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3400000015

第15章 中国人为什么好吃?(1)

艾晓明

这个话题是我在美国南方大学访学期间参加一个讨论课的发言,这门课讲的是环境伦理学,主讲的老师让我谈谈中国人对环境的看法。另一位发言人是哲学教授杰姆,所以孔孟老庄等中国传统思想是他的话题。我自己感受的是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中国的环境和孔子等人生活的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语。让我从几件小事说起。

我住的学校客房有朝南和朝北的两个客厅,南面对着草地、道路和邻家的花园,北面一面墙都是窗户,窗外林荫浓密。刚住进去时,我总对着迎面扑来的绿色发呆,不能想象这和我熟悉的环境是同一个世界。我在中国广州住了六年,那是校园里的一片宿舍区。整整六年里,没有哪一天听不到附近室内装修的声音。几天后,我遇到把这栋房子租给学校的房东。我告诉她房子前后的树林草地,让我多么惊讶。她说,咱们房子后面还有鹿呢。你准能看见鹿群。

我在秋天的一个周末第一次见到她说的鹿。那天偶然从书页里抬头看窗外,顿时目瞪口呆。鹿在那里!静静的,两头高高的大鹿,三头小鹿,小鹿里还有两个像狗那么大的,它们在草地上吃草,衔树叶。我拿了相机趴到平台上,镜头对准它们。它们也发现了我,抬头看看,接着吃草,然后悠悠地走进丛林里。

我记得那天电话铃响起来,是一位加拿大的朋友打过来的,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她,鹿们近在眼前。她笑起来,说,鹿啊、松鼠,还有天鹅,在这里都很平常。要在中国,早就进了汤锅,是不是?

我想说的正是这句话。来美国之前,我曾在承德的避暑山庄见过人工圈养的鹿,我去那里一个暑期班上课,接待单位中午请我们吃饭,桌上的菜就有蛇肉和鹿肉。想来那些鹿就是喂来吃的,它们被圈在一个铁栏里吃喝拉撒,栏内看不到青草,老远就能闻到一片膻臭。你要问我现今在中国,家居处可能见到什么动物,我要说有两样常见的:蟑螂和老鼠。广州天热,这两样动物最是兴盛。老鼠药把猫都毒死了,老鼠依然到处都是。

不过,更多的动物是在餐馆前。这一点,全中国也要以广东为最。鲜活鱼虾就不用说了,那些专门以生猛海鲜招揽顾客的店档门前一溜乌龟、王八、青蚝、水蛇、扇贝……各色海鲜外地人根本叫不出名字。店门外有堆成一格格的铁笼,里面关着虎视眈眈的“野猫”(我总怀疑是被绑架的家猫)。我的美国朋友曾经皱着眉头问我:“你们中国人吃狗、吃猫?”这儿家养的狗和猫,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你要说吃它们,跟说吃人差不多。假如要顶牛,我也可以说:文化不同嘛,你们不是也吃牛、猪、火鸡吗—来美国之前我对此就准备了答案。可是说实话,我得承认,咱们中国人何止是吃猫狗,咱们还吃果子狸、山猪、鹌鹑、麻雀、蚕蛹、蜈蚣、蚂蚁、蚯蚓……

广东餐馆专有一道美味虫汤,那就是海滩沙地里爬的蚯蚓。店小妹坐在木盆前,用一根木棍把满盆的蚯蚓一条条挑起来,从头戳到底,翻过来洗去沙,就是汤里肥肥白白的东西。还有一家公路边的特色餐馆,油炸螳螂、蚱蜢,专家说是新开食源,低脂高蛋白。美国一些城市广场和公园里,成群的鸽子停在游人脚下;咱们的城市里,只能在盘子里看到这样的妙龄乳鸽,至于那电影里可爱的《小猪宝贝》,正合烧烤全猪的尺寸。最近在网页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海外中国人回广州的观感,他看到餐馆外面拴着头活驴,门前的口号是“驴肉赛龙肉”,卖野味的菜单上不仅有穿山甲、娃娃鱼等珍稀动物,电视里还播出了猫头鹰、天鹅被人吃掉的新闻。美国市场上买不到动物下水,中国人不仅吃下水,更有人嗜食鸡屁股、猪大肠。那运行粪便的肛肠,自有技巧教你搓洗,肠壁内堆积的脂肪,经辣椒红油爆炒,别具风味。中国人还有一绝,女人要吃山东大叫驴那驴皮熬出的胶冻补血,男人要剁雄性驴、狗腿裆里的家伙吃了壮阳。把这些说给美国人听,美国人搞不懂,那驴狗的把把都被你煮熟切碎嚼烂了,怎么还能增强你的性威力。最后,人家只好问一句:你们这是怎么啦?还有什么是中国人不吃的吗?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讲过一个笑话,说她妹妹学法语,后来看见苍蝇,就用法语惊叫。孩子妈在一边说道,叫什么叫,没见过苍蝇吗?你就是在苍蝇中长大的!笔者也是中国生中国长的,现在虽然得了便宜到美国来,也能和鬼子说英语,但以前也是吃驴肉狗肉乌龟王八的。小时家住武汉东湖边,父亲钓鱼我送饭。他运气好的时候,眉开眼笑回来,王八泥鳅都是菜,全家开荤打牙祭。不像后来,说是甲鱼防癌,身价翻倍。

从亲身体会来说,我先要为中国人辩护一把:咱们为什么好吃吗,那是饿的呀!我过去听说广东人吃老鼠,后来我住在广州,没见有这道菜式。吃老鼠这故事,来自困难年代。20世纪60年代的大饥荒,饿死不少人。那年头,人什么不吃?以前听友人王小波聊天,他说他当时上小学,每天上课啃铅笔,把铅笔都啃秃了。我父亲说他有一次好不容易在食堂买到咸鸭蛋,一边看书一边品味,直到有人惊叫起来“吃不得啊,长蛆了!”。

在我父母那一代,解放后日子也一直是过得紧紧巴巴的。我父母月收入一百二十元,合十五美金。尽管如此,家里每人够了平均三十元人民币的生活费,不能向政府要补助。那年头,肉、蛋、糖等都是要票的,偶而臭鱼、破蛋、肥肉不要票,降价处理。碰上这样的机会,我父亲就会奢侈地抢购一回。买了臭鱼,父亲说多放点酱油就行了。他让我们两个孩子吃肉,他自己吃鱼肠子。我们不吃的肥肉也都给父亲吃,到了晚年他有心脏病,让我们后悔不已,谁说不是当年吃那些烂鱼臭鸡蛋害的!在没有冰箱的年代,我父亲还有不少点子保留剩饭剩菜,例如煮后密封、吊在通风处以竹篮遮盖、泡在凉水里。就算是饭菜馊了,开水煮过还是吃掉。我父亲的主意并非特别,中国城市百姓都这么过日子。咱们著名的臭豆腐,就是从馊饭菜里发明出来的。传说那旧社会的王老五每天出去打工,回来锅里剩半块豆腐。吃了好几天,豆腐早腥臭无比,他还舍不得扔,蘸了盐就着豆腐上长出的白毛继续吃,倒吃出了特别风味。我的美国邻居说,橡子有毒,但印第安人有办法去毒,把它做成食品。我说中国老百姓以前吃过橡子面,现在那种魔芋豆腐,就是掺了橡子面做的。

吃得是这样混杂,肚肠里更有好戏。现在中国小孩里有了不少肥胖者,这是富贵病。我们小时候,常见病是长蛔虫。孩子脸上一片片白毛癣,甚至在肚皮那摸到一个一动一动的小包,那就是它了。街边店铺小摊上,到处可见花花绿绿的宝塔糖,便是打虫的。有时不用打,自己拉出来,又白又长,还是活的。最可恶的是拉了半截没了力气,不能不用手去拽。谁要上过当年的公共厕所,肯定记得这静物里的动物。旅英女作家虹影在小说《饥饿的女儿》中写到家境更贫困的孩子,吃饭吃得把碗扔到空中,从嘴里喷出虫子。我看电影里妖精钻进了悟空肚中,令他满地打滚,立即想到孙悟空需吃宝塔糖,屙了这妖精。

虽说写到了极是不雅之处,可是饥饿年头,便是这等恶心,也能救人活命。把我的论点发展一步,饥饿时发现的食源,年头好了还能不吃吗?状元还念及第粥呢。我在另一本传记里看到,作家“文革”时坐牢的一位难友,唯一的誓愿就是:有朝一日出去,一定要一家一家吃馆子,吃它个够。翻译这本传记的老外说,不懂食物在中国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不能充分理解饥饿在中国的特殊含义。早在公元前的12世纪到3世纪,就有文献提到那种煮饭的器皿,说它是“国家的首要象征”。另有一位人类学家描述中国人的创造性时说,中国人,无论穷富,都有本事把任何搞得到手的东西弄成吃的。“食品和吃在中国的生活方式中占有中心位置,它也是中国道德信仰的一部分”。这就涉及到环境伦理这门课的主题了。让我简单地说:自然,对于西方人来说,是研究认识对象;环境伦理就是探讨人应该和自然建立怎样一种合理的关系。可是,自然,对于中国人来说,我的感觉是:它是食品的来源,自然就是什么是可吃的以及如何把它变成可吃的东西。靠山吃山,坐吃山空,一招鲜、吃遍天……这些俗语的寓意方式不一样,都把吃作为生活的根本来看待。

鲁迅说中国人只有两种时代,一种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那意思可解为:一种是有吃的时代,一种是想吃而不得的时代。让我以美国学生看过的中国电影《活着》来举例,影片最后是葛优和巩俐去上坟,回来后一家老小一起吃饭。巩俐靠在床上吃,小外孙坐在小板凳上吃。这就是咱们和平年代的图景,终于吃上饭了。所以也要给死者供饭,让他们知道现在日子好了。“永庆吃饺子,凤霞看照片”。为啥让凤霞看照片呢?因为她难产死了,没见到孩子。可她为什么不治呢?那妇产专家挨斗饿得半死,连吃八个馒头,噎过去了。吃,就这样贯穿中国人的生和死。我记得,有幅照片是拍瞿秋白烈士就义前的情景,在那个小亭子的方桌前,有酒有菜。瞿秋白正斟酌小饮,这才叫从容赴死。形容身体好,人们说能吃能睡。吃饱喝足,象征生生不息。有吃的,这叫活着,没吃的,就造孽了。

所以当这里的教授说要到广州去,我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欢迎啊,我会带你去尝各种传统小吃、海鲜活鱼。我眼前出现了广州那些热气腾腾的小街,街边的豆浆店,美不胜收的盘菜茶点,还有热汤里沸腾的牛杂萝卜、姜醋猪蹄。我还没有告诉他,你要冬天去,粤菜里有道龙凤热汤,是水蛇乌龟和鸡熬到一起。你要夏天去,川菜里有种红油鸭舌,过去那是御膳,皇帝才有的口福。鸭舌跟刚成形的柳树叶一样细小,你想想,炒一盘须得多少鸭子?教授摇头道,哇,杀生啊,太不好了。真是兜头一瓢冷水,让我思量许久。

同类推荐
  • 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

    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从古典,到荒诞,从平静,到高潮,应有尽有。但是,“真实”又是什么?我重复地陷入了从庄子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描述过的苦恼之中。这个世界需要真实吗?如果需要,又需要到什么程度?对这些问题,我都不清楚。经过层层筛选,我能够肯定的真实只有一项: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活,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直到今天,我还未曾使用电脑,这部书稿仍然是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人保持这种书写方式,因此我十分珍惜地把这部书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
  • 醉在心诗

    醉在心诗

    《醉在心诗》是任太刚的诗集,包括《我和你》、《年轮》、《游遇》等作品。
  •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喜剧之一,书中讲述了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此剧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戏剧史上影响巨大。
  • 孤独的行脚

    孤独的行脚

    一年多以前的一个冬天,夜幕降临,伦敦的上空开始飘雪。我独自一人,误打误撞走到了圣保罗大教堂门前。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圣保罗大教堂门前所在的主要街道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帐篷上扯满大大小小的字条,像布达拉宫前的帷幔。孤独的行脚,那些我的生活经历……
  • 卡夫卡谜题(1—15)

    卡夫卡谜题(1—15)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转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秋天。山间的树叶停止了光合作用,并将自己残余的养分重新退回到自己的母本。一个光彩夺目的色彩盛宴开始了。各种树木争相露出自己最后的灿烂之光,将要脱离树枝的叶片显出了五彩缤纷的一幕,这是最后的一幕,辉煌绝伦的一幕。为什么它们用夏季只有花朵才能说出的语言来留下未来的预言?它们究竟是想表达什么?是一个年度轮回的感叹?还是对自己命运的酬谢?
热门推荐
  • 流水哗啦啦

    流水哗啦啦

    林海旭拖地的时候在自家的床底下发现了一棵绿色小植物,他爬进去用电筒辨认了半天,那是一棵桃树秧子。林海旭愣住了,愣了会儿,爬出来舀了小半杯水又爬进去,他给那棵小桃树秧子细心地浇了水。袅袅回来的时候,林海旭正站在阳台上望着天空。天不空为何天空?林海旭这样问过袅袅,袅袅横了他一眼,神经病!喂,怎么还没弄饭?又在那儿呆看什么?袅袅先将坤包扔到沙发上,然后将自己扔到沙发上。累死了!这死人客户,从没见过这么精明的。袅袅,你相信奇迹吗?林海旭转过身来,神情严肃。你又怎么啦?
  • 大庄严经论

    大庄严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都最强医圣

    花都最强医圣

    一枚龙纹戒,让乡村神医易小飞,从此走上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
  • 云星辰苍穹

    云星辰苍穹

    星辰奇缘玄悠云溪五行玉珏陆陆相接踏雪归来魂相连敛月浮生几世间QQ群:782969406
  • 于你浮生不乱

    于你浮生不乱

    伊水河旁,一生的守候。一世的牵挂,错位的命运。尹哲轩,梦可儿。两个注定连在一起的名字,却为何命运多歼?大概是因为人算。
  • 家酿

    家酿

    因为贪杯,穿成了酿酒世家女扮男装的纨绔公子哥儿?本以为捞到个闲人富贵,却不想转眼成了亡命之徒......逃命时她放下节操紧紧抱住某男大腿。某男勾勾嘴角,掏出一张卖身契:我是商人,商人重利,救你可以,把这个签了!最终小小女子辟一方佳酿之源!
  • 全系灵师要逆天

    全系灵师要逆天

    她,曾是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冷面杀神。他,是唯一一个能与她比肩,站在众神之巅俯视苍生的先天神诋。一步错,她含恨将他打入幽冥之渊,从此再不见天日。她做了那么多,得到的终究不过一场背叛。万年囚禁,她终是逃出那个牢笼。只是这个身体,莫非真是万年之前险些被她灭族的灵师族后人?失去前生记忆,却逃不掉神族追捕,各大种族打压,她要如何在这四面楚歌的环境中艰难前行。她云浅向来不是温柔软糯的性子,我就在你们眼皮子底下活得潇洒恣意。没有了神力,没有了曾经一切强大的依仗,她云浅照样将这片土地搅得风生水起。便是她身无所有,那些所谓的神也不能耐她如何!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死亡街机厅

    死亡街机厅

    新书《异界之书》,正式开始上传,起点首发,本书为本人脑洞之全新力作,经过两个月的潜心筹划,与今日正式开始上传。万望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支持。
  • 问梦天下

    问梦天下

    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然而总有那么一群不为人知的普通人,在守护着大家的幸福生活!就是这些平凡的人,成就了不平凡的奇迹。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创造你的奇迹了吗!