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3400000014

第14章 文化瓦肆的说书人(2)

一批80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引起诸多议论。小三十的人了,也该加入了。这种年龄入个协会什么的,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骚动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像郭敬明这样的人,多次涉及“剽窃”官司,他也能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可见中国作协不怎么地。反驳者认为,加入中国作协不是选模范,仅仅是证明他的创作水准或影响力。质疑者大概认为,中国作协门槛应该更高一些,不能什么人都进去。其实这种想法仅仅是一厢情愿的。在现有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郭敬明都不是最差的。比如写作能力,在如今的中国作协的七千多会员中,比郭敬明能力差的恐怕不在少数。就“剽窃”官司而言,郭敬明也不是开先河者,一些著名作家,比如海南和上海都有,那可是屡教不改的,中国作协也没有开除他们。可见,中国作家协会的门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那么多人都进去了,郭敬明们为什么不可以?只要他们稀罕作协,走一些常规的程序,就可以加入这个“民间组织”。也就是说,出过一两本书,有人推荐,经审批,就是了,不一定要有多高尚。说“加入作家协会不是选道德楷模”的观点,实际上是承认了上述事实。

将作家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作家做不了这个“工程师”。把作家抬到如此之高的位置,对他们的创作不一定有什么帮助。作家是善于讲故事的人,善于抒情的人,善于使用语言的人。作家是否合格,还是要靠他的作品的艺术水准来说话。至于“剽窃”等道德问题,不仅仅是对作家的要求,也是对普通公民的要求。有些人,一方面瞧不起作家和作协,另一方面又对作家和作协提出那么高的要求,判断事物的标准不统一。如果你瞧不起,就不要有太多的指望,管他郭敬明还是郭守敬加入作协。当然,这里有一个占有声誉资源的问题,比较复杂,但我宁愿看到会员中像郭敬明们这样的年轻人更多一些,而不是过多的快退休的官员。

像郭敬明这种人,还是加入一下作协比较好。我认为他有这样的愿望应该鼓励,他的选择是对的,他算是找到了一个归宿。有了一个组织,经常教育教育他,修理修理他,给他一点小甜头尝尝,他就不会整天瞎写、瞎抄、瞎炒作、瞎作秀了,能够尽快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开始中年写作。同时,把他从一群不会写作的人中拉出来,放到一群都会写作的人中间,提高提高写作能力,也是有好处的。当我们把加入“作协”看做是加入“酒协”、“钓协”、“气协”一样自然而然的时候,对郭敬明们的入会,也就看得很淡了。

知音体与低端文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

网络上对“知音体”的批评,以一种当代年轻人的风格和话语方式出现,带有戏谑和调侃色彩,比如,将《红楼梦》改为“知音体”标题:《包办婚姻,一场家破人亡的人间惨剧》,将《卖火柴的小女孩》改为“知音体”标题:《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大家并没有对批评“知音体”这件事有什么异议,而是对用“知音体”标题来重新命名文学名著持不同看法。可是,为什么一用“知音体”命名,就会产生强烈的瓦解意义的效果呢?这说明“知音体”是具有很强“瓦解性”的。

近二十年来,国内出现了一大批发行量惊人、专门针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群的杂志,比如《知音》、《家庭》、《少女》、《人之初》、《打工妹》等。这类杂志的读者群,以中小城镇的中年女性为主,她们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信息来源都比较匮乏。她们将这类读物既当作“新闻”的来源,又当作“文学作品”(故事会)来阅读,更当作孤独中没有知音的“知音”来看待,类似于购买了一盒文化“黄金搭档”。

学术界对这类杂志既没有关注,也没有批评,任由它们在市场上横冲直撞。因为它们既不是文学杂志,超出了文学批评视野,也不是新闻杂志,超出了媒介批评视野。它们仅仅是一个“读物”。我们没有一个“读物”专业,因此,这类杂志一直成为研究的薄弱环节。对具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杂志缺乏有效的批评,是批评界的失误。直到年轻的网民们用他们奇特的方式发言,才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以《知音》为代表的这一类杂志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它将新闻性和故事性结合在一起,成功地打了一个新闻和文学的擦边球,当你以新闻的客观性要求它的时候,它会说是文学;当你以文学性要求它的时候,它会用新闻的客观性来应对。最典型的是一种类似于“口述史”的爱情悲欢离合的故事(不但有作者,还有老照片)。用一种带有抒情的语调来混淆新闻性和故事性的边界,其结果导致读者将虚构故事当成真实故事,将真实的故事当成虚构的。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各种欲望故事、人间悲剧、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转化为可消费的文化商品。

其次,它将“意义生产”(比如,道德训诫、谴责当代陈世美、富人堕落案、穷人暴富故事)与“商品生产”结合在一起,成功地打了一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擦边球。当你说它只顾盈利时,它会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某个故事救活了某位绝望的下岗女工,等等。当你以为它在搞精神文明建设时,你会发现它们发行量越来越大,敛财能力越来越强。混淆意义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界线,越来越强化了这类杂志对低端文化消费者的诱惑力和控制力,既是精神控制,也是经济控制。

这一类杂志,是如何通过一种奇特的叙事风格,有效控制了以中小城镇中年妇女为主的读者群的?比如标题,《人们啊!花季少女为何就这样沉沦》以呼吁开头,唤起注意力,以设问结尾,提醒你思考,好不容易有了注意力和已经开始思考的女性读者,突然遇到了知音。比如叙事风格,介于客观叙事和肉麻抒情之间,夹叙夹议,大起大落,情节跌宕,用客观语调讲离奇故事,用离奇语调讲客观故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循循善诱,有控诉、有劝说;“软硬兼施”的叙事兼顾恐吓和诱导,语体风格兼顾“二胡”和“京韵大鼓”的格调;“拍案惊奇”的开头,最终都有光明的尾巴。这种带有农业文明趣味的叙事,塑造了大批消费者。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度日。这种情况很像18世纪初期欧洲的大众文化生产,专门盯着一批有闲的女性读者,利用“城乡空间差”、“信息时间差”敛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吃智商差”的办刊思维很快就会寿终正寝。

文学死于感觉器官的坏死

我先转述一个故事。部队路过某村,年轻的上尉和同伴一起,被一位地方绅士请去参加家庭聚会。上尉腼腆、不擅交际,于是独自离开客厅到外面溜达。但他在花园里迷了路,转进了一间黑暗小屋。突然他听到匆匆的脚步声、衣裙的沙沙声,还有女人喘吁吁的低语,“两条柔软的、香喷喷的、女人的胳膊搂住了他的脖子,温暖的脸颊贴到他的脸颊上来,同时发出了亲吻的声音。可是那个亲吻的人立刻轻轻地惊叫了一声,抽身就躲开了……”上尉知道是一个误会,陌生女人误以为黑屋子里的自己是她约会的情人。但是上尉依然抑制不住心怦怦地跳,手抖得厉害,完全被一种生平从没有过的新感觉抓住了。

小小的误会在上尉身上引起了许多变化:第一是身体的变化,被女人胳膊搂过的脖子有滑腻的感觉,脸颊上被吻过的地方凉酥酥的。第二是整个精神状态的变化,他一改自卑、胆小、慵懒状态,话多起来,并大声地笑。第三是思维活跃,浮想联翩,将所有见过的女人的优点组合起来,安放在那未曾谋面的女人身上,并像初恋情人分手之后那样独自分享思念的甜蜜。他把那件事当作一个小小的、神秘的奇迹珍藏在个人的想象之中。

神秘的奇迹还改变了他的价值观。他觉得平时所见的一切都极其无聊,眼前全是苍白的画面,笨拙的队伍杂乱无章。当他实在忍不住而向同伴讲述那个故事时,却遭到了嘲笑、冷遇,有的还故意把事情向肉欲故事上扯。经验交流的障碍如此巨大,他觉得受了伤害,发誓再也不向别人讲述这个故事。但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经验,让一位在生活中循规蹈矩的人成了怀疑论者:“整个世界,整个生活,都好像是一个不能理解的、没有目的的玩笑……他从水面上移开眼睛,瞧着天空,又想起命运怎样化为一个不相识的女人对他偶尔温存了一下,想起他的夏天的迷梦和幻想,他这才觉得他的生活异常空洞,贫乏,没有光彩……”

只有在古典感觉面前,一次偶然的微不足道的经验,才会在上尉那里变成一次重大的情感经历,进而改写了他观察生活的视角。由于他敏感,所以经验才没有被忽略和遗忘。由于他单纯,所以经验才没有被玩笑化为一个肉欲故事。这既是青春期前史的经验,也是想象对生活世界的否定的辩证法。

这个故事来自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吻》。类似的故事曾经发生在安徒生身上。(见《金蔷薇》中《夜行的驿车》一文)契诃夫是最后的古典主义者中的一员。尽管这位医生经常用手术刀一样的眼睛解剖文明病症,但他眼睛背后总是有着一丝抑制不住的温柔和笑意。解剖是治疗疾病,微笑是精神安慰。今天是解剖多于微笑,治疗多于安慰,暴力话语肆虐,并且成为时尚。

上述故事在今天可能显得陌生而滑稽,甚至变成嘲笑对象。由于物质和欲望的压迫,由于生活节奏急剧加速,我们感受生活的器官特别是心灵已经不堪重负。它变得极其单一,只能容下或贪婪或愤怒或媚态。它变得极其麻木,没有极强的“麻辣烫”般的刺激,没有朝廷阴谋和后宫糜烂生活的引诱,它便没有反应。所谓文学的“边缘化”、“消亡说”,很大程度是我们感官坏死所致。真正的“文学”不一定仅仅存在于白纸黑字的文本中,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游荡。当生活坏死、心灵钙化的时候,感官经验的探测器立刻罢工,“文学”便成了四处流窜的孤魂野鬼。

同类推荐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爱看月亮的猪

    爱看月亮的猪

    孙悟空、猪八戒、白蛇、王昭君、哪吒、孟姜女、梁祝、金蝉子、蜘蛛精、杨玉环、牛郎织女……如果他们的故事,和你知道的不一样呢?所以,有了这本胆大包天,重写经典神话的爱情故事集。你想看吗?歌功颂德让他们去吧,我们来歌颂爱情。
  • 因为是你,我不顾一切

    因为是你,我不顾一切

    15个故事,写尽爱的深度和广度。256页内容,大胆探索爱的本质。我以为,爱你就是付出自己;你却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曾经相信,就算花开无果,哪怕此后天涯陌路,只要我的世界有过你,就已足够,可是,当我渐渐长大,才明白,爱情必须有你有我,才算完整。在这部寄托遥深的随笔集里,高堰阳承继了书写自我、张扬个性的现代散文传统,以如工笔画般的细腻笔触,讲述了在“荒废、狂闹、混乱”的青春岁月里,他和周围人似真如幻、无望而又亘古如斯的爱情故事。
  •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庐隐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用斧子砍死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的敌人,这是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谁能反对他这个理由呢?——由我们元祖宗亲已经给了我们放仇人不过的教训。
热门推荐
  • 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

    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

    (汐若新书已发,书名《完美婚宠:帝少vip爱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一起快乐玩耍~么么哒)“老婆我们复婚吧,”某男可怜兮兮盯着某女。某女傲慢的抬起头,“我不要,除非……”********某一天,“儿子,你爹地想要和你妈咪复婚,你怎么看?”腹黑儿子很变态,“妈咪你忘记了没良心爹地当年怎么对待你的吗?”杨绍林因自己有这样一个混蛋儿子而感伤。小丫头笑嘻嘻的说:“妈咪,你和爹地复婚吧,这样我们就不会是没有爹地的孩子。”当腹黑遇上腹黑,外加一个腹黑儿子,拼的是经验,拼的是演技,那么,且看谁更技高一筹。【本文已完结,放心阅读。】风汐若的群号:【139845733】,微信:【keshirui3310】
  •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鼎立之地依旧为尊

    鼎立之地依旧为尊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历史的长河中坠落了,但是留下很多千古谜团,最大的莫过于秦始皇陵,皇陵表明了他要称霸鬼界的决心,虽然他通过一定手段成功转生了,但是称霸的野心却没有消失。
  • 皇后很极品:后宫三千我独宠

    皇后很极品:后宫三千我独宠

    天杀的,穿就穿了,还穿成了一个正在挨皇帝老公揍的可怜皇后。揍完之后,还被这该死的暴君往冷宫里扔。好不容易想办法让这暴君赶她出门了,以为日子潇洒了,惬意了。没想到她不过就是用他的钱出去挥霍挥霍,结果他就直接让人家店铺关门大吉!难道当皇帝的都像他这么闲吗?
  •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

    本书作者德龄公主是大清驻法大使的女儿,后被慈禧选作贴身女官。德龄公主以一个接受过西方自由平等教育的“普通人”的角度,以大量篇幅描述了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妆扮、兴趣爱好、性情品格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慈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书中还记录了给太后画像、太后过寿、皇帝过生日、祭奠咸丰、过中秋节、过年等一系列事件。其中许多内容和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相互印证,对于研究晚清宫廷及社会政治生活,极具历史价值。
  • 拿部手机闯异界

    拿部手机闯异界

    程凡贪小便宜从神秘风衣人手中以低价购得一部号称永不断电的次世代光能手机“魅影-X”,随机还附赠蓝牙耳机一枚,却没想到因此在睡梦中被莫名其妙传送至异世界。“魅影-X”手机商城内虽然拥有海量神奇应用,但需要大量金币点才能购买。程凡也就此开启了:赚大钱、买应用、泡美女、战宿敌、集纹影的全新异界生活。然而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程凡的幸运之旅,还是阴谋陷阱中被恶意安排下的一环......
  • 修仙之召唤三界

    修仙之召唤三界

    宅男洛方无辜穿越,竟成了修仙界门派的掌教,面对凋零的门派,还好他有万能的召唤系统,没有弟子?哪吒、雷震子、孙悟空、六耳猕猴、赤尻马猴、二郎神、猪八戒、黑熊精、灵感大王要有尽有。没有谋士?姜尚、孔明、刘伯温还不是手到擒来。没有圣人?老子、东皇太一、西王母、鬼谷子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得不到的。且看宅男如何成立三国军团、封神军团、大汉军团。从此异域封神,笑傲仙界。
  • 兽血夫君:疼妻法则

    兽血夫君:疼妻法则

    承蒙上天眷顾重活一世,却塞给她一个八字不合的丈夫。发誓老死不相往来,却事事总牵绊这一起。“女人,你居然怀了我的孩子?还逃出我的掌控!”“对不起,你是谁?”“我是你的夫,这一辈子你休想逃出我的掌控!生生世世你也休想摆脱我!”曾被人预言这一辈子不可能有子嗣,却有了一个意外……让这逃出他后院的女人给怀上了!而且一怀还怀了两个,重点还是一男一女!要不是这两孩子和他长得一模一样,他还真怀疑这女人是从哪偷来的种。“现在你还想逃吗?”他呲牙,女人,敢骗他就要付出代价!
  • 笔下的另一个世界

    笔下的另一个世界

    对于一个平行世界的穿越者来说,没什么问题是一支笔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加上一个键盘。——孙鹏
  • 宝光血影

    宝光血影

    杨同在大厅里默默地欣赏着墙壁上的那幅画。画上,一脉小溪、一抹绿岸,一个轻蓑小笠的稚童手持钓杆,细细垂丝伸人溪中,一尾金鱼跃然灵动,口含香饵而不知已将游于釜底矣!这画的笔法轻重得宜,浓淡相间,神韵鲜活,充满情趣。杨同微微颔首,目光移了开去,慢慢的观赏起大厅里的摆设来:各色各样的璎珞编成的门帘,在微风中拂动,闪闪烁烁,如星光般迷人;镶金嵌玉的香几上放着《易经》、《孟子》、《荀子》之类的典籍,一缕清新的墨香微微有些醉人;厅堂四角陈列着种种奇石、根雕,或卧如虎,或踞如鹰,或立如人,或行如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