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5700000002

第2章

当然,就算是死而复生的人,也得存档备案。国际复生者调查局源源不断地收到捐款,已经到了来不及消耗的地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尽其所能,甚至不惜举债也要为调查局投资,为的是维护与调查局的关系,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掌握了所有复生者以及相关人物事件的组织。

讽刺的是,调查局内部的人对这个机构的情况所知甚少。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清点人数,然后告诉复生者们回家的路。仅此而已。

差不多半个小时以后,哈格雷夫家小屋前廊上的澎湃感情才渐渐平复,拥抱和亲吻暂告一段落。哈格雷夫夫妇带着雅各布进了厨房,此时他已经坐下来,安心享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吃不上的各种好吃的。调查局官员与哈罗德和露西尔一起坐在客厅,他从一个棕色的皮箱里掏出一摞文件,开始进入正题。

“该复生者最初的死亡时间是?”他问道,同时又向夫妇俩介绍了一遍自己的身份:马丁·贝拉米探员。

“我们非得用那个词吗?”露西尔问。她深吸一口气,坐在椅子上挺直了背。突然间,她看上去那么气派而高傲。刚才盯着儿子看的时候,她的一头银发还有点乱,现在都已经梳理顺直。

“哪个词?”哈罗德不解。

“她指的是‘死亡’这个词。”贝拉米探员说。

露西尔点点头。

“说他死了,这有问题吗?”哈罗德的嗓门比他自己预期的要大一些。雅各布就算听不见他说话,至少也看得到他此时的样子。

“嘘!”

“他就是死了,假装他还活着也没用。”哈罗德放低了声音,虽然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马丁·贝拉米明白我的意思。”露西尔说。她两手放在大腿上,不停扭绞着,每隔几秒钟就要用目光搜寻一下雅各布的身影,就好像他是风中的一根蜡烛。

贝拉米探员微微一笑。“没关系,”他说,“其实这很正常,我确实欠考虑了。我们重新开始,好吗?”他低头看着调查问卷,“该复生者是什么时间……”

“你是哪里人?”

“您说什么?”

“你是哪里人?”哈罗德站在窗边,看着外面的蓝天问道。

“你说话的口音像是纽约人。”哈罗德说。

“这算优点还是缺点呢?”贝拉米探员看似随意地问。其实,自从他被分配来负责北卡罗来纳州南部地区的复生者以来,他的口音问题已经被人问过十几遍了。

“很讨厌,”哈罗德说,“不过我这个人不太计较。”

“雅各布,”露西尔插话说,“请叫他雅各布好吗?这是他的名字。”

“好的,夫人,”贝拉米探员说,“不好意思,现在我知道得更清楚了。”

“谢谢,马丁·贝拉米。”露西尔说。她的双手不由得再次握成拳头,然后她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慢慢放开手指。“谢谢,马丁·贝拉米。”她又说一遍。

“雅各布是什么时间离开的?”贝拉米探员柔声问道。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五日。”哈罗德回答。他走到门口,神色不安。他舔舔嘴唇,两只手一会儿摸摸穿旧了的休闲裤的口袋,一会儿又摸摸同样苍老灰白的嘴唇,没有发现任何能让人平静的东西——也就是香烟——上上下下都没有。

贝拉米一边记录一边又问。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搜索人员寻找雅各布的那天,这个名字仿佛变成一个符咒。每隔一会儿,就有人大声喊道:“雅各布!雅各布·哈格雷夫!”接着这个名字会被大家依次传递下去:“雅各布!雅各布!”

一开始,他们你一声我一声地喊,声音尖厉刺耳,充满恐惧和绝望。可是搜了很久,男孩依旧不见踪影。为了省点嗓子,搜索队的队员们开始轮流呼唤。太阳渐渐变成金红色,一点点滑到地平线之下,被高大的树林吞没,终于消失在了灌木丛中。

大家高抬着腿跨过沿路的荆棘丛,脚步开始踉跄起来。他们都累坏了,焦急的心情也让人疲惫不堪。弗雷德·格林一直陪着哈罗德。“我们会找到他的,”弗雷德不停地说,“他拆我送他的那把玩具枪的包装时,你看到他的眼神没有?这个小家伙肯定激动得要命。”弗雷德气喘吁吁地说道,此时他的两条腿几乎要累断了。“我们会找到他的,”他点点头说,“我们会找到他的。”

天色终于完全黑了下来,阿卡迪亚地区茂密的松树林中,到处有手电筒的光在闪烁。

搜索者一路找到河边,哈罗德很庆幸自己已经说服露西尔留在家里等。“他说不定会自己回来呢,”他劝她,“到时候他肯定要找妈妈。”其实,他心里有数,遇到这种情况,肯定只能在河水中找到儿子了。

哈罗德走进河里,即使是河岸浅滩处的水也有膝盖那么深。他走得很慢,每走一步,就叫一声孩子的名字,然后停顿片刻,听听附近是否有答应的声音,然后再走一步,再叫一声,往复不停。

最后,他终于看到了孩子的尸体。月光洒在河面上,将孩子的身体映照成美丽的银白色,跟波光粼粼的河水一样让人难忘。

“上帝啊。”哈罗德轻呼。从那以后,他的口中再没有喊出过这个词。

哈罗德一边讲述事情的经过,一边从自己的声音里听出了岁月的流逝。他说话已俨然像一个老人,坚硬而沙哑。说着说着,他就会伸出满是皱纹的厚实手掌,拨一拨脑袋上所剩不多的几根白头发。他的手上布满老人斑,骨节因为患了关节炎而变得肿胀。跟同龄人相比,他的关节炎还不算厉害,但那种疼痛还是让他经常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年轻人的资本了。甚至连他说话的时候,都能感到尾椎上传来一阵阵刺痛。

他的头也快秃了,无论是圆圆的大脑袋,还是皱巴巴的大耳朵上,都斑斑点点。露西尔尽量给他找合适的衣服穿,但所有衣服到他身上仍然像是要把他的身体吞没一般。毋庸置疑,他现在已经是一个老头了。

雅各布的归来——依然那么年幼,充满活力——说不清为什么,突然让哈罗德·哈格雷夫意识到了自己的年迈。

露西尔也跟她的丈夫一样老了,一头白发。他说话的时候,她移开目光,始终注视着八岁的儿子。此时,那孩子正坐在饭桌边,吃着一块胡桃派。时光仿佛倒流到一九六六年,一切平静如常,而且再也不会发生不幸。有时,她抬手拨开额边的一绺白发,不经意间也会看见自己满是老人斑的枯瘦双手,不过她倒是没有因此烦心。

哈罗德和露西尔夫妇都身材瘦长。这几年两人老了,露西尔看上去甚至比哈罗德还要高一些,或者,不如说是哈罗德萎缩的速度比她更快。结果现在两人争论的时候,他不得不抬头看她。露西尔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没有像哈罗德那样日渐消瘦——她把丈夫消瘦的原因归罪于他总是抽烟。她的裙子依然合体,瘦长的胳膊还是那么灵活地指挥这指挥那;而哈罗德的胳膊在宽大的衬衫中晃晃荡荡,衬得他比以前更没底气了,这也让露西尔这些日子越发占得先机。

露西尔对此很骄傲,也没感到有什么不妥,尽管她有时也觉得,自己应该有些不好意思才对。

贝拉米探员不停地做着记录,手都抽筋了。他放松了一下,接着记下去。他原来也想过把谈话录下来,但还是觉得用笔做记录更好。当人们与政府官员见面谈话,却发现官员什么也不记时,他们会感觉不舒服。而且这也正适合贝拉米探员的工作方式。他的大脑更容易处理视觉信息,而不善于听觉信息。就算他现在不做记录,过后也得整理出一份纸质文件。

贝拉米从一九六六年孩子的生日派对开始写起。露西尔一边抽泣,一边诉说当天发生的一切,语气中充满愧疚。她是雅各布还活着时,最后一个见到他的人。她只依稀记得儿子冲到房间的一个角落去追另一个孩子,挥动着一条苍白的胳膊。葬礼那天去参加的人太多,教堂里面几乎坐不下。贝拉米把这些都记下了。

但是有些谈话内容他没有记。出于尊重,有些细节他只是自己记在心里,而没有记在官方文件中。

哈罗德和露西尔虽然从失去孩子的悲伤中熬了过来,但也仅限于此。在接下来的五十几年中,他们的生活中一直充斥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孤独。这种孤独常常不期而至,在周日的晚餐时分不管不顾地涌上心头,令两人的话题陷入尴尬。那种感受他们无法描述,也很少谈及。他们只能屏住呼吸,在孤独中如坐针毡。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种感觉虽然规模日渐减小,却始终令人捉摸不透、无法忽视,就仿佛卧室里凭空出现了一台核粒子加速器,坚定不移地预测着宇宙真理中最不祥、最不着边际的一面。

或许事实本来就是如此。

这么多年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于逃避这种孤独感,甚至已经轻车熟路。这就像一场游戏:不要提及采草莓节,因为雅各布最喜欢这个日子;不要一直盯着那些漂亮的楼房看,因为这会让你想起自己曾说过,雅各布将来能成为建筑师;对那些与雅各布有几分相似的孩子,则完全视而不见。

每年雅各布生日前后那几天,他们总是过得很压抑,相对无言。露西尔会毫无缘由地抽泣起来,哈罗德的烟瘾会比平常要大一些。

但这只是在开始的那段时间,只是在悲哀的头几年里。

他们慢慢老去。

他们阖上了记忆的大门。

哈罗德和露西尔一直尽可能远离雅各布溺亡的悲剧。然而,他们却又一次看到这个男孩站在自家门口——脸上的笑容那么熟悉,丝毫未随着岁月而变化。他依然是他们的宝贝儿子,依然只有八岁,这一切距离他们已经如此遥远,哈罗德一时间竟然忘了孩子的名字。

哈罗德和露西尔把该说的都说完后,双双沉默了下来。但屋里的肃穆只持续了片刻工夫,因为坐在厨房餐桌边的雅各布正制造出各种动静:他把叉子和盘子碰得叮当作响,“咕咚咕咚”地大口喝下柠檬汁,接着满意地打了个饱嗝。“不好意思。”孩子朝爸爸妈妈喊了一声。

露西尔笑了。

“请原谅我接下来的这个问题。”贝拉米探员开口了,“请不要认为这是一项指控,不过,为了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特殊情况,我们不得不问一下。”

“到底还是来了。”哈罗德说。他把手插进口袋里,终于不再去摸索那根并不存在的烟。露西尔则无所谓地摊了摊手。

“你们和雅各布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我是说,那件事发生以前?”贝拉米探员问。

哈罗德哼了一声,把身体重心从左腿换到右腿上。他看着露西尔。“你们是不是希望我们回答曾经把他撵出家门之类的?电视上不都是这样嘛。我们是不是应该说曾经打过他,不给他吃饭,或者像电视里放过的那样虐待他?”哈罗德走到前厅中一个正对着大门的小桌边,第一个抽屉里有一包没打开的烟。

他还没来得及回到客厅,露西尔就率先开火了。“不准抽烟!”

哈罗德扯开包装,动作十分机械,好像那双手不是他自己的一样。他抽出一根烟,没有点着,只是叼在嘴里。他挠了挠满是皱纹的脸,呼出一口气,深长而缓慢。“我就尝尝,”他说,“不真抽。”

贝拉米探员温和地说道:“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你们或者其他什么人造成了你们儿子的……唉,我实在不知该怎么表达。”他笑了笑,“我只是想问清楚情况。调查局正努力搞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大家都想弄明白这事。我们也许能够帮助复生者和家人联系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知道他们是如何复活的,或者,是什么导致他们回来的。”他耸了耸肩,又说,“最大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难以捉摸。但我们尽量收集每一条线索,问清楚每一个问题,尽管某些问题着实令人反感,可是我们希望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逐步触及真相,抢先控制住局面,以免事态失控。”

露西尔坐在旧沙发上俯身向前,问道:“事态怎么会失控呢,出什么事了吗?”

“迟早会出事的,”哈罗德说,“我敢用《圣经》跟你打赌。”

贝拉米探员只是职业性的摇摇头,他面无表情,然后又回到刚才那个问题:“雅各布离开之前,你们的关系怎么样?”

同类推荐
  • 正义之声

    正义之声

    啊呀,那天晚上,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你要知道,每到夏天,我们都会多次驾车回到印第安纳这个地方。天上闪烁着无数颗星星,气候也非常暖和,让你可以放下顶篷通宵达旦地在外面尽情巡弋。然而,午夜刚过,我便把自己的黑色Deuce—nosed29型跑车停到了劳特22号小餐馆那空旷的停车场,伴随着一阵惊人的声浪,只见车轮下碎石飞溅。那感觉简直美妙极了。
  • 安葬

    安葬

    北京的夏天今年我算是领教了,就一个字,热!闷热,像把人放在蒸笼里蒸似的,呼吸困难,喘不上气。如果你徒步上街溜一圈儿,回来的时候,你的前后背心一定会湿透。我住在二环边上,身居三十一层的半空中,热不说了,还要再加一个闹。大马路上的车昼夜奔驰,白天似乎还不明显,可一到了晚上,那个闹呀,就如在海边听潮,壶口听瀑,搞得你彻夜难眠。于是我就瞎想了:北京啊,我美丽的首都,我受不了您的闹啦,还是撤退吧。可是一想又不行,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咱驻站在外,编辑部老总没放话,还是挺着吧。
  • 鬼泣

    鬼泣

    外边飘着细雨,街面上鲜见行人。恒昌药材行管家赵恭谦撑着一把油伞,兴匆匆地进了药行。此刻,药行掌柜那兰德穿着对襟白绸衫,正躺在后院的炕上悠闲地吸着水烟呢。今天是个雨天,难得将疲乏的筋骨好好放松放松。那兰德正闭着眼睛吞云吐雾,忽听脚步声响,睁眼一看,赵恭谦满面喜色走了进来。那兰德抬眼皮瞭了赵恭谦一眼,依旧吸他的水烟,示意他在身边的椅子上坐下。赵恭谦脱下黑呢礼帽,解开黑绸长衫挂在衣架,然后坐在椅子上,眯缝着眼看着那兰德笑道:“掌柜的,您猜,我今天给您带来了什么喜讯?”
  • 录像之谜

    录像之谜

    芝加哥电视纪录片制片人艾利·福尔曼打开门,发现一盒监控录像放在门口;一看才是一名年轻女子被害的镜头。艾利将录像带交给警方,警方对此不感兴趣。只有女警官乔治娅·戴维斯愿与艾利一道查明。刚刚揭开了一点儿,就已经令人瞠目结舌……本书是多次荣登亚马逊中文小说类排行榜冠军的《谋杀鉴赏》第三部。精彩依旧,敬请关注。
  • 所罗门王的宝藏

    所罗门王的宝藏

    《所罗门王的宝藏》描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寻宝故事。故事的叙述人名叫艾伦·夸特梅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柯蒂斯爵士和古德上校,并同他们一道寻觅柯蒂斯爵士失踪已久的兄弟,此人已去库库安纳国寻找所罗门王的宝藏。同行的还有他们在当地雇用的仆人昂博帕。一行人穿过极其可怕的沙漠,并且在山顶几乎冻僵,后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不料,仆人昂博帕的真实身份竟然是当地合法的国王继承入,他依靠众人的帮助,战胜了邪恶的篡位国王。最后,所罗门王的宝藏找到,但狡诈的巫医加古尔设计让他们深陷在地下墓室。在艰难逃脱之后,他们找到柯蒂斯爵士的兄弟,回复到了文明社会。
热门推荐
  • 怕什么前途未知,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怕什么前途未知,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每个人都会经历自我挣扎的成长黑暗期,我也曾像你一样迷惘。但我们不要失望,我们不要丢掉那颗永远敢期待、永远敢拼搏、始终对一无所知的未来满腔热忱的少女心。管这世界拿多少妖魔鬼怪在我们面前示威,我们将披荆斩棘,发光如星,一路高歌,一路昂扬。直到我们找到最重要的那扇门,然后打开自己。
  • 花心悍妻

    花心悍妻

    先自己打打广告哈:正式通知大家,新文《新欢霸爱》已经开坑,欢迎围观:---------------------------------------------------------------------------------------------为了不嫁到吐藩去,决定借腹生子;为了借腹生子,决定独进鸭店;来到梦里水乡,才发现官府查案自投罗网;稀里糊涂的关进地牢,莫名其妙的出嫁为妇,百般逃跑无望后,乖乖开始享受婚后生活。相公人不错,英俊潇洒还是个大官,三十出头身体棒棒,且从不妨碍自己“寻欢作乐”,就是烂桃花太多——一个是垂涎三尺的通房丫头,一个是虎视眈眈的十二公主,本着拆散一对是一对的信念,数次骚扰,想鸠占鹊巢。有道是谁家不摔锅碗瓢盆,牙齿和嘴唇也时常打架,小打小闹可以怡情,大吵大闹可以休夫。一张休书扔下,住进妓院继续寻欢作乐,管你们是想帮小妾还是当正室,老娘不奉陪!听说梦里水乡在扬州开分店,自然是要去捧场,突然天上掉下个“西红柿”,长着两个迷人的酒窝还会吹口哨,竟是梦里水乡的幕后老板。哈哈哈,认识你能打折么,能找把店里的台柱借来耍耍么……没问题,都可以……好,前方便是人间仙境,帅哥怀里死,做鬼也风流!说什么,这扬州我必定是要走一遭!出了京城才知道世界有多大,醉不归里搞评比,结果前相公没有赶走,还成了跟屁虫。玉池镇里撮合新人,不凑巧自己做了人质,闹得人心惶惶。最有意思的是女儿国,全是女人人间天堂,就连神秘的西红柿也跟她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好吧,千辛万苦来到扬州的梦里水乡,又会有什么事发生呢?@某些人问:你有什么爱好吗?某女回答:钓男人算不算?不算,那我就没有了。@“你是谁?”“别问我是谁。”“你从哪来的?”“别问我从哪里来,也别问我要去哪里。”“……”短暂的沉默过去是一声惨叫,某人被踢下楼梯,从三楼完美的拐弯再拐弯再拐弯,最后摔倒在一楼大厅,猪头猪脑的,连哭都不会。@“你叫西红柿?”“对。”“你爹叫西瓜?你娘叫红椒?别告诉我,你爱吃柿饼,所以叫西红柿!”“你这女人,确实很聪明。”---------------------------------------------------------------------------------------------
  • 大师来自三不管

    大师来自三不管

    宇文寿杰其人清代光绪年间,尤其在中国北方,评书极为盛行,除了皇城北京,就当属天津了。其次才是济南、奉天和营口……天津评书最火爆的地方,是“三不管儿”。其实,这地方跟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一样,都是穷人扎堆儿、江湖艺人蚁聚之地。来“三不管儿”听评书的人,不光是穷苦人,也有阔人。当时天津最具代表性的阔人家有“八大世家”之说。说是阔人家,有的也是书香门第。除了“八大家”之外,还有一户大家,人称“西门里宇家”。宇家,复姓宇文,因祖上是从山西逃难来的天津,后在天津做生意发家,遂在天津西门里老城购置房产,从此扎根天津。
  • 最强武器系统

    最强武器系统

    系统自带大怒神功,岂不是我越生气越厉害?“为啥坑爹的只给我一件白装长剑?我要的是无尽之刃,刀刀暴击!”“宿主,您经验不够。”“脑瘫系统!你气死我了!”“滴,恭喜宿主,怒气值已满!获得传说级神装诛仙四剑,祝您神挡杀神!”
  • 萌宝来袭:爹地,她是我妈咪!

    萌宝来袭:爹地,她是我妈咪!

    什么?她正值妙龄,竟然被一个小萝莉喊妈?不仅如此,萝莉爸竟然逼她签下“母亲”协议?她逃,她躲,奈何依旧逃不过男人的手掌心,更可怕的是,她竟然慢慢觉得有个女儿和老公挺好的?!“东方世捷,你今天是哪种人格?”她发现他的神情古怪,他却忽然笑了,“依依,无论是哪个我,都只想爱你。”
  • 进击的小地主

    进击的小地主

    没米下锅?厚着脸皮借。没瓦片遮身?空屋挤挤。没有银子?卖卖卖花。没有男朋友?坑蒙拐骗!等等……她才是被拐的那一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暴君的弃爱

    暴君的弃爱

    【虐心虐情,爱恨交融,女主由弱变强】大婚十日,他给了她无尽的疼爱。变故横生,他给了她渺如尘的温存,一转身,却狠狠的把一碗红花药灌入她的口中,斜眼冷笑:“把那孽种解决了,你便永远都是我的皇妃!”当一切情丝羁绊已断,当一切只剩坠胎毁颜之恨,蜕变过后,光华万丈的归来,她极尽妖娆的一笑,把一张草纸抛到他面前:“给殿下的,休书一纸!”多年后的那一夜,他站在如山尸体之间,居高临下的睥睨着满身是血的她,昂首狂傲道:“女人,你永远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眸波流转,她极尽妖娆的一笑:“可是,我已改嫁了啊……”
  • 材料世家

    材料世家

    本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给你插上梦的翅膀:情商教育的100个哲理故事

    本书汇集了100个涉及情商教育的经典故事,分为“水温够了茶自香”、“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别让心智老去”、“播撒美丽,收获幸福”、“简单处理危机”等七辑。
  • 佛说琉璃王经

    佛说琉璃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