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9800000003

第3章 出生于动荡之年

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人物志·卷上·流业第三》

(一)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末年,周天子暗弱,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终于导致天下大乱。经过百余年的兼并战争,最终形成了秦、韩、赵、魏、燕、楚、齐七国并立的局面,史称战国七雄。七雄内修政治,外呈刀兵,均企图独霸天下。在此过程中,地处西方的秦国一枝独秀,迅速发展成为战国末年的超级大国。

秦王政(公元前259-前210年,公元前247-前210年在位)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国做好了发动统一之战的准备,随后立即发兵攻打弱小的邻国——韩国。韩国无力抵抗,韩王安(?-前226年,公元前238-前230年在位)被俘,韩国灭亡。

次年,秦王政又任命王翦为上将,羌瘣与杨端和为副将,大举征伐赵国。秦军兵分三路,其中王翦率领一路大军攻打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县),将赵国拦腰截断,使其南北之兵不能互相救应;羌瘣率领一路荡平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外围的守军,使其无法向都城方向增援;杨端和率领的一路则直扑邯郸而去。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王翦、羌瘣等几路大军合围邯郸,破城而入。赵幽缪王(生卒年不不详,公元前235-前228年在位)被俘,赵国灭亡。赵幽缪王的哥哥赵嘉带着部分王室宗亲逃往代地(今河北省西北部、山西省东北部一带),自立为代王,屯于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附近),与燕国合兵一处,企图联燕抗秦。

秦军所向披靡的兵锋不但吓坏了代王赵嘉和燕王喜(生卒年不详,公元前254-前222年在位),也吓坏了魏、楚、齐等三国的百姓。三国百姓纷纷议论说:

“秦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灭燕之后定会前来攻打我们国家的。”

那些深爱着自己国家的百姓则说:

“怕什么呢?秦军如果胆敢犯境,我们大不了以死相拼就是了。”

而一些见识不凡的读书人则说: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百姓们听读书人竟然说出这种大逆不道之言,纷纷斥责道:

“你们读书人不要太过轻狂,秦灭六国之后,难道会让你们有好日子过吗?”

读书人则摇头晃脑地回答说:

“天下一统,万姓皆为一家,兵戈自息,对我等来说岂不是美事一桩?”

有人认为读书人说得很有道理,点头称赞;也有人认为那些读书人读书读坏了脑袋,纯粹胡说八道。但不论如何,每个百姓都感受到了大战前夕的紧张气氛。各国国君也纷纷从民间征发粮草和士卒,准备抵御秦军的入侵。

百姓们的生活原本就不富裕,如今更是雪上加霜,愈发艰难。在楚国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境内,有一户姓韩的农民。由于时代久远,史书记载不详,现在已无法考证这户农民的出身和家庭成员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生活十分困苦,夫妻俩终年辛勤劳作,也只能勉强果腹。

大约在秦军灭赵之时,一个新生命在韩姓农民家那间破败的茅屋中降生了。这个不起眼的新生儿,就是日后叱咤风云的战神韩信。因史料记载不详,如今已无法得知韩信出生的具体年月了,唯有通过史书上的一些蛛丝马迹并结合民间传说加以推测。

秦朝的兵役制度规定:男子自20岁起服兵役两年。韩信是在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参加项粱的起义军的。这也就是说,韩信在秦二世二年时大约20岁。另外,民间流传的歌谣中说,韩信死时只有33岁,他被处死的那一年是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根据这些资料推断,韩信大约出生于秦王政十九年,即公元前228年。

(二)

韩信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在那个战争频仍、瘟疫横行的年代,青年人战死沙场或者染病而亡是十分正常的事。也有历史学家认为,韩信的父亲并没有死,而是为躲避兵役抛弃了妻儿,离家出走了。不管真相如何,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韩信是在母亲的独自抚养下长大的。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孤儿寡母的生活过得自然异常艰苦。好在韩母是个非常刚强的女子,她毫无怨言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含辛茹苦地养育着儿子。

韩信一天天长大了,秦国也在一点点地蚕食着东方各个诸侯国的领地。到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翦和其子王贲已领兵荡平了燕国和魏国。秦王政大喜,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对楚国用兵之事。

秦王政看了看王翦、王贲、李信、蒙武等能征惯战的猛将,大声说道:

“寡人想要攻打楚国,谁人可以为将?”

李信出列,向秦王政鞠躬后回答说:

“臣愿意领兵替大王荡平楚国。”

李信是在灭燕之战中涌现出来的将领,深受秦王政的喜爱。秦王政见李信主动请缨,心下大喜,问道:

“若让将军领兵伐楚,你打算用多少人马?”

李信自信地回答说:

“区区楚国岂是我大秦天兵的对手?我认为,有20万人马就足以踏平楚国了。”

秦王政见李信浑身是胆,不禁欣喜万分。他又转向老将王翦,缓缓问道:

“王老将军以为攻灭楚国需要多少人马?”

王翦整整衣衫,从武将的行列里站出来,慎重地回答说:

“启禀大王,臣以为非60万人马不可。”

秦王政闻言,面露愠色,冷冷地说:

“王将军老了吧,何时变得这么胆怯了?李将军英勇果断,寡人以为他是对的。”

就这样,秦王政命李信为上将,命蒙武为副将,领兵20万,择日出征攻打楚国。王翦因受到冷遇,心里闷闷不乐,便以老病为由向秦王政请求辞官回乡。秦王政想也没想,就答应了王翦的请求。王翦悻悻地回到故乡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闭门不出。

李信信心百倍地领着2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楚国。楚王负刍(?-前223年,公元前227-前223年在位)闻知秦军大举来犯,慌忙召大将项燕商议对策。

项燕是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西南)人,世代为楚将,因封于项(今河南省项城市),故姓项氏。项燕闻知李信为秦军上将,且只有20万人马,笑道:

“大王请放心,李信不足为虑,臣这就去安排迎敌之事。”

项燕果然不愧为一代名将,他主动放弃了寝(今安徽省临泉县)地,以骄李信之心。李信果然中计,率部轻装突进,深入楚国腹地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项燕趁敌不备,突然率部杀到,大破秦军。

李信慌忙向西退却,项燕率楚军追击三天三夜,一路掩杀,杀掉秦军7名都尉,打得李信溃不成军,丢盔弃甲。李信只得率数千残部向咸阳方向退却,项燕则乘势收复了寝、鄢(今湖北省宜城市)等地,声威大震。

(三)

李信兵败的消息传到咸阳后,秦王政勃然大怒。他这才想起老将王翦,急忙令人备车直驱频阳。王翦闻知秦王政驾到,慌忙出迎,将其引入内室。秦王政拉着王翦的手,颇有悔意地说:

“都怪寡人没有听从将军的建议,才让李信辱我秦军。”

王翦早已知道李信兵败之事了,他安慰秦王政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大王不必自责。”

秦王政焦急地说:

“不容寡人不自责啊!如今项燕正领兵往西而来,眼见就要打到我大秦的地界了。将军虽然有病在身,难道就忍心离弃寡人吗?”

王翦见秦王政要起用自己,又担心他不肯给自己足够的兵力,就推辞说:

“臣多病,又老糊涂,恐怕不能为大王效力了,还是请大王另选贤能吧。”

秦王政坚持道:

“难道将军还在生寡人的气吗?请将军不要再说了,寡人已经决定了。”

王翦见不便再推辞,便趁机说道:

“如果大王一定要以臣为将的话,非要60万人马不可。”

秦王政羞愧地说:

“一切都听从将军的安排。”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以王翦为上将,令其领兵60万直奔楚地而去。秦王政亲自将王翦送到灞上长亭(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临别前,秦王政又拉着王翦的手,问道:

“将军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王翦深知秦王政的心思,便向秦王政要了很多良田美宅。秦王政笑道:

“将军此去定能大破楚军,还用担心贫穷吗?”

王翦正色道:

“为大王领兵打仗,有功终不得封侯,所以臣才趁着大王用臣之际多多要一些良田美宅,以此作为子孙的基业。”

秦王政闻言大笑,点头答应了王翦的请求。王翦领军行至函谷关后,又派使者返回咸阳,再向秦王政要更多的赏赐,秦王政又笑着答应了。王翦的随从人员不解地问:

“将军要这么多赏赐,难道不觉得太多了吗?”

王翦笑着回答说:

“不多。大王素来多疑,今以倾国之兵专委于我,如果我不多为子孙要些田宅以表明我绝无谋反之意,大王肯定会对我产生疑虑的。”

左右听了王翦的话,无不佩服他的睿智。

楚国君臣闻听王翦率领60万甲兵南来伐楚,顿时乱成一团。楚王负刍立即召见项燕,令其筹划迎敌之计。项燕知道王翦用兵如神,且手中有60万大军,已隐隐感到大事不妙了。他沉思了一下,回答说:

“启禀大王,王翦率倾国之兵而来,而我军不过二三十万,处于劣势,因此应当以逸待劳,携新胜之威,速战速决。”

楚王忧心忡忡地说:

“但凭将军安排就是了。”

令项燕更加忧心的是,王翦的大军开至楚国之后便深沟高垒,不肯出战。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项燕知道王翦此举是想消磨楚军的士气。秦军虽然势大,但刚刚遭遇失败,士气低落,如果贸然出击,很可能会被处于劣势的楚军击破。王翦打算先提高士卒的斗志,然后再一举击破楚军。

项燕忧心如焚,日日派士卒到秦军营前挑战。可是无论楚军士卒如何辱骂,王翦都据不出兵,只下令让秦军士卒好生休息,日日好酒好菜享受这。而他也与士卒同食同眠,深受士卒的爱戴。

两军对峙一段时间后,秦军士卒都纷纷向王翦请战:

“我等愿为将军死战,大破楚军。”

而王翦却笑着说:

“不急,时机还未到。”

楚军士卒见秦军龟缩在军营里不肯出战,以为他们是害怕了,顿生轻敌之意,因此距离秦军大营越来越近。而项燕见秦军一直不肯出战,唯恐日久生变,遂渐渐产生了撤军东去的想法。

就在这时,王翦却开始派人侦察敌情了。一天,他问前沿的岗哨:

“楚军的情况如何?”

岗哨回答说:

“启禀将军,楚军与我相距刚刚超过投石之距,日日在营前嬉闹。”

所谓“投石之距”,就是扔一块石头能够达到的距离。由此可见,楚、秦两军之间的距离已经十分接近了。

这时王翦笑着说:

“士卒可用了。”

当天深夜,项燕悄悄令大军往东撤去,岗哨立即将楚军的动向报告给王翦。王翦大喜,立即令大军倾巢而出,从后追击。楚军此时毫无防备,顿时大乱。王翦趁势掩杀,轻轻松松地将数十万楚军打得丢盔弃甲。项燕率领残部突出重围,往东逃去。王翦趁势攻取了陈(今河南省淮阳县)以南至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北)一带,并俘虏了楚王负刍。

(四)

兵败之后,项燕逃到了淮南(今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拥立昌平君为新君,继续与秦军对抗。

昌平君是楚国的公子,曾在秦国为官多年,为秦王政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秦王政大举入侵楚国,昌平君极力反对,遂被流放到郢(今湖北省荆州市)。

昌平君既立,秦王政大怒,立即派蒙武为副将,领军数万前去支援王翦。王翦得到蒙武的生力军,如虎添翼,在淮南之地纵横驰骋,追击溃败的楚军。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合力荡平了楚军残部,昌平君也死于乱军之中,项燕也兵败自杀了,项燕的儿子项粱带着年仅9岁的侄儿项羽逃到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项羽,名籍,项燕之孙。由于史料不详,现已无法得知其父母的名字及生平事迹了。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是由叔父项粱抚养长大的。

楚国灭亡之后,王翦又率部陆续平定了江南等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国在江南设置了会稽郡(郡治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与此同时,王翦之子王贲又率部攻伐辽东,俘虏了燕王喜和代王嘉。至此,天下东方六国已被秦国灭了五国,仅剩偏安于大海之滨的齐国了。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又以王翦之子王贲为主将,蒙武之子蒙恬为副将,领军攻打齐国。齐国不能敌,齐王建(约公元前280-前221年,公元前264-前221年在位)被俘,齐国灭亡。

秦灭六国后,秦王政开创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功绩,第一次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了大秦帝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统一六国后,秦王政又接受了廷尉李斯等人的建议,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设置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北御匈奴,南征百越,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秦王政开创了不世之功,顿时自命不凡起来,遂下令“议帝号”。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人上奏说:

“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王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但秦王政对“泰皇”这一称号并不满意,他说:

“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其他的就按众位爱卿所商议的办吧。”

于是,秦王政便开始称“皇帝”,自称始皇帝,即秦始皇。始皇帝是希望能将他的大秦帝国永远延续下去,后世皇帝就按照次序称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至万世皇帝,传之无穷。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缔造的大秦帝国仅历二世便亡国了,而这一切也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韩信与他的母亲也成了秦国的百姓。不过,从楚国人变为秦国人并没有给韩信母子的生活带来多少改变,他们依然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此时的韩信已经七八岁,到了该读书认字的年龄了。

在那个年代,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除王公贵族、富商巨贾外,能够接受教育的人少之又少。像韩信这种出身于底层农民的子弟来说,读书更像是天方夜谭一样遥不可及。不过,韩母依然想方设法地弄到了一些简册,求人教韩信读书识字。

当时还没有纸张,文字都是写在帛和竹简或木简之上的。帛价格昂贵,除王公贵族外,普通人根本用不起。普通人读的书都是将文字刻在竹简或木简上,然后再用割成细条的生牛皮将竹简或木简串编起来,成为简册。

这种简册十分笨重,携带也极不方便。对七八岁的孩童来说,整日里捧着笨重的简册学习是件非常辛苦的事。不过,韩信知道自己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十分用功。再加上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进步很快,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文化知识。

在诸多学说中,韩信最喜欢的是兵法。从第一次接触到兵法开始,他便被深深地吸引了,仿佛本来就是为了学习兵法而生一样。

同类推荐
  • 赵振业传

    赵振业传

    ???齲?????????????????????????????????????????г??????????????????ó?????·??????????????????????????е????????ɡ??????????????????????????о???????????????????????????????????????????й???????????????????????档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本书分为岳飞、萨拉丁、成吉思汗等部分。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

    《图说世界名人:孔子(中国精神的塑造者)》介绍了,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及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国家及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热门推荐
  • 仙子戏王爷:蔷薇小婢女

    仙子戏王爷:蔷薇小婢女

    天下第一楼主怎么了?飞雪山庄庄主又有什么了不起?!姑娘她可是天上下凡来的仙女来着!居然敢一个压着她做那委委屈屈的小婢女,还想利用她来解他的毒……另一个还想利用她的感情,拿她做踏板找藏宝图……你们不仁别怪我不义,且看本仙子如何翻身做女王,让你们一个个悔不当初……
  • 隐之王者

    隐之王者

    我是谁?穿越了,附身了,还是……仅仅是病得脑袋都秀逗了?春秋五霸算个屁,看我江淮野小子如何步步为营,纵横捭阖,独步天下。算计齐桓公,戏弄宋襄公,报复晋文公,利用秦穆公,折磨楚庄王……琅琊之上,五星连珠;苍穹之下,皆是王土。注:其实这是一篇非常严谨的考据类历史文,只是思路稍新,脑洞稍大而已……
  • 马云:我的关键时刻

    马云:我的关键时刻

    马云说自己不懂IT,却成为了中国公认的互联网领军人物。马云说自己不懂管理,却一手缔造了市值数千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帝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马云并没有说错。即使是今天,他可能也不会编写一行代码。即使他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企业领袖,他也没有太多管理的系统性知识。什么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又如何做一个天一样大的企业呢!很多人把马云的成功简单归结于“时势造英雄”,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人仅仅因为把握住了历史时机而成为富翁,不过想凭借幸运做一家超级企业,却几乎不可能。真正能做成一家超级大企业还需要智慧。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暴魔帝国

    暴魔帝国

    魔力就是战斗力………魔法就是救世法………推科幻新书《原力无敌》。简介:原力扩散,宇宙混战,帕尔帕廷的后裔克雷明趁势崛起,再造共和,还是重建帝国……(注:帕尔帕廷即银河共和国最高议长,后来的达斯?西迪厄斯,银河帝国皇帝,黑武士达斯?维德的师傅。)
  •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类观察课

    人类观察课

    外星人真的存在吗?是的,他们一直在看着你!
  • 医妃倾城

    医妃倾城

    她是医术高明的现代穿越人,为了自保扮成无盐女,想借着医术发家致富奔小康,保护娘亲。却被势利的亲爹、阴险的后娘、娇宠的妹妹给推向了“火坑”。他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的战神三王爷,大火烧伤成了面具男,从此后心性大变,嗜血冷酷,令人闻风丧胆。一场有预谋的替嫁,让无盐女遇上了面具男。大婚之夜,独守空房,新郎一夜未归。第二日,小妾挑衅,拿这个正牌王妃当猴耍。为了娘亲,为了银子,她咬牙忍了。我就是胆小如鼠怎么了?白天,她钻狗洞乔装打扮去行医,晚上闷在房里配制独家秘制丸药。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波澜不兴,离她的目标也越来越近。可是那个新郎忽然来了兴致,半夜三更骑在墙头上候着她。尼玛,这人不是个冷血动物吗?怎么忽然对她这个无盐女感兴趣了?难道是美女见得多了看腻味了?片段一:白天辛劳了一天,回去之后才知道贴身丫头被小妾给打了,古若雅顿时那个气啊。我不折腾当我是病猫还是怎么的?她抄起自己研制的独门秘制炸药就到了小妾的院子里,见面先甩了一个大嘴巴,打得小妾措手不及。仆妇们上来要抓打她,她冷冷一笑,“泰王府莫非没有了规矩了?既然王爷忙于政务,我这个王妃也得为他分忧了。”手一扬,一个白色的弹丸朝小妾身上招呼过去,轰隆一声过后,小妾变成了一个黑人。某王爷听了唇角微翘,看都不看一眼被炸得一脸黑灰的小妾,淡淡道:“她是王妃,怎么处置你们是她的权力!”片段二:月黑风高夜,她背着一口袋面粉吃力地来到王府的墙外,想从墙洞里钻进去,发现却被人给堵上了。正急得要跳墙,才看到墙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骑了一个人,那人还悠闲地问道:“王妃好雅兴,喜欢半夜三更翻墙啊。”某女只觉得心里一阵悲哀,完了,事情穿帮了。
  • 快穿:反派boss软绵绵

    快穿:反派boss软绵绵

    刚开始被绑定反派系统,闻箜一点也不乐意,直到→_→“宿主,随机掉落小弟一枚,请速速查收!”“好的,马上来\(≧▽≦)/”“老大?呵呵,小弟乐意为您效劳……”“侍奉?小可爱,或许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一下……”“合作?疯女人,你接近我到底有什么目的!”……闻箜:唉!这年头老大不好当啊~不仅要哄要骗要顺毛还要亲亲抱抱举高高(??﹏??)系统魔王:妈的!都说了它不是小弟养成系统!
  • 一纸甜契

    一纸甜契

    “我要钱!”“我要人!”一个想要救人,一个想要自由。吴星辰和杜冷月两个达成协议,他们的婚姻建立在一张契约纸上,在吴星辰没有找到喜欢的女人之前,杜冷月就不能离开。“你不能招蜂引蝶!”“契约没有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