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3000000002

第2章 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2)

1959年6月中旬张闻天刚动了一个手术,中央7月2日开庐山会议,他本可不去,但看到议题是: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他决定去。这时彭德怀刚出访八国回来,很累,不准备上山,张力劝彭去,说当此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之时,不可不去,哪怕听一听也好。不想这一劝竟给他们俩惹下终身大祸。

庐山会议本是要纠“左”的,但是船大难调头。思想这个东西像浮尘一样,一旦飘起来,就是日落风停,也得等到明天早晨才能尘埃落定。何况这又不是一个人的一时之念,而是一个大党的指导思想。这时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人们心中鼓起的狂热,已是尘嚣难停。大跃进出现了问题,不得不纠“左”,自揭其短,毛泽东本来就不大情愿,而这时干部中的狂热者还不在少数。有一拨儿高干围在毛的身边,说再纠“左”就要把气泄光了,鼓动他赶快反右倾。田家英在小组会上只如实说了一点在四川看到的问题,西南局书记李井泉就立即打断,不容揭短,对这个天子身边的人也敢不敬。1959年,新中国刚建立十年啊,共产党的干部还保留着不少战争思维,勇往直前,不计代价,不许泄气,不许动摇军心。还有一些人则是投毛所好,摇旗呐喊,如上海的柯庆施、张春桥等。这时正好彭德怀有一封信,认为错误检讨得还不够彻底,毛就借题发挥,小题大作,抓住彭德怀这个典型,上纲上线,转而大批右倾了。这种轻率的转向反映了当时全党对经济建设的规律还不熟悉,而在政治上一言堂、个人崇拜已经露头了。

张闻天早就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眼见会议就要收场,他加紧准备发言提纲,32开的白纸,用圆珠笔写了四五张,又用红笔圈圈点点。田家英听说他要发言,忙电话告之,“大炼钢铁”的事千万不要再说,上面不悦。他放下电话沉吟片刻,对秘书说:“不去管它!”胡乔木也感到山雨欲来,21日晨打来电话,劝他这个时候还是不说为好,一定要说也少讲缺点。张表示:吾意已决。21日下午,张带着这几天熬夜写就的发言提纲,带着秘书,吩咐仔细记录,便从177别墅向华东组的会场走去。又一颗炸弹将在庐山爆炸。

与彭德怀的信不同,张的发言除讲事实外,更注重找原因,并从经济学和哲学的高度析事说理。如果说彭的信是摸了几颗瓜给人看,张的发言就是把瓜藤提起来,细讲这瓜是怎么长出来的。针对会上不让说缺点,怕泄气,他说缺点要讲透,才能接受教训;泄掉虚气,实气才能上升。总结教训不能只说缺乏经验就算完,这样下一次还会犯错误,而是要从观点、方法、作风上找原因。如“刮共产风”,就要从所有制和按劳分配上找原因。他说好大喜功也可以,但主客观一定要一致;政治挂帅也行,但一定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坏事可以变好事,是指接受教训,坏事本身并不是好事,我们要尽量不办坏事。他特别讲到党风,说不要听不得不同意见,不要怕没有人歌功颂德。毛主席说要敢提意见,不要怕杀头,但人总是怕杀头的,被国民党杀不要紧,被共产党杀要遗臭万年的。领导上要造成一种空气,使下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最后,他提到最敏感的彭总的信。明知这时毛已表态,彭正处在墙倒众人推的境地,但他还是泰然支持,并为之辩护、澄清。说到信中最敏感的一句话“小资产阶级狂热性”,他为之辩道:这话不说可能好一点,说了也可以。共产风不就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性?

他发言的华东组,组长是柯庆施。柯最善看毛的眼色,跟风点火。连毛都说“大跃进”的发明权要归于柯庆施。1958年1月南宁会议,毛批周恩来,嫌他保守,曾一度动了以柯取代周恩来当总理的念头。柯在“文革”前病逝,有人说柯要不死,文革一起就不是“四人帮”而是“五人帮”。张在柯主持的小组发言,可谓虎穴掏子,引来四围怒目相向。柯等频频插话,他的发言不断被打断,会场气氛如箭在弦。在一旁记录的秘书直捏一把汗。张却泰然处之,紧扣主旨,娓娓道来。他没有大声强辩,也没有像给毛写信时那样违心地掩饰,他知道这是力挽狂澜的最后一搏了,就像当年在扭转危局的遵义会议上一样,一切都置之度外。遇有干扰,他如若不闻,再重复一下自己的观点,继续讲下去,条分缕析,一字一顿,像一个远行者一步一步执着地走向既定的目标。他知道这也许是飞蛾扑火,但自燃的一亮也能引起人们的一点关注。正像谭嗣同所说:“变法总得有人流血,就让我来做流血第一人吧!”20年来,他官愈当愈小,问题却看得愈来愈透。那些热闹的大跃进场面,那些空想的理论,在他看来是一件皇帝的新衣,是百姓和国家的灾难,总得有人来捅破。迟捅不如早捅,就让他来做这个捅破皇帝新衣的第一人。

他足足讲了三个小时,整个下午就他一人发言。稿子整理出来有8000多字。这个讲话戳到了毛的两个痛处。一是不尊重经济规律,搞大跃进;二是作风不民主,听不得不同意见。当年马克思讲,有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现在又有一个“幽灵”,一个清醒的反“左”的声音在庐山上回荡。

毛泽东大为震怒。两天后的7月23日,毛作了一个疾言厉色的发言,全场为之一惊,鸦雀无声,整个庐山都在发抖。散会时人人低头看路,默无一言,只闻挪步出门之声。8月2日毛又召所有的中央委员上山(林彪说是搬来救兵),工作会议变成了中央全会(八届八中全会)。这天毛在会上点了张闻天的名,说他旧病复发。这还不够,当天又给张写成一信并印发全会,批评、质问、讽刺、挖苦、戏谑,洋洋洒洒,玩弄于股掌,溢于纸表:

怎么搞的?你陷入那个军事俱乐部里去了,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这次安的是什么主意?那样四面八方,勤劳辛苦,找出那些漆黑一团的材料。真是好宝贝!你是不是跑到东海龙王敖广那里取来的?不然,何其多也!然而一展览,净是假的。讲完没两天,你就心烦意乱,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被人们缠住,脱不得身。自作自受,怨得谁人?我以为你是旧病复发,你的老而又老的疟疾原虫还未去掉,现在又发寒热症了。昔人咏疟疾词云:“冷来时冷得冰激凌上卧,热来时热得蒸笼里坐,疼时节疼得天灵破,颤时节颤得牙关挫。只被你害杀人也么哥,只被你害杀人也么哥,真是个寒来暑往人难过。”同志,是不是?如果是,那就好了。你这个人很需要大病一场。昭明文选第34卷枚乘《七发》末云:此亦天下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然汗出,霍然病矣。你害的病与楚太子相似,如有兴趣,可读枚乘的《七发》,真是一篇妙文。你把马克思主义的要言妙道统统忘了,于是乎跑进军事俱乐部,真是文武合璧,相得益彰。现在有什么办法呢?愿借你同志之箸,为你同志筹之。两个字曰:“痛改。”承你看得起,打来几次电话,想到我处一谈,我愿意谈,近日有些忙,请待来日。也用此信,达我困忧。

7月23日和8月2日的讲话,还有这封信让张大为震惊。他本是拼将忠心来直谏,又据实说理论短长的,想当此上下头脑发热之际,掏尽脏腑,倾平生所学,平时所研,为党开一个药方。事前田家英、胡乔木曾劝他不要说话时,他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在再三思量后,曾手抚讲稿对秘书说:“比较成熟,估计要能驳倒这个讲话也难。”他天真了,何必依理来驳呢,只须一根棍子打来就是!毛的讲话和信给张定了调子:“军事俱乐部”、“文武合璧,相得益彰”、“反党集团”,会议立即一呼百应,展开对他的批判,并又翻起他的老账,说什么历史上忽左忽右,一贯摇摆。就这样他成了“彭黄张周”反党集团的副帅。

张闻天知道,根据过去党内斗争的经验,如果他不检查,庐山上的这个会是无法收场的。为了党的团结,他顾全大局再一次违心地检查,并交了一份一万字的检查稿。但是毛还是不依不饶,又怀疑他里通外国,大会小会穷追猛打,非得逼出一个具体的反党组织和反党计划。9日那天他从会场出来,一言不发,要了一辆车子,直开到山顶的望江亭,西望山下江汉茫茫,四野苍苍,乱云飞渡,残阳如血。他心急如焚,欲哭无泪。正是:

“明君”虽明不再君,屈为“大帅”帐下臣。延水叮咚犹在耳,庐山雾深深几重。

望江亭,望江亭,江山如画,他却心乱如麻。他抚亭向晚,痛拍栏杆。天将降大任于斯党也,必先苦其历程,炼其思想,正其路线,外能审时度势,内能精诚团结,行弗乱其所为,才能执政、治国、安邦、富民啊!

他几次求见毛,拒而不见。会议结束,8月18日张闻天下山,回到北京。家人和朋友说你管外交,不干经济,何苦上山发言闯此大祸?他却冷静地以哲学相对:不上山,就没有这个发言,是偶然性;肚子里有意见总是要讲,这是必然性。但这一讲,他的名字从此就在报纸上消失了。接着召开的全国外事会议开始追查他的“里通外国”和历史问题,而这些与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毫无关系,是欲加之罪再索事实。他只好任污水一盆盆地泼来。

留得光辉在人间

庐山一别,张与毛竟成永诀。

同类推荐
  •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精品文学书系)

    对中学生来说,选择好读书种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今中外的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如何选择那些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读物,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是每个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李超主编的《一生必读的文学精品》正是帮助您解决这一难题,为您指明了一条简捷的途径
  • 语已多,情未了

    语已多,情未了

    世间只有情难诉,无论其为亲情、爱情、友情、乡情,还是为喜为怒,为哀为惧,付诸语言文字之后,便会失去其固有的鲜活。时光已像飞鸟一般淡然飘逝,情却如流水浮云,绵绵无尽。最后,只能怅对满地狼藉的生命碎壳,回首前尘往事。
  • 何以寄相思

    何以寄相思

    乱世飘摇,有多少意味不明的情愫被风雨覆盖遮掩。一眼万年,有太多爱恨情仇的故事开始自人生初见。医生、明星、作家、商人、歌女……十位女子,十段被时代洪流冲散的爱情。岁月无情,美人迟暮,思念却如蔓草疯长。如果能够换个名字从头来过,她们是否还会用长达一生的相思,换一句“我爱你”?或许,我们都错了。再传奇的往事,也不过是后人口中的故事。想念,也是拥有的另一种形式。爱情是个谜,无法解释,藏在故事里!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萌妻归来:首席老公悠着点

    萌妻归来:首席老公悠着点

    孟方怡是孟家的大千金,同时也是宵门的成员之一,而他是彭庄的总裁,在江湖上叱刹风云。一次任务,让她时隔十七年再次回到了他的身边,本想快速地抽身离去,却不想步一步陷进他的温柔乡里。
  • 指瑞篇

    指瑞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电力强国

    超级电力强国

    一度电,可以让节能灯发光100小时,笔记本电脑开机10小时,采煤27千克,生产15瓶啤酒,创造10元的GDP。那么,60000亿度呢?这是一个电工重生的故事,有关电的故事。
  •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宫秘史:两世为妃

    清宫秘史:两世为妃

    宛妤与康熙皇帝玄烨本是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爱侣,却因为宛妤的父亲鳌拜专横跋扈,独揽大权而被迫站在了对立面。深深宫苑,除了皇帝的痴爱,宛妤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友善,甚至因宠树敌,导致伤痕累累。当父亲和夫君的矛盾进一步恶化,她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父亲的逼迫,以及深爱的人对自己逐步提防,她身心俱疲,选择以死换回父亲的一条残命。不曾想,她并没有死,而是改头换面,也失去了她雍容的身份。当她再度回归宫廷,仅仅以宫女之身重回那阴暗诡秘、危机四伏的后宫,她该如何为曾经的自己讨回一点公道?而那个曾经深爱的男人,她又该如何面对?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独家宠婚,早安小甜妻

    独家宠婚,早安小甜妻

    “我觉得我们年龄差距太大了,不是很合适。”“老男人才懂得怎么疼你。”“可是,我觉得我现在首要目标是好好学习,不该随便谈恋爱。”“我可以教得更好。”宁初然不死心的将某男生拉来,倔强的扬着脑袋:“我有男朋友了!”男人脸色一变,隔天就传来那个所谓的男朋友搬家的消息,某小丫头还被提回房间好好治理了一回,这回宁初然再不敢乱来了,乖乖做某人的小甜妻。外界传闻薄连辰淡漠疏离,性子极冷,却不知他满心温柔早已许给了宁初然一人。他等了她八年一直隐忍不动,只是为了当初那个小丫头快快长大。
  • Awakening & Selected Short Stories

    Awakening & Selected Short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皇追妻:盛宠世子妃

    邪皇追妻:盛宠世子妃

    前世她是凌厉无双的超级特工,机缘巧合,穿越到王妃身上,从此开始起开挂人生!打王爷,写休书,撩完皇子,撩太子!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原以为这一世可以活的逍遥,却还是深陷皇宫红墙之中,他的温情,他的宠爱,原来只不过是一场用温柔编制的温柔,让她黯然心碎……她抛开一切,却被他全世界通缉:“女人,我在这里,你还想往哪里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冠军我的梦

    冠军我的梦

    这是一本小人物大梦想,充满神话色彩的体育文。这里没有刀光剑影,只有变幻无穷的技战术。在中国著名球王(李惠堂前辈)之乡,横空出世了一位奇才:孔威,他创造了《足球宝典》,统率着一支娃娃军,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为祖国的足球梦,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因此,孔威也被称作圣人。2034年作为世界杯东道主的中国队,圣人统帅的金镶玉一代连续参加了2026、2030世界杯,这次在家门口又能为祖国创造什么奇迹?值得期待!喜欢的朋友们!感谢收藏,推荐,恳请多多支持!谢谢!(我们身边很多朋友都痛恨国足!那是因为我们骨子里还热爱着祖国,我们心里还是期待着中国足球能有崛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