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不妨举几个实例来证明:林肯对于机械很感兴趣,他曾发明一种把搁浅在泥沙中的船只举起来的机器,而且还获得了专利权。他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附近的一家机械厂中制造模型,这设计结果最后是失败了,但他依旧很热心地认为有成功的可能的。如果有朋友到他的事务所中去看模型,他也不厌烦地向朋友说明事理,他的目的,就是要使朋友们能够明白。
当林肯在葛底斯堡发表他那不朽的演讲时,当林肯发表他就职第一次及第二次总统的演讲时,林肯的主要目的,就是说服人而使人家感动。当然,要说服人家,而使人感动,他就应该讲得十分清楚;但是,在这几种情况之下,清楚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在和法官讲话的时候,是希望得到有利的判断;他在上政治活动的时候,是希望获得较多的选举票;换句话说,就是他的目的在得到他人的行动。还有他在当选总统的两年前,预备了一篇关于科学的演讲,目的是引起人家的兴趣。这虽然不是他成功的杰作,但可证明他也用过这一种演讲的目标。下篇“关于‘一元钱’官司的思考”就很明确地表明讲话者的目的。
经常传来有某人为“一元钱”甚至“几毛钱”而诉诸法庭的报道,从而引发当事人此举是否合乎“投入产出”原则以及是否造成国家审判资源浪费的争论。对此类问题应有另外几种的视角:
第一,法治的建构依据之一,就是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制度的安排应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当个人感觉权利受到损害以后,他有权自主地选择救济权利的手段,他人不应在旁边指手画脚。
第二,权利原本是无价的,正如我们不可说某人的面子值多少钱,某女的贞操权可折算多少钱,但我们无法找到更有效地救济被损害权利的手段以前,金钱补偿就成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之一。人在社会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人的需求也当然有许多种。一个事事做起来都要进行功利算计的人,其人生未免显得太乏味。因此,当那些觉得“金钱诚可贵,尊严价更高”的人,愤而拿起维权的武器时,我们应毫不吝惜地送去鼓励的掌声。
第三,法律是用来制止纷争的,道德是用来教化人类、培育情操的,这两者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因此,当牺牲众人的生命去抢救一个落水儿童,当一个大学生为一个残疾人挡住车轮,当一个女研究生毅然嫁给一个农民,当一个富翁散尽家产去做慈善事业时,我们只会在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意,而断不会有他们的做法划不来的想法。为“一元钱”而打官司者,或许其行为没有上述良好的动机,但其结果或许有相同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的行为只要对他人无害,其行为是否有意义也是一个不必追问的问题。
第四,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里,权利观念和权利意识是极度缺乏的。因此即便那些为“一元钱”而打官司者,是喜欢“缠诉、滥诉”的刁民,但为了培育人们的权利意识,社会也需要对他们行为进行适度的容忍,这应该是一个社会为了实现正义和公平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第五,维权的手段是多途径的,“打官司”是追求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成本最高的一道门槛。如果有更便利、更迅捷的途径,维权者有必要理性地选择其他途径。
在表明讲话目的时候,如果比较抽象,可以用适当的比喻。正如耶稣的门徒问为什么讲道的时候总是用比喻?耶稣说:“因为我所讲的东西他们看不见、听不到,我不用比喻,他们根本不会懂。”
当你对听众讲些他们完全生疏的题材时,你能希望他们对你所讲的比耶稣所讲的更易了解吗?当然,这不是容易的事。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请记住,耶稣碰到这样情形时,他就努力设法把人家觉得生疏的东西,化成简单而显示一些形象,他用人所熟知的东西做比喻,把那生疏的事物形容得明明白白。
把下面的例子比较一下,看看哪一个清楚?
(一)离开地球最近的星,中间的距离有35000000000000公里。
(二)要是一分钟走一公里的火车,要走到4800万年之后,才可以到达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上去。如在那星球上唱一支歌,要在380万年之后,这声音才能传到我们的耳中。如果用一根蜘蛛的丝从地球上拉到那星球上,这些丝的总重量要有500吨。
(一)世上最大的圣彼昨教堂高232码,宽364英尺。
(二)圣彼得教堂的高,有如人民大会堂两座堆积起来的高。
有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罗伯讲述原子的本质和面积,就是应用这一种方法。他对一群欧洲的听众说,一滴水中的原子,正像地中海的水滴一样的多。这个例子举得真是恰到好处。因为听众中有不少是从直布罗陀海峡经过地中海而到苏彝土运河来的。所以极易对此了解。但他为了还要说得明白些,所以另外又作一个比喻说:“一滴水中的原子数,正像全地球上的草叶一样的多。”
当众讲话也可以应用这个原则。如果你要形容那金字塔的伟大,你要告诉听众有451英尺的高,然后你再用他们日常所见到的建筑物来作比喻。你可以告诉他们塔底的面积,占着城内多少的街道和房屋。你不要对人家说这个有多少升,那个有多少桶,不妨说某种东西,多到可以装满这一个演讲的大礼堂;你要说这个建筑物的高,不妨说比这演讲的大礼堂高多少倍;你不要用丈里的数目来表示距离,应该说从这里的车站一直到某街一般的远,这不是比较更明白了吗?
少说专用词汇
如果你的职业是律师、医生或是工程师一类属于专门性质的,你当众讲话的时候应该格外的小心,要避免专业的名词,而且连普通的名词还得加以详细的解释。很多场合,发言者都在这一点上得到了很惨的失败。这些人只管说着专业名词,对于听众的“不明白”,似乎完全不曾觉得,仍是滔滔不绝地讲下去。
有一个医生,他在健康讲座上说:“横膈膜的呼吸,对于腹部的蠕动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很有助于健康的。”他这样说了之后,立刻就去讲别的话。
有位听众问他:“横膈膜的呼吸和其他的呼吸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对身体特别有助益?还有,蠕动的动作是些什么?”
这话使那医生十分惊讶,于是他又重新解释说:“横膈膜是一层很薄的膜,它的位置是在胸部和腹部的中间,当你在做胸呼吸的时候,它的形状正像一只覆着的盆;你做腹部的深呼吸的时候,它被空气挤压着,差不多由弧形而变成了平面。在这时候,你可以感觉到你的胃压迫着你的腰。所以,横膈膜向下的压力,摩擦并刺激到你腹腔上部的各种器官,像胃、肝、胰以及上腹部的神经网等。当你呼出空气的时候,你的胃和各种上腹部的脏器被横膈膜推了上去,这一个摩擦,是帮助你的排泄作用的。凡是消化不良以及便秘等疾病,大都可以由横膈膜的呼吸练习而消除的。”
由此可见,讲话者认为听众已经听懂了,但实际上只是他的错觉,听众对他所说的根本就不了解。
很多时候,讲话者本身并不注意到所说的过于专业化。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太专业化,不妨从听众中去选一个像是最没知识的人,使他对你讲的话感到兴趣。这是一种十分有益的练习,要达到这一个令那最无知识的人感到兴味的目的,你只有用清楚的字句来讲明事实和解释道理才能有效。更好的方法,就是把你的谈话集中在和那父母同来的小孩子身上,你所讲的话要简单明白,使孩子们都能够了解,并且使得散会之后,小孩子们还能说出你所讲过的话。
让听众听得懂
让听众听得懂,是明确表达讲话者当众发言所说主题的根本。这就要求你在发言的内容上下工夫,以最简单明了的话,传播你的想法,体现你的主张。
林肯对于他自己的意见或是提议,必须要使不论谁都能够十分清楚明白,这是他的一种习惯。有一次,他对同事解释他为什么喜欢用通俗平易的文字的理由,他说:“在回忆中,记得我小的时候,如果有人对我讲话而我不懂,我就常常的生气。在我的一生中,我再不能想起别的什么能够使我更生气的了。我还记得当我听邻人和父亲谈了一夜的话以后,我回到小寝室中,花了不少的时光去想他们所谈的我不明白的地方。当我要思索一件事的时候,即使我想去睡了,也是睡不着,必把那件事想出之后才能入睡。但是,即使想出了,还不能认为满足,还得再三的思考,把这件事用通俗平易的字句讲出来,使不论哪一个孩子听了都能够明白,这差不多成为我的一种嗜好了,至今还是一样。”
为什么很多人在发言的时候大都不能把一件最普通的事理说得十分明白易懂呢?这是因为他们所说的事情,连他们自己都模糊不清,好像一架摄影机,在烟雾中照不出清楚的相片一样。要想听众听得懂你的意思,不妨先让自己试着理解一遍。比如下篇演讲,演讲者先自己了解要表达什么意思,才能让听众也能听得懂。
向着成功努力的过程,乍一看,就像一条黑漆的隧道,望不到头,比如高三毕业班的学生,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忙不完的事,睡不够的觉,许多人每天都要“头悬梁锥刺骨”地挑灯夜战,每天在“两点一线”之间劳碌……一天天的生活就像复印机里印出来的,一切都在重复。别忘了,太阳是新的!全新的,是一种最美的心境!
新的太阳,难道这不是一种希望吗?每天都看见希望,就像是在黑口的夜里看见曙光,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是的,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几乎崩溃了,太高的期望将我们紧紧地钉在地上,但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充实的象征。
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向着胜利微笑,但面对暂时的困难,我们必须微笑,而且是会心动微笑。
埋首于通向成功征途,是必须真真正正“埋”下去的,这段日子需要休沉下来,静下心来,只有保持“心静如水”的状态,才能投入最后的冲刺。
我们好比是在乘一辆车前往目的地,沿途的风光很美,很诱人,但是你最好不要为了他们牵扯太多的精力,而要使目光一直朝着终点的方向看,如果忍不住跳下车去欣赏暂时的美景,这辆车就开走了,也许你会看到另一辆车,也许最后你同样到达目的地,但那也不是你人生准点的时刻了。
人生在特定的阶段有着特殊的使命。求学的阶段,就是为实现人生目标迈出重要一步的时候,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你将追悔莫及,所以狠狠心,女孩子们暂且丢下那些漂亮的衣服和浪费时间的打扮,男孩子们抛开那诱人的漫画书和电脑游戏,放一放那一段遥不可及的“青苹果”之恋吧!夏天不摘秋天的果,摘下来,食之不甜,弃之可惜,所以还是等到收获的季节里再去品尝丰收的喜悦吧!
搁置一下与前进无关的心事,抬头望天,用心灵看世界,因为太阳常新。
轻轻对自己说:“如果没有我,世界将少一个人欣赏这美丽的太阳。”就是这样一种心境,让你始终把精彩留给自己!
春天,鸟语花香,微风拂面;夏天,百花开放,蝴蝶飞舞;秋天,天高云淡,红叶似火;冬天,寒风刺骨,白雪皑皑;无论寒来暑往,春夏秋冬,太阳照常升起……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进,很少有人能知道需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我们只能不断前进、前进,再前进,“一万年太久我们只争朝夕”!
只争朝夕,在你茫然的时候;只争朝夕,在你沮丧的时候;只争朝夕,在你懒散的时候,只争朝夕,在你还拥有梦想的时候;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远充满希望,现在就开始吧,把握每个瞬间,不要再犹豫!
正如要想说服别人,首先要先说服自己一样。只有你说的话自己先懂了,才能让别人也听得懂。
让主题更加形象化
通常情况下,眼睛看见所给我们的印象远较耳朵听见的深。科学证明,刺激我们眼睛而引起注意的事物,比刺激耳朵所引起的注意要多25倍。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讲话使听众明白,你最好把要点十分生动的描绘出来。把你的意见,形容出一个形象来给听众“看”。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做过一篇演讲,述说他怎样应用视觉得方法,把科罗拉多州的经济状况解说清楚了:“我发觉科罗拉多州煤铁公司的伙计们,都在想象洛克菲勒的家里曾经从公司榨取了很多的利益。我有解释给他们确实的情况,并且明白地告诉他们,我们和该煤铁公司发生关系的14年中,对于普通股东未曾发地一分钱的红利。有一次,我们在开会的时候,我拿一些钱放在桌上,然后拨开一部分,表示我们支出工资的实数,因为公司支出的第一项便是工资。其次我又拨出一部分钱,表示职员薪金的支出数目,所剩下来的,算是经理和董事们的报酬,这样,就没有钱分给股东们的了。于是我又说:‘诸位,你们要知道,本公司是由你、我、员工理事以及股东四方面合股经营的,现在我们三方面多少得到了一些报酬,而股东方面不曾得到分文,这是不是可以称为公平的?’我解释完了,接着有一个工人站起来发表演讲,要求增加工资,因此我就问他:‘股东未得分文,你却要求增加工资,这也算公平的吗?’他承认有些不公平,以后我便不再听到要求增加工资的事了。”
用视觉来视察的实物,必须说得确定,而且把心中的图画,描绘得像在落日前看壮丽的湖景一样的清楚。比方我们说一只“狗”,虽然可以立刻叫人家想象到那是一只动物,但是,这究竟是一只哈巴狗或是其他品种的什么狗呢?我们说“这是一只雪白的小哈巴狗”这不是更清楚而引人注意吗?
如果无法引用直观的事物来帮助讲话者宣明主题,不妨使用那些广为人知的事情来使主题更加形象化,看下面这篇演讲。
“神舟”升空,上九天揽月;“非典”远遁,靠万众一心。过去的一年,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和兴奋。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焕发出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活力。“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它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多难兴邦”,这一饱含哲理的话语,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写照。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的满清政府签下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黄河在哭泣、长城在哭泣、虎门的炮塔在哭泣。然而,伟大的中华民族没有屈服,三元里、义和团,孙中山、毛泽东,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最终,东方巨龙从千年的沉睡中苏醒过来。
在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励下,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儿女。抗日战争胜利,两弹一星争先。三峡大坝蓄水,神舟五号飞天。从林则徐到杨靖宇、从邓稼先到杨利伟,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民族的脊梁始终挺拔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