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事实表明:从生产到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有效过程用去的时间不到实际花费时间的百分之五,其余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增值,这些无效时间正好为时间战略提供了挖潜的广阔空间。成功地抢先占领市场对于竞争对手来说具有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抗拒性,自然就能赚钱,这就是赚钱要抢先的理论基础。
要实施抢先战略,贵在“抢”字当头。因为“商机”是转瞬即逝的,不付诸行动地去抢,要么消失了,要么被别人抢走了,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当然,谁都知道“抢先战略”势在必行,但一定要在“抢”字上下功夫,才能将商机变为财富。许多顾客到一家广州商店打听一种畅销商品,一位温州老板便亲自到北京进货,可到北京发现已有多家广州商店的老板也在进该畅销商品:老板于是当机立断,进一大批货并空运回广州。回家后,商品供不应求,一抢而空。其他商家姗姗来迟地销售时,发现商品居然卖不动了。
敢“抢”善“抢”是温州人做生意的一大风格。温州人抢占市场的速度实在令人叫绝,往往是头一天打听到某个商机,第二天就能生产出产品,第三天就能收到订单赚钱。
每一个商务时代,都会锻造一大批富翁,他们都是在别人不明白的新事物中发现了机会,在别人不理解的最新经济发展的朦胧期中抢占了先机,在别人和社会不断批评自己的法律空白期中锻炼了自己,在新旧事物的交替过程中壮大了自己。抢先承包朝鲜百货商场的曾昌飚说:“抢占时间早了会成烈士,晚了又会被他人把该占的都占完。”
抢先一步,领先一路。说者容易做者难,抢先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正行动起来就需要勇气了。
20世纪80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90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商机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均等的,而且商机又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当机遇临门之时,是否能抓住,关键就取决于勇气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商人就是要有蜻蜓这种敢为人先的勇气。
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市场风云瞬息万变,市场信息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作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因此,在这“快者为王”的时代,速度已成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法则。企业必须突出一个快字,努力迅速应对市场变化,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自称是温州鞋业的一匹“狼”的郑秀康,1985年的一天,他上午知道了国家允许个体户办厂的文件,下午他就去注册了鸿盛皮鞋厂,并注册了鸿盛商标,鸿盛皮鞋很快进入了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如今康奈品牌店已进入全球2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鞋业第一家在海外开设专卖店的企业。
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变数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世界,跑得快不快,很可能成为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众所周知,作为市场战略,时间对于资金、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创新观念等,更具有紧迫性和实效性。实践早已证明,在其它因素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谁先抢占商机,谁就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抢先的速度已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闪电般的行动必然会战胜动作迟缓的对手,使“慢鱼”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败下阵来。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打胜仗,就是因为比敌人早到五分钟。打仗是这样,早到五分钟会抢占有利地形,从而获取全胜。商场如战场,经商中比别人早几天抓住商机,同样会成为赚钱的胜利者。步别人的后尘很难挣到大钱。想多赚少赔,就要提高赚钱的嗅觉,利用种种方法比别人早一点抓住商机,才会在激烈的商战中稳操胜券。
商经微言
市场风云瞬息万变,谁能抢先一步获得信息,抢先一步作出应对,谁就能捷足先登,独占商机。
从“小”处入手
温州人赚钱,从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做生意先从小处着手是温州商人起家的拿手好戏,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奥秘。温州的小商品遍布全国。纽扣、标签、标牌、商标、小饰品、小玩具,这些外地人看不上、懒得做的“小玩意儿”,温州人都做,他们不怕赚钱少,就怕赚不来。这尤以乐清县柳市镇的低压电器市场、虹桥镇综合农贸市场、永嘉县的桥头镇钮扣市场、苍南县的宜山镇再生纺织品市场、全乡镇徽章市场、钱库镇综合商品市场、平阳县水头镇的兔毛市场、萧江镇的塑编市场、瑞安县仙降镇的塑革市场以及塘下、萃塍塑料袋和松紧带市场等最为典型,其中一些小商品还填补了全国商品市场的空白点。
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大陆市场还没有生产专用于便池除垢、水道通疏的化学剂“洁厕精”的企业。有一天,下岗后的王麟权在家弄堵了卫生间的便器,急乱中的他由此来了灵感,要替天下人解决便器清堵的难题,便一头扎进自己屋子里搞起了研究。只有初中文化的王麟权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日夜,终于研制出了这种“洁厕精”。正因为“洁厕精”是一种小商品,生活中离不开,家家产户都需要它,所以它投入生产后马上供不应求。
的确,生意场上的事,看大未必大,似小也未必小。穷乡僻壤也能开出大市场,所以怕的不是“小”,而是不去找,不往“大”处做。
打火机是温州四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作为“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的温州,有500多家打火机生产企业,年产打火机6.4亿只,占世界金属外壳打火机市场份额的70%。我们不要小看几毛钱就能买到的打火机,这小小的打火机每年能够为温州带来几十亿的元的产值。“虎”牌打火机就是这500多家企业中一个最有力的代表。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十多年前还是一个辞职下海的邮局小职员,后来用一个个“虎”牌打火机掏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进而垒起了自己的财富大厦:固定资产5000万元,企业年产值超过亿元。
老子有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温州人从不好高骛远,挑肥拣“大”,而是不遗余力地把“小”做”大”。即使后来生意稳步走上正轨,即使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有了足够后劲,他们也会像创业初期那样不弃陋鄙,不计物小,踏踏实实、克勤克俭地经营。温州人纵使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从不轻视那些仍然在从事小本经营的人,甚至还虚心向他们学习,因为他们都曾经历过小商品的行销和小摊位的经营,那些过往的经营不仅让他们赚得过成就大事业的原始资金,而且也让他们练就了一身经商的好功夫,正缘于此,而今他们的生意领域才越来越宽,规模才越来越大。
温州人从小处入手不仅局限在小商品的生产上,而且着眼于商品经销上。正由于经商是温州人的传统,几乎在很小的时候,温州商人方德华身上就表现出一些经商的才能一年方5岁时,他就对买卖东西表现出出奇的热情,对于他来说,世上最好玩的游戏不是摆弄玩具火车,也不是捉迷藏,而是“做买卖”:他经常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标上价码,向邻居家的孩子出售,有些东西的价格不好确定,他就凭想象来定价格。比如他6岁时弄到了一块奇石,竟然标价1万元。他的小姐姐当了真,问他一块石头怎会值这么多,方德华很认真地回答:“小东西也能卖大价钱,因为别人都没有。”
上中学后,从作业本、乒乓球到自行车,方德华对什么小商品都倒腾。其“客户对象”不仅有自己的同学,甚至还有自己的老师。到了专科学校后,他的生意更是不得了,他公开在校园里摆小摊卖书,卖文具,卖邮票,为同学联系家教,成了一名“生意精”。
1984年的一天,方德华所在的宿舍里一位同学不小心撞翻了热水瓶,瓶胆碎了。看着晶晶闪亮的细小玻璃片,他突然间发现了商机:暖水瓶被打破的事太常见了,几乎每个宿舍都发生过。然则由于校内校外没有一家专卖瓶胆的商店,要卖就卖整个的热水瓶,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热水瓶爆破了,只好无奈去买把新的,这样做既浪费了金钱,又浪费了资源。如果能弄来瓶胆卖给打翻热水瓶的同学们,肯定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方德华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说干就干,他到附近一家商店订购了100个热水瓶胆带进校园,上完课就在食堂门口摆摊,晚上也在宿舍里等“客户”上门,不到2天的时间就把100个瓶胆全卖光了。
在校三年,方德华可没闲着,他扩大了瓶胆推销范围,到大商店按期大量订购瓶胆,跑遍了全杭州大中专院校,每所学校都找在校生做瓶胆销售代理。此外他还成立了一个家教中心,贴出海报作宣传,以宿舍为办公地点,向校外请家教的人推荐家教老师,为同学们找份挣外快的工作。1986年方德华毕业时,他的存款已超过1万元,并且有了丰富的商业经验,这样别的同学毕业时都在为自己的出路操心,方德华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利用自己的资本从商下海,成了一名商人。
虽然由小做大,最终走向了成功,但方德华的经历在温州人中毕竟属于个例。而温州的小商品购销队伍却绝少科班出身,多数是由其他职业转化而来,其中有农民、工人、教师,有公务员,也有复员退伍军人和个体手工业者。他们走南闯北,跋山涉水,云游四方,足迹遍及都市乡村,推销的不过是一些针头线脑的小商品,但他们由此经历了各种风雨,领略了各地风情,不知不觉间推销的技艺便大有提高,交往沟通、铺设关系等,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说辩劝逗艺艺上乘。而且要在不起眼的小商品上抠利润,故而成本节约意识很强,这些都为他们日后成就大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