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训有两点:一是得意时不要高兴得太早,否则失意马上就到。二是失败也莫生气,危机即转机,失败后面可能就是成功,遇到挫折时,要咬紧牙关,坚韧自强,逆境即将过去,雨过天睛,前程一片光明。工作中,有些人因为顺境连连而愈感欣慰,愉悦之情不时流露于脸上,然而,不能光是高兴,应该想想怎么才能维持好运,永藻成功。希腊着名的雄辩家戴摩斯说:“维持幸福,远比得到幸福困难。”同样的道理,好业绩来得不易,但更难得的是如何保持好业绩。在你成功之时,你最多只能高兴5分钟,因为你若不努力,第6分钟就会有人赶上你,甚至超过你。
因此,当你被上司提升或嘉奖的时候,如果你常常会自鸣得意,那你就要好好学一番涵养的功夫,把你那因升迁而引起的过度兴奋压下去,因为在你没有达到心中既定的伟大目标之前,中途的一些升迁,真可说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也许你在实行一个计划时,一着手就大受他人夸奖,但你必须对他们的夸奖一笑置之,仍旧埋头苦干,直到隐藏在心目中的大目标完成为止。那时人家对你的惊叹,将远非起初的夸奖所能及。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说:“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有了许多成就就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了。许多人一开始就奋斗得十分起劲,但前途稍露光明后,便自鸣得意起来,于是失败立刻接踵而来。”
一个人是否伟大,是可以从他对自己的成就所持的态度看出来的。因此,即使你的运气极好,也莫要得意忘形,积累你的成就,作为你更上一层楼的阶梯吧。
得意时最不易避免的是炫耀,失意时最不该学会的是抱怨;在得意时最忌讳的是把握不住的“四面开花”,失意时最需要的是“换一条路走走”。其实,得意不一定就是得到,失意也并非就是失败。因此,当失意的半面墙壁坍塌时,要紧的是最先护卫住你人格的完整。
得意时要大智大勇,失意时要大智若愚。得意时,最容易失去的是真情,失意时最容易失去的是锐气;得意时你可能最看不清楚的是自己,失意时你最能看清楚的一定是自己;得意时别忘了友爱,失意时别忘了坚忍;得意时最不能伤害的是别人的一颗寂寞的心,失意时最不能伤害的是自己的一颗正直的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得意都应该有得意的豁达,失意都应该有失意的人格。
站在领导的高度看问题
每一位优秀的中层领导都应该为公司的利益着想,站在公司的角度做事说话,应该像对待家一样对待你的公司,爱护公司的每一样物品,时刻维护公司的声誉。因为,公司的命运将决定你的命运,如果公司发达了,你也会得到发展。一旦公司衰败,你将会失去工作,而且很多公司都不愿意聘用那些倒闭的公司的中层领导。因为,一个公司的倒闭一定和这个公司的中层领导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
每位优秀的中层领导都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时时处处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重,而不是片面追求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要急公司之所急,想公司之所想,为公司分忧解难;要经常问一问自己,自己给公司带来了什么?自己为公司做了什么贡献?不要时刻想着自己被领导剥削了多少价值,应该想想自己为领导创造了多少价值。如果换成别人,你是否比别人做得更好。
同样的,不管是不是你的责任,只要关系到公司的利益,你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去维护。不要时刻想着自己是在为领导打工,而应该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在现实中,很多领导最看重的也是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事情的人,因为这样的中层领导在任何时候都敢做敢当,他们勇于承担责任。
热爱公司不只是一种想法、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要在任何时刻都要表现出你对公司的热爱,如果你讨厌你的公司,或者仅仅把公司当成你谋生的场所,你还是尽快辞职吧,因为这么做不仅是对你的领导的一种伤害,更是对你自己心灵的一种伤害。其实,除了家庭,我们每天在公司工作的时间是最多的,我们应该像热爱家庭一样热爱公司。
王小姐是纽约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因为学历不高,公司给她分配的任务就是每天接听电话,记录客户反映的情况,但是她却做得更多。每天,她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就到达办公室,当其他同事来上班的时候,她已经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办公桌也被她擦洗过了,整个办公室因为有了她而变得更加清洁和美观。在工作上,她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多做一些,在她的眼里,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远远不够,她总是想方设法多为公司做一些事情,她这样说:“我爱我的公司,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每个公司的中层领导和普通职员都应该向王小姐学习,虽然你的职务比她要高,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也许你比她更有能力,也许你比她更有学识。但是,如果你没有王小姐这种热爱公司的精神,你是难以在公司里取得卓越的成绩的。人们最瞧不起的人就是那种自以为自己有很高的能力,却不屑于做普通工作的人,他们到哪里都是眼睛只盯着薪水,而且还只想做轻松的工作,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有任何成就。
“我们到底在为谁工作?”这是很多人心目中都曾有的疑问。在他们看来,工作只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对自己意义不大。其实不然,我们到底是在为谁工作呢?工作着的人们都应该问问自己。如果不尽快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很可能与成功无缘。
把自己当成合伙人,站在领导的角度上看问题,你工作起来就会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因为每一位领导都是自己公司最勤奋的人,因为他是在为自己工作。如果一个优秀的中层领导懂得以领导的心态对待工作,向领导学习,他也会获得巨大的工作动力,甚至比领导做得还好。
把自己当主人,认为这是在给自己干,你就会对工作充满激情,工作起来浑身是劲,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障碍。这种积极的心态,会激发你无限的潜能,使你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可想而知,结果肯定会是好的。哪个领导不喜欢这样的中层领导,他的喜欢就表现在提薪、提职,赞许有嘉。反过来这又会激发你更大的热情,因为你的付出得到了赞赏和肯定,这种积极的良性互动,使双方都获得了一个愉悦的心态。这样一步一个台阶,做主人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你不把自己当主人,始终把自己摆在从属、雇佣的地位,在这样消极的心态下,该去想的你也不去想了,该做到最好的,你也敷衍了事;实际上,你会失去很多历练的机会,失去发挥你聪明才智的机会。反过来,这种恶劣的态度也会进一步影响你的心态和工作热情,这实在是一种很糟糕的恶性循环。
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应邀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提出这样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把公司看作自己开的一样。”以领导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领导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领导得力助手的人。
我们在为他人工作时总是认为领导太苛刻,为自己工作时却觉得员工太懒惰,太缺乏主动性。其实,一切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他看待问题的方式。乔丹当年在公牛队时,他曾为了加薪而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一度号召全体球员结成联盟,共同争取加薪。但是,当他身为奇才队的董事时,却又为了降低员工的待遇而组织了一轮又一轮的讨论,甚至一度求援于律师。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事,只是因其所处的角色不同,因而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
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待人如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作为中层领导,应该多考虑领导的难处,给领导多一些同情和理解;作为领导,则需要多考虑员工的利益,对员工多一些支持和鼓励。这条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一个人试着待人如己,多替领导着想时,他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领导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他自己身上,从领导那里得到一份同情和理解。
管理一家公司是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处理种种烦琐的问题。来自客户、来自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领导的情绪。要知道领导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缺陷。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领导,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以合伙人的心态去看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企业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
对于领导而言,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全体中层领导和员工的敬业和服从;对于员工来说,需要获得的是丰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从表面上看起来,彼此之间存在着对立,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上,两者又是和谐统一的——公司需要忠诚和有能力的中层领导和普通员工,业务才能正常开展,中层领导和普通员工必须依赖公司的业务平台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把两者对立起来,双方将都很难有发展的前景,公司根本实现不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中层领导和普通员工也实现不了自己的期望。
为了促进公司的顺利发展,每个领导只保留那些最优秀的中层领导。同样,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中层领导都应该意识到自己与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且全力以赴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领导的信任,在实现公司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为此,作为优秀的中层领导你需要牢记这些忠告:
——努力为公司多做一些。很多成功的人士都这样忠告年轻的中层领导。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他们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等待这种人的往往是失业。还有一些人,自以为自己把工作已经做得很出色了,但从来没有想过去多做一些,而是整日抱怨自己怎么还没有得到升迁。只有一种人,那就是不仅把本职工作做得很出色,而且时刻想着“我能为公司多做些什么?”并且付诸于行动的人,他们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并且很快会得到提升。
——时刻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个优秀的中层领导首先应该是视公司利益为第一的人。任何时候,他决不会以公司的名义去谋取私利;任何时候,他都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决不出卖公司的利益。他不会为了工资的高低而对工作敷衍了事,也不会对工作任务沉重而有任何怨言。
——努力维护公司的形象。如果一个人在背地里总是和人谈论他的公司或领导的坏处,这样的人你一定要远离他,这种人既不聪明,也决不会是一个有多大能耐的人。他这么做虽然是在诋毁别人,其实更是在伤害自己,没有人会相信这样的人,更没有哪个领导会喜欢这样的人。
像领导一样思考
当你以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时,应该对你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以及你的工作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只要你深入思考,积极行动,那么你所获得的评价一定也会提高,很快就会脱颖而出的。
在IBM公司,每一个中层领导都树立起一种态度——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对相互之间的问题和目标有所了解。中层领导主动接触高级管理人员,与工作的指挥人员保持有效的沟通,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积极主动去完成,并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像领导一样思考”这种如此重要的工作态度,源于老托马斯·沃森的一次销售会议。那是一个寒风凛冽、阻雨连绵的下午,老沃森在会上先介绍了当前的销售情况,分析了市场面临的种种困难。会议一直持续到黄昏,气氛很沉闷,一直都是托马斯·沃森自己在说,其他人则显得烦躁不安。
面对这种情况,老沃森缄默了10秒钟,待大家突然发现这个十分安静的情形有点不对劲的时候,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DHINK”(思考),然后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少的是——思考,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工作赚得薪水的,我们必须把公司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思考。”之后,他要求在场的人开动脑筋,每人提出一个建议。实在没有什么建议的,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阐述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否则,不得离开会场。
结果,这次会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问题被提了出来,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必须承认,许多公司的管理者与员工的心理状态很难达到完全的一致,角色、地位和对公司的所有权不同,导致了这种心态的产生。在许多中层领导的思想中:“公司的发展是由中层领导决定的”诸如此类的话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他们经常会对自己说:“我只是在为领导打工,如果我是领导,会将公司管理得更好。”但事实上,真的会如此吗?
杰克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对待工作总是显得漫不经心。他的朋友曾经就此问题和他交流过,他的回答是:“这又不是我的公司,我没有必要为领导拼命。如果是我自己的公司,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比他更努力,做得更好。”
一年以后,他写信告诉他的朋友说他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公司,自己独立创业,开办了一家小公司。“我会很用心地做好它,因为它是我自己的。”在信中的末尾他这样写道。他的朋友回信对他表示祝贺,同时也提醒他注意,对未来可能遭遇的挫折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半年以后,他的朋友又一次得到的杰克的消息,他告诉朋友自己一个月前关闭了自己的公司,重新回到打工族群体;理由:“我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事要我去做,我实在是应付不了。”
许多现在受雇于他人的人,他们的态度十分明确:
“我是不可能永远打工的。打工只是过程,当领导才是目的。我每干一份工作都在为自己挣经验和关系。等到机会成熟,我会毫不犹豫地自己干。”这是一种值得敬佩的创业激情,但是如果抱着“如果自己当领导,我会更努力”的想法则可能适得其反。
其实,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们希望中层领导“像领导一样思考”,树立一种主人翁意识时,并不是发出了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领导的信号,而是向中层领导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知道,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成为领导或是拥有自己的公司,我们既是在为自己的历史,也是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像领导一样思考”是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无疑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这其中包括:具有更强的责任心,努力争取更上一层楼;更加重视顾客和个人的服务;心智得到更大的提高,赢利更加广泛的尊重;取得更多的合作机会等等。
关某就是一位用领导的眼光来对待自己工作的人,他相信机会来自于努力工作,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