭抗礼。韩信却说:“汉王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把自己的饭让我吃,我怎么能忍心背叛他,干出这种违背道义的事情?”
现代社会也不乏爱惜人才的案例。
上世纪20年代的一天,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马达突然坏了,公司所有工程技术人员都无能为力。最后,公司请来了工程技术专家思坦因曼思。思坦因曼思是德国人,因德国经济不景气,他才不远万里来到美国谋生。当时来美国未久的他,还在一家小工厂做技术员。
思坦因曼思来到福特公司后,什么也没做,只是要了一张椅子坐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三天,然后又要了一架梯子,爬上爬下忙活多时。最后,思坦因曼思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线,说:“将这里的线圈匝数去掉16圈。”技术人员照做后,电机立即恢复了正常运转。
福特非常高兴,当即给了他一万美元的超高酬金,然后热情地邀请他加盟福特公司。但思坦因曼思却说自己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思坦因曼思走后,包括福特先生在内的很多人都对他的决定感到遗憾。因为当时的福特公司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公司,人人都以能进福特公司为荣,而思坦因曼思却舍弃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但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一个决定:收购思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家小工厂。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怎么会进入福特先生的视野?福特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们也不理解,福特先生解释道:“没什么,因为那里有思坦因曼思。”
为了求得一个技术人员加盟,福特不惜收购了他所在的工厂,这种对人才的极致渴求,在于他们懂得,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都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得一士而得天下”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鲜见,只有拥有了顶尖的人才,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失一士而失天下”的例子同样不鲜见,失去了顶尖人才的企业,即使不至于立即垮塌,也会因此失去动力。因此,有经济管理学家笑谈:“企”业没有了“人”,就“止”了。
从另一方面来讲,作为人才,也不能被动地指望伯乐的光临。被埋没的人才就不是人才,人才要学会推销自己,是金子而不能让自己发光,那么金子本身的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5.“盐荒”现象背后的“供需价格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