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5700000001

第1章

那天,哈罗德打开房门,只见一名皮肤黝黑的男子,身穿剪裁精良的西装,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哈罗德的第一反应是伸手去摸枪,又想起来露西尔几年前就让他把枪卖掉了。那件事情说来话长,是由一名巡回传教士以及一场关于猎犬的争论引起的。

“请问你找谁?”哈罗德问道,不由自主眯起了眼睛——刺眼的阳光让那个穿西装的黑人男子看上去更黑了。

“是哈格雷夫先生吗?”那人问。

“正是。”哈罗德答道。

“哈罗德,门口的是谁?”露西尔大声问。她此时正在客厅,电视中播出的新闻让她烦躁不安。新闻主播正谈及“复生者”群体中的首位成员埃德蒙·布里斯,谈论他死而复生之后生活中的种种变化。

“重新再活一次是不是更好呢?”主播盯着摄像机问道,把这个难题抛给了观众。

有风吹过院子里的橡树,飒飒作响,但是太阳很低,光线横着从树枝下面透过,照进哈罗德的眼睛里。他抬起一只手罩在眼睛上面,不过还是看不清。黑皮肤男子和那个小男孩只是两幅黑色的剪影,背景是几棵松树投射到院外的青蓝色阴影,以及笼罩在树丛之上的万里无云的蓝天。那个男人比较瘦削,但是西装笔挺,身材方正;至于那个小男孩,哈罗德估计应该有八九岁了,不过个子稍显矮小。

哈罗德眨了眨眼,逐渐适应了外面的强光。

“哈罗德,是谁呀?”露西尔见没有人回应,又问了一声。

哈罗德只是站在门口,不停地眨眼睛,就像汽车上的应急灯一样。他低头看着那个男孩,越看越觉得似曾相识。他拼命回忆,大脑中的神经元突触在沟回之间来回碰撞,灵光不断涌现,提醒他,站在黑皮肤陌生人身边的小男孩就是他熟悉的那个人。不过,哈罗德确信是自己大脑判断有误,他又从头整理了一遍思绪,但得出的答案还是一样。

客厅里的电视屏幕上,镜头已经转向人群中挥舞的拳头和张大的嘴巴,人们举着标语高喊口号。接着,就看到武装警察站成一圈,面容冷峻,严阵以待——只有手握权力和武器的人才能摆出如此姿态。屏幕的中心是一栋不大的半独立房屋,窗帘紧闭。这是埃德蒙·布里斯的家,人们知道他就在里面。

露西尔摇摇头。“简直无法想象。”接着她又问了一遍,“敲门的人是谁,哈罗德?”

哈罗德站在门口,看着那个男孩:他矮小、苍白、满脸雀斑,乱蓬蓬的棕色头发又粗又硬。他穿着过时的T恤衫和牛仔裤,双眼中流露出无比的安心和欣慰——这双眼睛并不冰冷死板,反而生机勃勃,还噙满泪水。

“什么动物长着四条腿,还会‘哞哞’叫?”男孩问,声音颤抖。

哈罗德清了清喉咙——当时他竟然连这个问题也回答不出。

“我不知道。”他说。

“是一头感冒的母牛呀!”

接着,孩子一把搂住老人的腰,抽泣起来:“爸爸!爸爸!”哈罗德根本来不及答应或者拒绝。他瘫靠在门框上,几乎不知所措。出于蛰伏已久的父亲本能,他下意识地拍了拍孩子的头。

“嘘,”他悄声说,“小点声。”

“哈罗德?”露西尔意识到门口肯定发生了可怕的事,终于不再看电视,大声问道,“哈罗德,怎么回事,到底是谁来了?”

哈罗德舔舔嘴唇。“是……是……”

他差点说成“是约瑟夫”。

“是雅各布。”他最后答道。

露西尔晕了过去。幸运的是,她倒下的地方正好有张沙发接住了她。

雅各布·威廉·哈格雷夫死于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五日,就在他八岁生日的那天。这之后的很多年里,小镇居民深夜睡不着时,都会谈起他的意外死亡。他们翻过身去推醒枕边人,开始悄声交谈,感慨这个世界的旦夕祸福,一定要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些夫妻有时还会一起下床,来到孩子的卧室门口,看着儿女们熟睡的样子,默默思忖上帝为何会让一个孩子早早离开尘世。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南方小镇上的居民,这样一桩悲剧当然会让他们想到上帝的力量。

雅各布死后,他的母亲露西尔说,她那天已经料到会发生不幸,因为前一天晚上就出现了某些征兆。

露西尔在梦中掉了几颗牙齿,而她母亲早就告诉过她,这是不祥之兆,预示着死亡。

雅各布的生日会上,露西尔从头至尾都惴惴不安。她不仅密切注意着自己的儿子和其他小朋友,也关注着孩子之外的所有客人。她就像一只受惊的麻雀,几乎脚不沾地,一直在人群中走来走去,询问大家开不开心、食物够不够吃;要么就夸奖他们比上次见面又苗条了许多,或者孩子长高了不少;实在没话可说了,她就谈谈当天的好天气,那天阳光灿烂,到处一片葱绿。

内心的不安反倒让她成了最棒的女主人。孩子们都吃得饱饱的,客人们也交谈甚欢,她甚至还成功说动玛丽·格林,让她答应傍晚为大家唱一支歌。玛丽的嗓音细腻甜美,雅各布最喜欢她。如果年龄够大的话,他一定会疯狂追求她的——玛丽的丈夫弗雷德总是拿这事笑话雅各布。那真是完美的一天,一切都很美好。可这美好的时光却在雅各布消失不见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雅各布悄无声息地从生日会上溜走了,谁都没发现。这种事只有在孩子身上,以及一些奇奇怪怪的魔术把戏中才能看到。大概三点到三点半之间——哈罗德和露西尔后来跟警察说——不知怎么,他就沿着庭院南边,走过那些松树,穿过森林,一路来到河边。然后,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也没有对他们表示歉意,他便淹死在了河中。或许只有雅各布自己和他脚下的大地才知道,是什么驱使他这么做的。

就在调查局官员来拜访这夫妻俩的几天前,哈罗德和露西尔还一直在讨论:假如雅各布真的成为复生者并出现了,两人会作何反应。

“复生者不是真正的人。”露西尔扭绞着双手说。他们当时站在前廊上,照惯例,所有的大事都发生在前廊上。

“那我们也不能把他拒之门外吧?”哈罗德跺着脚对妻子说。两人的争论很快就冒出了火药味。

“反正他们就是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人。”她不依不饶。

“你说,他们如果不是人,那是什么?蔬菜吗?矿石吗?”哈罗德嘴唇发痒,很希望能有根香烟叼着。抽支烟往往能让他在和妻子的争论中占据上风,而且,他怀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露西尔才会一看到他抽烟就大惊小怪。

“别跟我油腔滑调,哈罗德·纳撒尼尔·哈格雷夫,我们在说正经的。”

“油腔滑调?”

“对,就是油腔滑调!你说话老是这样!你就是不肯好好说话!”

“真有你的。昨天你还说我是……什么来着?‘多嘴多舌’,对吧?今天又成了‘油腔滑调’,嗯?”

“讽刺我就显得你比我高明了吗?没门。我的脑筋现在清楚得很,没准比平时更清楚呢。你也别想转移话题。”

“油腔滑调。”哈罗德念叨着这个词,最后一个音咬得格外重,一颗亮晶晶的唾沫星喷到了前廊的栏杆上,“哼!”

露西尔对此泰然处之。“我不知道他们算什么,”她站起来,接着又坐下,“但我知道他们就是跟你我不一样。他们是……他们是……”她顿住了,在口中仔细酝酿着将要说出的词,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迸出来,“他们是魔鬼。”这句话终于从她双唇间挤出来。她后退了一步,仿佛这句话能转身咬她一口,“他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杀死我们,或者诱惑我们!世界末日就要来了,‘死者将游走人间’——《圣经》上都说过了嘛!”

哈罗德用鼻子哼了一声,还在跟“油腔滑调”这个词较劲。他伸手摸摸口袋。“魔鬼?”说着,他摸到了口袋里的打火机,思路顿时清晰起来,“魔鬼是迷信的说法,都是那些没文化甚至没脑子的人臆想出来的。魔鬼——这个词根本就应该从字典中剔除出去。嗬!这个词才真叫油腔滑调呢。这个词完全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不能用来描述复生者这群人——露西尔·阿比盖尔·丹尼尔斯·哈格雷夫,他们是人,他们能走过来亲吻你,我可是从没见过哪个魔鬼会这么做……当然,咱俩结婚以前,一个周六的晚上,在图尔萨,有过这么个金发女郎。好吧,或许现在看起来,她就是你所说的魔鬼,至少是魔鬼的化身。”

“住嘴!”露西尔大吼一声,似乎自己都被吓了一跳,“我可不想坐在这儿听你这样胡说八道。”

“怎么就胡说八道了?”

“我们的儿子可不会变成魔鬼,”说着,她又恢复到正经严肃的状态,语速也慢了下来,似乎关于儿子的记忆慢慢回到了脑海中,“雅各布到上帝那里去了。”她说道,放在大腿上的双手不知不觉已经握成了拳头,苍白瘦弱。

两人都沉默了。

争论到此结束。

“在哪里?”哈罗德问道。

“什么?”

“在《圣经》哪一篇?”

“什么在哪一篇?”

“‘当死者游走人间’这句话在哪一篇?”

“《启示录》!”露西尔边说边摊开双臂,就好像哈罗德的这个问题愚不可及,就好像有人问她“松树该怎么飞”一样,“就在《启示录》里面!‘死者将游走人间’!”她看见自己的双手仍然握成拳头,倒是很得意。她挥了挥拳头,也没有朝着什么人,就像电影里经常看到的那样。

哈罗德笑起来。“《启示录》中哪一部分?哪一章?哪一节?”

“你少罗嗦,”她说,“知道《启示录》里有这句话就够了。现在你闭嘴!”

“是,夫人,”哈罗德说,“我可不敢‘油腔滑调’。”

但此时魔鬼真的站在了门口——他们自己的魔鬼——还是很多年前那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棕色的眼眸中泪光闪动,混杂着喜悦和突如其来的宽慰,毕竟这个孩子已经和父母分离了这么久,周围只有一群陌生人……唉,露西尔从昏厥中清醒过来之后,看到调查局这位干净利落、衣着精良的官员站在面前,她又像烧融的蜡烛一样瘫软下去。不过那位官员倒似乎已经见怪不怪,脸上反而露出职业化的笑容。可以肯定,跟现在一模一样的情景他在这几个星期内已经见过不少。

“我们有一些互助小组,”调查局官员说,“为复生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帮助迎接复生者的家庭。”他又笑了笑。

“我们找到他的时候,”他接着说道——他已经向夫妻俩做了自我介绍,但是哈罗德和露西尔现在这个年纪已经不太记得住人名了,就算是让他们和死而复生的儿子团聚了的人也不行,所以他们干脆直接叫他调查局官员——“他在中国北京城外一个小渔村,正跪在一条河边,据说是想抓条鱼还是什么的。当地人的英语都不行,他听不懂他们的话。他们用普通话问他叫什么名字,怎么到那里的,家在哪里,等等,总之就是见到迷路的孩子后通常会问的那些话。”

“大家发现语言完全不通之后,一些女人试着安慰他。他就开始哭起来——这也很自然,对吧?”官员又笑了,“毕竟他不是在堪萨斯。但她们还是让他平静了下来,然后找了个会说英语的干部来,然后嘛……”他耸了耸深色西装下的双肩,意思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显而易见了。接着,他又补充道,“事情经过就是这样。”

他又不说话了,只是看着露西尔,笑得颇为真诚。露西尔盯着这个突然死而复生的儿子,微微皱起了眉头。她一把将他拉到胸前,亲了亲孩子的额头,然后双手捧着他的小脸,不停地亲,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雅各布咯咯笑个不停,但是并没有去擦妈妈亲她的地方,其实他这个年龄的很多孩子,都是妈妈亲一下就要擦一下的。

“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时刻。”调查局官员说。

山本神威

他走进便利店的时候,门上挂的铃铛轻轻响了一下。门外有个人正开车从加油站出来,没有看见他。柜台后面一个胖墩墩、红脸膛的人原本正在和一个瘦高个儿聊天,此刻两人都不说话了,一起盯着他看。店里只有冰柜发出低低的嗡嗡声。神威深深鞠了一躬,便利店的门在他身后关上,小铃铛又响了一下。

柜台后面的两个人仍然没说话。

他又鞠了一躬,面露微笑。“请原谅,”他说,“我投降。”说着,他举起了双手。

那两个男的都跳了起来。

红脸膛的人说了一句神威完全听不懂的话,然后看了看另外那个瘦高个儿,两个人嘀嘀咕咕了很久,目光左顾右盼。然后红脸膛的人指了指大门,神威转过头,只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和冉冉升起的太阳。“我投降。”他又说了一遍。

跟其他人一样,几个小时前,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树林里。他随即把手枪埋在树林边的一棵树旁,甚至把军装外套和帽子也脱了下来,和手枪埋在一起。他担心美国人会杀了他,所以当天光初亮,他来到这座小小的加油站的时候,身上只穿着背心、长裤和锃光发亮的长靴。“我叫山本,”他用日语说道,然后还是那句,“我投降。”

红脸膛的人又开口了,这次声音大了一些。然后另外一个也接上话茬,两个人都指着门的方向,大声嚷嚷着什么。“我投降。”神威又重复了一遍,那两人升高的调门令他感到害怕。瘦高个儿从柜台上抓起一罐苏打水,向他扔过去,结果没打中。他又嚷嚷起来,还是指着店门,并且继续寻找其他可以扔过去的东西。

“谢谢。”神威挤出这么一句,虽然他知道自己并不想这么说——他只会寥寥几个英语单词。他退到大门边,红脸男子伸手从柜台下面摸到一罐什么东西,咕哝着扔了过去。罐子砸到神威左边太阳穴的上方,他向后倒在店门上,铃铛响了。

红脸男子又扔出了各种罐子,瘦高个儿大喊大叫,也在找有什么能扔的东西。神威跌跌撞撞地逃出加油站,一边跑一边高举双手,想证明手中没有武器,也没有恶意,只是想要主动投降。他的心几乎要跳到嗓子眼了。

外面,太阳已经升了起来,整座城市都蒙上了一层柔和的橙色光芒,看起来一片安宁。

他的头部一侧有一道细细的血流淌下来,他高举胳膊,在街上走着。“我投降!”他的喊声几乎把整座城镇叫醒,希望这样的喊声可以让碰到的人放过他。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你也是蘑菇吗

    你也是蘑菇吗

    《你也是蘑菇吗?》是新浪微博人气作者安定医院郝医生首部关于精神病人的脑洞故事集。38个脑洞轻奇的故事,108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暖心细节。讲述精神病人那些不为人知的惊奇故事,呈现精神病人真实的内心世界。透过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折射当下喧嚣、繁华大都市下正在努力奋斗的年轻人心中的脆弱与不安,如果你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要惊慌,不要气馁,不要哭泣,我们都曾经历痛苦与迷茫。愿你生命的每一段旅程,都有一朵“蘑菇”伴你共度风雨,那是每一个阶段不断强大的另一个自己,愿本书能带给你丝丝温暖,安抚你每一个黑暗的夜晚。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燕归来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燕归来

    《燕归来》主要讲述一个三男为追一女,结伴同行去西部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女主人公杨燕秋,经历了从难民到丫鬟再到富家小姐的蜕变,从没有饭吃到锦衣玉食,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养父的去世,让她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个世界,重新自己奋斗,抱着寻找自己的亲人的愿望,怀揣开发西部的宏大志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部的征程。
  • 活埋

    活埋

    小孟在妻子怀孕七个月的时候,有了一次去K城出差的机会。他犹犹豫豫地拨通了阿七的手机,说:“都七年了,我想来见见你。”阿七在电话那头安静了好一阵,回答说,好。阿七语气熟悉而又陌生,像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还是那么冷静。两人在电话里又沉默了好一会儿,都不知该如何继续,最后,阿七在电话那头笑了笑,挂了电话。小孟坐了四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到达K城火车站。已是下午,天空乌云翻涌,狂风大作,看样子有一场暴雨。
  • 因为我已触碰过天空

    因为我已触碰过天空

    2131年1月人曾经是有翅膀的。独自坐在基里尼亚加山顶金色宝座上的恩迦赋予人类飞行的本领,这样他们便可够到树木最高枝上的多汁果实。但有一个人,吉库尤的一个儿子,也是第一个人类,他看到老鹰和秃鹫在高空乘风翱翔,便伸展翅膀,加入它们。他盘旋得愈来愈高,很快便远远凌驾于所有飞行生物之上。这时,恩迦突然伸手抓住了吉库尤之子。“我做了什么,你要抓我?”吉库尤之子问道。“我住在基里尼亚加山山顶,因为它是世界之巅。”恩迦答道,“没有哪个人的头可以高过我的。”
热门推荐
  •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惹四小姐(大结局)

    别惹四小姐(大结局)

    她是名遍黎国的笨蛋丑女!为她那位高权重的爹爹丢尽了脸面!那些自已为漂亮的兄弟姐妹个个嘲笑她!就连婢女下人都瞧不起她!没关系!我郁清(潘素素)忍!什么?她那个传说中的“花少”夫君居然退婚?好!没关系,正好我也不想嫁!哪个王八蛋半夜把她的头剪得乱七八糟?!哪个猪头在她碗里放辣椒?!哪个八婆传她脸上长疮身上长毒瘤?!呼...没关系!真的没关系!我忍!什么?外来使臣送来黄金万两珍奇异兽,只为见她这黎国传说中的第一丑女?!娘的!有钱没地方花啊!什么?举办选美大赛?!关我屁事!啊?让我去给她们做陪衬?!呼,没事没事我还可以忍!什么?让我学狗叫?MD!你们这帮食古不化的猿猴!不让你们见识见识现代人的魅力你们还真当老娘是笨蛋啊!哼!黎国第一美女又怎样?老娘照样鄙视!切!黎国第一才女又怎样?老娘照样踢!额...至于黎国第一美男...哎...啥?他就是那个传说中的“花少?!”
  • 华尔街金融真相

    华尔街金融真相

    人人都说华尔街是玩阴谋的地方,他们制定游戏规则,通过金融工具上演一场合法的赌博,而结果输的总是你。陈思进说,华尔街就是吃你钱的地方,而且是冠冕堂皇地掠夺财富。
  • 迷雾

    迷雾

    一群大学毕业八九年的广播台校友,每年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聚会。结果这一次聚会,当年的台长钟弈没有出现,却和一起死亡案件密切相关,是绑架失踪还是畏罪潜逃?尹子颜和广播台的老校友们开始了一段寻人之旅。暗恋尹子颜多年的警察陈宇负责整个案件,尹子颜为了找出失踪的前男友钟弈,被迫和陈宇组成了编外的破案搭档。寻人的过程迷雾重重,并意外牵扯出毕业当年的另一起意外死亡……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错失一点都回不到过去……迷雾散尽,暗想涌动
  • 高原美丽人生

    高原美丽人生

    这是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一个真实的故事。剧中主要人物,均为真实姓名,事件也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讲述的是西宁市湟中县下麻尔村残疾(无手)回族教师马复兴的感人事迹。在读了他的新闻和深入采访他之后,我的灵魂被深深震撼。他用别样的方式诠释着人生的意义,演绎着生命的美丽。在三尺讲台,在生活中,他用超出常人想象的顽强和毅力,体现了人生的价值,认识马复兴老师的人都会说:“马老师有手,他的手在他的心里。”马复兴曾荣获中央电视台“三农人物”、“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等荣誉,“全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 虹

    这部长篇小说以家族历史的方式展开。第一代以汤姆·布兰文为代表。汤姆被雄心勃勃的母亲送到语法学校受教育,唤醒了他对奇怪而又神秘的事物的好奇心。他爱上了波兰爱国者的遗孀莉迪亚,并终于结合。
  •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

    《为爱繁华误入秋》收录了郁达夫所著的最经典、最纯美、最精致的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书中的小说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有的注重内心的纷争与苦闷描写,有的侧重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书中的散文,无论是游记还是写景的散文,也深深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全书内容香艳而沉郁,语言感伤而率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思想风貌、创作风格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倾向。
  • 炙子温午

    炙子温午

    一个沉默寡言略呆萌,但是内心戏超丰富;一个阳光温暖带腹黑,但是自带一点毒舌属性;本以为这是两根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集,谁知命运忽然开了叉,当两根平行线开始有交点,他们又会擦出怎么的火花呢,是火星撞地球的激烈还是落地无声的细水流长。。。。。。
  • 秦岭狼人

    秦岭狼人

    据说,在秦岭深山人们发现了狼人的足迹,一时众说纷云……作者通过对狼人超能力的形象描述,给大家塑造了一个大快人心的中国版“蜘蛛侠”形象,他古道热肠,英雄侠义,劫富济贫……
  • 数学:跟着数学成长大

    数学:跟着数学成长大

    我国古代数学发轫于原始公社末期,当时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春秋战国时期,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人们已谙熟九九乘法表、整数四则运算,并使用了分数。西汉时期《九章算术》的出现,为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春秋时期,有一个宋国人,在路上行走时捡到了一个别人遗失的契据,拿回家收藏了起来。他秘密地数了数那契据上的齿,然后告诉邻居说:“我发财的日子就要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