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900000006

第6章 认识我们的地球(5)

那么,构成土壤的这些岩石颗粒到底有多小呢?其实,主要有三种矿物小颗粒存在于土壤之中:砂粒,直径在0.075~2毫米之间;粉砂,直径在0.005~0.075毫米之间;黏粒,直径小于0.005毫米。对人类来说,0.075毫米是能分辨的最小尺寸。也就是说,我们仅能看到单个砂粒,而最小的黏粒因其太小,加上互相之间还有非常强的分子力,以至于紧密地黏在一起,肉眼无法分辨。

土壤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土壤并非如铁板一块,虽然土粒就是我们通常所知道的土壤,但实际上还有大量的水和空气存在于土壤中。特别有趣的是,水与土壤结合在一起后,其密度就达到了1.2~2.4克/厘米,在高达105~200℃的温度下才会蒸发。由此看来,土壤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并非矿物颗粒、空气和水的简单混合,土壤中除了这些简单的物质外,还有许多复杂有机物。

比如,弹尾跳虫这种我们的肉眼能够看到的“土壤界的野兔”,就如同会瞬间移动的小米粒一样在土壤中跳来跳去;微小的蜈蚣则到处对它们追杀;偶尔露出头来的蚯蚓相比起来,就会显得巨大无比。我们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迈着8只脚走来走去的长得如同小甲虫那样微小的螨虫;像缩小的蚯蚓一样的线虫,可谓长着地球上最变态的嘴,看上去如同8台电锯一样;还有不慌不忙的阿米巴变形虫,用拥抱和消化液招待着周围一切比它小的生物;根瘤附在植物的根系周围,如同小气球一般。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真菌,在仅有一小勺的土壤中,就存有亿万个细菌。研究发现,25克森林腐殖土中所包含的霉菌如果一个个地排列起来,能达到11千米的长度。

腐殖质是土壤的核心成分

虽然形成土壤需要很长时间,但它并非地球所独有,土壤在月球和火星上也同样存在。因撞击而破碎的月岩和陨石是月球土壤中矿物颗粒的主要来源,它们是月球土壤的主要构成成份。在长期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月岩本身会发生崩解。月球上火山爆发的火山灰和岩石碎屑等,也是月球土壤的来源之一。而对于火星土壤来说,除上述提到的意外,还要加上大气流动的风化作用。

但是,地球上的土壤不同于月球或火星上的土壤。而是具有地球土壤特有的褐色、腥气以及黏质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差异,主要在于地球土壤中有一种重要的物质——腐殖质存在。

生物改造地球环境,同时又受益于被其改造的环境,腐殖质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土壤是包括落叶、动物尸体等在内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复杂而比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碳、氢、氧、氮、硫、磷等是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因而腐殖质也成为地球上的植物能“吃进口”的“菜”。

“胡敏酸”和“富里酸”是包含于腐殖质中的两种能溶于水的大分子酸性物质。通过吸水,植物可以将其吸进去,为自己的身体生长供给营养。腐殖质同时又是一种胶体状,它能让土壤更具黏性,从而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腐殖质还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对提高黏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因其较深的颜色有利吸收阳光,所以还可提高土壤温度。

土壤的形成“年头”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典型的情况下,一般约需500年的时间才可形成1英寸(2.45厘米)的土壤。简单地说,假如明朝的正德皇帝在豹房嬉闹之余,突然灵光一闪想要保护陕西的环境,于是下令黄土高坡上禁止砍树放羊,再假设此后的嘉靖、崇祯、皇太极、康熙等一大堆人都对此政策加以执行,那么该地区至今也不过只有一英寸的新生土壤。如果现在要完全移除某地表层1英寸的土壤,则需要到2508年才可重新形成代替它们的土壤。此外,还有研究认为,从最初的风化开始,需要1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1毫米的土壤。

由此可知,形成土壤的那些颗粒非常不易,而腐殖质更是弥足珍贵。也就是说,土壤是一种非常有用,同时又非常有限之物。我们有个专门的词来指代这类东西——“资源”。看似遍地都是的土壤其实也是一种资源,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关链接——中国土壤的颜色及分布

土壤在我国主要有以下几种颜色:黑土、白土、砖红壤、棕壤、黄土、红壤、塿土、粘土、砂土、暗棕攘、白浆土、灰漠土、黄绵土、红粘土、风沙土、紫色土、潮土(浅色草甸土)、沼泽土、水稻灌淤土和灌漠土等。

在这些颜色各异的土壤中,质量最为优良的是黑土。它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农耕而闻名于世。从全球看,有三个地方能称为黑土区,即乌克兰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流域以及我国东北松辽流域。

而我国南方地区多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这里有各种红色或黄色的酸性土壤广泛分布,有砖红壤、燥红土(稀树草原土)、赤红壤(砖红壤化红壤)、红壤和黄壤等类型自南而北分布。

我国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是红壤,主要在长江以南的广阔低山丘陵地区分布,包括江西和湖南的大部分地区。此外,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的北部以及浙江、四川、安徽、贵州的南部,也均有红壤分布。红壤于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常绿阔叶林是其自然植被。由于土壤脱硅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物质循环均较活跃,风化淋溶强烈,再加上较高的铁游离度,因而使土壤呈现红色。此外,因为红壤属酸性土壤,故适合茶叶种植。

与红壤相比,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略差,但有较好的水湿条件,丰富的有机质来源,可是由于分解快,流失多的缘故,使得土壤中腐殖质比较少,土性较粘。

黄棕壤主要在北部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东至长江下游一带,属于黄红壤与棕壤之间的过渡型土类,既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有较高的自然肥力。

棕壤主要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有分布,土壤有较强的粘化作用,还会有比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产生,使钾、钠、钙、镁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因而有较厚的土层和较粘重的质地,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

暗棕壤主要在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分布,土壤呈酸性反应。与棕壤相比,它的表层有机质含有量较为丰富,积累的腐殖质量较多,是较肥沃的森林土壤。

寒棕壤(漂灰土)在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一带分布,北宽南窄。土壤有较大酸性,土层比较薄,有机质分解慢,缺少有效养。

褐土在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以及陕西关中平原一带分布。由于淋溶程度不太强烈,故积淀了少量的碳酸钙。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积累了比较多的矿物质、有机质,有较厚的腐殖质、较高的肥力。

黑钙土主要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地区有分布。有最丰富的腐殖质含量以及厚度比较大的腐殖质层,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有较多的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较高的土壤肥力。

栗钙土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有分布,是钙层土中面积最大的、分布最广的土类。较黑钙土来说,栗钙土的腐殖质积累程度弱一些,但也相当丰富,厚度也较大,土壤为栗色。土层呈弱碱性反应,局部地区有碱化现象。以细沙和粉沙为主要的土壤质地,在区内有较为严重的沙化现象。

棕钙土在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有分布,是在钙层土中最为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

黑垆土在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有分布。它形成于黄土母质,无论是腐殖质的积累还是有机质得含量均不高,腐殖质层上半段为黄棕灰色,下半段为灰带褐色,上下有较大的颜色差别,好像黑垆土是被埋在下边的古土壤。

荒漠土在内蒙古、甘肃的西部,以及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有分布,面积很大,大概要占1/5的全国总面积。土壤腐殖质层基本不明显,疏松土质,水分少,土壤剖面几乎全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程度差。

高山漠土在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一带分布,呈碱性反应。其土层薄,石砾多,细土少,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土壤发育程度比较差。

同类推荐
  • 数学:跟着数学成长大

    数学:跟着数学成长大

    我国古代数学发轫于原始公社末期,当时私有制和货物交换产生以后,数与形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已开始用文字符号取代结绳记事了。春秋战国时期,筹算记数法已使用十进位值制,人们已谙熟九九乘法表、整数四则运算,并使用了分数。西汉时期《九章算术》的出现,为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春秋时期,有一个宋国人,在路上行走时捡到了一个别人遗失的契据,拿回家收藏了起来。他秘密地数了数那契据上的齿,然后告诉邻居说:“我发财的日子就要来到了!”
  • 动物:动物世界的考察

    动物:动物世界的考察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青少年认识和探索宇宙世界的无穷奥妙,根据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这套《学科学魅力大探索》,主要包括真相研究、破译密码、科学成果、科技历史、地理发现等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故事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故事中的科学(人生解密)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各类各样的事物中,都隐含着科学。一株花、一棵树、一滴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从生活中任何的小事物中都能发现科学的闪光。而现在,让我们在故事中去寻找科学。
  • 数学颂

    数学颂

    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阿兰·巴迪欧引领读者探寻数学之美。本书收录了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巴迪欧于2015年接受的一次关于“数学”的采访。
  •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动物亲朋(野生灵三部曲)

    野生灵系列多是关于野生动物的记录和描述,这是作者戴江南在与自然万物的耳鬓厮磨间生出的大欢娱大忧伤,她带着人们徜徉在自然之中,在阿拉套山的悬崖旁观察金雕,在青格里河畔看蝴蝶,在天鹅湖畔驻足,在艾比湖畔与迁徙的鸟儿作别……她将一切自然生灵视若亲朋,以细腻亲和的笔触写下了一部当代自然传奇。同时,本系列作品对普及科学知识、宣扬自然美均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
热门推荐
  • 医方歌括

    医方歌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骆驼

    骆驼

    《骆驼》是一套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小说。该系列作品,会聚中国最优秀的动物小说作家的佳作,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揭示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通过对动物社会的描写,揭示动物之间情感纠葛的内心世界,使少年儿童读者不仅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还可以从中引发联想,思考其中的内涵。《骆驼》中的爱情,有点悲,有点沉,让人思念那个时候人的爱情和动物的爱情是多么伟大啊!
  • 快穿之病娇宿主又黑化了

    快穿之病娇宿主又黑化了

    她,王者的代表,是神的逆者,恶魔的化身。颜卿,是他给她起的名,人如其名,颜值与智商的高境界。殿下,是人们的尊称。他,神秘莫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身份,代表他的地位,颜值担当。主上是他人的尊称,帝谨,是他的名字。[欢迎小可爱们入坑。男主前期勉勉强强进入女主的位面时间,但是很少,因为男主将在女主位面结束后开始正式出现,前面只是埋下伏笔。]
  • 不得不动心

    不得不动心

    宝玲是在拐角的非机动车道上看见于红的。于红扒在把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分隔开的那种抹了一层蓝油漆的铁栏杆上。铁栏杆有点年头了,上面早已锈迹斑斑,露出灰黑的生铁的本色来,显出一种老城区的沧桑。那会儿雨下得有点飘,于红的头发有点湿了,一层一层的,像刚上了啫喱膏或喷了摩丝一样,头发卷的花儿翻转着,像一颗又一颗的葡萄,妩媚而别致。宝玲握着车刹停了下来。“你在这里干什么?”宝玲有点严厉地问。自己的女儿,一个大姑娘家,在雨地里,就这样整个身子伏在光天化日的四道栏杆上,太丢人现眼了。于红的身子仍歪在栏杆上,凄楚地对宝玲说:“妈,我肚子疼,难受死了。”宝玲看了看表,再耽搁下去,她要晚了。
  • 武逆穹天

    武逆穹天

    赵国平凡少年,心比天高!天不待我,我就冲破苍穹!
  • 孝经注疏

    孝经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十二游经

    佛说十二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集》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诗集,从18世纪末以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和种种争论。按照广泛流行的解释,这些十四行诗从第1首到第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首到第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肤女郎的;最后两首及中间个别几首,与故事无关。这部诗集乍一看来,会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莎士比亚翻来覆去地重复着相同的主题——时间、友谊或爱情、艺术(诗)。但是,仔细吟味后,你就会发觉,它们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 哪个路人没有悲伤

    哪个路人没有悲伤

    程晔含泪点了点头,说:“您没死,真好啊。”突然,她又莫名其妙地脱口而出说,“您的命比彭鹏的命大,您比他幸运。”康振国淡然地笑了下,说:“幸运?哪个路人没有悲伤?”程晔一下子没听清楚,愣怔地看着康振国。康振国看了看手表,说:“你看,时间不早了,你赶快去上班吧。”程晔想到康振国老伴也该快回来了,就点了点头,说:“好,有事给我打电话?我有事,给您打电话?”“好,赶快上班去吧。”程晔转身走了,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跟康振国摆了摆手。康振国笑着跟她摆了摆手……
  •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