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25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按照心理学的相关定义,教育问题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此,对于儿童来说亦然。不过,成年人和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同:因为儿童未成年,外界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成年人有些时候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放心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如果每个人生存的时间足够长,例如两万年的时间,而且恰好他们的生存环境足够好,那他们或许能够最终适应现代文明,能够适应现代成年人的行为规范。但是很显然,人生短暂,一个人生存的时间及生存环境都不能如假设般美好,所以儿童的成长必须有成年人的关注和引导。

但对成年人来说,关注和引导儿童的成长并不容易,成年人对儿童的心理没有丝毫认知。成年人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爱憎情感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更何况去了解儿童。所以,成年人认识和了解儿童,并且依据自己一定的知识储备去指导和引导儿童就是更加困难的问题了。

鉴于儿童心理本身的重要性,加上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还能够间接认知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及行为方式,所以个体心理学会专门致力于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与其他心理学不同,个体心理学不允许理论脱离实践,个体心理学将研究集中于整体人格以及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及可能出现的表现的有生命力的追求。从这一角度来看,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就是实践的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本身源于其对错误和谬论的认知;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每个个体自身,谁了解了这样的理论,谁就能够很快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这种被个体心理学采纳的方法使得这种心理学所有的阐释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据对个体心理学的理解,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由其整体的人格发起和引导的,所以,个体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阐释都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这些行为间的关系,而这些行为也同样折射出个体的心理变化。在前言这部分,我会尝试对个体心理学的观念进行一个总论性的叙述,然后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地阐释前言这部分文字所提及的相关问题。

每个人的心理都充满了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这是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容置疑的事实。儿童自出生开始就在不间断地寻求自身的发展,他们寻求着一幅伟大、优秀,甚至是完美的画面。这一画面是一种希望,而且无时不在,是每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追寻的。人的这种有目的的追寻活动决定着每个人一生的实际行为,甚至还能主宰人的思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与其生活的追求及生活方式一致,而不是客观的。

整体人格依据每个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由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是其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代表。每一个个体都是一幅画作,同时又是这幅画作的作者。这幅画作的内容就是其自身的人格,但是每一个个体都不会是完美的画家,也无法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具备完整的认知。每个个体都是以经常犯错和不完备的形式存在着。

在对人格建构的考察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个体人格的整体及其特有的生活目标、生活作风都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本身的所有事实的主观看法上,而不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每个个体对于客观事实的观念及看法都不会是客观事实本身。所以,即便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客观事实构成的,但人类总是能以多变的方式去打造自我。每个人都会根据其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去打造自己,其中的一些看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健康而且无误的,但有些看法却是不健康的,或者说是谬论。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想到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特别要想到的是这个个体在童年早期出现过的心理障碍,因为这些心理障碍及其他种种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其此后的发展方向。

此处列举一个案例来加以说明。案例的主人是一位52岁的女人,她总是喜欢对比她年长的女性说三道四。对于这样的表现,她回忆道,她童年期间,她的姐姐总是能得到所有人的关注,而她和姐姐相比,童年期间记忆更深的是内心的屈辱及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这里,我们运用个体心理学中的“纵向”观察的方法来探讨这一案例,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个女人自童年至如今都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同样的心理动力:她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她只要发现别人更被关注,别人在他人心中的位置更重要,她就会心生不满。所以,即便我们对这个女人目前的生活及其整体人格丝毫不了解,我们依旧可以根据我们已经了解的两个事实去填补我们对其了解上的空白。从这个角度上看,心理学家就如同善于写小说的作家一般,能够通过一条确定的主线、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去构筑某一人物的生活,从而保证这一人物的整体人格不会被破坏。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能够清楚地绘制出这个女人的“生命主线”上所联系的各种独特的人格特征,甚至能够预测这个女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表现。

个体的任何有目的的活动或者追求都是以一个重要的心理情绪为前提的,这一情绪就是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容易产生一种天生的自卑感,但这种自卑感会激发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会让儿童尝试着以改善自身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自卑心理或者缓和自己的自卑心理。心理学将儿童表现出来的这一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儿童自卑心理产生的心理补偿机制开启了人们犯错误的巨大可能性。这样的补偿机制客观上有助于个体心理的完善,也能单纯地辅助个体的心理调适,但实际上很可能会扩大个体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或者说,对于自卑心理严重者,他们在经过心理补偿后,只能从心理的角度克服自卑,而无法在行为上加以改善。当然,从心理的角度克服自卑也是必要的和必然的。

在这里,我们将那些明显表现出补偿性的性格特征的儿童分为三种类型:自出生就身体衰弱或者存在器官缺陷的儿童;自幼受到严厉管教、没有感受到父母慈爱的儿童;自幼就被娇宠的儿童。

这三种类型的儿童正是问题儿童的三种基本处境。我们通过对这三种类型儿童的考察,能够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正常儿童的发展。虽然说并不是每个儿童生来就残疾,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大多数儿童都会表现出某些由于身体或器官的某种欠缺而出现的一些心理特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残疾儿童中的极端案例来探究这些心理特征的原型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属于自幼受到严厉管教或者自幼就被娇宠的两类儿童中的一类,甚至两者兼而有之。

以上三种基本处境都会让儿童出现欠缺感和自卑感,并且会刺激儿童在内心中形成超越其自身潜力的雄心。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一个人一生中同一基本事实中所表现出来的两方面,很难加以区分。在病理学方面,我们很难断定是不断膨胀的野心对个体的伤害大,还是过分的自卑感更容易伤害个体。膨胀的野心和自卑感都会按照固定的节律循环再现。过度的自卑感能够激发儿童那膨胀的野心,而儿童膨胀的野心有时又会成为他们心灵的毒瘤,让他不愿意安分下来。这种既不安分又毫无意义的行为本身是结不出任何果实的,因为它会遭受野心的过度浇灌。这种膨胀的野心又会与儿童自身性格中的某一癖性纠缠在一起,不断地加深对儿童的刺激,使他们变得更加敏感,并且让儿童能很轻易地对伤害或蔑视的行为发怒,并最终出现过度自卑的情况。

这种儿童(《个体心理学杂志》内处处都有这方面的个案)虽然会正常地长大成人,但他们的才智和能力却依旧在沉睡着。他们会出现“神经兮兮”的表现,或有一些怪异的性格。这种儿童如果发展到了极端,最终会发展成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甚至会走向犯罪,因为他们大脑中只有他们自己,而没有任何别人的存在。他们是绝对的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义者。他们中的某些人会选择逃避客观现实和事实,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构建一个崭新的梦幻的世界。他们一直生活在白日梦中,沉溺在他们幻想的世界里,在他们看来,他们那梦幻般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现实世界。就这样,他们终于成功地感受到了心灵上的安宁。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心中虚构出了一种现实,借此来获得心灵与现实的和解。

心理学家和已经为人父母者需要注意,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在无论哪种类型的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所表现。社会情感是儿童正常发展的晴雨表。社会情感对于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无论哪方面的社会情感存在任何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都会受到危害。

个体心理学正是根据社会情感的基本原则来研究相应儿童的教育方式。儿童的家长和其他教育者不应该让儿童只与其中一个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如果这样,那儿童势必无法准备好投入到将来的生活中。

仔细观察儿童入学时的表现,也是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一种好方法。儿童刚进校门时都会经历人生中最早和最困难的考验。对儿童来说,学校是一个崭新的环境。在学校里,儿童能够表现出他们对崭新的环境是否有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能表现出他们是否充分准备好了如何与人相处。

大部分人都缺乏帮孩子做好入学准备的相关知识,所以,很多成年人在回想他们刚刚进入学校的那段时间的生活时,总感觉那段时间就如同做了一场噩梦。如果学校的教育得法,那后来完全可以弥补儿童早期教育方面的缺失。学校不仅是一个向孩子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向孩子传授生活知识,表现生活艺术的场所,所以好的学校是家庭和现实世界两者的中介。但是,我们在等待理想的学校出现,借以弥补家庭教育上的缺陷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弊端。

学校只能对家庭教育中隐藏着的弊端起到显示器的作用,而这也正是因为学校还不能算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如果父母在孩子入学前没有教育好他们如何与他人相处,那孩子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就会表现得很孤立,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这样的孩子会因为自己表现出来的孤立而被看做古怪、孤僻的孩子。而反过来,这又会加强孩子最初表现出来的孤僻倾向。孩子的成长因此而受到伤害,并会向问题儿童的方向发展。家长们常常将孩子的这种表现归咎于学校的教育问题,殊不知这只不过是学校环境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

同类推荐
  •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本书提取了众多著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理论精髓。与一般的成功学教程不同,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全方位探讨创造成功,助您成功是本书惟一的目标。在介绍方法与技巧时,又引述了各领域的名人事例,作为典型加以分析。
  •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赵希斌专著的《大夏书系: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解释了如何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优化师生和亲子关系等问题,探讨了使教育和学习更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大夏书系: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中呈现的大量真实的教育教学案例将成为桥梁,帮助我们将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和教育心理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我们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 抽点时间,做超新潮超好玩的心理测试

    抽点时间,做超新潮超好玩的心理测试

    本书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精心挑选轻松有趣的心理测试题目,荟萃性格、人格、学习、能力、思维、情绪、职业、社交、交友、智商、情商、心理、健康、财富、理财、恋爱、婚姻……每个测试都是人们了解自我、认识世界的另一个途径。明智的人会利用这些测试题追寻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子,很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进而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 心理医生名师指导(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心理医生名师指导(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心理学家统计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在人群中。80%的人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甚至一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态是现代人类面对的人生及社会问题。因此,很多学界人士认为:在中国,心理医学将成为人们健康、幸福、成功的另一所“医院”,心理医生也将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尊敬和重视的职业。
  •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精装)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精装)

    作为一名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积极的改变。多年来,通过观察学生们是如何控制选择的,她意识到,人们关于自控的很多看法实际上妨碍了我们取得成功。例如,把自控力当作一种美德,可能会让初衷良好的目标脱离正轨。
热门推荐
  •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

    《心理操控术》是一本风靡全球的大众心理读物。如果您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甘愿成为潮流的忠实追随者,买那些奢侈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会成为泡沫经济的牺牲品,去投资一直不被看好的股票,那么不妨阅读一下本书.它让你开阔自身的视野,丰富思考的路径。
  •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本书从家庭教育说起,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从而谈到中国当代的素质教育以及为人师的重要性,以德育人,泽被后代。
  • 意凌云

    意凌云

    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不是唯一的生命星球,人类并非唯一的智慧生物。星空为棋盘,星辰做棋子,佳人素手研墨,书生引毫做弓,誓与深谙此道的上古大能们手谈一局!
  •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金玉缘成,黛玉奉诏入宫,一串珠串,一道刻意而为的圣旨她身不由己的嫁给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北静王娶她,明知这是一场别人的阴谋,他认了爱她,明知她是对方手中的棋子,他也认了风雨变幻中,“就让我用自己的方式---爱你”面对误会,她淡然处之,面对刁难,她巧然化之,携手相望间,“就让我与你---同舟共济”江山如梦情亦醉,这一场博弈,我绝不后退只因-----你是我的王妃借着红楼的名字,写一篇言情小说,依然是若兰的风格,以温情为主,无玄幻,不小白,希望大家看过后,能记住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物。
  • 只取一瓢祸水饮

    只取一瓢祸水饮

    某著名两性作家曾说:“如果一个平凡的女人碰到一个美女,她会嫉妒对方,但还不至于引起一场灾难。但是如果一个平凡的女人碰到一个美男,而他们还相爱的话,trustme,这是一场灾难。”王水水一度觉得这话有问题,看见美男出没,扑上去都来不及了,怎么可能是灾难?然而当刘小溪出现后,她的这个想法就彻底幻灭了。谁让这天煞的刘小溪,温柔顺手拈来,腹黑深藏不露。遇到这样的终极boss,王水水除了哀叹一声,只能乖乖就范。
  • 口才是孩子一生的资本

    口才是孩子一生的资本

    口才是一种资本,更是一种能力。一个人的吉谈和表达能力,被看做是一个人多方面素质的集中表现,如逻辑思维能力、幽默感、社会阅历、个人思想以及道德品质等,是反映人格禀性和修养的“无声声明”。培养孩子的口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说、多练,这是锻炼口才的基本方法。
  • 智慧处世术:91种左右逢源的圆融处世艺术

    智慧处世术:91种左右逢源的圆融处世艺术

    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
  • 芳华绝代

    芳华绝代

    繁华似梦一场空,世事无常何去从?生死皆由天注定,凡人怎能与抗争。一张龙椅,引来多少人自相残杀;一份真情,叫她付出怎样心血。为夺江山,叔叔亲手毒害侄儿;为保真情,妃子代夫坐守江山。陛下,如有来生,你我只做一对平民夫妻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死亡开端

    死亡开端

    新书洪荒历已发,字数挺多的了,可以开始食用,味道估计还不错。
  • 通天仙途

    通天仙途

    傅元本是正魔九大宗派之一遁天魔宫星陨脉长老嫡孙,先天泥丸宫枯涸破损,偶然和一名白衣女子发生了交集,并且手上弥天珠中被封印的器灵苏醒,借助器灵传授的太一归元诀无上妙用终于修复了泥丸宫,开始通天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