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从脸上看得出来。太“硬”和太“软”,板起面孔和媚笑,都会使人不舒服,这实际上也是脸部表情的尺度问题。所以,脸部表情美应体现和谐为美的原则。也就是自然明朗、轻松柔和,自然明朗不做作,不在脸上堆砌表情,不夸饰,给人以自然明快的感觉。轻松柔和始终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但对长、方脸形的人来说,要注意多一点微笑,因为微笑能够起到软化脸形的作用,让人看起来轻松柔和,感到温暖舒服。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过:“在动物之中,唯一会笑的就是人类。”快乐与欢笑不仅是我们的天赋,更是我们的特权。此外还要注意做到大方宁静,不要人为地去追求表情,不要作夸张和娇滴滴的伪饰。人的表情和打扮一样,要求大方宁静,以自然得体为美,夸张和模仿很可能会出现东施效颦的结果。
手势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如果使用得当就能够完美地丰富人的表情。手势美总的来说要遵从简洁明了、大小适度、动静结合的原则。手势宜少不宜多,而且要和口头语言相辉映。过多、过滥的手势,只能说明一个人的浅薄和无知。除非演讲等表演场合,手势的活动限度要大小适度,太大,会给人做作的感觉;太小,使人觉得拘谨。如果没必要,不要使用手势。静态的手势仍然可以表达人的感情。不要做一些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手势,这很不雅观。手势的美只有动静的交替和恰当的搭配才给人美感。
“文质彬彬”
——怎样做一个君子
文质彬彬是我们今天常用到的一个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看起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样子,甚至是书生气质的代名词。其实这个词来自于孔子关于君子的一番评论,它最初的意思和今天不大一样。“君子”一词在古代原指贵族,到了孔子这里就以它为人的完善典型,并且是一切人都可以努力达成的目标,也就是说只要不断提升个人修养,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论语》一书,常以君子与小人对比:小人是指无德无学,只凭着世俗的欲望去谋生的市井百姓;君子则是自觉挖掘自己的向善潜能,提升心灵的关怀层次,希望以学济世,为天下苍生谋求福祉的人。
孔子曾由各种角度描写“君子”的特色,其中最明确的就是这一段。
“质”是天生的本性,朴实无华,发于自然,纯乎自然。但是,光是凭着朴实的本性去生活,却难免流于粗俗野蛮,比如张飞,个性本真率直,但是缺乏“文”的修养,世人将其看做“腹中空空无才情”的鲁莽武夫。另外,文饰超过了质朴则会流于虚浮,只有质朴与文饰相得益彰才是君子的本色。“文”字的早期形状是一个身上有文身图案的人形,也就是说“文”最初的意思就是文身的图案。原始人在自己身上刻上美丽的花纹,是某种程度上的文化觉醒。后来人类开始使用各种美丽的服饰来打扮自己,再后来进入文明时期,人们认识到人的美丽更在于丰富的学识、礼貌的举止和文雅的谈吐。总之“文”是后天的修养,如礼乐教化等。经过后天的培育让人们懂得如何待人接物、装饰打扮、言谈举止等。
如果缺乏这种修养,生活将显得苍白贫乏。但是如果光是注意这种修养而忽略内心的真诚感受,久而久之,难免显得虚浮不实,一切都成了表面的应酬。譬如某些社交场合,大家彬彬有礼地行礼入座之后,觥筹交错间就只剩下言不由衷的客套话了。
以“文质彬彬”作为对君子的要求是因为孔子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可以经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人格,而且他认为这正是人生的价值,也正是人生的美丽之所在。今天我们在用文质彬彬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更为关注一个人文雅的外表,忽略了对人质朴本性的关注,以为戴上一副金丝眼镜,人人都可以是“文质彬彬”了,“文质彬彬”的本意并不是要我们做一个迂腐、满口之乎者也的绣花枕头。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内在品德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人们要经过长期的修养磨炼才能表现出文质彬彬的风采,而这样的文质彬彬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扼住命运的咽喉”
——从艺术家看人格美(上)
当雄浑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叩击着你的心扉时,你也许想起了贝多芬这位遭到命运沉重打击的音乐巨人。他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颇丰。虽然贝多芬是音乐史上的伟人,但他的生活并不幸福,也许正是这一切苦难成就了贝多芬。除了他的音乐,你知道耳聋后的贝多芬,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动着我们的吗?
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位宫廷歌手,贝多芬很小的时候,便被父亲强迫学音乐,童年的日子并不快乐。在他十六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也因此一蹶不振,开始酗酒。不久,他最小的妹妹也去世了。贝多芬的爱情生活也不幸福,他一生多情,但终生未娶,他曾经爱上了“不朽的恶人”裘丽泰,还写了《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这场爱情最后没有结果。对贝多芬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肉体上的痛苦,二十七八岁,他开始耳聋,这对音乐家的打击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到了晚年,他的耳聋越来越厉害,交谈都成问题,没有办法只好进行笔谈,但贝多芬依旧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不断地把优美的作品贡献给观众。1824年,维也纳举行音乐会,演奏了贝多芬的作品。贝多芬挥棒指挥了《第九交响曲》,他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中,却什么也听不到。演奏完毕后,听众如痴如醉,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没有感觉到,只是背向观众席站着。辛德勒在《贝多芬的一生》中写道:
“这时候,维嘉尔小姐(女中音)用手势叫他转身过去,让他看看前面发生了什么。这犹如电击一般导向数千名听众,人们突然被他的不幸感动了。喜悦、怜悯和同情的水闸启开了,响起了经久不息的火山爆发般的喝彩声。”命运对于贝多芬是不公的,但是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的《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正像他的一生一样,是和命运不屈抗争的一生。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对人生来说,在温暖的光明中歌颂太阳的辉煌,跟在无边的黑暗中对太阳的渴求与追逐意义是不一样的,伟大艺术家给人的影响除了作品的永恒魅力,还有那不朽的人格精神!
天使在歌唱——从艺术家看人格美(下)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得好:“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人们也经常用“天使的歌唱”来形容莫扎特的音乐,他真的是一个不识愁滋味的人间天使吗?事实上,莫扎特与贝多芬一样有着极其痛苦的一生,所不同的是他们面对悲剧与痛苦所展示的姿态,如果说贝多芬是一名为命运而战的战士,那么莫扎特就是一位微笑着受难的天使。
莫扎特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雄。他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三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听到过的乐曲片段,五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轻易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可以说他的幼年就像一支美丽的花炮,令人惊叹。但是,尽管莫扎特乃旷世奇才,尽管他享有极大的荣誉,可在当时的大主教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奴仆,并且是一个很糟糕的奴仆。因为他拥有荣誉,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辈海顿那样,每天在前厅穿堂里,恭候主人的吩咐,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责辱骂,甚至严厉的惩罚。然而,莫扎特毕竟不是海顿,他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独立不羁的果敢精神。为摆脱大主教的侮辱与控制,他于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处,永远离开萨尔斯堡。1781年,他彻底地同雇佣他的大主教决裂,毅然辞职,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在没有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他同一位曼亥姆音乐家的女儿康坦丝·韦伯结了婚。婚后妻子多病,由于穷困,孩子也相继夭折,莫扎特不停地奔走于坟场和当铺之间……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友谊”。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他作为市民音乐家一生遭受到无穷的剥削、屈辱冷遇、贫困和痛苦,但是他矢志不渝地追寻着光明与欢乐。莫扎特一生中最后的两年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他曾说道:
“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1791年12月5日这位伟大而优雅的天才在维也纳的贫民窟里离开了这个让他多灾多难的世界。
三个事实让你觉悟人生
人对自我当下命运与现实处境的良好感觉就是一种人生幸福感。一个人作为别人的审美对象在别人看来是有精神魅力的;个人以己为美的自我欣赏与陶醉才是生活中美的真谛。这虽然是一种感觉,一种感性经验,但是这种自我人生良好感觉的获得却需要人生智慧的开悟。人生是个说不完的大话题,历代哲学家费尽心血,粗略而言大概有三方面的事实:偶然、脆弱、唯一。
偶然。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往往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来与不来,什么时候来,来到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民族和家庭都是没有选择的。用佛家的话来说是诸多因缘际会的果子,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人的命运也许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就是人生的偶然性,也可以说是命运,它是那样神秘,似乎有“命运女神”的掌管。有幸作为人来到这个世界,有幸生而读书,又有幸没有生在乱世之秋,这都是万幸,应该知足。
脆弱。人骨子里都是脆弱的,意外的打击、天灾人祸都可以彻底更改你的生存轨迹,地震、洪水、火山都可以使我们像一只渺小的蚂蚁一样可怜。人只是一种很有限的生命形式,会对很多事情都束手无策,只能默默地承受。既然现在还好,既然打击还未降临,就当善待自己,珍惜每一天,幸福不是锦上添花,平安无事已经是最大的福了。
唯一。在科技如此普及的今天,大概没有几个人还会认为自己“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不管生活的幸与不幸,成功或者失败,人在这个世界上只能活一次,这也许是人这一辈子最无情的事实了。每个人都有一死,人们才追求长寿,宗教天国对大多数人才有了无穷的吸引力。也许对偶然来到这个世界、脆弱而又唯一的人来讲并非坏事,如果人人都能起死回生,让一切重新来过,谁还会珍惜人生呢?这条铁的戒律正是让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明白了这三个基本事实,大概就可以有个觉悟的人生,不再浑浑噩噩,无所适从,不再因为苦苦钻营而忽略了人生的风景。
觉悟自己,发掘生命的价值、意义及其目的,内心长存深深的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的赠与。这使我们在失败时看到差距,在不幸时得到慰藉。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体悟生活、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会是不断地涌动着的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质朴亲情人生厚味——人情之美(上)
这个世界不只你一个人,真的只剩下一个人的时候也未必是件好事,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要结伴而居才能生存,这时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就是不可缺少的。生活中有了人情味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爱护,才令我们更加留恋这个世界,才会对自己的人生充满向上的美好感觉。这些人情味儿主要包括了质朴厚味的亲情、“执手偕老”的爱情、甘醇如酒的友情等。
谁一生下来不是不堪一击,谁不是首先得之于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才长大成人?世界上有两个人,以父母的名义守护着我们,他们的爱是每个人对人生最初的记忆,是一个人从人间体验到的第一种温情。这种爱与付出,难道不应该有最深刻的记忆吗?
我们经常用天伦之乐来形容这种父母子女间最珍贵的温暖,其实,父母子女关系也是一种缘分,一种偶然。生而为人已是十分的不易,而三个人在大致相同的时空一起来到这个世界,以父母子女的身份共处一室,世上有千千万万种偶然,为什么偏偏是这两个人成了你的父母?这不是一种人间奇缘吗?成人之后,我们告别父母与另外一个人开始新的人生,有了新的兴趣和圈子,但是不经意间你会发现:那两个曾经以挺拔的身躯为你遮风挡雨的人,不知何时已经不再高大,他们萎缩了,不,是他们老了。又变得像你幼时一样脆弱、一样的不堪一击。人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需要别人照顾的,古希腊神话中的怪兽斯芬克斯就给人们出了一道这样的谜语:什么东西早晨时四条腿,中午时两条腿,下午时三条腿。答案就是人,这也是古老的希腊人对人生本相的智慧洞察。
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守护神。他们在我们最弱小、最需要关爱的时候给予了我们最无私的爱。中国古人所讲的“孝”正是强调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记忆与回馈。儒家把“孝”作为核心思想,而且把“孝”作为人完善人格的必备。有人这样写道:亲情是荒寂沙漠中的绿洲,当你落寞惆怅软弱无力干渴病痛时,看一眼就已是满目生辉,只需一滴水,滚滚的生命汪洋便会蔓延心中;亲情是黑夜中的北极星。曾经我们向目标追逐而忽视它的存在,直至一天我们不辨方向,微微抬头,一束柔光指引我们迈出坚定的脚步;亲情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这里没有狂风大浪,我们可以在此稍作停留,修补创伤,再次高高扬帆。
质朴亲情永远是人生的至纯厚味,你体会到了吗?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情之美(中)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愫之一,古往今来描写爱情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悲悲喜喜中都在追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间至情,甚至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