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900000005

第5章 认识我们的地球(4)

空气在远古时代曾被认为是很简单的物质。直到梅猷曾在1699年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出空气有较为复杂的组成。德国科学家史达尔于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即“燃素学说”。他认为,在我们周围有一种看不见的存在于可燃物质内的所谓的燃素,比如蜡烛燃烧时燃素逸去,慢慢变小下塌并化为灰烬。据此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

然而,自然界变化中有一些现象终究不能用“燃素学说”进行解释,这种学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比如“燃素”的存在从未有人人见过;另外,既然金属燃烧后的质量有所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直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于1774年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将燃素学说否定。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拉瓦锡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与原体积相比,减少了1/5,余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才将氮和氧确定为空气的组成成分。

空气中的氧气若按体积计算,约占21%;若按重量计算,约占23%。在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按体积计算可占78%,按重量计算可占75.5%。另外,空气中还有水蒸气、二氧化碳、氩、氖等气体。空气在标准状态下,每升重约1.29克,且举例地面越高么,空气越稀薄。

空气是怎样形成的

空气既然如此重要,那它最初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根据天文学家推测,行星的形成源自于一些巨大的气体和尘埃的旋转,而构成这些气尘云的各种元素比例,一般等同于它们通常在宇宙中占有的百分比。在行星中,约有90%的原子都是氢,还有9%是氦,剩下的则包括氖、氧、碳、氮、氩、硫、硅、镁、铁和铝等其他所有元素。

地球的固态球体本身就是各种岩石的混合物,其组成成分是通过化学力结合成紧密分子的镁、铁、铝的硅酸盐以及硫化物等。多余的铁会慢慢沉到岩层以下,形成炽热的金属核心。当地球上的这些固体成分汇聚于一起时,也会捕捉到一些气态物质,这些气体往往会在固体微粒之间存在,或和固体形成松散的化学结合。这些气体中有不会与其他元素化合的氮、氖、氩的原子,此外还存氢原子,氢可以与自身结合成氢分子(H2),也可与其他原子化合,比如与氧化合生成水(H2O),与氮化合生成氨(NH3),或与碳化合生成甲烷(CH4)。

地球的压力随着构成地球物质的不断堆积会越来越大,火山的喷发也会愈发猛烈。此时,这些气体就会被挤压出来。而氢、氦和氖的分子由于太轻,不能被地球留住而得以迅速地逃逸掉。剩下来的气体,如水蒸汽、氨、甲烷等,还有一点儿氖,就组成了大气。水蒸汽的大部分(不是全部)冷凝下来,就形成了地球上的海洋。

行星诸如木星和土星等也具有这种大气,只不过由于它们具有相当大的质量,所以能把氢、氦和氖等都保留下来。但是,内行星的大气层已经开始进入化学进化阶段了,来自距离很近太阳紫外线,就会把水蒸汽的分子破坏成氢和氧的分子。氢逃逸掉了,氧就留了下来并越聚越多,与氨和甲烷发生化合。氧与氨化合时,生成的是氮和水;氧与甲烷化合时,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内行星大气层的成分久而久之就从氨和甲烷变成了氮和二氧化碳。今天,火星和金星仍具有这种氮和二氧化碳的大气层,据此推测,在几十亿年前,地球开始有生命出现之时,这种大气层一定也存在。

相对来说,这种大气很稳定,一旦它形成,总有聚集起一部分当紫外线分解水蒸汽时生成的自由氧(其分子成为O2)。而且,这种氧还会被紫外线进一步变为臭氧(其分子式为O3)。臭氧将紫外线吸收并截住,使它几乎不能穿过臭氧层进入上层大气层去分解下层的水分子。因此,大气层的化学进化就逐渐终止了,直到后来又有新情况出现为止。

这种新情况在地球上已经出现过了。有一些生命在在偶然情况下得以萌发,它们可以利用可见光来对水分子进行分解。而臭氧层对可见光的通过并不阻挡,因此上述过程(即光合作用)就会无限地进行下去。在光合作用下,二氧化碳被吸收,氧气得以释放,这大概始于5亿年前。从那时起,大气层就被转变为今天这种氮气加氧气的结构了。

相关链接——地球磁气圈每年会带走6万吨气体

在研究地球、金星和火星的大气时,科研人员发现,地球大气层每年会有6万吨的气体损失,这些气体的流失速度都比火星和金星要快。

磁气圈是地球的磁场区域,能对地球生物起到保护作用,它可对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形成阻碍,对太阳风的侵袭有进行效阻挡,而且能避免带电粒子流给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传输能量,从而使气体分子对地球的重力牵引无法逃离。因为地球具有较强的磁场,而火星和金星磁场弱到几乎可忽略不计,因此按照之前的观点,相对于金星和火星大气来说,地球大气应受到更多的防护。这可能意味着,地球磁场屏蔽不但不能对大气层起到防护作用,还对大气流失起到了“帮凶”作用。

太阳风爆发时所释放出的带电粒子流就是导致此种情况发生的“肇事者”。而太阳风和地球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地球的磁气圈较地球大气层要大得多。这就意味着从太阳风中,带有磁场的行星将从中吸引更多的能量。而这些额外的能量朝向地球磁极时将呈现漏斗状,因此,电离层的分子在地球极地上空就会加速逃逸。太阳风不仅使极光现象产生,而且能使地球大气层温度升高的程度足以导致大气层气体沿磁场线逃逸,太阳风还可将逃逸的气体捕获。

对于这一点,也有研究在此之前曾发现过,欧洲宇航局恒星簇计划中显示每年逃逸,地球极地的离子数量是其他太阳行星的2倍。当我们承受于低太阳活动状态下,对年轻的地球和火星来说,强烈的太阳风在其早期大气层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过瑞典基律纳市瑞典太空物理研究中心的斯塔斯-芭拉芭什的计算显示,地球大气层受磁气圈的影响,每年有6万吨气体损失。而这一损失量与地球大气层数千万亿吨的气体总重量对比起来,并不会对损害地球大气层。

土壤是如何形成的

在人们眼中,土壤平凡无奇,似乎随处可见。可是,土壤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又是如何组成的?如果我们将这些不起眼的东西放大数十上百倍就会发现,细小的碎石块是土壤的主要部分。此外,空气、水、微小生物等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还有一种最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腐殖质。

那么,土壤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基本来源——最细碎的石头

“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这是科学家对于土壤的定义。土壤在地球上的分布很不平衡,从数厘米至两三米厚度不等,有的地方土很厚,有的地方基本上无土。在智利安第斯山顶的岩石高台,存在一种非常诡异的现象:那里有很多食肉的植物!这样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那里的土壤层在流水的冲蚀下太薄了,植物无法从获取充足的养分。

古希腊人认为,世界由四种元素土、水、火和空气组成,那么石头的构成当然是“元素土”。实际上地球上是先有石头后有土,土是由石头变成的,对于土壤来说,一小粒一小粒的石头就是它的主要成分。因为石头在火山、地震、风吹雨打、热胀冷缩以及植物根系的作用下,会逐渐碎裂化为小颗粒,由此形成了土壤的主体。

同类推荐
  • 飞碟档案解密(天文科学丛书)

    飞碟档案解密(天文科学丛书)

    《天文科学丛书:飞碟档案解密》将为你破解其中奥秘,书中讲述了神秘不明飞行物、飞碟现身空军基地、宇航员遇到的飞碟、科技人员目睹的飞碟、飞碟闯入新墨西哥州、飞行员遇到的是飞碟等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
  • 生物天堂

    生物天堂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是专为21世纪的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课外读物。本丛书为广大青少年提高科学人文素养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科学翔实的内容与图文并茂的形式一定可以让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收获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富足。王志艳编写的《生物天堂》是丛书之一。《生物天堂》讲述浩瀚无边的宇宙,诡异莫测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 ……千余个知识热点,千余幅精美图片,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 中国未解之谜(上)

    中国未解之谜(上)

    在这种严肃而充满趣味的探索中,读者将会了解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尽情领会事物的丰富与变幻无穷,更加完整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同时引导读者掌握研究事物和探求真相的方法,从中获得思考与发现的巨大乐趣。这不仅有助于读者在现实生活中以更辨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更促进思想的成熟。本书以解谜团、说故事的形式,把历史、考古、文学、艺术、军事、政治等范畴的知识生动地描述了出来,在知识含量大的基础上,吏具趣味性。读者开卷后,会轻松地了解、掌握、历史知识,对广大青少年朋友尤为适宜。
  • 昆虫记

    昆虫记

    让-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天性好学,对化学、数学、物理和生物等学科有广泛涉猎。后潜心研究昆虫的习性和生活特征,写成十卷本观察手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诗人”。
  • 地球:在月亮上看地球

    地球:在月亮上看地球

    人类已经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很多年了,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外貌我们可以看得见,有陆地、海洋、高山、平原……然而,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热的,还是冷的?是空的,还是实的?是固体的,还是液体的?非常有趣的是,1818年有一位美国人说地球里面是空的,那里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他还说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附近开着两扇大门,人们可以从那儿走到地球的里面。
热门推荐
  • 大灾灭

    大灾灭

    他灵魂被束,肉身被炼成尸魔,千万年后意外苏醒,从尸魔之身孕育不灭之躯,重新踏入修仙界,却发现灵草遍地无人用,上古炼器之法无人懂,逆天符箓已失传……
  • 诺斯特罗莫

    诺斯特罗莫

    这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一部政治小说杰作,美国现代文库评选的20世纪百佳英语小说将之排在第47位。小说虚构了一个南美国家科斯塔瓦那,这个国家长期处于暴政、革命和战争之中。查尔斯·古尔德拥有一座藏量丰富的银矿,他对这个国家的动荡与无处不在的腐败深恶痛绝,决定用他的财富支持当时的独裁政府,认为此举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稳定。
  • 重生末世追妻帝少

    重生末世追妻帝少

    穿成小说中快要领盒饭的实验体女配,某女欲哭无泪。死前见到女主,某女发狠了,你丫不让我好过,你也表想当成末世女王!报复成功的某女再次醒来,没回到自已的世界,却重生在原主末世前。明知女主将她当眼中盯,某女却还含泪放过女主一百次。遇上个冷男少将,第一次被冷冻;第二次被告白;第三次被求婚;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末世第一强者绝对是弯的。“你!我娶定了!”对于某少将霸道求婚,某女只是酷酷地回了句:“有病。”“楠楠乖,相爱的人不在乎性别的。”面对着如此厚脸皮,某女无语望天,她真的没时间,女主还等着跟她‘相爱相杀’!一生缘,缠一生,事事非非,唯爱不变!
  • 风水师的诅咒

    风水师的诅咒

    爷爷收留的风水先生临终前找了一块风水宝地报答,说是此地出贵人,弊端却是三代之内次子绝后,也就是家中每一代的老二都会绝后!为此,二叔老大不小仍然是个光棍汉,而我,正是家中第三代的老二……一个祖坟,一个希望,一个诅咒。希望如何迎接?诅咒又是否真的避无可避?
  • 谁说丫鬟不倾城

    谁说丫鬟不倾城

    季清儿是南乐国琦月夫人贴身丫鬟杏儿之女,南乐国破时,杏儿为救下琦月夫人的亲生女儿冷香,拿季清儿冒充公主交给大烨怡亲王。而冷香则被大烨军队中的一个士兵带回收养,长大后进宫成为宫婢。十六年后,季清儿钟情于和自己青梅竹马的怡亲王世子成钰,而成钰却爱上了身带冷梅香气的冷香。成钰为了救出冷香,却以清儿为筹码,让成风放弃帝位,最终成钰成为了大烨国主。清儿与李萧意成亲后,郁郁寡欢。数年后,李萧意作为副将出征,却死在战场上,清儿至此准备一生孤苦。成钰在救出冷香后才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是清儿,他在李萧意死后,做了很多事来挽回清儿的感情。清儿最终成为大烨国母,并在后宫中荣宠不衰。
  • 醉天澜

    醉天澜

    云天澜看着眼前之人,漫不经心的笑。“我可是天下人恨不得避而远之的妖女。”男人嘴角一勾,风情魅惑,“那又如何,我喜欢。”
  • The Life of Stephen A. Douglas

    The Life of Stephen A. Dougl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神崛起

    主神崛起

    一觉醒来穿越成反派?这剧本不对!还抢了人家的妹子?又有一个强势的姐姐?剧本更不对了!居然还有主神空间,诸天万界?我一定是在做梦!吴明淡定地木着脸,继续着征程。
  • 蝉鸣夏季

    蝉鸣夏季

    陆菲说,他对于我来说的意义并不是简简单单一句爱情或者初恋就能诠释的了的。他像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是因为他,我开始相信。活下去,也许有那么一天,我也可以过得很幸福。
  • 嫁时衣

    嫁时衣

    不是说重生到古代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前卫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吗?古代的人不都是连烤肉和火锅都没吃过,听到“床前明月光”和“明月几时有”就痛哭流涕感动不已吗?美少年美青年美中年们不是应该哭着喊着扑上来求成亲吗?>_<~~都是骗人的……重生了之后一样要起早贪黑的上学,一样要学这学那,一样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样要为将来嫁什么人而犯愁——既来之,则安之吧。她没有胡思乱想的功夫,她要认认真真的,给自己缝好一件嫁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