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2800000008

第8章 科学家的永恒课题

(日)福井谦一那日苏译

科学并不必然要压迫人类的动物性一面,及给人类带来恐惧和不安。所以,要避免对自然结构所具有的这种罕见的合理性的打击,科学就必须要与大自然协调,同时把自己纳入大自然的轨道。

我经常使用“科学技术”一词,仔细推敲起来,科学和技术不仅概念不同,而且性质也完全不一样。科学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摹写,或者使其抽象化,并根据存在于其中的规律性合理地认识自然。另一方面,技术则是把科学认识自然的成果原封不动地应用于自然。在应用于自然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能满足人们追求简单、方便的欲望,所以它对人类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越来越接近,以至于两者之间很难划出一条明显的界限来。包括我的理论发展在内,科学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就非常需要技术的协助。例如,我在计算时使用的电子计算机和物理测量仪器。反过来,技术又通过发达的科学使自己有了飞速的进展。科学和技术即是这样相辅相成,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前进的。人们之所以把不同性质的两个词汇并在一起,叫做“科学技术”,就是这个原因。

科学技术以我们科学工作者,或者科学技术工作者本身都为之瞠目的速度迅速发展。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并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共同向着同一个目标以不可逆转之势飞速发展着。并且一个成果触发另一个成果,新的成果又触发了下一个新成果,用化学反应中的术语形容,这是一种自催化的现象(即在化学反应中的生成物,其本身成为催化剂,使得化学反应呈现加速进行的现象),即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那么,现代人对能满足人类欲望,并且是自己亲手开发的科学技术是否已经完全满意了呢?似乎并不是那样。稍微细心地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现代人首先期望的是更迅速的交通工具,能够治疗疑难病症的医学,能够给人类带来更加舒适和丰富的生活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而对科学技术在自然方面不适当的应用,即不成熟的技术或者实用技术的人本身缺乏自我限制这一点感到不安和不满。后来表现在对文明公害和科学灾害的不满,甚至可以说是愤怒。

在这样的情绪基础上,人类必定对科学技术连锁反应般的进步怀有说不出来的恐惧和不安。那么,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究竟是什么?

还有,在科学技术产生的巨大力量面前,在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巨大影响面前,人类今后将如何持续发展下去呢?带着这种茫然的恐惧和不安,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会多少感觉到一丝不寒而栗吧。尽管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但是科学技术正在脱离人类的控制,走向人类控制不到的地方,被认为有些像令人类生畏的怪物。

这种恐惧和不安来自何处呢?

记得我谈过,只要是人,就具有蹦跳等动物本能,尽管比猿类那样高级一些的动物在这方面要差一些,但与它们一样还是具有想在大自然中玩耍的特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把人称作“动物性人”,人的这一本能和远古时代没有多大变化,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理性人”的一面却在不断提高,于是便产生了不协调的感觉。这种感觉发展到了由于强迫贪玩的孩子学习而出现的那种压迫感。总之,由于一个人内心的两个侧面的距离不断拉大,人类对社会的急速科学化就产生了恐惧和不安。

尽管如此,人类又无法阻止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人类的活生生的欲望和需求是无止境的,能满足这种欲望和需求的力量存在于人类那异常发达的头脑中。

究竟怎样才能缩小科学性人的欲望和动物性人的本能之间的距离呢?怎样才能消灭人类无限的恐惧呢?其实,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并最行之有效的仍然是科学,还有把科学成果应用于大自然的技术。因为,科学技术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人类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中包括将科学成果适当地应用于自然的技术,这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科学并不必然要压迫人类的动物性一面,及给人类带来恐惧和不安。所以,要避免对自然结构所具有的这种罕见的合理性的打击,科学就必须要与大自然协调,同时把自己纳入大自然的轨道。否则,将像远古时代的恐龙,由于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来满足过于发达的躯体而灭亡一样,人类将由于异常发达的头脑,而耗尽包括大自然在内的全部地球遗产,从进化走向灭亡。

这一切都要人类对科学技术进行巨大的制约,也就是说,人类要亲手制约自己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因此,担当这一任务的科学技术的制约目标是很重要的。将科学技术限制在今后只能带给人类真正幸福,而不会带来灾害的范围内。换一句话说,我以为这一点就是区别科学研究应用中的善和恶的标准。确立了这样的科学技术的奋斗目标之后,才能沿着这一方向努力进行自我限制。

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科学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其说是现代化方便与享乐,不如说是保全地球的遗产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在以此为目标的科学的创造活动中,科学工作者才须努力奋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我对科学技术能否朝着这一目标发展并限制自己这一点,持乐观态度。人除了看到大自然时感到它的美,它的不可思议之外,还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具有看到某一现象时,感到它“奇怪”、“拙劣”或者“丑恶”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无法通过科学技术来给出证明的,然而确实是人类所具备的。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这种能力进行判断,感觉到恶的就是恶的,善的就是善的。看到恶,憎恨它的人比喜好它的人多就是这个缘故。我认为这是从道理上无法解释的人类所固有的特征。

从道理上无法解释也没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伦理的判断标准,即“伦理的规范”本身不是根据道理而产生的缘故。为了确立这种并非根据道理产生的事物,即使存在根据道理说不通的事物,那也是无可指责的。如果我们考察人类所具有的这种特征,那么即使是如前所述的关于科学技术的自我限制目标,也完全像“伦理规范”

那样,是与人类的心灵密切相连的。这也是我所期待的。因此,对科学技术中不利于人类未来的“恶”,人类全体都应该自觉地实行自我限制。对于这一点,我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

现在,从反对核军备到绿色和平运动,对这些是非分明、显而易见的事情,人类始终没有松懈有组织的努力奋斗。我把这种现象理解为能够区分这些善与恶的全体人类在努力自我限制的一种表现。问题在于,对那些是非曲直并不那么明显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工作应该如何判断呢?

当今,在科学技术界,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与其说是难以区分,不如说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科学不过是对自然的纯粹认识,所以不存在善恶之分。之所以产生善恶之别,是在于科学的应用即技术的使用。不过,在技术方面难以区别善恶的情况也是很多的。这就只能依赖与我们的“伦理规范”

来进行判断了,而且只能期待那些最熟悉专门知识的研究者去做出这样的判断。为了不做错误的判断,处于科学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人员就必须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他们的责任,无疑要比那些单纯把科学成果直接应用于自然界的技术人员更重大。做这些工作肯定会有困难,但我认为,科学工作者不应该偏离这个大方向。

作者简介

福井谦一(1918—1998),日本理论化学家,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艺术科学文学院院士、日本政府文化勋章获得者。他由于在1951年提出直观化的前线轨道理论而获得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日籍科学家,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心香一瓣

科学家不应只局限于做一个自然界的纯粹探索者,更应担负起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引航指点的重任。使科学成果造福于人类而非给人类带来祸害是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无善恶之分,但科技的应用却会有善恶两种选择。如何应用科技,也是映照科学家良知的一面镜子。

未来科技会发展到何种地步,人类的生活会怎样?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人类的掌握之中。何去何从,需要人类有保护环境、捍卫和平的勇气与行动。

同类推荐
  •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离离:情漠漠 魂离离 那些词 那些事

    本书着重挑选了各个时代富有故事性的词,做成各个篇章,以现代视角解读爱情与婚姻的各个侧面,引经据典,文风唯美(结合安意如和白落梅的风格),如《醋坛》、《书媒》《维纳斯的特征》、《雨爱》、《西施眼》、《情夜》、《云开了》、《胭脂戏》、《绝情应是多情》分别写了男女吃醋,书作爱情的媒介,爱情的残缺,发生在雨天的爱情故事,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里的游戏,由爱生恨等,典型的小清新,小忧伤。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散文随笔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散文随笔

    本系列图书精选“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分类集结成书。本书为第2册,收录第一届大赛12篇散文作品,包括“生死之恋”、“怀念,属于我们青春的那些事儿”、“美好记忆话情长”、“永远在路上的客家人”、“井”、“老槐树”、“叫一声嬷嬷泪双流”、“盛大的月光”、“打不死的武侠”、“满怀虔诚游祖庭”、“我的名字叫‘留守’”“汪曾祺的故乡情结”等感怀抒情散文。
  • 留住乡愁

    留住乡愁

    全书收录作品83篇,分为情系故乡、难忘亲情、旬阳风情、往事如烟四辑。整部作品文风朴实、语言凝练,情真意切、思想性强,往往以小视角揭示出大主题,展现了“文人一定要深入生活,为时代、为社会立言”的责任与担当。
  • 萍踪寄语

    萍踪寄语

    内容包括:船上的民族意识、海上拾零、月下中流、海程结束、威尼斯、佛罗伦萨、世界公园的瑞士、巴黎的特征、瑕瑜互见的法国、法国的农村、在法的青田人、由巴黎到伦敦、华美窗帷的后面、曼彻斯特等。
  • 大学教师的工资条(2005-2006)

    大学教师的工资条(2005-2006)

    最近,网上攻讦很多,因为俺在凤凰《一虎一席谈》里表述了一个观点——“人类社会分出阶层并不可怕,分出阶层利于激励勤勉,鞭策后进,这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分配制度的基础,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阶层对低阶层没有关爱。”——这意思一出,一帮希(稀)奇古怪的网名便炸了营,纷纷断章取义,说阿忆讲了,要把财富全给精英,让劳动人民饿着,因此这个叫“阿忆”的人,应该是北大最无耻的副教授。
热门推荐
  • 永恒星君

    永恒星君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活神仙。天穹繁星闪烁,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位得道之人。灵气枯竭,大劫将至。万物终将寂灭,唯星君长生不朽。
  •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的内容决定语言表达的形式;思维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影响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由贺永立、张万仪编著,本书是作者长期思考和教学的成果,原书首次出版之后得到了学者和语文老师的认可,本书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创新思维的要素、思维定势及分类、转换视角进行思考、创新思维的优化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收敛思维,以及语言表达在这些环节中的运用。中间穿插了很多相关案例和思考题,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启发性。
  • 嫡女重生:妖妃不好惹

    嫡女重生:妖妃不好惹

    重生文前世,她是高高在上的靖怡郡主(左渺),华国公府嫡出的大小姐,出嫁前父兄宠爱,母亲纵容,可却被自己给作死了。为了一个渣男,不惜赌上全府性命,最终落得剖心挖眼,落水而亡的下场。苍天有眼,恰逢重生。她发誓,要守护好自己的家人,遇人杀人、遇佛杀佛。然,这个煞星是怎么回事!传言,逸王南宫逸,身中剧毒、半身不遂,一张鬼面吓退了京都万千少女。左渺前世从未见过这位深居简出的奇人,却不知为何,今生频频遇到。面对众人逼嫁,她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问:你没人敢嫁、我没人敢娶。不如凑活凑活,可好?答:甚好。于是乎,佳偶天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打渔雀

    打渔雀

    夜已经很深了,忽远忽近的车流带来铺天盖地的声浪在这个都市的上空久久盘桓。这个城市究竟有多大,人口有多少,没有人能够说得具体明白,给人的感觉就是,城市就像涨破了皮的脓疮,皮已经不起作用,任由破溃而出的脓血四处漫溢,东流一块,西流一块,左右摇摆,淹没了周遭那美丽的田园风光,把人们像叠罗汉似的四平八稳地嵌入进矗立在城市的高楼里面,腾出的大地让给越来越宽的公路和难以计数的立交桥。这天晚上,罗常伟站在18楼的阳台上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他尽量让吐出的烟雾能飘得更远一些,或许这样才能舒缓一下心中淤积已久说不清来由的闷气。
  • 无限之安魂曲

    无限之安魂曲

    鬼魂世间游荡,扰乱人间生活,安魂人一曲安魂,使死去的鬼魂得以超度。她,顶替妹妹嫁给心爱之人,生儿育女,再困苦都没放弃过。直到他揭穿真相,她才痛心离开。一次法师做法,他拥有了永生不死的超能力,二十年过去,寻找儿女赎罪。意外发现,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做了安魂人。女儿恨透了他。她,也获得了永生,却誓要杀尽世间安魂人。亲情、爱情、人间、鬼界,能否重新归位?
  • 某不科学的第八位level5

    某不科学的第八位level5

    一道流星划过都市的夜空,奇迹产生了,他会给未来带来怎样的风暴呢?魔法禁书目录同人作品,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标签:魔法禁书目录,某科学,学园都市
  • 萌妃撩人:摄政王爷欺上门

    萌妃撩人:摄政王爷欺上门

    21世纪,她是娱乐圈潜力无限的新晋小花。一朝穿越,成为了相府最悲催的嫡女,中元节出生,自小痴傻,爹不疼,娘不爱,姨娘和姐妹各个是戏精,最让人郁闷的是未婚夫居然是个女的。为了幸福生活,某女抓住机会,原本想依附慕容太后翻身,却不小心抱上了那个权倾天下摄政王的大腿,自此某个摄政王缠上了她。“王爷,不好了,王妃当众打了长公主一巴掌。”护卫胆颤心惊来报。“旁人不得阻拦,让她继续打。”正在看公文的摄政王连头都没有抬说道。“王爷,不好了,王妃把吴王府给拆了。”“带一帮人帮着王妃一起拆。”“王爷,不好了,王妃和慕容公子一起离京了。”摄政王再也无法淡定,这还得了,这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午夜想你,半悲半喜

    午夜想你,半悲半喜

    “三个月,女孩。”“三个月,男孩。”一纸化验,一夕之间,正室遭弃。原来,这世上最凉薄的感情是爱情,最不牢靠的关系是婚姻。“慕纪,离婚没有抚养费”“陈洋,我自己选的路,跪着也会走完。”女人,最想护住的是孩子,最难成全的是自身。慕纪,从今天起,做自己的奥特曼,吃饭、睡觉、打怪兽。额……这个从天而降的男人可不就是最大的怪兽么?
  • 上尉的女儿

    上尉的女儿

    本书是普希金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被果戈理誉为“俄国最优秀的叙事作品”,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1903年被译介入中国,成为最早被翻译到中国的俄国文学作品。小说取材于18世纪的普加乔夫起义。贵族青年格里尼奥夫在一场暴风雪中偶遇普加乔夫,后来爱上了要塞司令的女儿。不久要塞被普加乔夫攻陷,普加乔夫因念旧情释放了格里尼奥夫,成全了他的婚姻。
  • 英系悬疑推理小说精选集.1(共5册)

    英系悬疑推理小说精选集.1(共5册)

    本套装共5册,分别为《对我说谎》《从此以后》《亲爱的妹妹》《拼布娃娃》《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